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華林立、風景迷人的鄭東新區如意湖畔,一座綠蔭環繞的紅白建築中不時傳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這裡便是孩子們的幸福港灣——鄭東新區實驗幼兒園。
追溯生命本源,回歸教育本真,鄭東新區實驗幼兒園創園近10年來,在科學教育理念引領下實現了蓬勃發展,以五維課程結構、教師和幼兒二元課程主體、「幼兒園+家庭+社區」一體化課程資源庫為代表的「521」幸福課程體系獲得了社會和家庭的廣泛認可。10年躬耕,如今的實驗幼兒園擁有140多名教師和1000多名在校幼兒,並先後摘下河南省省級示範幼兒園、河南省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萌芽 幸福課程理念初心
「孩子在幼兒園的每一天都應該是快樂而有意義的,我們要關注幼兒的幸福感,辦一所師幼眷戀的幼兒園。」鄭東新區實驗幼兒園園長馬靈君自開園以來反覆強調辦園宗旨。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一個人自我價值得到滿足而產生的心理情緒,是一種主觀情感,不同的人對幸福有不同的感受和體會。在「與愛同行 幸福成長」辦園宗旨的引領下,基於教育學、心理學等多學科領域,馬靈君帶領教師們理清了「源於幼兒生活、著眼全面發展、培養幸福兒童」的「521」幸福課程價值;提出了「立足本我、貼近生活、走進社會、回歸自然」的「521」幸福課程原則;確定了「培養健康身心、豐盈精神、舒展個性、開闊視野的幸福兒童」的「521」幸福課程總目標;正是離不開這一系列先進理念的確定,為鄭東新區實驗幼兒園幸福課程體系的構建指明了方向。
紮根 幸福課程體系構建
為更好地貫徹落實國家《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等精神,為幼兒的幸福成長奠定堅實基礎,鄭東新區實驗幼兒園注重內涵發展,走上了園本課程探索之路。
鄭東新區實驗幼兒園從幼兒實際出發,在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了「521」幸福課程體系,其中「5」代表五維課程結構、「2」代表教師和幼兒二元課程主體、「1」代表「幼兒園+家庭+社區」一體化課程資源庫。
五維課程結構是「521」幸福課程體系構建的核心,也是促進幼兒幸福成長、實現培養幸福兒童總目標的重要途徑。該園通過不斷學習與調整,逐漸形成了立足於真問題、真情境、真視野、真體驗、真情感的「五真」課程特點,規範了課程的組織與實施;包含課程總目標、各課程板塊目標、各年齡段課程實施目標、各主題目標、具體活動目標的五層級目標體系,明確了課程方向;包含「社會生活、生命健康、自然科學、節日事件、人文傳統」五大主題和「幸福?愛本」「幸福?愛言」「幸福?愛和」「幸福?愛思」「幸福?愛雅」五大板塊的課程內容,保障幼兒的全面發展;包含集體教育活動、生活活動、區域活動、親子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的五大實施途徑,豐富了活動組織形式;包括幼兒、教師、家長、幼兒園及社會人士的五元參與課程評價,紮實多角度課程評估。
教師、幼兒二元課程主體是指教師和幼兒都是課程體系建設的主體,該幼兒園倡導教師與幼兒既是課程的建設者又是課程的實踐者。以其開展的「雨」主題活動為例,教師敏銳地抓住夏季雨多引起孩童們強烈興趣的契機,在實踐過程中,從雨點的由來、下雨的徵兆、雨滴的形狀、下雨的聲音等,教師基於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不同需要引導他們進行更深層次的認知和探索。
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等專業標準,該園建立了「幼兒園+家庭+社區」的一體化課程資源庫。一方面,從自然、文化、職業等維度對現有幼兒園及家庭資源進行分類並梳理完善;另一方面,通過「走訪調查——資源篩選分類——建立協作單位——確立實踐基地——聘請資源教師——繪製資源網絡圖——編寫資源使用手冊——建立社區資源庫」等環節建立社區課程資源庫。
成長 幸福「素養」不斷提升
在教師隊伍建設過程中,鄭東新區實驗幼兒園逐漸形成了促進教師幸福成長的五項策略,即專題讀書、行為觀察、案例研討、課題研究、勤記善思。通過五項「修煉」,教師實現專業提升。
以「專題讀書」活動作為豐富教育理論的加油站。怎樣才能更好地組織一日活動?如何引導幼兒進行深度的思考與學習?為化解教師疑惑,各年級組教師依據實踐中產生的問題自定讀書主題,幼兒園為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圍繞某個專題系統讀書提供支持,定期開展閱讀交流活動。
以「行為觀察」課題優化教育行為的「腳手架」。鄭東新區實驗幼兒園將行為觀察記錄納入教師的常規工作,全體教師每周都要撰寫幼兒行為觀察記錄,並參加行為觀察交流及分享。教師們在行為觀察及記錄過程中,關注幼兒、發現幼兒,進而看清幼兒、看懂幼兒、看透幼兒,從而助推幼兒的幸福發展。
以「案例研討」作為助力教學成長的好幫手。針對教師在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鄭東新區實驗幼兒園定期組織案例研討活動,教師們以一個個實際的教育教學活動案例為載體,注重案例的深入剖析,在「實踐——學習——再實踐——再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獲得成長,錘鍊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設計、實施、評價等專業能力。
以「課題研究」作為提升科研能力的強心劑。幼兒園的課題研究是對日常教育實踐過程存在的問題進行判斷和反省,幼兒園鼓勵教師參與課題研究,定期開展課題研究大賽、課題研究講座等活動,激發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興趣。
以「勤記善思」作為檢驗發展方向的助推器。善於思考、勤於記錄、保持與自我對話,老師們通過撰寫反思日誌和自評總結,對自身教育教學工作進行回顧、總結分析,並對整個階段的教育工作效果進行階段性的審視與思考。
收穫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時光如梭,歷經多年實踐與錘鍊,幼兒園的「521」幸福課程體系獲得廣泛認可,載譽無數:陸續成為「國培計劃」項目承辦單位、河南省第一批「省培計劃」項目承辦單位;教師快速成長,共有335人次教師在各種評比中獲獎,教師出版專著30餘套,在CN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2019年,以《幼兒園「521」幸福課程體系建構與實踐研究》為題的課題研究成果榮獲「中國首屆學前教育創新成果提名獎」。
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大自然和大社會都是無字的書,是「活教材」。一體化課程資源庫的建立為「521」幸福課程的有效實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開展「我知道的職業」主題活動時,教師與孩子們一起走進派出所、交警隊、消防局、地鐵站等地,感受不同職業的文化與責任;開展「我的家園」主題活動時,教師與孩子們一起走進文化遺址公園、地質博物館等,讓他們感知自己所處的環境,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增強幼兒的歸屬感與自豪感。
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幼兒教育關係著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大問題,幫助孩子們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中走得端正、穩當,又快又好,是每一個教育者的責任。肩負「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大使命,鄭東新區實驗幼兒園還將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和完善「521」幸福課程體系,幫助幼兒實現全面又幸福的發展。(趙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