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去世,李文開戰!他最喜歡的英文歌曲是?附:李敖北大演講

2021-03-05 零壹英語

最早期的標題是:

Taiwanese writer Li Ao dies, aged 82

The Taiwanese writer and social commentator Li Ao has died of brain cancer at the age of 82....

時態的問題我們在上一次講過了(點擊下面的連結複習):

霍金教授去世的新聞報導為啥用了現在完成時?

當然我剛打開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注意到了有兩個時間:

PUBLISHED : Sunday, 18 March, 2018, 12:44pm

UPDATED : Sunday, 18 March, 2018, 11:08pm

也就是到了晚上又有更新(updates),所以標題和時態有了變化:

Banned books, nude photos and fights in parliament … the strange and colourful life of Li Ao

Born in a Japanese puppet state in 1935, the Taiwanese author and politician died on Sunday of brain cancer at the age of 82

rail against:怒斥、責罵

to lose his battle with brain cancer

指李敖在和腦瘤的抗爭中失敗/去世

pen作動詞:(正式)寫,還有「(被)關起來」的意思。

scathing:嚴厲批評的,無情抨擊的

infuriate:激怒,裡面藏著「fury」。

be admitted to:被接收入學;準許加入等

be admitted to hospital:被送進醫院


Sisy Chen是李敖好友陳文茜。

李戡(和第二任妻子王小屯所生長子)聲明

李戡在1992年出生於臺北,當年適逢動員戡亂臨時條款廢除,因此母親王小屯以「戡」字作為其名。就讀臺北市私立復興小學,2010年畢業於臺灣師大附中。

2010年6月,李戡在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學測)中以67級分的的成績考上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同時,因為北京政府採取新政策,開放達到臺灣學測頂標的臺灣學生可以申請入學大陸的大學。李戡以臺灣學測成績,申請北京大學,通過口試後,被北京大學經濟系錄取,是北大首批因新政策錄取的臺灣學生之一。

2011年4月,李敖在新書發表會上度過七十六歲生日,人在北大念書的兒子李戡透過電話連線賀壽時,不忘批評臺灣承認大陸大學學歷「是一場騙局」。他表示自己因無法辦兵役緩徵,竟變成「通緝犯」不能返臺祝壽。

2014年,李戡於北京大學經濟學系畢業,沒有返回臺灣,至美國就讀華盛頓大學國際關係碩士班。現就讀劍橋大學政治學博士班。

李敖的大女兒李文發文要打親子訴訟官司

(聲明和15張照片附後


而李文今天下午於臉書FB發表7點主張,表示要打親子訴訟「還我祖宗定位」。李敖當年與女友王尚勤交往,生下李文,李文在聲明稱與李敖是好朋友關係,所以對於父親離去沒有那麼難過,覺得父女間彼此都在「利用」對方;她也抱怨李敖未幫她辦戶口,讓她現在臺灣拿身分很麻煩;未來將找人翻譯《李敖大全集》英文版、完稿《李敖不為人知的秘密》,讓更多人看到父親著作,最後還希望媒體不要打擾李敖現在的太太王小屯和家人們。

李文表示將去臺北地方法院提出「親子關係」的訴訟,爭取自己在李家祖宗的定位。她現在現在只有李敖的扶養證明和曼哈頓出生證明顯示他倆的父女關係,可是臺灣所有有關機構檔案都沒有她與父親的關係登記,她強調:「我需要法院的證明。也是我應該爭取得到的。」李敖2007年為女兒李文著作寫序,評論她打官司的境界,允稱佳作。


她稍早以李敖翻譯的愛爾蘭民謠《丹尼少年》(Danny boy)追悼父親。原來李敖大師最喜歡的英文歌是這首丹尼男孩,而且他還親自把這首歌翻譯成了中文。(註:我的英文名叫Daniel,Danny還有Dan都是Daniel的愛稱/暱稱。)

丹尼男孩(Danny Boy)是由英格蘭作曲家弗雷德裡克·威德裡寫成的民歌,通常使用「倫敦德裡小調」來演唱。丹尼男孩常被愛爾蘭裔美國人、愛爾蘭裔加拿大人當做非官方的頌歌。此外這首歌也常用於葬禮中。

1910年,丹尼男孩由英格蘭作曲家弗雷德裡克·威德裡在薩默塞特郡巴斯寫成。1913年他的居於美國的妯娌瑪格麗特(Margaret,亦稱「Jess」)寄給他一份「倫敦德裡小調」的抄本後,威德裡便將歌詞與小調合拍作成了曲子。

Danny boy《丹尼少年》歌詞意義原是一位愛爾蘭父親寫給即將從軍的兒子,告訴他說,當你下次回來的時候,我大概已經躺在墳裡,就像整個夏天的過去,花朵的凋零,就像你現在要走,也不能挽留。後來,作者又加上第4段,才使得這首歌由父子間的訣別,成為好似情人的分手。 照愛爾蘭民歌的原始意味,這首歌是寫父子之情,Danny Boy最後尋找到的,是父子之愛。

這個版本的中文歌詞也很感人也更加富有詩意。歌中寫情人在生死線外,幽冥永隔,死者不已,生者含悲,纏綿悽涼。由於曲調悠揚、悽美,傳唱度廣泛,如貓王、錢寧凱許(Johnny Cash)、韓國《少女時代》、紐西蘭美聲女歌手海莉(Hayley Westenra)、日本歌手藤田惠美、小野莉薩等。

韓國《少女時代》演繹的版本

丹尼男孩歌詞有許多版本,以下是最初版:

Oh, Danny Boy, the pipes, the pipes are calling

From glen to glen, and down the mountain side,

The summer's gone, and all the roses falling,

It's you, it's you must go and I must bide.

But come ye back when summer's in the meadow,

Or when the valley's hushed and white with snow,

It's I'll be here in sunshine or in shadow,

Oh, Danny Boy, oh Danny Boy, I love you so!

But when ye come, and all the flowers are dying,

If I am dead, as dead I well may be,

Ye'll come and find the place where I am lying,

And kneel and say an Ave there for me;

And I shall hear, though soft you tread above me,

And all my grave will warmer, sweeter be,

For you will bend and tell me that you love me,

And I shall sleep in peace until you come to me! 

關於丹尼男孩的寓意有許多不同的說法,比如說是家長寫給出徵或出國的兒子。

丹尼男孩1918年版的樂譜中還包含另一版歌詞(「Eily Dear」),樂譜附有說明:「當由男子演唱時,應使用斜體詞語;樂曲也更名為『Eily Dear』,也就是說『Danny Boy』應該僅由女子演唱」。然而並不能斷定這是威德裡本人的意願。

附李敖原文(寫於1982年):

"愛爾蘭民歌 《丹尼少年》(Danny Boy),是我生平最喜歡的一首歌。歌中寫情人在生死線外,幽明永隔,死者不已,生者含悲,纏綿悽涼,令人難忘。尤其聽到湯姆·瓊斯的變調唱法,更把它唱得多情感人。我一直想把這首歌譯成中文,但是遷就用韻,未能如願。一年前我試譯了一半,還沒譯完,就入獄了。今天上午整理舊稿,發現了這一半譯文,決心把它譯完。花了一個半小時,用直譯意譯混合法,居然把它譯成了。  

李敖最喜歡的湯姆·瓊斯Tom Jones版本:

  哦,丹尼少年,  

  當風笛呼喚,幽谷成排,  

  當夏日已盡,玫瑰難懷。  

  你,你天涯遠引,  

  而我,我在此長埋。  

  當草原盡夏,  

  當雪地全白。  

  任晴空萬裡,  

  任四處陰霾。  

  哦,丹尼少年,  

  我如此愛你,等你徘徊。  

  哦,說你愛我,你將前來,  

  縱逝者如斯,  

  死者初裁。  

  謝皇天后土,  

  在荒墳冢上,  

  請把我找到,找到,  

  尋我遺骸。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下午  

【李敖附記】

照愛爾蘭民歌的原始意味,這首歌是寫父子之情,Danny Boy 最後尋找到的,是父子之愛。我這裡意譯,當然別有所延伸,特此聲明如上。

附李文聲明原文和貼出來的15張照片:


李敖在大陸最精彩的演講之一

陳文茜:我想要那個笑傲江湖的大哥回來,但是他已騎著白馬而去~


大師一路好~

或手動搜索我們的微信號添加:i01english


原創文章,多多支持!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內容對你有用,

歡迎大家轉發~

您的支持和鼓勵是我寫作的動力~

相關焦點

  • 李敖剛剛去世,非婚生女兒就提出「親子關係」訴訟
    李敖剛剛去世,李敖的私生女(非婚生女兒)李文就提出了7點看法,其中最引人矚目的非「打親子訴訟『還我祖宗定位』」了。李文是李敖的私生女。1962年,李敖、王尚勤萍水相逢,卻一見鍾情。1965年,王尚勤在美國西雅圖為李敖生下了一個女孩,即李文。
  • 李敖終於有傳人了,李文一個更犀利的女人!
    答:只需點上面《兩岸商匯》免費關注李敖是鬥士,李文也是,父女倆最不在乎的,就是孤軍奮戰。奇葩這個詞,就為他倆而造的。李文是李敖的第一個孩子,是他與臺大校花王尚勤的私生女。1962年,李敖和王尚勤相戀,倆人尚未結婚就有了李文。拿筆桿子懟當局的李敖,在當時的環境下,根本給不了王尚勤穩定的生活,王尚勤只好跑到美國去讀書,在那邊生下了李文。
  • 臺灣作家李敖去世 還記得他那段重返大陸的日子嗎?
    他告訴記者,自己今年21歲,從高中第一次讀到李敖的作品就十分崇拜他,考上北京服裝學院後念了一年書就休學了,專心研究李敖,如今已經編出了他認為「世界上最權威的《李敖大典》以及《李敖傳記》、《從序文看本領——李敖序文集》」等幾大本厚厚的冊子,希望以後能夠得以出版,更想把它們送給李敖先生留作紀念。「我每天研究李敖的文章15個小時,他所有的書我都看了,其中最喜歡的是《北京法源寺》。
  • 李敖:喜歡你喜歡的,打敗你不喜歡的,活過你討厭的
    李敖(1935年4月25日-2018年3月18日),字敖之,臺灣作家、政治評論員、文化批評者、中國近代史學者。3月18日上午10點59分,李敖在臺北榮總去世,享年83歲。回顧李敖的一生,有人問他:如何不白活?他答:喜歡你喜歡的,打敗你不喜歡的,活過你討厭的。
  • 李敖!李敖!李敖!別了李敖!
    李敖的一生,留下過無數標籤,中國白話文第一人,胡適先生的追尋者,胡因夢的前夫,陳文茜的好友 但給人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他那「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狂傲。這個世界上的真話本來就不多,像李敖這種「我管你是誰,我就是想表達自己真正想法」的狂人,更是寥寥無幾..
  • 李敖風流史:曾勸女友墮胎,罵前妻出恭樣子醜
    李敖去世了。這個男人有過兩段婚姻,以及多場情史。風流男人的身後並不太平,子女們已經鬧起遺產爭奪,這一切矛盾都來自他的風流債。當然,她不可能在社交媒體上閒著,她上傳了10張跟父親在不同時期的合影,附上父親最愛的歌曲——愛爾蘭民歌《丹尼少年》的歌詞譯文。她真的是李敖的骨肉,她和李敖一樣狂放不羈。「大家都知道我李文是李敖的女兒,我要法律名正言順的認定,要爭的是這口氣。」她語不驚人死不休地告訴媒體,「如果遺產不是4人均分,我一定出面爭遺產。我要爭的不是錢,而是權益。」
  • 李文:老爸李敖
    老爸李敖:霸道、好鬥,卻又多情而細膩我的老爸李敖在2018年3月18日因腦癌去世了。他說:「我並不想打官司。我心裡的真正感受是搞個黑手黨,你惹了我,我就把你做掉,這多痛快啊!可是,我們要求我們的國家進步,就是要主張法制,就是要相信法律。」對於這些,我都非常贊同。我的職業是英文教育者、素質和禮儀教育的提倡者。這看起來似乎與打官司的行為有截然相反的屬性,但二者是內在統一的。我覺得,用法律來解決問題,恰恰最是講理、有素質、文明和禮儀的表現。
  • 比兒子大57歲,坐牢給女兒寫80封信,李敖一生這樣教育兒女……
    李敖先生去世了,沒有前兆的灼傷了眾多文人的心。你也許不知道李敖先生是誰,有過哪些作品。但你應該聽過那句李敖改自富蘭克林的話:「這裡是我的國家,我要使它自由。」十二年前,復旦大學逸夫樓內,跨海東來的李敖,完成了在大陸最後一場演講。演講結尾他說,數風流人物,還看錦濤。臺下笑聲四起,李敖得意揮手,很快又意興闌珊。
  • 李敖才華橫溢,生個女兒,卻連他的遺書都看不懂,還得靠老公翻譯
    李敖才華橫溢,生個女兒,卻連他的遺書都看不懂,還得靠老公翻譯李敖才華橫溢自不必說,與文藝打了一輩子交道,沒一點道行那是難以服人的。可是李敖恐怕想不到,自己生了個女兒確實一個近乎文盲的人,甚至於連他的遺書都看不懂。
  • 北京四中將贈李敖學籍卡
    李敖要到大陸的第一學府北京大學演講,人還沒到,已經有不少學生跟民眾要求進場。臺灣記者昨日實際走訪北大,發現北大學生不只想看李敖演講,連他平常的談話性節目,都被學生當作是在食堂吃飯時必看的節目。  吃飯也看李敖節目   上午11點半,高掛在北大學生食堂裡面的幾臺電視機,幾乎全都轉到了同一個頻道,準時收看李敖的談話節目,很多學生邊吃飯邊盯著電視。簡單的一幕,已經可以看出李敖在北大學生中的影響力。   一位北京大學學生表示:「他說的東西,都是我以前沒有聽過的,對我來講很有啟發性,很有意思。
  • 李敖的翻譯心得,及所著的「英文啟蒙讀物」(附資源)
    近日新聞報導「作家李敖去世」讓人不禁嘆息又一位大家走了……其實李敖的身份又何止作家他涉獵的領域太廣了他評判時事、研究歷史還有過自己的電視節目…但李敖能讓我們記住的遠不只這些他還有一個愛好那就是2李敖的才華真不是蓋的,通過詩詞的翻譯我們就可以看到這一點。
  • 《李敖自傳》責編寫在李敖去世一周年,「在另一個世界,你還是狂人...
    《李敖自傳》書封楚天都市報3月18日訊(記者徐穎 通訊員宋強)去年的3月18日,臺灣著名作家李敖罹患腦癌於在臺北不幸過世,享年83歲。他學識豐富,個性鮮明,被稱為文化界「最奇異的一朵浪花」,也被稱為「狂人李敖」。
  • 李敖家譜《李氏族譜》驚現山東濰坊 待李敖確認
    本報記者丁春麗、通訊員劉鐵飛、賈春毅濟南九日電 山東濰坊寒亭區李傳德收藏的一本《李氏族譜》中出現了李敖爺爺「李鳳亭」的名字,經專家證實,該族譜確為李敖家族族譜。收藏者表示將保存好族譜,等待李敖與李文回故鄉時複製一本送給他們。    《李氏族譜》為手抄本,封面為紅色絹布製成,上有題籤:李氏族譜。題籤下方蓋一印章:民國辛未。
  • 李敖盛讚中華文字 在復旦演講時表示現在是中國文化翻身復興的大好...
    李敖神州文化之旅  李敖「三講」  北大  「金剛怒目」  清華  「菩薩低眉」  復旦  「尼姑思凡」  本報訊 昨天上午在上海復旦大學,李敖完成了其「神州文化之旅」的最後一場演講。他以「尼姑思凡是務實」為主題,給聽眾奉獻了一場古色古香的演講,表示中國文化要少一些理想,多一些現實才能長足發展。演講完畢,李敖參觀了復旦校園,並為復旦題詞:「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天又生我們,長夜才復旦。」  演講過程古色古香  「我在北京大學講『金剛怒目』,我在清華大學講『菩薩低眉』,我在復旦則要講『尼姑思凡』。」這是李敖昨日演講的開場白。
  • 李敖長女要打「親子訴訟」因14歲被性騷擾不滿父親
    2017年4月他接受香港媒體採訪時說,「假如死的話,絕對會很快樂地死掉」,並有一封公開親筆信,希望「跟家人、友人、仇人好好告別」。李敖的一生有兩段浪漫的愛情。長女李文向《中國新聞周刊》證實父親逝世的消息後,貼出了李敖生前最喜歡的歌曲《Danny Boy》的譯版,以致哀思。
  • 李敖辭世:俠骨柔腸的好友與最難纏的敵人
    其實,李敖生前不止一次談到了死亡,似乎早已對此做好了準備。13年前,在復旦大學逸夫樓演講時,有同學向李敖提問,「從《李敖大全集》中看到他對生命的留戀、對死亡的恐懼」。李敖回答,《新舊約全書》最後的啟示錄有一段說,「見有一匹灰色馬,騎在馬上的,名字叫死,我告訴你,我隨時會騎上灰色馬,再見!」李敖在獄中作詞的歌曲。
  • 李敖兼具才氣和勇氣,自詡「一個正確的人活在錯誤的地方」
    值得一說的是,毛澤東去世時,也是周歲82、虛歲84,應了中國那句老話,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之所以會覺得自己虧欠李敖一篇文章,原因有三:一是李敖的文章我很喜歡,他的為人我也不討厭。二是我對他的閱讀和了解,不是像《隋唐演義》裡燕雲十八騎那樣「快如風,烈如火,所到之處寸草不留」,而是循序漸進的、細水長流的、二月春風似剪刀的。
  • 【不羈】李敖在北京大學演講視頻實錄,讓你不得不捧腹大笑
    李敖一生爭議極大,讚美他的人說他是偉大的思想家和鬥士、自由主義大師、「中國近代最傑出的批評家」;批評他的人說他有才無德,刻薄寡恩而投機。2005年9月,李敖在鳳凰衛視的安排下訪問大陸,在北大、清華、復旦三校發表了名為「金剛怒目、菩薩低眉、尼姑思凡」的系列演講,成為當年廣受關注的文化現象。
  • 一句髒話,就讓李敖成為世紀爆款!
    霍金在愛因斯坦誕辰去世,今天,神交梁啓超多年的李敖,又在戊戌年時,走了!原本以為,悼念他的人不多,畢竟一個社評家,往往只活在一個小圈子。幾個地痞流氓當即說到:「我們知道李敖的為人,都非常敬重他,您大可放心,我們絕不會容得他受半點委屈。」31臺節目,3場演講,狂出個文壇爆款!
  • 李敖長女贏「京罵」官司 罵人者被判公開賠禮道歉
    因為要求鄰居為狗拴鏈而遭到拒絕和謾罵,李敖長女李文再次將小區鄰居告上法院,要求對方公開道歉並賠償1000元精神損失費。今天上午,朝陽法院判決黃先生向李文公開賠禮道歉,駁回其他訴訟請求。今年2月12日,家住嘉和麗園公寓的李文在經過大堂時,見到門前側臥著一條京巴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