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這幾天天氣轉暖了,我會帶著小糖果出來透透氣。遇到小區一個6歲左右的小朋友,一張嘴肉眼可見的就有好幾顆蛀牙,媽媽說「這都是吃糖惹的禍」。
孩子牙齒不好,家長總認為是吃糖吃的,而且這一錯誤犯得理所應當,似乎是所有小朋友都逃不掉的命運,拿糖做擋箭牌,卻忽視了很多養育的細節。
其實,孩子的牙齒問題並不見得全是糖的原因,這幾種不當的養育方式,也能在不知不覺中腐蝕寶寶的牙齒,讓娃滿口爛牙。
不良的喝奶習慣
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和配方奶,總有那樣的孩子,喝奶如同兒戲,邊喝邊玩,每次喝奶都要耗費很長時間。
要知道奶水中也是含有糖的成分的,再堅固的牙齒也禁不起日反反覆覆的腐蝕。尤其是喝配方奶的,有的寶寶就喜歡抱著奶瓶睡,一張口門牙都被齲掉了。
★建議:
半歲以後的孩子,每次喝奶時間控制在10分鐘內,喝配方奶的應更快。
不要養成孩子奶睡的習慣,一時省心而已,卻對孩子的健康不利。
此外,《中國居民口腔健康指南》建議,孩子在18個月後就可以用杯子喝奶了,可捨棄奶瓶。
不當的吃飯習慣
很多家長,尤其是老人,會對孩子實行精細化餵養,給孩子吃的食物切的很碎很小塊,只給孩子吃軟食,而很少讓他吃硬食,還有的乾脆咀嚼後再餵孩子。
這樣做孩子吃飯快,也不用費很大的力氣。可是他的牙齒要怎樣才能得到鍛鍊呢?長期不用,小心退化。
特別在換牙的時候,乳牙不磨難以脫落,恆牙只能硬擠了,很容易形成雙排牙。
★建議:
給孩子的飲食應粗細搭配,不要過度精細餵養,而是鍛鍊孩子的自主咀嚼能力。
在孩子換牙之際,反而應該讓他多吃些堅硬的食物,這樣能更好地刺激乳牙脫落,只有乳牙按時下崗,恆牙才會毫無壓力地上崗,這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
不要用嘴巴餵食,大人體內的幽門螺桿菌會傳染給孩子,導致寶寶患上胃炎。
不潔的衛生習慣
在不少家長看來,孩子還太小,根本無法掌握刷牙的技巧,也沒必要,很多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從來都沒有刷過牙。
從小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牙齒很容易被蛀掉,在這一點上,並不是以學前班來作為分界點的,在寶寶萌出第一顆牙齒時就該進行了。
★建議:
用紗布蘸取清水,給小寶寶刷牙,不要等到孩子完全懂事了,有自主刷牙能力的時候再說,而是從小引導,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
不僅是刷牙,漱口、清潔舌苔等都應進行,保持孩子的口腔清潔,從小培養良好的意識。
【糖果媽媽寄語】
寶貝牙齒不好,咀嚼不充分,會直接影響到消化功能,並對生長發育造成不利影響。不注重口腔衛生的孩子,還可能有口臭,一張嘴離人萬裡,自己也會自卑。
而且擁有一副潔白的牙齒會為顏值加分不少,滿口蛀牙則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形象和氣質。
所以,從現在開始就從生活習慣上開始調節吧,控糖是一方面,在如何吃、如何喝奶、如何護理方面,也要下足功夫。
提醒各位父母,乳牙是恆牙的基礎,不要在小寶寶時抱有僥倖心理,認為這些蛀牙換掉就可以了。乳牙的問題,會直接影響到恆牙的正常萌出,有問題要及時解決。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牙齒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