《上帝擲骰子嗎》
作者:曹天元
評分:9.2
感受:《上帝擲骰子嗎》是一本關於量子物理的史話,從物理學的黃金時代開始,洋洋灑灑描寫了一段幾百年的科學史。在偉大的量子論探索過程中,一代又一代偉大的物理學家們,就像人類文明史上一顆顆耀眼的星星,不斷發現著大自然的神奇秘密。
早期波動說和微粒說的拉鋸,終於逐漸被量子說所迭代。牛頓、麥克斯韋對經典物理做出了基礎貢獻,玻爾、海森堡、德布羅意、薛丁格、愛因斯坦對量子學說提出了種種假設和論證,將量子論的不確定性,推到了哲學的高度。量子論仿佛一個龐然大物,在不確定性中蘊藏著無窮的生機,推動了現代科技的快速進步。
就單個電子來說,上帝是在擲骰子的,但是對整體來說,卻有著概率學上的確定結果。當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統一在了量子論的框架下之後,廣義相對論與量子論的大統一,也許並不會太遙遠了。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發現宇宙的終極奧秘。
作者豐富的理論知識,再加上生動有趣的文字描述,將枯燥的物理史描寫的生動有趣,充滿碰撞與激情。玻爾與愛因斯坦的世紀辯論、偉大的「薛丁格的貓」,這些史話讓物理也更加親民了。
《明朝那些事》之於歷史,《上帝擲骰子嗎》之於物理,終於讓枯燥的學科充滿了趣味,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寓教於樂吧。
語錄:
這個基本部件,普朗克把它稱作「能量子」,但隨後很快,在另一篇論文裡,他就改稱為「量子」,英語就是quantum。這個字來自拉丁文quantus,本來的意思就是「多少」 「量」。量子就是能量的最小單位,就是能量裡的一美分。一切能量的傳輸,都只能以這個量為單位來進行,它可以傳輸一個量子,兩個量子,任意整數個量子,但卻不能傳輸1又1/2個量子,那個狀態是不允許的,就像你不能用現錢支付1又1/2美分一樣。
福爾摩斯是這樣說的:「我的方法,就建立在這樣一種假設上面:當你把一切不可能的結論都排除之後,那剩下的,不管多麼離奇,也必然是事實。」真是至理名言啊。那麼,電子不可能不是粒子,也不可能不是波。那剩下的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它既是粒子,同時又是波!
你肯定很奇怪:為什麼宇宙恰好以這樣一個不快也不慢的速度膨脹?人擇原理的回答是:宇宙必須以這樣一個速度膨脹,不然就沒有「你」來問這個問題了。因為只有以這樣一個速度膨脹,生命和智慧才可能誕生,從而使問題的提出成為可能!從邏輯上來說,顯然絕對不會有人問:「為什麼我們的宇宙以一個極快或者極慢的速度膨脹?」因為如果這個問題的前提條件成立,那這個「宇宙」不是冰冷的空虛就是灼熱的火球,根本不會有「人」在那裡存在,也就更不會有類似的問題被提出。
我們選擇了宇宙,宇宙又創造了我們。意識的存在反過來又創造了它自身的過去!
這一切都沒有答案,我們只能義無反顧地沿著這條道路繼續前進。或許歷史終究是一場輪迴,但在每一次的輪迴中,我們畢竟都獲得了更為偉大的發現。科學在不停地檢討自己,但這種謙卑的審視和自我否定不但沒有削弱它的光榮,反而使它獲得了永恆的力量,也不斷地增強著我們對於它的信心。人類居住在太陽系中的一顆小小行星上,他們的文明不過萬年的歷史,現代科學創立不過300 年,但他們的智慧貫穿整個時空,從最小的量子到最大的宇宙尺度,從大爆炸的那一刻到時間的終點,從最近的白矮星到最遠的宇宙視界,沒有什麼可以阻擋我們探尋的步伐。這一切,都來自於我們對於成功的信念,對於科學的依賴,以及對於神奇的自然那永無休止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