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2020大選 誰能解開勝選方程式

2020-12-15 中國臺灣網

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大樓

臺灣2020選戰節奏在近期不斷加快。藍綠黨內初選競爭已進入白熱化,民進黨蔡賴之爭已經水落石出,國民黨郭韓之爭在組織戰和輿論戰上全面展開。而柯文哲也一改往日坐山觀虎鬥的態度,除了接受專訪系統闡述兩岸主張外,將推出新一波網紅影片試圖創造新的輿情「痛點」。可見,2020選舉,各方都準備充足蓄勢待發,年底選戰懸念叢生精彩可期。

對於各黨各方參選人而言,2020勝選是唯一目標。但相較於過去臺灣大選「站穩政黨基本盤,抓住中間選民」的制勝法寶,由於近些年來臺灣政黨版圖變動劇烈,再加上「素人政治」和社交媒體興起,去年「九合一」選舉的過程和結果就昭示著2020選戰很可能會與過去臺灣的歷次大選有很大不同。

但萬變不離其宗。無論宣傳手段、動員方式、組織形態如何變,2020選舉的主軸議題不會變,而這亦意味著此次大選的「勝選方程式」也沒有變:

第一,兩岸關係,及其所掛鈎的「統獨」議題、對外政策等;

第二,經濟發展,及其所掛鈎的分配、就業、產業等。換言之,無論此次選舉內外形勢有多麼特殊,兩岸牌加經濟牌,只要在這兩方面同時得分,仍能解開勝選方程式。

兩岸關係一直是歷次臺灣選舉最核心、最敏感的議題,因為該議題與「統獨」、藍綠、省籍、軍事安全乃至外部環境、中美關係都是高度相關,而且具有很強聯動性的。固然,在臺灣政壇有「統獨問題,一抓就靈」的說法,但回顧歷次臺灣全島性選舉,操作兩岸牌、「統獨牌」並非每次都奏效,只有將這張牌和經濟議題掛鈎,並且要向同一個方向操作才有效。

正所謂「正正得正」「負負得正」「正負抵消」,臺灣歷次選舉中兩岸牌與經濟牌的組合打法,基本都應驗著上述方程式的結果。2008年,馬英九在兩岸牌上打出「三不」「九二共識」,在經濟牌上打出「馬上就好」,兩者效應集中於兩岸經濟協議的重大政見,也就是後來的ECFA上。2012年,首次挑戰大位的蔡英文完全迴避兩岸牌,被批為「空心菜」,經濟牌也不知所云,而馬政府的經濟政績雖然遭受金融海嘯衝擊,但其兩岸經濟發展、和平框架論述方向明確,仍然贏得主流民意支持,進而成功連任。

不過,正如一些學者分析的那樣,「太陽花」背後是「統獨」矛盾與階級矛盾相互交叉、共同作用的結果,再加上後金融危機時代民粹氛圍席捲選舉政治的大環境,2014、2016的兩次全臺性選舉,民進黨同時負面操作兩岸牌與經濟牌奏效。兩岸牌就是「反中」,經濟牌就是猛打所謂的「分配不公」,並將其歸咎於兩岸開放交流的政策,進而訴諸打倒權貴、剝奪軍公教福利。儘管蔡英文當時描繪出的一系列經濟政策願景,今天都淪為空話,但這並不妨礙在當時特定氛圍下主流民意的選擇。

近四年的臺灣社會發展情況與主流民意傾向一再證明,民進黨當局搞壞了兩岸關係,也搞砸了臺灣經濟。去年九合一選舉,民進黨錯誤地打出「反併吞、反介入」,卻在經濟民生政策領域抵不過一句「發大財」的口號。反而是國民黨各縣市候選人紛紛響應「人進貨出」,兩岸牌與經濟牌同時正向操作,再度讓島內地方政治版圖一夕翻轉。

展望即將到來的2020選舉,兩岸牌怎麼打,經濟牌又如何出,審視和比較各方候選人的言行,其實已現端倪。民進黨方面,蔡勝出後註定全面強化「反中抗中」的兩岸路線,再配合「美國牌」企圖挾洋拒統,但在經濟政見上已經徹底陷入「塔西佗陷阱」,對外經貿路線上,民進黨反覆強調中美貿易戰下臺灣只能向美國一邊倒,這套說辭除了可以讓基本盤滿意,根本說服不了任何人。

國民黨方面,近期藍營大佬、縣市首長集體力挺「自經區」,充分說明國民黨期待延續去年九合一選舉的打法,讓兩岸牌與經濟牌同時發揮正向效果。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十萬「韓粉」已經先後在臺北、花蓮辦下兩場大型造勢,都以庶民牌、階層牌為主軸,這反而是一直以來國民黨打選戰所不擅長的,故這一論述的發展及影響,很值得留意。

此外,柯文哲雖然尚未宣布參選,但從其3月訪美、5月訪日,7月可能赴大陸的動線來看,正是其「親美日友中」政策邏輯的體現。柯文哲的兩岸牌一直是綠營重點批判的對象,此次柯明確提出遵守體制、改善現狀,應該是看準了臺灣主流民意和中間選民對民進黨兩岸政策的不滿與擔憂。而經濟牌看似不是柯文哲的強項,之前幾次出訪時柯對科創、綠色經濟的論述並沒有留下深刻印象。但需要注意的是,柯文哲日前曾稱今年若辦雙城論壇,希望「連結北臺灣與長三角經濟」。這個細節預示著,若柯7月大陸行成行,他要在兩岸牌加經濟牌的勝選方程式上給出自己的解答。

來源:束沐丨中評社

相關焦點

  • 一波三折:郭臺銘退出臺灣2020大選
    郭臺銘的動向觀察根據臺灣地區「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23條的規定,9月17日是登記以連署方式申請為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候選人的最後期限,郭臺銘辦公室於16日晚間11點發布決定不參與2020年連署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重要聲明,改變整個選戰格局與藍綠實力對抗。
  • 臺灣2020「大選」 唯一能擋住蔡英文連任的是他?
    華夏經緯網4月1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距離臺灣2020「大選」還有兩年,不過外界開始分析可能人選以及誰的勝選機率大。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的溫天鵬撰文指出,目前有望在2020年「大選」中一搏的政治人物為吳敦義、朱立倫、蔡英文、賴清德以及柯文哲五人。他說柯文哲可以做到橫跨藍綠,可說是蔡最大的政治對手。
  • 臺灣2020大選近了 國民黨赴華府承諾:韓國瑜勝選不會有損美國利益
    剛在華府附近馬裡蘭州埃裡克特舉行的「2019年美臺國防工業會議」的最大吸睛點是睽違3年後,中國國民黨單獨組團前來參會,並藉機與美國官方和各界溝通,內容重點是國民黨參加臺灣地區2020大選的候選人韓國瑜的理念與政策,以及國民黨在重大議題上的立場與政策。
  • 2020臺灣大選,蔡英文贏不了
    現今之臺灣政局,正是所謂大廈將傾,獨木難支也。蔡英文從面相上講此番勝選不是富貴是陷阱。正所謂得志貓兒雄過虎,落毛鳳凰不如雞。運來運去,天壤之別。運來禍兮福之所倚,運去福兮禍之所伏。」以及「我看2017相對來說可能比2016還好一些,2018年可能很麻煩。」這裡面詳細講了「中華民國」歷任首長的面相層次,個個都比蔡英文的面相層次要高。
  • 臺灣2020「大選」出現重大變數!
    臺灣2020「大選」出現戲劇化發展,臺北市長柯文哲8月1日正式宣布組黨。他是否與在國民黨初選中失利的鴻海創辦人郭臺銘合作參選,一時間成了島內政壇最熱門的話題。據《中國時報》1日報導,有幕僚透露,柯文哲手握兩套劇本:一是自己選「總統」;二是挺郭參選,但無論哪一出,他志在力拼「立委」席位,擴大自身政治影響力。臺北市議員王鴻薇估計,以柯文哲近期民調支持度,有機會拿到20%的政黨選票,起碼有8席的不分區「立委」,勢必能在臺灣政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 美專家:若拜登勝選,美國與臺灣關係將加強
    編輯:陳彧今年的美國大選已經進入衝刺階段,到底是川普還是拜登贏得大選即將在11月揭曉答案。大選過程中,雙方都使出渾身解數拉攏選民。本來如果新冠肺炎疫情沒有爆發,川普贏得大選的機率應該大於拜登,專業民調機構的數據也基本符合這一推斷。川普入住白宮之後,一直給人一種錯覺。沒錯,川普的確行事怪異,有時前言不對後語自相矛盾,也的確喜歡毀約「退群」,對國際規則缺乏敬畏之心,然而,他的那句「America first」讓他贏得了無數美國人特別是中產階級的心和選票,加之他極具煽動性的演講,他能戰勝希拉蕊登頂總統寶座也就不足為奇了。
  • 2020年「大選」 唯一能擋住蔡英文連任的是他?
    圖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中時資料照)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4月1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距離2020「大選」還有兩年,不過外界開始分析可能人選以及誰的勝選機率大。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的溫天鵬撰文指出,目前有望在2020年「大選」中一搏的政治人物為吳敦義、朱立倫、蔡英文、賴清德以及柯文哲五人。他說柯文哲可以做到橫跨藍綠,可說是蔡最大的政治對手。
  • 海峽銳評|懸疑的美國大選 忐忑的臺灣賭徒
    美國大選決戰今天打響,懸疑卻沒那麼容易落幕。按照目前的形勢,雖然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的支持率全線領先,但因為美國獨特的選舉人制度,誰能勝選跟總得票並不是劃等號,真正決定勝負的是幾個搖擺州的選舉人票數。而關鍵搖擺州的選情,共和黨的川普卻和拜登打得難分難解。
  • 一圖看懂2020臺灣地區選舉
    歷經一年的宣傳造勢,臺灣地區「四年一度」的選舉大戲將於1月11日上午8點正式上演,預計於當晚10點完成計票。 此次「大選」將從這三人中選出臺灣地區下一任領導人。投票選民多達1930萬人,40歲—49歲年齡層人數最多,有約374萬人;今年的「首投族」(須年滿20歲)約有118萬人。日前藍綠兩大陣營都將目光鎖定青年族群選票,呼籲這些年輕人返鄉投票。
  • 拜登勝選 蔡英文又跳出來送祝賀 還不忘感謝川普
    原標題:美國國會確認拜登勝選,蔡英文又跳出來送祝賀了,還不忘感謝川普[環球網報導記者趙友平]美國國會聯席會議當地時間7日凌晨確認拜登勝選後,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月8日消息,蔡英文又出來祝賀了。
  • 美國大選臺灣瘋狂押寶
    美國大選,本來民調都說拜登佔優,投著投著川普就提前宣布勝選了.然而僅僅過了一天,拜登又逆風翻盤了!2而2020年美國大選,民進黨當局就謹慎得多了。雖然臺灣當局心裡希望川普連任,這樣已經和川普政府達成的協議就可以繼續執行,也不用再調整政策適應新總統。
  • 臺灣2020「大選」的四大「丑角」
    對絕大多數海內外華人而言,更關心的是臺灣能否有一個純粹正常的真正體現中國人民主素養民主能力的民主,而非誰當選。但是,2020年臺灣「大選」帶給華人世界的是視覺與心靈截然相反的巨大震撼。它沒有美感,只有殘酷和醜陋。最基本的與高雄選舉相比,可謂髒醜兼具。
  • 敗選效應!「綠委」逼宮小英 要求蔡英文棄選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
    中國臺灣網11月27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九合一」敗選引發黨內危機,不少「綠委」都提出要求「內閣」改組,甚至喊出「府院黨」都改組。「綠委」蔡適應今先在政論節目大罵政務官不替政策辯護,緊接著竟要求蔡英文棄選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我不客氣地講,2020『大選』不會贏啦,也許蔡英文要思考是否還要努力爭取連任,也許用一個新的方式,表達棄選,讓民進黨內產生新的候選人」,若她能做一個大是大非的思考,對黨的改變才有幫助。
  • 美國國會確認拜登勝選,蔡英文又跳出來送祝賀,還不忘感謝川普
    美國國會確認拜登勝選,蔡英文又跳出來送祝賀了,還不忘感謝川普美國國會聯席會議當地時間1月7日凌晨確認拜登勝選後,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月8日消息,蔡英文又出來祝賀了。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截圖美國國會參議院議長、副總統彭斯當地時間7日凌晨在聯席會議上宣布拜登勝選。他表示,拜登「獲得306張選舉人票」,川普「獲得232張選舉人票」。
  • 臺灣地區2020大選最新民調:韓國瑜支持度25.7%蔡英文支持度32.6%
    蔡英文、韓國瑜中國臺灣網9月20日訊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退出臺灣地區2020大選後,島內「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最新民調顯示,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支持度為25.7%,蔡英文為32.6%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郭臺銘與臺北市長柯文哲未登記參選2020,勢必牽動蔡英文與韓國瑜支持度起伏。因此,「旺旺中時」在郭、柯退賽後,再次針對2020大選進行了此份民調。當民眾被問到會投票支持韓國瑜、蔡英文或其他候選人時,支持度依序為蔡英文32.6%、韓國瑜25.7%、呂秀蓮0.3%,蔡、韓相差6.9個百分點。
  • 美國國會確認拜登勝選,蔡英文又跳出來送祝賀了,還不忘感謝川普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友平】美國國會聯席會議當地時間7日凌晨確認拜登勝選後,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月8日消息,蔡英文又出來祝賀了。美國國會參議院議長、副總統彭斯當地時間7日凌晨在聯席會議上宣布拜登勝選。他表示,拜登「獲得306張選舉人票」,川普「獲得232張選舉人票」。
  • 民調:臺灣地區2020大選蔡英文第一郭臺銘第二
    中國臺灣網9月13日訊 針對臺灣地區2020大選,臺灣「旺旺中時」最新民調顯示,在蔡英文、韓國瑜、郭臺銘三人參選的情況下,蔡支持度第一、郭第二、韓國瑜第三。儘管經過9月8日新北火熱造勢,韓國瑜的聲勢似乎並未好轉。
  • 蔡英文求敗的勝選方程式
    連丟兩個「邦交」,蔡當局壓力沉重,官媒中央社發布新聞,聲稱大陸擬定「臺灣介選計劃」,下令升高對臺打擊力道,不計代價爭「邦交」、停觀光客,並逐步升高軍事威嚇。這是一個全球獨家新聞,唯一消息來源匿名,讓人懷疑是否假新聞。假設這個消息為真,我們真的要為臺灣慶幸,情報團隊能力讓人讚嘆,能夠掌握大陸一舉一動,是繼1996年李登輝掌握「啞巴彈」信息後,情報上的又一大勝利。
  • 2020臺灣「大選」運勢誰最強?命理師洩天機
    2020臺灣「大選」,蔡英文、韓國瑜、柯文哲、郭臺銘4人運勢誰最強?命理師詹惟中用撲克牌來佔卜,結果顯示,韓、蔡壓力很大;郭臺銘目前為開心、投入;柯P則在觀望,可有可無。而誰是「王」還看不出來。柯P則是3個黑桃,代表他在觀望很多事情,可有可無,現在大家都在等他選不選的消息,他是高高在上的,是可以給大家觀望的。詹惟中表示,要抽到「穿西裝的」或紅色多的,都是好事,不過結果並沒看到「穿西裝的」,代表誰是「王」還不知道。
  • 美國國會確認拜登贏得美國大選 蔡英文又出來祝賀了
    不過,2020年11月8日,拜登獲得超過勝選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後,擅長「髮夾彎」(指出爾反爾,前後不一)的蔡英文趕緊在社交媒體上給拜登送上祝賀。民進黨當局還試圖改變敘事,營造「不管誰當選,臺美都會一樣好」的新印象。不過明眼人看得出,若非心虛,何必如此費盡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