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習慣性駝背,可能是父母這幾種行為所致,一片好心害苦了娃

2020-12-22 媽之道

執筆:肖肖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一些人小時候都可能有過這樣的經歷。和媽媽待在一起或出門時,如果稍稍彎了一點背部,她的巴掌馬上就過來了。

一下子拍在你彎曲的地方,然後大聲呵斥:「說了多少遍了,不要彎著腰,小心以後變成駝背,不好看!」

可是很多孩子小小年紀出現駝背可能不是站姿、坐姿的原因,而是媽媽在其他方面的疏忽引起的。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一直給孩子睡軟床,結果他4歲就變成了駝背

小夢是一個溫柔、有耐心的女人,有了孩子後,更是變得更溫柔,給寶寶買各種好東西,希望他過得開心、滿足。

在孩子6個月大的時候,擔心他一個人睡不舒服,於是買了非常柔軟的床墊和枕頭。就這樣一直到了寶寶4歲。

小夢帶他下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時,突然發現自家孩子與其他孩子站在一起的時候好像有點不同,直到一個奶奶問她:「你家孩子的背有點駝啊。」

小夢很擔心孩子的駝背會影響他以後的氣質,於是帶娃去矯正。最後得知這是胸椎彎曲引起的,矯正起來要很長的時間,專家建議先把孩子的床換成硬板的再說。小夢這才明白給孩子睡太軟的床,容易造成駝背。

很多家長雖然在有意識地糾正孩子的姿勢,害怕他們駝背,但不知道大部分的駝背是與脊椎的彎曲有關,特別是胸椎後凸。

尤其是作為父母要特別要注意自己以下幾種行為,這些動作看似在幫助娃,實則上可能也是引起孩子駝背的元兇,真是一片好心害苦了娃。

1、幫孩子坐起來或站起來

在寶寶應該坐或站起來的年紀,如果他們還不會做相應的動作,父母可能會著急地幫他們訓練,可方法不對可能造成他們駝背。

當孩子抬起身子坐起來時,他們背部的肌肉會得到鍛鍊,還能保護脊椎。如果父母一直扶他們的起來,就可能影響肌肉的發育。

而且一些父母喜歡扶著寶寶的兩腋,拖著他走路,在寶寶坐下去的時候,又調整坐姿。如果他們用W型的姿勢,時間一長,會影響背部的發育。

2、抱寶寶的動作錯誤

將嬰兒抱著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他們身體脊椎線的垂直,還要護住頭,以免引起頸椎彎曲,造成脖子前傾,駝背等不良體態。

3、給孩子使用太軟的床墊

過於柔軟的床墊雖然舒適,但是寶寶的身體常常有一種陷下去的感覺,床墊中間凹陷的地方,可能讓寶寶身體一直呈現過度彎曲的狀態,從而引起駝背。

4、過早使用枕頭

成人使用枕頭是因為有一個彎彎的頸曲可以放下,而寶寶沒有這個,如果過早地給他們使用,會影響脊椎的發育,影響孩子以後的體態。

因此,家長不能憑自己的意願給他們用枕頭,而是寶寶開始自己用東西墊著睡覺的時候再為他們提供。

5、讓寶寶玩電子產品

有的家長喜歡給一兩歲的孩子玩電子產品,既方便自己,又能讓娃早點接觸外界。可是電子產品對他們的吸引太大,可能讓寶寶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趴著或躺著玩。

保持不良的姿勢久了,他們可能就駝背了。

如今中國8%的孩子有駝背或脊椎問題,家長應該如何預防,才能降低他們駝背的概率呢?

1、心理上的鼓勵

有些孩子因為高太多或其他自卑原因,習慣含胸駝背。家長應該時常鼓勵、誇獎孩子,或者時常關注他們的心態,幫助解決心理問題,讓他們充滿自信。

2、加強背部鍛鍊

孩子的身高是增長得很快的,可是全身的肌肉卻發育的較慢,如果沒有足夠有力的肌肉拉緊肩胛骨,支撐脊柱,就很容易因不良的姿勢引起駝背。

家長可以陪寶寶一起做做伏地挺身、舉舉啞鈴,鍛鍊他們背部的肌肉。

3、時刻注意孩子的站姿與坐姿

對於學齡孩子,保持抬頭挺胸的姿勢是很有必要的,他們需要長時間坐在課桌前學習,可能一個鬆懈就駝背了。

家長可以時常督促他們,也可以買專門的課桌椅,幫助小孩保持正確的姿勢。

對於幼兒,家長要做的就是遵循他們身體發育的規律,不可隨意幹涉或操之過急。

相關焦點

  • 孩子習慣彎腰駝背?這事不能全怪娃,可能是父母這幾個舉動做錯了
    不過作為父母也許還不知道,某些家長的一些動作,看似是愛孩子,實際是坑了孩子,甚至給孩子造成了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的養成,比如習慣性的彎腰駝背等等。案例婷婷是新手媽媽,對於孩子可謂是無比的疼愛,由於寶寶總是喜歡被抱睡,而且是一放下就哭,於是婷婷索性就每天抱著孩子睡覺。
  • 孩子出現幾種行為,該打就打,慣著只會害了娃
    如今的孩子備受父母的寵愛,久而久之,身上開始出現一堆臭毛病,當娃有錯時,家長一再地包容,只會讓他們變得肆無忌憚,該管的時候一定要管,一旦錯過最佳管教年齡,再管就會難上加難,尤其是當孩子出現如下幾種行為時。
  • 家長教育小朋友時,切忌不可做出以下幾種行為,會害苦他們的
    我想家長應該知道這兩方面的重要性吧,如果說,孩子的父母三天兩頭的吵架,對娃的學習和教育一點也不用心,總是你推給他,他推給你的。有的父母因為生活中大小矛盾不斷,根本就不在意孩子的想法,直接就離婚了。那孩子不管是跟著爸爸還是媽媽,他的家庭都不是完整的,到時候一個人帶著孩子不僅要負責教育他們,更是要負責去上班掙錢。要是這兩方面沒有兼顧的比較好的話,到時候是很容易讓孩子學壞的。
  • 別嫌棄孩子駝背難看,家長這些行為會傷害到娃的脊椎,影響一輩子
    如今很多孩子都出現了「駝背」的情況,這讓家長們感到十分不舒服,明明是活力四射的青少年,一駝背直接就像一個小老頭兒。,很有可能是你在孩子脊椎發育的關鍵期,做了一些傷害孩子脊椎的行為,才會影響了孩子日後的形象和氣質。
  • 老人以下「假帶娃」的行為,正在害苦孩子,年輕家長要阻止
    年輕家長生活壓力大,帶孩子分身乏術,只能搬來家裡長輩當「救兵」,幫忙帶娃。因為,年輕家長認為,家裡長輩育兒經驗豐富,和孩子又有血緣關係,總不會苛待了孩子吧。但是世事無絕對,老人中也有人出現「假帶娃」的行為。所謂「假帶娃」,就是表面上是在帶娃,但是根本沒有用心帶娃,甚至還錯誤地教育了孩子,讓孩子染上了壞習慣。
  • 老人的這些「假帶娃」行為,正在害苦孩子,年輕家長要及時阻止
    老人的「假帶娃」行為,正在害苦孩子,家長要阻止>現在生活壓力大,很多年輕的夫妻結婚生子後,又要去忙工作,沒有時間帶娃,只能請求父母幫忙,所以現在這種現象很普遍,但是老人也有老人的生活,礙於面子,無奈才能幫助子女帶孩子,很可能就會出現假帶娃的行為。
  • 爺爺奶奶某些看似疼娃的行為,實際是「害」娃,不糾正早晚後悔
    文|好孕姐現在很多年輕家庭都是相似的帶娃模式,爸媽生孩子,爺爺奶奶養孩子。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現在社會壓力大,花錢的速度遠超掙錢的速度。如果想要給孩子好的生活,父母就不能陪伴在孩子的身邊,而已經退休,身體尚且硬朗的老人,就成為了帶娃的主力軍。爺爺奶奶帶娃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問題,例如對孩子太過溺愛,那就會讓孩子形成很多壞習慣。爺爺奶奶某些看似疼娃的行為,實際是「害」娃,父母現在不糾正早晚要後悔。
  • 6個月寶寶硬生生被哄成「腦癱兒」,醫生:奶奶好心哄睡卻害了娃
    ,但此時父母某些錯誤的哄娃方式,很可能會給寶寶的健康帶來隱患,最終害了寶寶卻不自知。6個月大的寶寶硬生生被哄成「腦癱兒」,醫生:奶奶好心哄睡卻害了娃袁女士從懷孕到寶寶出生,奶奶沒少幫忙,但對於哄寶寶睡覺這件事,卻讓袁女士犯了難,怎麼都應付不來
  • 老人這些行為是在「假帶娃」,可能會害苦孩子,年輕家長要阻止
    很多家長都會想,這都是自己家的孩子,交給長輩帶,總不會害孩子吧,但是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情。有些長輩也會做出「假帶娃」的行為,不僅沒有用心的照顧孩子,還會在教育方面耽誤孩子,讓孩子沾染上壞習慣,和不正確的思想,一旦家長發現老人的這些「假帶娃」的行為,家長一定要及時阻止。
  • 「再苦不能苦孩子」,這句話毀了多少孩子?父母別再好心辦壞事了
    只見那個家裡的孩子極不熟練地用著刀叉,盤子弄得叮噹響,顯然是第一次吃牛排的孩子。再仔細一看,這一家三口只點了一個牛排,父母兩人只點了一點點非常便宜的食物,打算隨意填一下肚子。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中國的一句老話:再苦不苦孩子!
  • 孩子駝背彎腰,多出於嬰兒時期家長几個錯誤行為,做過的父母自檢
    很多孩子從小彎腰駝背,一旦養成了習慣,等過完青春期以後,骨骼逐漸發育成熟,想要矯正也變得非常困難了。當娃駝背、脖子前傾,寶媽們真是恨鐵不成鋼,卻不知孩子這些習慣,或許跟自己有關。嬰兒時期家長四個錯誤習慣,很可能導致孩子駝背,看看你做過沒?
  • 你是在哄孩子還是在毀孩子?幾種錯誤的哄娃方式,很多父母還在用
    導讀:你是在哄孩子還是在毀孩子?幾種錯誤的哄娃方式,很多父母還在用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你是在哄孩子還是在毀孩子?幾種錯誤的哄娃方式,很多父母還在用!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五種餵飯習慣,看似愛娃,實則害娃,現在知道還不遲
    當自己成為父母之後,就真實體會到這種心情了,總擔心寶寶穿少了,冷著,總擔心寶寶吃不飽,餓了。雖說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媽媽們要講究科學育兒,不能讓錯誤的餵飯習慣害了孩子。成年人抵抗力強可能不會發病,凡是寶寶年齡小抵抗力弱,很容易增加寶寶患疾病的概率。
  • 孩子摔倒如何扶?這三件事父母千萬別做,關乎孩子的未來發展
    這是一個令人糾結的問題,不僅是老人摔倒扶不扶的糾結,其實小孩子摔倒了要不要扶也是一個讓父母糾結的問題。有的人說,孩子都摔倒了,大人還不扶是不是親生的啊;也有的人說孩子摔倒了家長不應該去扶,要讓孩子自己爬起來。那麼,如果孩子摔倒了,爸爸媽媽到底應不應該扶呢?其實,孩子摔倒後,家長還是應該視情況儘量去扶的。
  • 包辦型父母,為孩子事事親為,看似對孩子好,實際上害了孩子
    孩子都是家長心中的寶貝,他們小時候自理能力較差,家長們已經習慣了提供幫助,有的還會直接包辦其生活瑣事。大多數家長都覺得這是很正常的行為,可實際上卻會因此耽誤孩子成長。包辦型父母事事親為讓孩子錯失很多鍛鍊的機會,溺愛只會害娃,對他們來說等於「慢性毒藥」。笑笑是個乖巧的小女孩,父母非常寵她,不讓她做任何事情。
  • 老人這幾種「假帶娃」行為,危害孩子一生,年輕父母要阻止
    年輕父母生活壓力大,帶娃有時難免分身乏術,只能請家裡長輩當「救兵」,幫忙帶娃。因為,年輕的父母相信家裡長輩帶娃經驗足,並且與子女有血緣關係,所以總不會虧待了孩子吧。但是世事無絕對,有些老人也存在「假帶娃」的行為。所謂的「假帶娃」,是指表面上正在帶娃,但他們根本沒有用心帶,甚至錯誤地教育了孩子,使孩子染上了壞習慣。老人的「假帶娃」行為,肯定會傷害孩子,年輕父母一定要及時阻止。
  • 父母逼迫孩子的這幾種「禮貌」行為,可能讓孩子變得自卑,別不信
    ,父母從小,可能都會教孩子講禮貌,當孩子因為禮貌,被誇獎時,不僅父母臉上有光,孩子也會更加自信。如果不喊,就會被父母批評,沒有禮貌。如果是性感外向的孩子,可能不會抗拒,但如果是性感內向的孩子,可能就會不願意了。甚至有時候還可能讓孩子哭鬧的。雖然說,見到人喊一下,這是禮貌的表現,但是如果父母是用各種方法逼迫孩子喊人的話,就可能弊大於利了。
  • 隔代親經常對娃說的三句話,根本不是愛孩子,反而害了孩子一生
    老人帶娃的現象在現今的社會中已經很普遍了,即使老人不帶孩子但是在隔代親的教育上,往往有些話都會傷害到孩子,而老人們卻不自知。一起看看隔代親經常對孩子們說的三句話吧~隔代親經常對娃說的三句話,根本不是愛孩子,反而害了孩子一生
  • 孩子在幼兒園「莫名」生病,很多是緊張所致,父母這5種行為得改
    有時候父母會將其歸結為逃學行為,其實深究下來,之所以幼兒園小朋友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情況,就是因為緊張造成的。別小看了「緊張」二字,在衣食住行上父母的這些不當行為,都會引發孩子的緊張焦慮情緒,嚴重時就會出現軀體反映,千萬要重視。
  • 寶寶不到10個月就學會了走路,可能害了娃,學走路要注意這4點
    02不到10個月會走路,可能害了娃有的寶寶走路的時間非常早,當別人剛剛學會爬不久,他們就已經可以勉強走上兩步了,這甚至成為了父母對外炫耀的資本,逢人就告知自己的寶寶不到10個月會走路。只是這真的就代表寶寶的發育很好嗎?只能說寶寶走路太早,很有可能害了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