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布羅婉容,字慕鴻,號植蓮,正白旗。婉容自幼生長於深閨,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舉止談吐得體優雅,是一位富有教養的才女。17歲時被選入宮,成為清朝史上最後一位皇后。
1905年內務府大臣榮源的府中誕生了一個女嬰,家人們為他取了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婉容。1922年,婉容年滿17歲,這一年她被選入宮冊封為皇后,開始了輝煌而又悲慘的一生,據說她當選皇后,其實並不是因為她的美麗和多才,而是因為皇帝傅儀隨手在她的照片上畫了一個圈,然而,這卻註定了婉容一生的悽苦。
溥儀年滿15歲之後,皇室就開始為他立選皇后,最後確定了四位為候選秀女,並拍了他們的全身照片,讓溥儀畫圈決定,於是最終確定婉容為皇后,文繡為妃子。現在看來,婉容的幸運當選卻正是她不幸命運的開始。
新婚過後,溥儀和婉容住在紫禁城,生活還算和諧美滿。溥儀曾先後請了兩位英文教師為她教授英文,由於婉容曾經接受過西方教育,所以基礎打得很好,英語水平提升得很快,她幾乎每天都用英文給傅儀寫一些情意綿綿的信,而溥儀也用英文給她回信,並給她起了一個英文名字:伊莉莎白。
婉容是一位受過「五四」洗禮的女性,入宮後仍然沒有放棄對自由生活的追求,她渴望欣賞城外大自然的美好風光。婉容愛看外國電影,喜歡吃西餐,會騎自行車,在婉容的影響下,溥儀漸漸地迷上了西餐。
婉容是一位富有同情心的皇后,經常行善施樂,當她看到報刊上刊出窮人挨餓或無錢就醫無力安葬的消息時,總要派人送去一些錢。
然而,婉容也有大多數女人都有的小心眼和嫉妒心,由於文繡的存在,使得她和溥儀還是存在著一些不和諧。文繡是溥儀的淑妃,從小接受的就是三從四德的封建教育,性格相比婉容更為寬厚溫順,漸漸的溥儀也就更偏愛文繡一些,再加上婉榮沒有生育皇子,所以她和溥儀的感情逐漸變淡,兩個人不同桌吃飯也不同床睡覺。在這種虛偽無聊的環境中生活,婉容的內心充滿了鬱悶,後來她終於耐不住精神上的空虛,染上了吸食鴉片的嗜好,從此婉容的人生之路開始一步步的走向悲慘。
1924年11月,溥儀被逐出宮,他帶著婉容文繡住進了天津張園,隨著時間的推移,傅儀性格上的弱點逐漸暴露出來,而他生理上的缺陷最終更是導致了文繡提出離婚。
婉容出宮後,一改宮中裝束,穿上時裝旗袍和高跟皮鞋,燙了頭髮,再加上她纖柔秀美的相貌,一時成為租界中的「摩登女性」,更使她興奮的是,天津這一座繁華的城市給她提供了既時髦又風流的消遣方式,最好玩的莫過於各大百貨公司購物,反正有溥儀付錢,她可以無所顧忌地大肆揮霍,結果導致這種物質刺激,變成文繡和婉容爭寵的手段。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經濟上就逐漸不支,久而久之也就難以滿足婉容在物質上的虛榮。
新的環境並沒有能夠改善傅儀與婉容之間的關係,雖然遇到有應酬的時候,溥儀也讓婉容出面,但是在溥儀的眼中,婉容只不過是一個擺設。無聊和孤寂使婉容的精神日益頹靡,得了神經衰弱症,而且鴉片癮也越來越大了。
1931年,淑妃文繡因忍受不了待遇而離家出走,與溥儀離婚,這就是當時在社會上轟動一時的「皇妃革命」。同年11月,溥儀在日本帝國主義的誘騙下,獨自一人秘密離津逃往東北,直到兩個月後,婉容才由天津到大連,再轉至旅順與溥儀團聚。令她失望的是,這時的溥儀已成了讓日本帝國主義任意擺布的傀儡。
等到溥儀逃至長春成了滿洲執政府的傀儡後,他對婉容更是不聞不問,同時,婉容的行動也受到了日本人的嚴密監控和限制,於是婉容越來越放縱自己,甚至與溥儀身邊的侍衛私通。總之,竭盡所能的做出所有可以激怒溥儀的事,終於她開始了長達十年的冷宮生活,這使她從一個妙齡少女變成了一個瘋子。到了1945年,隨著日本人的投降,撇下一大群皇親國戚,溥儀這個皇帝也倉皇出逃,再轉移到吉林延吉的監獄後,孤苦伶仃的婉容結束了她的一生,時年四十一歲。
婉容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而這個悲劇又是無法避免的,她是歷史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