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張偉 武楠楠
【相關連結】:「什麼是森林學校?就是讓孩子走進大自然中,通過自己的感知、體驗,來認識這個世界。在與大自然緊密聯結和互動中,獲取經驗,產生對事物的理解。這是屬於孩子們的學習方式。真正讓智力發展的不是知識,而是體驗。有資料顯示表明,長期在大自然環境中成長的孩子,他會形成自己特有的思維模式,面對未來不懼不畏。通過這些自然學習和集體生活,孩子們不僅增長了見識,而且學到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諸如與同學的合作、人際交往、生存能力等等,自然學習中的體驗和快樂往往是孩子們童年生活中最難忘的事。「在森林學校,你能看到一個孩子本來的樣子。他們放下束縛,在最放鬆的狀態下,想像力、創造力都被激發出來,他們變得敢於嘗試,不再膽怯。」河南省弗雷德教育集團鄭東新區思璞國際幼兒園園長詹世英講到。
思璞國際幼兒園園長●詹世英:北京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管理博士、北京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碩士、中國幼教協會理事、家庭教育指導師、順勢醫療註冊醫師、幼兒心理發展指導師
大自然是歷史的源泉,森林又孕育生命,這裡總能夠給人們帶來生機和活力。隨著人們生活質量越來越高,物質越來越豐富,玩具越來越多樣化和科技化。我們每一代人都比上一代人與自然相處的時間更少,與大自然更疏離。而在中國,由於城市中生活狹小,與大自然接觸更少,越來越多的孩子患上了「大自然缺失症」。
其實,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的童話王國丹麥,世界上第一所森林幼兒園就已經誕生了。目前,德國全境已有超過1500所森林幼兒園,而且已經拓展到了歐洲以外的地區,日本、韓國正在蓬勃發展,美國、加拿大也開始試辦野外幼兒園。
近兩年,中國也開始出現了森林幼兒園的身影。可喜的是,就在我們大鄭州,就有這樣一所以「森林教育」著稱的學校——鄭東新區思璞國際幼兒園!
「思璞國際幼兒園」的森林基地——佔地200餘畝的「弗雷德森林學校」建在新鄭市始祖山的山腳下,距離鄭新高速公路新鄭下橋口也就10分鐘車程,交通便利。這裡遠離城市的喧囂,森林茂密,是一處天然的大氧吧。走進「森林學校」,這裡不僅有幾十種果樹種植,還有滿地跑的雞、鴨、鵝,以及不常見的大鴕鳥。藉助溝溝壑壑的丘陵地勢,專業做幼兒野外活動出身的森林學校校長劉明陽,還專門為孩子們設計了高空索橋、爬軟梯、輪胎牆、地網、戰壕迷宮等一系列活動場地。「我們在不破壞環境的基礎上,儘量保留了森林的原始面貌。給到孩子的就是一個大自然的環境,而不是巧奪天工的建築。」劉校長說道。
▲ 森林課程必須在專門的森林學校進行
◆◆◆◆◆幼兒園日常
「思璞國際幼兒園」的孩子們一周是這樣生活的。四天在鄭東新區思璞國際幼兒園以進行海森高為主的課程,一天坐校車到新鄭的森林基地——「弗雷德森林學校」進行森林課程。森林課程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根據一年四季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來設計不同的課程主題。每次課程都會經過課前教研、評估,制定教學目標和發展方向。在森林學校,輪胎做成的日誌圈是孩子們上課的教室,大自然豐富的林地資源,為他們提供了多樣的材料和場地。不論颳風下雨,只要道路允許,森林課程就不會取消。這也是每周孩子們最翹首期盼的一天。
春天,他們在這裡觀察油菜花開,蜜蜂採蜜,用放大鏡觀察花朵的結構、研究小蜜蜂的身體;
夏天,他們在這裡玩泥巴、打水仗,尋訪小螞蟻,聆聽知了的叫聲,觀察知了的身體;
秋天,他們在這裡用果實做創意畫、用樹葉花朵做拓染印、爬樹摘核桃,感受收穫的樂趣;
冬天,他們在這裡為小樹穿衣服,給小鳥做窩,尋找雪地裡的腳印,一起堆雪人、打雪仗。
原生態的森林環境
種下一顆果樹,看著它發芽、開花、結出果實,為它澆水、修剪樹枝,認真呵護著它長大。他們不僅學會了愛護小樹,更會關心家人,照顧同伴。
這是油菜花開時,孩子們一起觀察油菜花的生長、了解根、莖、葉、花蕾、花苞、在放大鏡中看花芯兒、花蕊、觀察蜜蜂是如何採蜜的……
油菜花落又認識了油菜籽,並觀察了油菜籽的結構形狀、體驗研磨、討論菜籽油的用處、用食物來感受油的強大用途。這堂生動的大自然課堂相信孩子們獲得的遠比你想像的還要多還要深刻。
通過自己動手製作弓箭、彈弓、搭建房屋,他們學會了使用削皮刀、剪枝鉗、鋸子,用錘子釘釘子、用繩子打結。在這個過程中,學到的不僅是一項技能,更是一種學習方法。
高低不平的路面,讓他們學會走路小心;在日誌圈生火,會記得要保持距離,用完滅火才可以離開;玩耍過程中,會提醒小夥伴沒有看到的安全隱患,時刻注意遠離警戒線。大人覺得危險的環境,反而激發了他們的安全意識,更加懂得保護自己。
每周一次的森林課程,對孩子們來說都是充滿期盼的,森林裡有什麼,他們就玩什麼。在這裡的小朋友們,會歌唱、遊戲、繪畫、手工、烹飪、觸摸大地、體驗播種和收穫……
森林尋寶
我去時恰逢英國合作學校老師進行例常交流,也體驗了一把孩子們平常的活動之一——森林尋寶。
卡片上出現的就是森林尋寶需要完成的。這是一種很好的探索自然的方式,因為它真的是在鼓勵孩子們去尋找大自然的細節,和同伴分享自然物品的形狀、顏色、味道,以及孩子們對森林的看法、與室內有什麼不同等。
有趣的石頭?你猜小朋友們會怎樣找到它?有趣的人找到的就是有趣的石頭,在這裡沒有唯一答案,只要存在即合理,孩子們的思維想像力瞬間就可打開新大門。
只要正確使用,孩子們也可以體驗火
使用打火石點火,觀察水蒸氣的秘密
觀察麥子,根據圖片找出上面形狀不同的麥子
認識森林學校裡各種各樣有趣的昆蟲
詹園長說:「在森林裡,孩子們可以體驗到一年四季的變化,接觸陽光和新鮮的空氣,感受自然的神奇,孩子玩得開心且沒有心理壓力。……我們的意外傷害比在室內幼兒園少得多,因為我們沒什麼牆壁和地板,更多的是柔軟的土地。」
◆◆◆◆◆「森林課程」特色
A、在「森林學校」裡,孩子們遊戲材料全部就地取材,森林裡的樹葉、花朵、蟲子、鳥,還有風、霜、雨、雪、陽光,都是他們的玩具資源,孩子們發揮想像和創新能力,自然中就有無限的空間供孩子們享用。
在森林學校,「思璞」的孩子們在這裡觀察知了,玩泥巴,打水仗!
夏至剛過,森林學校開始多了一種叫聲,孩子們在樹上發現了知了殼。哦,原來叫的最多最響的那個聲音是這個小昆蟲發出來的呢!
讓我們閉上眼睛,靜靜地聆聽
寶貝們,你們都聽到了什麼聲音呢?
老師這個時候告訴他們,這是知了的殼。感知和語詞的配對,智力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得以發展的。孩子們發現這只是一個空殼,那知了是從哪裡爬到樹上,然後從殼裡爬出來飛走的呢?接著,就在地上看到了很多小洞。孩子們找來小樹枝開始找知了,後來發現,洞口大大的,可能是知了已經爬出來過的,就專找小洞口來挖。終於發現了一處洞口小小的,挖開洞口,裡面有大大的洞,好像真的有知了在。在老師的幫助下,孩子們終於把洞裡的知了挖了上來。是尚未脫殼的知了,孩子們都想來摸一摸。原來和知了殼看起來形狀是一樣的,但是比知了殼重一些,摸起來感覺也是不一樣的。
!
孩子們發現這只是一個空殼,那知了是從哪裡爬到樹上,然後從殼裡爬出來飛走的呢?
接著,我們就在地上看到了很多小洞。
在森林學校這個環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就是孩子的成長模式。通過自己的體驗,親自去感知、去探索、去發現,從而獲得成功經驗。
B、另一個重要的觀念:孩子們玩什麼、怎麼玩、與誰玩,由孩子自己決定。孩子們在與大自然近距離接觸同時,自發、自主的成長,他們是自己成長的主人。
佩奇在做什麼?哇,跳泥坑!
小朋友們都喜歡看《小豬佩奇》,因為那才是他們的世界。看著佩奇在下雨天跳水坑,在泥坑裡弄得滿身泥巴,你猜他們想不想那樣玩呢?
看他們開心的笑臉,這才是童年應有的模樣!不是嗎
和園長媽媽一起「嗨」
玩泥巴,打水仗,這只是在森林課程的延伸活動,體驗才是重點。
來吧,如果給了他們機會,你就會看到他們玩的有多開心!
C、老師是孩子成長最好的支持和陪伴者——這也是森林幼兒園很重要的觀念。森林幼兒園的教育模式對老師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他們不僅要在活動中注重觀察孩子的發展領域,在活動之前還要進行周密的計劃。如果不了解孩子走近孩子,就跟不上他們的步調,更沒法去幫助和引導他們。
在森林學校,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成為藝術天才,因為天才都是生活的觀察者!
孩子們來到了一片向日葵地旁,問題就來了:「老師,為什麼有的向日葵是低著頭呢?」
中大班的孩子有些已經有經驗,知道瓜子是來自向日葵的,但不一定見過。小班的孩子在這方面經驗不是很足,在日誌圈老師先幫他們發現問題。事先準備好的瓜子,孩子可能都吃過,但是至於來自於哪裡,就不太能說的上來。孩子們坐在小板凳上,實地觀察正在生長的向日葵,每一棵都是與眾不同的。他們會說:有的花盤很大,有的很小;有的向日葵很高,有的很低;有的向日葵有黃花,有的變黑了......
觸覺感受:他們說:「向日葵的莖是扎扎的!」、「向日葵的花盤有好多瓜子,有的上面還有小蟲子。」、「花盤的背面有的是黃色的,有的是綠色的。」
。
對於不同的年齡段,通過不同的形式來啟發孩子發現這個問題。
0-6歲是孩子建立感覺的重要時期,通過多方面的感官體驗來幫孩子建立對事物的認識。
味覺體驗:看到向日葵的那一刻,孩子們看到垂下來的花盤,第一反應就是想去拔上面的瓜子。老師摘下來幾個花盤,供孩子們觀察和品嘗。
孩子們發現了:「咦,有的瓜子怎麼是空的呢?」、「真好吃!有的瓜子裡面還有水呢」、「看,我的花盤上瓜子最多了!」、「這個花盤上的瓜子是凸起來的呢~」看似很平常的拔瓜子,你不會想到兩歲半的幼兒會拿著花盤上的花託也往嘴裡放,他覺得那個也是可以吃的。這足以可見經驗的重要性。
觸覺
通過觸覺還感受向日葵的特點。
他們說:
「向日葵的莖是扎扎的~」
「向日葵的花盤有好多瓜子,有的上面還有小蟲子。」
「花盤的背面有的是黃色的,有的是綠色的。」
味覺
情感體驗:走在路上的幾個小朋友,在自己討論著,格格說:「我要把這些瓜子帶回去給我的媽媽吃,她最喜歡吃瓜子了。」接著,其他兩個小朋友也跟著說,我要把瓜子帶回去給家裡的(說的都是自己最親近的家庭成員)。這樣的交流,讓孩子學會了感恩和分享,心裡會裝著別人。
這就是森林課程帶給孩子們最好的體驗方式。最大限度地支持了孩子的意願、滿足了他們的想法、給予了他們創造的空間。
耳目一新:幼兒教育啟示
這樣的森林幼兒園,它們的活動地點以及自由開放的教學方式,帶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樣的活動究竟能給我國的幼兒教育帶來什麼樣的啟示呢?
◆◆◆◆◆以兒童為中心
在「思璞國際幼兒園」,以兒童為中心的想法能夠處處體現。師生共同商議活動地點,自主選擇活動的方式:或攀爬,或安靜閱讀,或探索。種種表現,有一個重要的基礎,就是成人對幼兒的尊重與信任。
豐富的自由活動
▲體驗採摘樂趣
▲和鴕鳥一起玩耍
▲大滑梯,不用擔心孩子磕著碰著,到處都是鬆軟的土地
▲泥巴面具
▲永遠不要低估孩子們的勇氣,也許家長會擔心,但這裡的孩子統統都克服恐懼,戰勝自己到達終點,培養了孩子面對可控風險,管理風險的能力。
▲天冷給小樹穿衣、天熱給小樹脫衣
這個過程都是孩子們發現的,天冷小樹會不會冷?孩子們自發從家裡帶來不穿的衣服……給小樹穿上抵禦冬日嚴寒;天熱了小樹會不會熱?來給小樹脫衣,有的孩子發現之前給小樹捆的太緊,樹上留有成長的痕跡,還會對小樹說對不起……
▲認養小樹
相信孩子有自主選擇學習方式的能力,相信孩子有保護自己的能力,而這份信任正是我們很多幼兒園和家庭教育中缺失的。現在家長和教師為幼兒代辦很多事情的時候,這種信任和尊重已經蕩然無存了。為什麼不能夠給幼兒適度的信任呢?給予幼兒信任,回報我們的將不是溫室中的花朵,而是能夠成為參天大樹的樹苗。
男教師天團
通常幼兒園裡都是女老師多,但是弗雷德森林學校擁有一眾細心耐心的男老師團隊。這支純爺們的男教師團隊,主打的特色就是「男人的教育,狼性的教育」,著重培養孩子們健康的意志力等。
◆◆◆◆◆有效利用戶外的自然環境
「思璞國際幼兒園」將課堂搬到了大自然當中。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幼兒的視野是開闊的,呼吸的是新鮮的空氣,看到的是大自然豐富的事物,更何況這些事物又可以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和天馬行空般的想像力。
真正的自然主義不是強勢地在城市裡植入零排放建築物,也不是依靠一系列法規條令強行扭轉人們的日常習慣,而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改變。
當人們目睹到生態自然的切身價值時就會主動去踐行,當身處於人人踐行生態自然的環境時就會主動去遵從,當上一代成為生態自然的信徒時就會傳承給下一代。於是,我們的身邊就有了如「思璞國際幼兒園」一樣炫酷的「森林幼兒園」、「森林辦公樓」、「森林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