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鎮,貌似從我們這一代做家長的開始,對孩子的英語能力就比較重視了。孩子還在幼兒園,很多家長就買來英語類音像製品,努力營造學習英語的環境。有的甚至在孩子兩歲左右就送到外教執教的早教班上,希望利用黃金時間段打牢孩子的英語基礎。上了小學的孩子,幾乎每一個家長都會為其安排專門的英語補習班,不想自己的孩子在今後的英語學習中吃虧。
但是,在鄉村學校卻又是另一番景象。雖然也開設有英語課程,但由於師資力量上的差異,英語教學水平、教學成績相較於城鎮,則有些慘不忍睹。前不久有家長在網上爆出某學班級英語期末考試成績最高才55分,全班30個學生竟然沒有一個人考試及格。春節期間問到幾個在鄉村學校就讀的侄子英語成績,孩子們不太好意思說,居然沒有一個上到90分的。
不得不說,教育上存在著城鄉差距,而英語教育上的城鄉差距則更加明顯。不要說城鄉之間,就是城市與城市之間,這英語教學水平上的差距,也是非常之大。當年小升初的時候,挖挖機孩子英語水平還算比較可以的那一類,來到省城某中學就讀,英語筆試沒有什麼問題,唯獨不敢張口說英語,發音嚴重不準,英語老師「幫助」了一個多月,方才有了點信心。
不僅僅是英語教學資源上的城鄉差異,就是中小學生花在英語學習上的時間問題,也引起了一些社會人士的高度關注。全國人大代表、宇華教育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光宇就專門「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科目,改為選修」,理由就是中小學生花在英語學習上的時間太長了,超過全部學習時間的18%,成為網友們熱議的話題之一。
高考英語究竟該不該取消?對此,不同群體的意見有所不同。在鄉村中小學生和家長看來,英語進一步拉大了城鄉教育的差距,反正學生出生社會之後英語用上的機會也不多,認為英語該取消。在城鎮中小學,這一問題分歧比較大,支持為學生減負的網友認為該取消高考英語,而支持經濟全球化、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友友,則認為高考英語不能取消。
帶著這一問題,挖挖機與一名英語專業的在讀碩士研究生專門聊了一下,聽了一下她的個人見解,現在分享出來,或許能帶給友友們一些新的思考。
在無論從全球經濟一體化還是從自身經濟發展的角度看,英語學習對我們來說算得上是剛需。英語是一種通用的世界性語言,將英語看作一種技能也好,工具也好,在對外文化、經濟、貿易、政治等方方面面離不開英語。有人說,現在機器翻譯那麼厲害,翻譯軟體電子詞典比比皆是,大可代替人工,我們不需要花費那麼多時間精力浪費在英語學習。
但是,機器可以作為一種輔助工具,卻無法取代人腦縝密的思維,無法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工作,翻譯中的一個小的失誤就可能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從這一角度來看,社會發展對英語人才的需求不可能完全消失。
語言的魅力是無窮的。英語學習不單單是學習一種語言,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我們也在潛移默化學習英語思維,體會文化的差異。從更細緻的語法來看,英語語言實際上並不比漢語簡單,英語表達裡的邏輯和漢語截然不同,學習英漢雙語轉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思維發展。
比如我們平時閱讀外刊、聽英語新聞,就能從中體會到看待問題、表達觀點的不同角度。這名同學表示,她修過一門英國文學課,開始時面對枯燥難懂的作品一頭霧水,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後,才漸漸體會到同一時代不同背景社會價值取向對作家的影響,跨越時空體會不同歷史時期英國的社會風貌。
英語絕不僅僅是工具本身,其中蘊藏的語言魅力更需要我們細細品味。
無論教育改革怎麼行進,英語始終不應該被輕視,尤其是新形勢下複合型人才必須掌握基本的英語技能。在高等教育階段,無論是理工科專業,還是文科類專業,英語對於他們的日常學習都很重要,有的沒有搶到中文科的同學,最後只能流著淚搶到純英文課,並且很多專業都開設了學科英語這門課,很多專業的頂尖資料也都是英文文獻,學不好英語對專業學習的影響非常大。
再說,要進一步深造也離不開英語。考研複試有英語面試,出國深造有雅思、有託福的門檻,研究生寫論文要讀英文文獻、寫英文摘要,取得頂尖學術成果需要在《Nature》《Science》《Cell》等國際權威期刊發表論文,也需要使用到世界通用語言——英語。
對於這位英語專業研究生的觀點,挖挖機完全予以認同。英語教學城鄉差距存在,這是不爭的事實,唯有通過發展來逐步解決;對於教育專家提到的中小學生花在英語學習上的時間過長的問題,這實際上是家長教育觀的問題,不是英語這門課程在作祟,即使取消了高考英語,家長們也會把時間安排給其他課程。
總之,從個人提升發展的角度看,任何專業、任何學歷都必須重視英語學習。從國家長遠發展的角度看,要融入世界,要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掌握通用語言工具,這是最基礎的。所以,高考英語又豈能簡單的一取了之!
(圖片源於網絡,若有不妥,聯繫速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