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聞報導
「作家李敖去世」
讓人不禁嘆息
又一位大家走了……
其實李敖的身份
又何止作家
他涉獵的領域太廣了
他評判時事、研究歷史
還有過自己的電視節目…
但李敖能讓我們記住的
遠不只這些
他還有一個愛好
那就是翻譯詩詞
而且在翻譯這方面
他還曾直言不諱地
「批評」過余光中的譯本
想知道李大師在翻譯方面
有怎樣的造詣嗎?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吧~
1
By:李敖
桑塔亞納的《給W.P.》詩的第二首原文是:
With you a part of me hath passed away;
For in the peopled forest of my mind ,
A tree made leafless by this wintry wind ,
Shall never don again its green array.
Chapel and fireside,country road and bay,
Have something of their friendliness resigned;
Another,if I would, I could not find ,
And I am grown much older in a day.
But yet I trdasure in my memory,
Your gift of charity and young heart's ease,
And the dear honour of your amity;
For these once mine, my life is rich with these.
And I scarce know which part may greater be --
What I keep of you , or you rob from me.
余光中的《英詩譯註》的譯文是:
我生命的一部分已隨你消亡;
因為在我心裡那人物的林中,
一棵樹飄零於冬日的寒風,
再不能披上它嫩綠的春裝。
教堂、爐邊、郊路和港灣,
都喪失些許往日的溫情;
另一個,就如我願意,也無法追尋,
在一日之內我白髮加長。
但是我仍然在記憶裡珍藏
你仁慈的於性、你輕鬆的童心,
和你那可愛的、可敬的親祥;
這一些曾屬於我,但充實了我的生命。
我不能分辯哪一分較巨——
是我保留住你的,還是你帶走我的。
余光中口口聲聲奚落「西化的中文」,但他這首譯詩,卻是標準的「西化的中文」。對這首惡劣的譯詩,我一九七二年十月間在獄中時,曾改譯如下:
冬風掃葉時節,一樹蕭條如洗,
綠裝已卸,卸在我心裡。
我生命的一部分,已消亡
隨著你。
教堂、爐邊、郊路和港灣,
情味都今非昔比。
雖有餘情,也難追尋,
一日之間,我不知老了幾許?
你天性的善良、慈愛和輕快,
曾屬於我,跟我一起。
我不知道哪一部分多——
是你帶走的我,
還是我留下的你。
對照之下,余光中譯文既韻腳不嚴,又生更不通,有識之士一看就分出高下。
桑塔亞納的《給W.P.》原詩共四首,原收入一八九六年的「Sonnets and Other Verses」,一九七O年收入「Poems of George Santayana」裡。
原詩蒼茫深邃,讀來感人心弦,被余光中那樣拙手一譯,簡直不成東西矣!
2
李敖的才華真不是蓋的,通過詩詞的翻譯我們就可以看到這一點。
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曾寫詩歌如下:
Love’s secret
Never seek to tell thy love,
Love that never told can be;
For the gentle wind doth move
Silently, invisibly
I told my love, I told my love,
I told her all my heart,
Trembling, cold, in ghastly fears,
Ah! She did depart;
Soon after she was gone from me,
A traveler came by,
Silently, invisibly;
He took her with a sigh.
朱光潛老師曾經這麼翻譯:
(一)切莫告訴你的愛情,愛情是永遠不可以告訴的,因為她像微風一樣,不做聲不做氣地吹著。
(二)我曾經把我的愛情告訴二又告訴,我把一切都披肝瀝膽地告訴愛人了。打著寒顫,聳頭髮地苦訴,然而她終於離我而去了!
(三)她離我去了,不多時一個過客來了。
不做聲不做氣地,只微嘆一聲,便把她帶去了。
看李大師的翻譯:
(一)君莫訴衷情,衷情不能訴。微風拂面來,寂寂如重霧。
(二)我曾訴衷情,萬語皆煙樹。惶恐心難安,伊人莫我顧。
(三)伊人離我後,行者方過路。無言只太息,雙雙無尋處。
李敖如此評價朱老師:「達意有餘,詩意不足。」並且很實事求是地自我評價「比朱稍勝」。
李大師曰:「我認為詩以有韻為上,沒韻的詩,只證明了掌握中文能力的不足。」
下面為了讓大家有更好的閱讀體驗,我把一些詩的原文和李大師的譯文做成平行文本。
3
李敖譯的《大麥詩》
4
李敖譯的The Road Not Taken
5
李敖譯的
I Shall Not Care
6
李敖譯的No Man Is an Island
7
李敖譯的Danny Boy
李敖的英語功底
還體現在他曾經
寫給女兒的那些信裡
李敖女兒李文
在女兒去美國留學的日子裡
他透過一封封的信
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
這些信後來集結成書
名曰
《坐牢家爸爸給女兒的八十封信》
這書中的信件
也有很多跟英語相關的知識點
很適合作為英文啟蒙讀物
隨便截一篇給大家看看
在華人社會,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個李敖了。大師已去,希望我們這些後輩都能銘記他的教誨。
文章來源:華南翻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