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爸媽們都希望孩子能有好的體態,體態好,氣質才會更勝一籌,讓孩子在未來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更加受歡迎。
很多孩子從小彎腰駝背,一旦養成了習慣,等過完青春期以後,骨骼逐漸發育成熟,想要矯正也變得非常困難了。
當娃駝背、脖子前傾,寶媽們真是恨鐵不成鋼,卻不知孩子這些習慣,或許跟自己有關。嬰兒時期家長四個錯誤習慣,很可能導致孩子駝背,看看你做過沒?
孩子駝背彎腰,多出於嬰兒時期家長几個錯誤行為
同事小李的兒子才七歲,新學期來臨,剛剛邁進校園,小李就接到了班主任老師的電話。
「小小李最近總是彎腰駝背的,我提醒了他好幾次,還是沒什麼效果,建議你抽空帶孩子去看看,做做專業的矯正。」
小李感到很納悶,孩子從小就駝背,自己一直也沒在意,沒想到這竟然是嚴重的問題。老師說:「如果不及時矯正,不僅影響儀態,對孩子健康也不好。」
帶著孩子去做了專業的檢查,小李被醫生嚴肅地批評了一頓:「孩子從小駝背,爸媽有很大責任,抱娃姿勢、摟孩子睡覺,這些不良習慣都是誘因。」
聽了醫生的話,小李深感慚愧,沒想到孩子健康出現隱患,背後的原因竟然出在自己身上。
孩子小時候,老婆總批評小李抱娃姿勢不當,小李卻沒有放在心上,如今釀成了嚴重的後果,真是想後悔也晚了。
脊椎發育的彎曲歷程
成年人的脊椎有四個生理彎曲:頸曲、胸曲、腰曲和骶曲。
這四個彎曲讓脊椎從側面看上去宛如一個「S」形,幫助骨骼緩衝壓力,讓人站立、坐立的時候舒適省力,延長骨骼的使用壽命。
胎兒時期的小傢伙們,骨骼呈現「C」形,在媽媽腹中長期處於全身蜷曲的姿勢,等到出生後,寶寶的脊柱近乎豎直,多數之後都是躺在床上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的脊柱逐漸發育出幾個彎曲,最終才成為成年人的樣子。如果在這其中,受到外力的影響,脊柱的形狀也容易「跑偏」。
容易傷娃脊椎的四種行為
這幾種行為很容易損傷孩子的脊柱,多數在嬰兒時期就已經發生,看看你做過沒?
1)長久豎抱
新生兒脊柱豎直,因此縱向可以承受的力非常有限,如果在寶寶4月齡前經常豎抱,小傢伙的脊柱為了減緩壓力,就會呈現胎兒時期的「C」形。
長此以往,寶寶很容易養成駝背彎腰的習慣,而且,豎抱如果沒有保護好寶寶頭頸,還容易造成頸部的損傷,危害不止一點點。
2)摟娃睡覺
爸媽摟著孩子睡覺,這一幕雖然非常溫馨,但不論對孩子的身體發育還是心理髮育,都有暗中的危害。
爸媽的床鋪多數比較柔軟,躺下去以後會有深陷的感覺,這對脊椎豎直的寶寶們來說,是不利身體發育的。有的爸媽習慣讓孩子枕著自己的臂彎睡覺,但是大人的胳膊非常高,會導致孩子頸部出現彎折,也容易損傷頸椎。3)過早用硬枕頭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儘量避免過早給嬰兒使用枕頭,尤其是柔軟的枕頭、床墊等。
這不僅是處於寶寶骨骼發育的角度,更是為了避免發生蒙被窒息。軟枕頭容易捂住寶寶的口鼻,而硬枕頭不僅容易把寶寶睡成扁頭,太高的枕頭還會損傷寶寶頸椎,改變脊椎的形狀。
4)過早練坐
三翻六坐,一般來說,嬰兒學坐的時間不應早於6月齡,如果寶寶自己沒有明確的坐立意識,爸媽們嚴格訓練寶寶過早學坐,也容易給寶寶脊椎造成損傷。
孩子彎腰駝背,如何預防和緩解
▼ 正確抱娃
從寶寶小時候,爸媽們就養成正確的抱娃習慣,橫抱、飛機抱都是比較舒適的,豎抱建議3~4月齡以後再實施,且注意護住寶寶的頭頸。
▼ 早發現,早幹預
駝背越早發現,也就越容易矯正,很多孩子童年時期的駝背沒有矯正,成年後又發展出脊柱側彎,問題越拖越大,矯正也就更加困難了。
【寫在最後】
過去的勞動人民,被沉重的農活壓彎了腰;如今的學生黨,卻被沉重的書包壓完了脊背。
彎腰駝背一時舒服,丟掉的卻是長久的健康和美麗。
【留言板】
你家娃有出現疑似駝背的傾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