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吃零食的孩子更容易優秀?父母的做法,可能影響孩子的未來

2020-08-28 晨媽育兒

孩子吃零食是很多父母都非常心煩的事,在父母眼中零食就是一個十惡不赦的罪人,甚至可以說不應該出現在這個世界上,但是也有一些寶媽認為,吃零食的孩子,都是父母管教不當的帶來的惡果。

但是現實中也會出現這樣一種怪象,生活中總是嚴加管教孩子的父母,一旦孩子脫離了父母的監管,或者有人拿零食想要試探孩子的時候,這類孩子反而更容易中招,甚至可能會出現暴飲暴食的傾向。

而那些允許吃零食的孩子,對零食反而有一定的自制力,這樣的孩子,即使父母不對自己再做要求,孩子心中也會有個尺度,注意點到為止,也不會容易被人拿零食哄騙走。這又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吃零食的孩子更容易優秀?父母的做法,可能影響孩子的未來

一:孩子總是生活在父母的高壓下,反而容易會有過度彌補心理

當孩子總是生活在父母的掌控下,總是被父母嚴格要求,一點零食都不能吃的時候,孩子也可能會出現對自己過度彌補的心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越得不到越想要追求。

孩子童年越缺失某件東西,長大後就會越喜歡用這種東西彌補自己的殘缺不完整的童年,甚至會出現過度追求,因此父母一定要儘可能的理解孩子,一定程度上允許孩子吃零食。

二:沒吃過零食的孩子,童年是不完整的

沒吃過零食的孩子,童年也可以說是不完整的,尤其是現在物質生活充裕了,大多數父母都有條件給予孩子最好的物質,所以更沒有必要在孩子零食這方面,過于謹小慎微。

不讓孩子吃零食,其實也是抹殺了孩子的天性,成年人的生活已經夠艱難了,父母沒有必要讓孩子過早成熟,過早適應中年後的養生生活,只要孩子不過量,適度吃一些零食還是非常可以的。

三:孩子人際交往會受阻

孩子的思想單純,很多孩子的友誼都是從互換零食建立起來的,尤其是一些年齡比較小的孩子,更是會經常聊起什麼東西好吃,愛吃什麼這個話題,如果孩子從不吃零食,也就相當於少了一些簡單又容易拉近與他人距離的話題,這樣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父母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對孩子來說,孩子的社交積極性可能會受挫,對於父母而言,無法正確引導孩子,鼓勵孩子與人交往其實也是一種責任的缺失。

四:父母管教越嚴,反而越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心。

父母管教過嚴,要求過高,其實也會對孩子有一系列的影響,多疼孩子管教的越嚴格,反而越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情緒,讓孩子覺得父母並沒有這樣愛自己。

孩子吃零食,父母應該如何做才能正向引導?

孩子提出要吃零食的時候,父母的做法,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格局和未來,父母強制拒絕的話,孩子日後可能會牴觸父母的管教,甚至可能會出現頂嘴的可能性。

父母如果放任不管的話,孩子可能會出現愛吃零食不愛吃飯的壞習慣,這個時候父母再加管教的話,管教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一:父母要給孩子嘗試的機會

孩子提出要吃零食的要求,父母一定不要輕易拒絕,而應該積極地讓孩子多嘗試一下,不要讓孩子吃飽,告訴孩子小孩子吃這些就應該足夠了,積極引導孩子,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正餐上。並且可以跟孩子約定好下一次吃零食的時間,這樣孩子反而會更期待。

二:可以將孩子愛吃的零食替換成健康的零食

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對零食有很深的執念,主要就是因為,孩子被零食的花花綠綠的外表吸引了,父母可以將孩子的零食替換成同類的自製食品,注意擺盤和儀式感,孩子也會覺得非常開心。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現實生活中,很多被允許吃零食的孩子更容易有成就的原因之一。

育兒寄語:

在孩子吃零食這件事上,父母過於強制,過於嚴肅的跟孩子三令五申,反而會不會有很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如果父母能正確看待這件事,重視孩子的請求,不要輕易否定孩子,積極和孩子站在統一戰線的話,孩子才會有更多的可能改掉零食當主食的惡習。

今日話題討論:

在座的寶媽們,你家孩子會吃零食嗎?你又是如何管教自家孩子的呢?歡迎屏幕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孩子玩手機,父母一個舉動可能影響孩子的未來!
    現在大多數人的回答可能是手機,只要手機不在身邊整個人都不好了。不管公交車上,餐館,路邊隨處可見只要一有時間我們便會拿出手機…家庭教育是門藝術,這就更考驗父母的耐心。現在的孩子都希望在家庭裡擁有平等的地位,而不是父母一言堂。無障礙溝通平等對話將會是以後子女教育的大趨勢!孩子為什麼喜歡玩手機?好奇心,孩子喜歡模仿和學習其他人的行為。如果周圍的人都玩手機那自己沒有手機是不是顯得很尷尬?孩子沉迷手機的危害!
  • 婆婆頻繁給孩子吃零食,媳婦的做法堪稱教科書
    本文故事內容為網友「大芹菜啊」的生活經歷,她也知道靠婆婆帶孩子就難免出現各種各樣的育兒觀念衝突,可是她家的現實情況確實離不開婆婆,那麼如何與婆婆相處就成了大學問。以下內容已隱去真實姓名,網友們遇到老人給孩子吃零食,是怎樣勸阻的呢?
  • 比錢更容易被繼承的,是母親的格局!優秀的母親,和孩子一起成長
    我們都想給孩子家財萬貫,可是比錢更容易被孩子繼承的,是母親的格局。母親的格局對一個孩子來說,會直接影響這個孩子的一生。都說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尤其是母親,在孩子的成長中,受母親的影響最大。前幾天去超市,看到一家三口正在挑選商品。這個時候媽媽看到有免費品嘗的零食就開始吃,並且還拉著孩子和爸爸一塊吃。
  • 影響孩子未來的關鍵人物是父母
    不是孩子一生下來就是天才。他們需要父母的引導和支持,更多的是來自父母的影響。父母是孩子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深深影響著他。有時,看似一個習以為常的興趣習慣,能讓孩子的人生轉彎。當然父母的興趣愛好多一些會更好,那麼孩子的興趣愛好也會更廣泛些。總不能以後孩子跟別人說話,總用中醫的知識來教導別人吧!那還讓不讓人好好吃零食了?三、以前,班上有一位小女生,那時上二年級吧。她對我說:「老師你為什麼不化妝呀?」我回答:「我不喜歡化妝,而且也不會化妝。」她說:「你可以學呀!
  • 這四種父母,更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但是優秀的小孩,不僅僅是提供最好的教育,昂貴的學區房,上不完的培養班就可以培養的!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性格,愛好,習慣,悄無聲息的影響著孩子的行為,這四種父母,才更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1.尊重孩子的父母有一種喜歡叫「你媽覺得你喜歡」,我一句俗語叫「我是為了你好」,事實真的如此嗎?
  • 父母的三觀,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在超市看到這樣一幕:一個小男孩在食品區,不停地抓葡萄乾、紅棗乾等零食,直接放到嘴裡吃。他的媽媽就站在旁邊,看著他抓了一把又一把,並沒有阻止。周圍人看到孩子的做法,委婉地阻止他。這位媽媽不高興地說:「孩子還小,懂啥啊?又沒有吃多少,嘗嘗口味而已。」不難想像,有這樣的母親,孩子長大後的樣子,很容易成為愛貪便宜的人。
  • 黃磊13歲女兒多多染髮引熱議:父母的做法,影響孩子的未來
    多多的家庭,有幾個能比得上,她以後的道路必將是鋪設好的金光大道,多多打扮得再漂亮也不會影響她的未來。王菲的女兒想輟學就輟學、想紋身就紋身、想染髮就染髮。但是有王菲這樣的媽,人家不用為未來擔憂,現在已經是小有名氣的藝人。而普通人則無法效仿,我們只能讓孩子安安穩穩地在學校裡學習,憑藉自己的學習成績一步步地得到自己想要的。
  • 不讓孩子吃零食,開始影響親子關係了?爸媽聽說又急了
    導語:如何讓孩子茁壯成長,已經一個僅次於教育的問題了,孩子未來成就,和幾個要素有關,思想、知識、健康、品質。而其他都是可以通過教育來施加影響,而健康呢,只能父母來關注,而為了孩子能夠健康,有些家長就實行了強制手段。小學的時候每天必須吃一個雞蛋,初中以後每天再加一個蘋果,至於零食,那都是能不吃就不吃了,儘量吃些正餐,或父母做的營養套餐。
  • 北大父母嫌棄985兒子丟臉:優秀的父母,孩子更容易被挫敗?
    這也是很多父母的疑惑:人家的家庭條件不好,陪伴較少,為什麼孩子這麼棒?再反觀那些足夠「優秀」的父母,為什麼孩子卻非常叛逆。但是從教育的角度,同樣的優秀,不同的父母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不同的影響。,並且可能將永遠輸給他心目中的完美父母。
  • 孩子喜歡吃零食怎麼辦?父母學會這8點,孩子乖乖戒掉零食!
    孩子喜歡吃零食怎麼辦?這是父母育兒過程中比較顧慮的一件事情。其實並不是讓孩子完全杜絕零食,面對孩子喜歡吃零食,我們父母應該做好以下幾點:1、在選擇零食時要要做好甄選工作,選擇添加劑少、無膨化、有營養的零食。
  • 控制孩子吃零食,可以培養孩子自控力?
    最近臨近開學,父母就會選擇讓孩子在爺爺奶奶家待一段時間,然後開學的前兩周把孩子接回來,好好地迎接孩子開學。 可是最近一位媽媽在育兒群裡,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孩子離開自己之後,狂吃零食。然後就有父母說控制孩子吃零食,可以培養孩子自控力。後續隨著大家對孩子吃零食的熱烈討論,這句話就淹沒在討論中了。
  • 北大父母嫌985兒子丟臉:優秀的父母,孩子更容易挫敗?
    女兒把錢看得很淡,我也認為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會更開心。窮人家的孩子,有時吃碗麻辣燙都覺得罪惡。她卻能幸福得如此踏實,令人羨慕。這也是很多父母的疑惑:家庭條件不好,缺少父母陪伴,為什麼一個留守孩子這麼棒?再反觀那些足夠「優秀」的父母,為什麼孩子卻那麼叛逆。
  • 孩子智商不高是天生的?後天4種零食也會影響,父母應該注意了
    二年級的豆豆就是一個比較好學的孩子,在剛進入一年級的時候,以博聞強記著稱,深受老師的喜愛,但是隨著年齡增長後,這種天賦正在降低,媽媽開始懷疑是不是過多地使用大腦造成了永久性傷害。求助了多家醫院後,醫生也解釋了,孩子的智商沒有明顯變化,但是發育卻減慢了。經過檢查,可能孩子經常吃這些零食造成的。
  • 禁止孩子吃零食靠譜不?曾試著操作的父母都放開了,越禁壞處越多
    父母在面對零食的時候,都是一樣的態度,雖然好吃,但是不健康,所以孩子是不可以吃零食的。但是對於孩子來講,真真正正的禁止孩子吃零食是正確的嗎?網上有位孩子分享了自己的藏零食經驗,說父母一直不同意自己吃零食,說這些都是垃圾食品,但是自己很喜歡,於是每一天都是與父母鬥智鬥勇的藏零食。久而久之,自己也有了很多的藏零食經驗。
  • 從小不被允許吃零食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值得父母們深思
    >孩子吃零食,孩子內心的叛逆小情緒便越是好奇零食的味道。叛逆心理的孩子而言,父母越是強硬的逼迫孩子做一些事情,孩子就越是容易受叛逆心理的影響與父母唱反調,從而做出一些不可饒恕的事情。這樣的做法不但可以滿足孩子對於零食的需求,而且同時也能促進孩子的全方位發展,但是即便是到了零食日,父母也應提前和孩子說明零食是不可以頂替正常餐食
  • 那些不允許孩子吃零食的家長,你的堅持讓孩子錯過了這些
    確實是這樣,特別是辣條——公認的垃圾食品,吃了不僅會對身體不好,還可能因為細菌超標而拉肚子,傷害孩子的脾胃。所以,家長都會告訴孩子,為了你的身體健康,這些垃圾食品是堅決不能吃的。心理學上有一個「潘多拉效應」,越是被禁止,就越會激發起欲望,越是得不到,就會越想要得到,越是禁止靠近的,越覺得有吸引力。
  • 孩子出現消極情緒,父母別不當回事,你的態度會影響孩子的未來
    有些粗心大意的家長,在孩子出現消極情緒的時候,仍舊不為所動,認為孩子只是矯情,或者直接認為這是暫時性的,只要家長給點糖果的話,孩子立馬能恢復"本性"。然而,不是每次都是這樣,有時候孩子出現消極情緒的時候,父母別不當回事,因為你的態度會影響到孩子的未來。那麼,家長首先要了解,為什麼有的孩子會出現消極情緒。
  • 從小不吃零食的孩子,逃不出2種結局,吃零食也講究「二八原則」
    提起零食,我們都不陌生,即便作為成人,在工作的閒暇之餘,也都會喜歡吃一些零食來犒勞自己,而對於小孩子來說,零食的誘惑顯然更大。不過,作為家長,很多父母都會對孩子吃零食這件事「嚴防死守」,包括我自己,之前對於小錦鯉吃零食這件事就一直持有強硬的抵制態度,反倒是孩子他爸會偷偷給孩子買零食吃。
  • 父母的「消極」態度,會影響孩子一生,學會樂觀孩子才更優秀
    作為父母教育孩子是重中之重,父母地這些觀點直接影響到孩子未來的成長,所以作為家長的以身作則才是最好的方法。 但是很多家長卻不自知,還認為自己地做法是正確的,對孩子的未來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家長應該利用自己的一些語言和言論,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好的東西帶給孩子,壞的東西迅速拒絕,這才是一個正確的教育觀。
  • 我為什麼不禁止孩子吃零食
    很多媽媽都挺反感給孩子吃零食的,原因很多,「孩子吃了零食就不愛吃飯」啦;「零食裡面添加劑太多對身體不好」啦;「有的零食會導致孩子性早熟」啦,等等等等。這種行為可以看做是對父母權力的一種反抗,孩子還小的時候,一舉一動都會受到父母的管制,但是鑑於自身能力不足、不夠獨立,沒法反抗來自父母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