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民可自由出入斯瓦爾巴群島,須歸功北洋政府

2020-12-25 騰訊網

[摘要]北洋政府為何去籤訂這樣一個協約呢?據一份文書記錄:我國經法國之邀請並承認荒島主權本系國際間一種事實。如我國加入該約,則僑民前往該島經營各種事業即取得條約保障而享有均等權利。

1925年,段祺瑞臨時執政期間,曾經派人參加了《斯瓦爾巴條約》的協約籤字。本次籤字的有中國、蘇聯、德國、芬蘭、西班牙等33個國家。這個條約於1920年2月9日,由英國、美國、丹麥、挪威、瑞典、法國、義大利、荷蘭及日本等18個國家在巴黎籤訂。該條約是迄今為止北極地區第一個、也是唯一的具有國際性的政府間的非軍事條約。儘管挪威「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權」,但該條約規定,斯瓦爾巴群島「永遠不得為戰爭的目的所利用」,各個締約國、協約國公民,可以自由進入和逗留,只要不與挪威法律相牴觸,就可以在這裡從事生產、商業、科考等一切活動。

北洋政府為何在戰事混亂中去籤訂這樣一個協約呢?據一份文書記錄:我國經法國之邀請並承認荒島主權本系國際間一種事實。如我國加入該約,則僑民前往該島經營各種事業即取得條約保障而享有均等權利。

眾所周知,中國近代和外國籤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大多喪權辱國,至今令國人心頭陰影不散,遺害無窮。但這個《斯瓦爾巴條約》則完全不同,為中國後來進入北極,鋪平了國際法理之路。因此,斯瓦爾巴群島成為中國公民可以自由出入、逗留的海外唯一的地方。

耐人尋味的是,斯瓦爾巴群島仿佛跟中國有緣,它的發現也和中國分不開。據冰島史料記載,北歐海盜早在1194年發現斯瓦爾巴群島時,以為是格陵蘭島的一部分。1596年,為了打通北極到達中國的東北航線,荷蘭人威廉·巴倫支率船隊抵達該島。他將其命名為「斯匹次卑爾根」,意思是「尖峭的山地」。所以,《斯瓦爾巴條約》又叫《斯匹次卑爾根條約》。

從上世紀80年代起,中國人陸續抵達北極。1993年,香港科技協進會理事李樂詩乘飛機到達北極點,插上了中國的五星紅旗;1993年,中國科協批准成立了中國北極科學考察籌備組;2002年夏天,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在北極斯瓦爾巴群島的朗伊爾賓建立了「中國伊立特·沐林北極科學探險考察站」;2004年夏天,中國政府在北極斯瓦爾巴群島的新奧爾松建立了「中國黃河科學考察站」。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91年秋天,中國探險家高登義應挪威卑爾根大學Y·葉新教授的邀請,參加了挪威、蘇聯、中國和冰島四國科學家聯合的北極綜合科學考察。開啟了長達10年的中國民間北極考察之路,從而為中國政府的北極考察奠定了基礎。按照高登義的話來說,這次探險考察的最大收穫,是在Y·葉新教授贈送的《北極指南》中看到了《斯瓦爾巴德條約》的英文版。不過也許是由於年久原因,高登義將《斯瓦爾巴條約》帶回國時,知道這一條約的實在是不多。高登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這樣說:「我們進行北極科學考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更主要的是使國家下決心來支持北極科考。中國北極黃河站的建立,實際上是由中國科學家通過非政府組織來促進的。而其中的一個根本依據是《斯瓦爾巴條約》。」(包光潛)

相關焦點

  • 挪威斯瓦爾巴群島,中國可自由出入的歐洲土地
    斯瓦爾巴群島,位於北冰洋上,坐落在挪威大陸與北極點兩者之間。這裡覆蓋著皚皚冰川,近60%的地表為冰河及雪原覆蓋。然而在這個總面積約6.2萬平方公裡的苦寒之地,當地居民約3000人。斯瓦爾巴群島雖屬於挪威屬地,但從1925年開始,中國公民可自由進出,而且無需籤證。
  • 北洋政府留給我們的外交遺產,中國在歐洲的自留地斯瓦爾巴群島
    中國歷史上的北洋政府一直為後人所詬病,北洋軍閥掌握這國家的軍事和政治權力,那時候的中國內部軍閥混戰,對外倍受西方列強的壓迫。 1925北洋政府籤署了《斯瓦爾巴條約》,為我們在歐洲大陸置辦 了一份豐厚的遺產,斯瓦爾巴群島。這是一個美麗的地方,自然資源非常的豐富,中國公民無需籤證,就可以到這裡旅遊。
  • 中國在三千公裡的海外竟然還有一塊領土,所有國人都可自由出入
    中國是世界上領土面積第三大的國家,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公裡,領海約470萬平方公裡,南到曾母暗沙,北到漠河,但是我國的領土跨度絕對比你想像的還要長的多。我國在距離三千公裡的海外還有一塊領土。這塊領土就是位於歐洲最邊緣的斯瓦爾巴群島,這個群島坐落在挪威最北界,島上的景色十分美麗,簡直就跟仙界一樣。這塊土地還是北洋政府給中國爭取過來的。提到北洋政府,大家的印象可能不是很好,但是他也不是什麼好事情都沒有做。1925年,段祺瑞跟歐美各個國家籤訂了《斯瓦爾巴條約》,為中國爭取來了這麼一塊領土。
  • 斯瓦爾巴群島算不算我國的飛地?我國到底有沒有「飛地」?
    但實際上,在遠在3千公裡之外的海外,中國還有一塊「土地」, 中國公民可以自由出入、逗留。這塊土地就是斯瓦爾巴群島。1920年2月《斯瓦爾巴條約》出爐,並約定五年以後生效。根據該條約,斯瓦爾巴群島的主權歸屬挪威,但群島上的所有礦產資源歸各締約國共同所有。原本這些只是列強才有份,而且當時中國正處於混亂時期,各個軍閥都忙著打地盤。然而,在1925年法國卻派代表主動找到了段祺瑞,也想讓中國承認這個條約。
  • 旅行:關於中國人可免籤踏上的歐洲土地——斯瓦爾巴群島
    2004年7月28日,中國首個北極科考站——黃河站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新奧爾松正式成立。中國成為第8個在這裡建立北極科考站的國家,黃河站也是中國繼長城站,中山站之後的第三個極地科考站。
  • 斯瓦爾巴群島:主權屬於挪威,但是中國人可以無需籤證長時間居留
    斯瓦爾巴群島航拍在行政區劃上,斯瓦爾巴群島是獨立於挪威本土之外的,群島的最高行政首長為挪威政府委派的斯瓦爾巴總督。該條約規定斯瓦爾巴群島的主權歸屬挪威,但是所有籤字國公民在斯瓦爾巴群島都擁有平等的經商權,同時該島維持軍備廢除狀態,並責成挪威保護島上居民安全及獨具特色的自然荒野地貌。
  • 中國人出國只有兩個地方不用籤證:除了南極,還有斯瓦爾巴群島
    由於我國與世界接軌的比較晚,造成了我國人民出國旅行的不方便 ,出了國很多地方處需要籤證,然而中國人出國,也有兩個地方是不用籤證的,一個是南極,而另一個是斯瓦爾巴群島。南極大家都知道,那麼斯瓦爾巴群島你可了解?
  • 中國有一塊海外領土需要你籤收,沒有被別國霸佔,我們竟然忘記了
    1912年至1928年,是中國歷史上的北洋政府時期,北洋政府因北洋軍閥掌權而得名,在北洋政府執政時期,中國出現了內憂外患的局面,內部軍閥混戰,外部則受到西方列強的侵略。北洋政府在人們的印象之中,並不是一屆好政府,當時的胡適先生還提出了好人政府的主張,希望由社會上的優秀人才和知識分子組織一屆「好人政府」。(北洋新軍)其實,北洋政府在維護國家利益方面還是作出了一些貢獻的,例如,在1925年的時候,就主動與歐美各國籤署了《斯瓦爾巴條約》,從而為今天的中國人在歐洲大陸的北方爭取了一塊土地,這塊土地,就是斯瓦爾巴群島。
  • 中國在海外還有一塊土地,80年來至今有效,很多國人都不知道!
    這塊土地就是位於歐洲北極圈內,一個名叫斯瓦爾巴德的群島上,是九十年前北洋政府通過條約的形式劃來的。在20世紀初的時候,歐洲各國發現斯瓦爾巴群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於是相繼宣稱對該島擁有主權。為避免因斯瓦爾巴群島的主權問題發生戰爭,多個國家就坐到一起談判。
  • 有這麼一個群島永久對中國免籤,中國人還可隨便挖礦
    世界上有這麼一個地方,它遠在中國千裡之外,卻在法理上和中國有個千絲萬縷的聯繫。中國人可以在這個島上建立科考站,可以挖礦,可以捕魚,可以建設學校,自由出入等。斯瓦爾巴這個地方就是斯瓦爾巴群島,斯瓦爾巴群島為挪威最北方的領地,位於歐洲邊緣,北極圈中。群島位於北冰洋和格陵蘭海與巴倫支海中間,總面積6.2萬平方公裡。
  • 不用去芬蘭,斯瓦爾巴群島可看極光!三文魚帝王蟹管飽,2019免籤
    這裡就是斯瓦爾巴群島(Svalbard)。斯瓦爾巴群島位於北極地區和挪威大陸之間,是挪威最北的屬地。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賦予了它壯美又神秘的風光。國人之所以無須籤證是因為中國政府於1925年籤署了由海牙國際法院主持的「斯瓦爾巴條約」,根據條約規定,所有籤字國的公民在斯瓦爾巴擁有平等的經商權。
  • 軍閥段大帥讓中國擁有了挪威部分領土的自由通行權和開採權
    很少有人知道,我國在北極圈內,還有一塊類似「海外租界」的土地——斯瓦爾巴群島。斯瓦爾巴群島總面積約6.2萬平方公裡,島上礦藏極其豐富,且又處於北極航道的關鍵點上,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同時也是人類文明最接近北極的可居住地之一,著實算得上是塊寶地。
  • 【學術前沿】郭培清:挪威斯瓦爾巴機場降級事件探討
    降級令有悖於《斯瓦爾巴條約》關於締約國「自由進入」和締約國「無歧視」原則,恐將誘發斯瓦爾巴群島新的糾紛和衝突。【關鍵詞】挪威 斯瓦爾巴群島 北極 機場降級   世界上只有兩地對訪客自動免籤證,這兩地分別是南極洲和挪威斯瓦爾巴群島。南極洲免籤,所有國家公民均可自由進出,是因為有關國家提出的主權聲索不為國際社會承認。
  • 以前中國被強塞一塊地,現在各國都眼紅中國,想阻止又無可奈何
    其實大家要有所不知,在遙遠的北冰洋上有一塊群島,中國是享有一定主權的。中國人可以隨意的出入這個群島,並且可以在這裡居住生活,還可以在這裡進行科學考察。這座島就是斯瓦爾巴群島,是位於北極地區的群島。斯瓦爾巴群島最早是挪威人發現的,後來被荷蘭航海家命名為「斯瓦爾巴」,直譯過來就是「寒冷的海岸」。那麼這座遠在歐洲北冰洋的群島,中國是如何獲得對它的主權的呢。在一百年前的一戰時期,中國加入協約國,參與這場戰爭,當時北洋政府給歐洲送去了大量勞動力,幫助歐洲協約國修建工事。在戰爭結束後,作為協約國的一員,中國派遣代表參加了巴黎和會。
  • 中國至今在挪威還有塊土地 現在去都不用籤證
    北洋政府並未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在1912年的時候,清政府徹底毀滅,北洋政府上臺了,這其中不乏思想前派的愛國人士,像是著名的胡適,可是長期的閉關鎖國和朝廷壓迫令中國十分的落後。北洋政府也沒能扭轉這個形式,老百姓依然不認可他們的作為,所以即使在歷史上北洋政府也沒有留下過多的著墨。
  • 歐洲有個地方,中國人不用籤證就可以去,此地中國是如何取得的?
    在發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中國的北洋政府也參加了這一次戰爭,儘管段祺瑞的這個舉動讓很多人覺得很荒唐,但它的確為中國帶來了收益,甚至還為中國獲得了一塊飛地。飛地指的是與本國領土面積不相鄰的領土,這一塊飛地是北歐的斯瓦爾巴群島,如今這個群島歸挪威管轄,但是根據當時北洋政府籤訂的條約,所以中國依然依法享有對此島嶼的資源採集權以及科學勘探權,此外,斯瓦爾巴群島也是中國人去歐洲唯一一個不用籤證的地方。那麼問題來了,當時的北洋政府段祺瑞為什麼為中國爭取了這樣一塊地呢?
  • 挪威的這個地方,對中國人永久免籤,可隨意出入逗留和工作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在世界的地位也越來越高。世界上很多國家對中國的發展都十分矚目,也希望在中國發展的同時能搭上這趟順豐車分得一杯羹。而旅遊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國民經濟收入來源,很多國家在看到中國人漸漸富裕,很多人紛紛走出國門旅遊的契機下,開始對中國實行免籤。如今我們中國護照的含金量是世界上排名靠前的,並且含金量越來越高!
  • 北洋政府的新聞法規
    1912~1927年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各屆北洋政府制定和頒布的新聞法規。這個時期是中國近代史上的政治黑暗時期,因此所制定的新聞法規,也具有專制的特徵。1912年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之初,尚不敢公然違反孫中山領導制定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有關保護公民言論出版自由的條款,對報刊實行全面的壓制。
  • 我國為何會有挪威部分領土的自由通行權和開採權?天上掉下的餡餅
    斯瓦爾巴群島總面積約6.2萬平方公裡,島上礦藏極其豐富,且又處於北極航道的關鍵點上,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同時也是人類文明最接近北極的可居住地之一,著實算得上是塊寶地。此地主權目前屬於挪威,但中國公民可以不需籤證隨意出入和逗留,可以在島上進行科研、開礦或經商等活動,除了不能建軍事基地外,國人享有的權利幾乎等同於本土,當然,前提你能去到那裡並遵守挪威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