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父早逝,又有這麼一位辣麼強悍的母親,他的一生註定就是悲劇!

2020-12-20 歷史老人說

同治是鹹豐帝的長子,在鹹豐帝的另一個兒子去世之後,同治就成為了清朝最正統的繼承人,在同治繼位的時候,他才只有6歲。根本沒有什麼治理國家的能力,所以朝廷裡的大小事務都是由八位顧命大臣和慈禧等人一起決定的,然而在同一年的年底,慈禧發動了政變,廢除了八個顧命大臣,開始了正式的垂簾聽政,將整個大清的最高掌控權都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同治幼年,政事由兩太后管理,同治帝只是讀書。朝廷對同治帝的讀書十分重視,派禮部尚書祁寯(jùn)藻、管理工部事務前大學士翁心存、工部尚書倭仁、翰林院編修李鴻均、編修李鴻藻教授漢文,禮部尚書倭拾琿部、左侍郎伊精阿臣、兵部尚書愛仁均教授滿文。此外還教授步射、騎馬。這些課程是皇帝的必修課。

同治雖說是西宮皇太后慈禧的兒子,但他生性倔犟卻跟慈禧常有牴觸;在立皇后的問題上跟慈禧又有齷齪;親政之後又不服慈禧控制。時間久了,他的情緒也產生了極度抑鬱,漸漸成了北京八大胡同的常客。到了1874年10月,同治皇帝的身體就已經出了問題。這一天,同治到慧妃宮中留宿,第二天起來就覺得不行了。同治預感到大限將至,急忙傳軍機大臣李鴻藻覲見。等李鴻藻一到,同治馬上口述密詔,李鴻藻則跪在地上記錄,全文大約一千多字。同治特意強調『國賴長君,當立貝勒載澍入承大統。』同治明白必須要選擇年紀較大的繼承人才能擺脫慈禧太后的幕後操縱。口述完了密詔,同治亦是滿頭大汗,虛弱之至,便回房休息去了。

同治皇帝六歲登基,十七歲親政,十九歲就死了。據正史裡記載他死於天花,但野史裡卻說他死於天花是為了遮醜,其實是死於花柳病。這就得解釋一個疑問,宮裡就皇帝一個男人,怎麼會得上這種病呢?事實求是的說,這就是讓他的親生母親慈禧逼的。

他六歲登基,在位十三年,留在歷史上的最大的事件是「修園風波」,還因此事一口氣罷免了十位朝堂重臣,可謂任性之極,由此,可以看出,慈禧對兒子的教育是失敗的,這位十七歲親政的皇帝根本不知道如何運用權力,不知道權力也要有邊界。所以母子之間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慈禧一直在發號施令,覺得兒子不具備獨立執政的能力;兒子始終處於被壓抑的狀態,放不開手腳,不知道如何打理朝政和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而「修園風波」即是這種鬱悶的總爆發。

同治皇帝,即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清朝第十位皇帝,清朝定都北京後第八位皇帝,年號「同治」,故稱為同治帝,他是鹹豐皇帝的唯一的兒子,鹹豐過世時,年僅不到六歲的他便登基為帝,他的生母是清朝歷史上臭名昭著的老妖婆---慈禧太后,皇父早逝,又有這麼一位辣麼強悍的母親,載淳的一生註定就是悲劇!

相關焦點

  • 本是一位千金大小姐,卻註定要一生悽苦:清朝史上最後一位皇后
    婉容自幼生長於深閨,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舉止談吐得體優雅,是一位富有教養的才女。17歲時被選入宮,成為清朝史上最後一位皇后。1905年內務府大臣榮源的府中誕生了一個女嬰,家人們為他取了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婉容。
  • 女主很「悲劇」的韓劇,《鬼怪》女主上榜,最後一位家破人亡
    女主很「悲劇」的韓劇,《鬼怪》女主上榜,最後一位家破人亡可愛恐懼吳乙橓,堪比神筆馬良的編劇,小時候為了讓父親的事業更好,一家人去找了一位巫師做法,在哪裡有一個倒黴的小男孩,她不知道他們兩個人的相遇是宿命,不知道他們兩個巧合到同年同月同日同時出生,她不知道他帶走的自己的護身符對自己意味著什麼
  • 朱安:一生沉默,一場悲劇
    朱安的母親俞氏是一位傳統女性,一生操持家務,嫁到朱家後,先後養育了朱安、朱可銘等子女。在這樣一個傳統的母親教導之下,朱安也成為了一個工女紅,守禮法的傳統女性。在她四五歲的時候,就開始裹足,她的母親告訴她:「三寸金蓮是好人家姑娘的標誌。」雖然裹足很痛苦,但是她依然遵守母親的訓誨。那時候朱家是官宦之後,商賈之家,現世安穩,歲月靜好。
  • 瓊瑤《三朵花》:一位極端母親,造成的家庭悲劇
    但是,當他(她)們陷入情網後,才發現他(她)們愛上的本來應該是相互憎恨的仇家。愛和恨從來就是一體兩面。佛曰:「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可是,人非神,又怎麼能夠真正離開「愛、恨、情、仇」這四個字呢?《三朵花》的故事發生在民國二十七年的重慶。
  • 林黛玉的一生有三大悲劇,既不可避免也無法迴避
    在《紅樓夢》中,曹公為我們呈現了在封建制度的重壓下和尖銳複雜的鬥爭中,被毀滅了的各種各樣的年輕女性的形象,林黛玉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人物。她作為天上一株以淚報恩的絳珠草,幻化人形來到人世間。貌美才馥、孤傲清高的她,一生敏感多疑,悲觀傷情,最後在淚盡絕望中鬱鬱而終,成為了《紅樓夢》中悲劇式人物的代表。林黛玉一生的悲劇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生不逢時。黛玉天生就有稀世的容貌和才學,還有官宦世家的身份背景。
  • 她與蔣介石恩愛6年,但宋美齡的出現,註定了她悲劇的一生
    然而某一天,這個男人遇上了另一個優秀的女人,陳潔如的婚姻便只能以悲劇收場。她出身於商人之家,1905年出生,從小住在上海。原先不叫潔如,原名陳鳳,家人一般喚她阿鳳。 意思是如同純潔或者如同未受世間汙染,其實他或許真心愛過,只是陳潔如不是最後的那個人而已。這段婚姻只存在了六年,雖然正式結束是在1927年8月19日後,事實上卻是從1922年便已經開始。 那一年冬天,在孫中山的寓所裡,蔣先生遇上了那個他真正想要走過一生的人——宋美齡。彼時的宋小姐年輕貌美,有著顯赫的出身、精通中西文化,是一個上流青年都想要追求的女性。
  • 《三國》中徐庶和龐統都是悲劇收場,徐庶是偶然,龐統是註定
    徐庶的悲劇帶有意料之外的道德色彩,而龐統的悲劇結局從他一出場便註定了,在小說中已經埋下伏筆,具有既定性和預見性。徐庶故事實為一波三折,它的形成是一個歷史文化故事積累的過程,它的身上體現著古時候人們對原始故事素材的各種想像與追憶。
  • 母親的素養,影響孩子的一生
    所以,我從小就比我身邊的小夥伴要多做更多的事情,大大小小的農活我都要做,上山砍柴,下地收割的活都能做。離開家鄉之後,來到城市裡,還是習慣了一刻不閒地去忙著。有時候我跟朋友說,我的家裡雖然很窮,沒有給我買房買車,但是給了我一個最重要的東西——勤奮。就是靠著這兩個字,我勤快的學習,馬不停蹄地讀書,勤快的工作,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
  • 重溫《歡樂頌》: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樊勝美的愛情為何註定是悲劇
    下面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她的愛情為何註定是悲劇。:「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如果幫了家裡,於父母而言自己是有價值的,這樣是不是可以得到更多的愛。樊勝美就是抱著這樣的心態,一次次付出,一次次失望。為了把自己從傷痛中拯救出來,就要遠離給予我們傷痛的人,這是人的本能。對樊勝美來說,她的痛苦根源是自己的原生家庭。
  • 易怒的母親是孩子一生的悲劇
    一位安寧的母親是家庭中最寶貴的風水,也是孩子一生中的福氣。脾氣決定孩子的生命!看到這一點,您可能會說:「我知道您不會大喊大叫,但是當憤怒浮出時,也無能為力,該怎麼辦?」不妨聽聽這位母親的故事,相信您會有所收穫。
  • 被母親砍掉手指,殘忍拋棄,童年的心靈創傷,是伴隨一生的陰影
    他吃下別人吃不了的苦,戲裡戲外對藝術的熱愛值得敬仰,但是他坎坷悲慘的一生也令人同情。尤其是小時候的遭遇,導致他愛情觀扭曲,沉浸在虞姬的角色不能自拔,達到了「不瘋魔不成活」的忘我程度。他不願意走出陰影,不願面對現實,最終自刎於舞臺。孩童時的心靈創傷,確實會對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影響,伴其一生。
  • 為愛遁入空門:順治帝悲劇的一生背後,是與董鄂妃的曠世絕戀
    關於愛情,每一個時代,都會有一段充滿了傳奇色彩的故事,有些人註定擁有跌宕起伏的一生。從努爾哈赤徵戰四方開始,愛新覺羅家代代出情種,滿清第一位被歷史記住的女子,是葉赫那拉氏,她是女真第一美女,努爾哈赤為她一發衝冠舉兵明王朝,自此向著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的開啟一路向前。
  • 人的命,天註定,不信你看!
    其實沒有誰的人生是天生的如意,都是因為堅持努力的積累,生活本來就是個大雜燴,別人今天的成功,是他的過去所成就的,你今天雖然不如意,可悶心自問,自己是否已做到了足夠的努力了?所以,面對命運的不公,唯一能靠的是我們自己,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去努力,才能撐起命運的公平,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 我最恐懼的事情,就是成為一個母親
    那麼,如果有人註定不適合走入婚姻,不該成為母親,又該怎麼辦呢?一位網友看似自嘲的四個字,背後卻隱藏了巨大的痛苦與悲傷。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從嬰兒時期開始,我們就渴望母親的愛,這種感情就像渴望食物一樣強烈。但對於很多人而言,童年時期父母,尤其是母親帶來的傷害,仿佛噩夢般如影隨形,最終影響了自己的一生。
  • 混血王子的悲劇一生
    斯內普的一生,十年在父母爭吵中畏畏縮縮地活著,十年在波特一干人等的欺辱中窩囊地活著,十年跟著伏地魔為非作歹,十年保護心愛的人和情敵的孩子,最終還要送那個孩子去死。其中三十年深沉而痛苦地愛著一個註定了不屬於他的女人。
  • 魯迅先生有一位偉大的母親
    那時,他的大名如雷灌耳。有時,真想問問,現在的年輕人,是不是還知道曾經有過魯迅?9月25日,在魯迅先生誕生138周年之際,有幸到紹興魯家老宅子去拜謁了魯迅先生曾經生活學習過的地方。睹物思情,勾起了無限聯想……有誰還記得他的生日?
  • 女導師被撤職,導師成老闆,結局註定是悲劇
    這位研究生是南京郵電一位研三學子,而他離畢業只剩下幾個月的時間,但是卻選擇這樣殘忍的方式和自己的父母不辭而別。母親在孩子自焚身亡的教學樓痛哭,多麼希望這一切只不過是一場夢。這一篇題為《南郵研究生自殺!女導師是「禍害」?
  • 母親談張純如:說到做到 註定一生為他人而活
    女兒去世後,母親張盈盈用了7年時間,為女兒寫下傳記《張純如:無法忘卻歷史的女子》,記錄屬於歷史的張純如和母親眼中的女兒。日前,該傳記簡體中文版由中信出版社推出,記者以電話形式專訪了身在美國的張盈盈。  無法忘記歷史的女子  問:在您看來,張純如的《南京大屠殺》給歷史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
  • 這個苦命的皇帝原來還有一個命苦的母親,兩個悲劇是因果關係嗎?
    雖然他一共當了十七年皇帝,但是並沒有多少時間用來享受帝王般的奢華生活,反而卻因為內憂外患兢兢業業、宵衣旰食,甚至一度為了節省軍費開支,連龍袍都打上了補丁,只可惜最終還是淪為了一個亡國之君,落得一個上吊自盡的結局,不得不說崇禎皇帝的一生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悲劇!
  • 《天局》:祁同偉一生都想著勝天半子,無奈早已註定了悲涼的結局
    再也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擋他向上攀爬的野心,除非死亡。他就是悲劇人物,祁同偉。我是拼了命的要把我失去的尊嚴給奪回來,我不是一個馬前潑水的小男人,所以我犯不上在女人面前就趾高氣揚的,我要的是這個世界在我面前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