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樊登讀書主創團
曾經我以為,死亡只會漸漸逼近,人生總有足夠的時間可以慢慢安排。
不料,2020年年初疫情的魔爪猶如電燈的開關,輕輕一按,就讓許許多多生命瞬間陷入了黑暗。
如今疫情過去,我們的生活也步入正常的生活軌道。
但疫情期間的溫暖與感激依然蔓延在心中,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給予我力量和方向。
人這一輩子碰不到這麼大的事情,不管做什麼,盡全力做,不後悔。
其實想想,我開始做這件事的初衷很簡單,每天接送一個醫護人員可以節省4個小時,接送100個就是400小時,400個小時,醫護人員能救多少人,怎麼算我都是賺的。
這是快遞小哥汪勇在抗疫時期說的一段樸實的話,讓我熱淚盈眶。
在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我看到了他身上散發的燦爛光芒。
今天跟大家一起分享《生命擺渡人》這本書,這是武漢順豐小哥汪勇的故事,也是疫情期間千千萬萬個平民英雄的故事。
做自己生命裡的擺渡人
在講汪勇的英雄事跡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下,他作為一個普通民眾的成長逆襲之路。
三毛在《送你一匹馬》裡說:
心之何如,有似萬丈迷津,遙亙千裡,其中並無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難免會遭遇各種挫折困苦,但是生命的一切悲與喜,都是應有的經歷,只要奮力前行,每一種方式都配得上勝利者的殊榮。
1.第一次感覺到書的力量
汪勇的青少年時代與成長經歷,完全不是所謂的標準優秀生,他覺得自己身上有著很多的毛病和缺點,一如我們平凡的大多數。
忙碌的生活讓他沒有太多時間讀書,直到他通過朋友推薦的《這本書能幫你戒菸》成功戒掉了菸癮,才真正感受到書籍的神奇力量。
自此,他會開始看一些《人性的弱點》等勵志類書籍,還有人民日報上的新聞欄目。
在汪勇的內在世界裡,他仍然追求著美好的東西,信守著樸素的人生哲理。
2.走出低谷,積極自救
28歲,汪勇事業下滑,面臨失業的危機。
人和事都在命運的秩序裡展開,讓他猝不及防,不知何去何從,默默度過了一段很灰暗的時光。
天不渡人人自渡,他調整好心態,開始尋找出路。
當上順豐小哥,每天埋頭苦幹,在為人處世上,他始終熱心快腸,能幫就幫。
就像樊登老師說的,不患難的時候也能夠見真情,汪勇在日常生活中一直保持互助友愛的品質。
這個幫助他人的過程,也磨練了汪勇自己。
他從一塊原始的璞玉,漸漸被雕琢為美玉。
3.致力公益,初心不變
武漢疫情走出至暗時刻之後,汪勇的生活與事業也有了很大的改變。
他沒有利用這次獲得的機會去追名逐利,而是把工作重心轉到公益。
人生,一定要走在不斷修煉、不斷提升自我的路上,挖掘自己的潛力,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關鍵的是,我們要像汪勇這樣,對自己正在做的東西抱有一種信念。
否則,人很容易在不斷追逐成功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一點一點地失掉了根本。
致敬不平凡的生命擺渡人
自渡是一種能力,渡人是一種格局。
疫情期間,千千萬萬的民眾飽受折磨。
那些熱血熱淚、拼死拼活、為國為民的人開始發光。
總要做點什麼,為了自己的家園和同胞,這是汪勇以及和他類似的人最直白的聲音。
最讓我動容的是大家都在說「我怕」、「我很怕」、「誰不怕這種事」,但是他們還是去了,義無反顧。
那些說著將生死置之度外的人,誰不是有著自己惦念的家人。
汪勇同志描述醫護人員下班的情景時說「我看著她們終於像二十多歲的小姑娘一樣下班,蹦蹦跳跳地跑出來,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正是有汪勇這樣的奉獻,才讓千千萬萬投入抗疫的人心中鼓舞了士氣。
要麼恐懼壓倒我們,要麼我們去直面恐懼,真正的英雄是畏懼並戰勝畏懼的人。
行駛在冗長的隧道裡,也許暫時看不到前方的出口,但他們只管前行,因為他們知道總會看到陽光。
樊登老師在對談汪勇的時候,汪勇說的一句話讓我很觸動:「我們都是一起拼過命的人,所以很多東西你都無法想像。」
確實!
我們平常都說冒著生命危險,那都是形容詞,這一次百分之兩百的、百分之三百的、百分之五百的絕對不是形容詞,真的是冒著生命的風險。
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華人!
願中國少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
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份熱,發一份光。
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份光。
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魯迅《熱風·隨感錄四十一》
汪勇作為平民英雄之一,他身上所體現的責任與擔當,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越樸素的東西越抵達本質。
其實,骨子裡,這也是中國人最珍貴的道義。那是我們千百年的優秀傳統,早已潛移默化融入了人們的血脈,儲存在一代代人的心底。
我們始終相信奇蹟是靠努力拼出來的,中國人的韌性不可磨滅!
這種潛意識的內心信念,仿佛火山一樣,一直在地底壓抑,滾燙的巖漿湧動,直至噴發出來,世人才目睹巨大的能量。
疫情期間那些平凡而又溫暖的瞬間,讓災難和苦痛不再那麼沉重。
正是這一份又一份獨一無二的感動,使人們走出陰霾,看到光明。
寫在最後
8090後在父輩的質疑聲中長大,但是他們沒有垮掉。
像汪勇就是我們80年代人的驕傲,是我們90後最應該追的「星」。
他們默默接過重擔,他們受到更好的教育,更懂得感恩,更理智更堅定。
我相信有一天00後10後的孩子們也會換上建設者、捍衛者、奉獻者的套裝,成為新的棟梁。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三十歲上下的我們很容易鬆懈,我們每個人都存在人性的弱點,恐懼、懦弱、僥倖……
只有用愛溫暖、心存感激,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讓我們走得足夠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