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是一部非常出名的日本動畫電影,有宮崎駿執導,在2001年上映。今天小編就跟各位小夥伴分享一下我自己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和想法。
辛辣的諷刺
最初吸引小編的是《千與千尋》這精緻的畫風,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看小時候的童話故事書,非常精美親切。但是跟其中童話畫風相反的是其中的內容,可以說是充滿了辛辣的諷刺。
這部電影的角色基本都是隨著千尋四處尋找自己的父母而陸續出現的,基本上每個角色有對應了社會上的一種現象。小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坊寶寶……
當時看的時候就感覺非常不舒服,但是苦於找不到合適的詞來形容。但是現在有了適合的詞彙,那就是「巨嬰」。
各位小夥伴你們想想看,《千與千尋》裡的坊寶寶是不是像極了生活中的那些「巨嬰」,因為父母的過度溺愛,整個人的成長方向都有點畸形了。當然啦,宮崎駿在電影裡使用了誇張的手法,讓坊寶寶連路都不會走。
現實中的那些「巨嬰」雖然會走路,但是沒辦法做到獨立生活。毫不誇張地說,離開父母營造的舒適圈以後,是很難生活下去的。
除了通過坊寶寶諷刺巨嬰以外,還通過千尋的父母來諷刺了某些人的貪婪嘴臉。
小編相信這個畫面大家應該都還有印象吧,小時候被千尋父母吃的這些美食饞哭了……他們明知道這些食物來歷不明,卻依舊選擇敞開肚皮大吃特吃,最後得到了應有懲罰,變成了豬。
這不正是在諷刺現實中那些貪得無厭,不顧後果追求利益的人所擁有的醜惡嘴臉嗎?請大家注意一下,宮崎駿是用豬來諷刺貪得無厭的人,不是說千尋父母長得難看……
隱喻的道理
如果這部電影全是諷刺的話,是不可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千與千尋》在諷刺社會現象的同時還給大家展現了充滿正能量的一面。
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劇中的腐爛神,就是要千尋給他搓澡的那個。在身上的泥垢沒有清洗乾淨之前,誰能想到這會是堂堂的河神?
從泥垢的成分裡不難看出,宮崎駿這是在意指人類對自然環境帶來的汙染,這個鍋是沒辦法甩的……
但是隨著千尋將其清理乾淨以後,河神展露出了溫和的一面。小編覺得這大概是想表達,如果我們能夠善待大自然,大自然也一定會善待我們。人與自然不存在誰徵服誰,唯有和睦共處才能擁有未來。
這點在後面的劇情裡有被提及,河神給千尋的那顆藥丸成功拯救了不少背負著罪孽的角色,例如白龍。這點恰好反映善惡因果的循環報應。
另外很多小夥伴都忽視了電影裡各個角色的成長,小編就不說千尋了,作為主角的她得到相應的成長再正常不過。
還是拿坊寶寶來說好了。最初的坊寶寶只會撒嬌胡鬧,但是隨著跟千尋的接觸,他竟然敢於威脅湯婆婆,讓她釋放千尋的父母。
這個舉動對於坊寶寶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成長,哪怕是身為「巨嬰」的他,現在也有自己的自主想法了。小編提醒一下大家,坊寶寶威脅湯婆婆只是劇情需要,並不是說鼓勵大家以此來跟自己的爸媽唱反調……
精髓在於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
再說裡面的無臉男,這個角色一開始給大家帶來的應該是驚恐吧?宮崎駿在電影裡也說了,無臉男是因為過於獨孤而做出了過激的行為,到了影片的最後他將吃下去的人盡數吐了出來。
小編覺得這也算是在隱喻那些想要洗清自身罪孽,重新做人的回頭浪子。現實中並沒有河神給的那顆藥丸,但是想洗心革面,改正錯誤並不是非要擁有「後悔藥」不可。
只要下定決心正視自己的錯誤,誰都有「重生」的機會。
最後還是得談一下千尋這個主角,毫無疑問,千尋隱喻的就是屏幕前的我們。我們或許並不完美,或許存在很多毛病,但是我們不是無可救藥,而是有藥可救。
對於《千與千尋》你們有什麼看法呢?其實我認為《千與千尋》的成功是理所應當的,這部電影裡包含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哦,也給小編來個點讚加關注吧,謝謝你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