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自傳》責編寫在李敖去世一周年,「在另一個世界,你還是狂人...

2020-12-17 楚天都市報

《李敖自傳》書封

楚天都市報3月18日訊(記者徐穎 通訊員宋強)去年的3月18日,臺灣著名作家李敖罹患腦癌於在臺北不幸過世,享年83歲。

他學識豐富,個性鮮明,被稱為文化界「最奇異的一朵浪花」,也被稱為「狂人李敖」。在他去世前的2個月,《李敖自傳》簡體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在李敖去世一周年之際,《李敖自傳》責編付如初寫下了這篇文章,懷念李敖。

(以下文章為出版社和作者授權發布)

在另一個世界,你還是狂人嗎?

——李敖逝世周年祭

作者:付如初

胡適去世的當天晚上,李敖寫下這樣的話:

「別看他笑得那樣好,我總覺得胡適之是一個寂寞的人。今天傍晚,這個『寂寞的人』到底走向永恆的寂寞:他看不到捧他的臉孔,也聽不到罵他的聲音。在天路的歷程中,他轉入了苦難的煉獄——他是一個戰鬥的人,那才是他戰鬥的地方。」

後來,圍繞著這段話,李敖寫成了一篇文章,篇名叫《「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也是圍繞著這段話,他陸續寫成了《胡適研究》《胡適評傳》《胡適與我》。而且,在文星期間,他為胡適編纂了《胡適選集》十三冊出版發行,並由此引得胡適門徒和胡夫人對其「紀念資格」的「討伐」。

李敖說,自己是以「酬答死友」的心意來發揚並流傳胡適思想的,並不只是為那雪中送炭的一千元——在李敖籍籍無名,窮得當褲子的青年時代,胡適曾送他一千元救急。

李敖認為,傳播胡適的思想才是對他真正的尊重和懷念,至於由誰來發揚流傳、由誰來出名得利,根本都屬於小焉者也,都是餘事,不足為慮。

那時候的李敖,研究和撰寫胡適思想的學者李敖,敬謹審慎,中正平和,境界超凡。或許,迄今為止,兩岸三地對胡適思想的研究,也難有出其右者。難怪有讀者感嘆,以李敖的才華,若是安心做學者,成就豈可限量?然而,李敖所在的時代,李敖所有的性情,學者的書桌又該安在何處呢?

胡適身後,幸有李敖。「五四」百年之際,此感尤甚。李敖逝世周年之祭,此感尤甚。

如今,李敖身後,「李敖」何在?

在他生前的最後一本自傳裡,有一節叫《我吹牛,因為你沉默》。他說:「我承認有些人了不起,但他們活在我活的時空裡,不會凌我而上。王陽明說他做聖人,他做不到;但聖人做他,也不會超過他。」

平心而論,這並非狂人之語。評價一個人的主張和思想,讀他、以研究的態度對他是常識;環境和背景不可或缺,大是大非是否有失至為重要,也是常識;而評價一個人的歷史價值,以歷史的眼光為根本,毀譽皆須有據,更是常識。

李敖,堪當這樣的閱讀和研究。

然而,因為他傲、他獨、他鬧、他罵、他吹牛、他計較、他「自大其身」、他不招朋引類、他自足、他才華無敵、他以文字稱雄,所以,他的苦心焦思、困學紀聞、他的「沒個商量處」,他的「雖千萬人吾往矣」都更容易變成圍觀者心中的塊壘,看客眼前的鬧劇,而難讓人有鄭重謹慎的興趣,有客觀深入的能力,所以,他孤立、他寂寞、他不幸。

高層難及,浮雲遮眼;名滿天下,謗亦隨之,誤讀亦隨之,寂寞亦隨之。

「我的朋友胡適」尚且身後寂寞,託衣缽者代代無窮的魯迅尚且身後寂寞,何況李敖!

或許,這不是難解的謎題,這是人間崎嶇,是人心炎涼,是古今中外的通理。

或許,天才和巨人總是知音難覓,在大名大利之間,坦蕩和溫暖也總是稀缺。

在《李敖自傳》的最後一節《給他們時間,但我不再給我時間了》裡,李敖慨嘆:「我一生被蠢人罵……對先知來說,他必須有心理準備:蠢人可能跟不上你,他們尚在永恆中沉浮,要給他們時間來罵你。」

八十歲的李敖,依舊自信,依舊昂然。正如我們今天重讀他的書,依然會感到的他的樣子。

李敖去世之後,他的兒子李戡,從經濟學改學近現代歷史的劍橋大學博士,曾在上海、瀋陽等地的書店跟讀者見面。言談舉止間,他沒有父親身上的「狂」,反而有時候略顯拘謹。他更是一個年輕的紳士,在八月的上海也堅持以西裝上臺。只在回答讀者提問的時候,在往返車程中閒聊家事的時候,他更多地讓我們看到了李敖的影子,機敏、有趣、是非分明。看得出來,他關心大問題、大是非,也不放過小矛盾、小細節。

在李敖去世一周年之際,李敖之子李戡提供的與父親的生活照3張

在父親去世半年的時候,李戡曾在朋友圈中寫:

「半年前的此刻,爸爸離開了,他走得很乾脆,沒有痛苦,就像回憶錄裡寫他爺爺『死得如此清醒利落,真是高人的死法。』我看著爸爸斷氣,趴在他胸口哭了幾分鐘,想起小時候和他玩耍時最喜歡咬他的耳朵,於是我輕輕咬了他左耳一口,用這種方式和他道別。爸爸在病床上和我說過,『我們兩個人的事,是一個人的事。』我永遠銘記在心。《論語》說: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對我而言,終生無改於父之道,才是一生奮鬥的目標。」

或許,李敖依舊未來可期,因為有李戡。

相關焦點

  • 李敖!李敖!李敖!別了李敖!
    有人說,「這個時代最後的狂人去了。」李敖的一生,留下過無數標籤,中國白話文第一人,胡適先生的追尋者,胡因夢的前夫,陳文茜的好友 但給人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他那「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狂傲。這個世界上的真話本來就不多,像李敖這種「我管你是誰,我就是想表達自己真正想法」的狂人,更是寥寥無幾..
  • 李敖80歲寫下「自傳」立志活百歲 去世前一個月發微博宣傳新書
    12月,李敖好友陳文茜在微博形容李敖已「說不了話,寫不出字」,「一切都在倒數」,再度引發外界對李敖病情的關注。直至今年2月初,李敖在其微博公布新書《李敖自傳》簡體版已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發行,這也是他的微博停更半年之後再度發聲。人民文學出版社2月推出新版《李敖自傳》為讀者回顧其一生經歷。
  • 李敖生前最後微博推介個人自傳
    李敖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中新社北京3月18日電 (記者 應妮)臺灣著名作家李敖18日在臺北逝世,享年83歲。他在大陸出版的最後一本書是簡體版《李敖自傳》。李敖於2月1日發布了生前最後一條微博,內容正是與此書有關:「2018《李敖自傳》簡體版將在一月中旬起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在全國熱烈發行!」據該書的責任編輯付如初回憶,整個出版自傳的過程中,同李敖的家人、助理和版代進行了密切溝通。「籤合同時李敖先生尚能說話寫字,還給我籤了一本書,上面寫著:『如初一見,一見如初。』
  • 李敖:你不要笑我,因為等我死了以後,你會想我想得發瘋
    臺灣著名作家李敖曾在一次演講中,引用宋朝詩人陸遊的一句詩,「樽前作劇莫相笑,我死諸君思此狂」,然後說:「我在你面前作秀,你不要笑我,因為等我死了以後,你會想我想得發瘋。」李敖病逝,享年83歲。李敖的最後一條微博更新於今年2月1日,推介《李敖自傳》。他在自傳裡曾放言,過了八十要往腦門兒上寫八百才過癮,因為他自認是李敖之後再無李敖的一代風流人物。但終究是「人生不滿百」。李敖是身份諸多、才華橫溢的才子,卻常以風流狂傲而備受關注。
  • 李敖辭世:俠骨柔腸的好友與最難纏的敵人
    去年5月,在一檔名為《讀書人》的節目中,他也不忘抨擊現在年輕人的精神世界無趣,認為手機和電腦毀了年輕人的大腦,提醒青年人拒絕心靈軟骨病,別讓乏味毀了自我。他略顯孱弱的氣息,不再像往常接受採訪時那般桀驁不馴,但黑色的鏡框後面依然透露著那股少年意氣。這個被人們冠以特立獨行的狂人,一生言辭犀利,嬉笑怒罵,文壇政界甚至娛樂花邊,都有他的愛憎分明。
  • 臺灣著名作家李敖
    80歲的時候,李敖說:「我立志要活到一百歲;但可以前瞻一百,總結八十……我要用我的八十定性、定位,顯靈給人,使人感到,後世的子孫,很難想像『這世界上曾經走過這樣一位血肉之軀』。」  說李敖「著作等身」不是誇張,他最有名的語錄之一是「500年來中國白話文作家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我這一輩子,其他的功德都不算,光憑好文章,就足以使我不朽」。
  • 作家李敖去世,他把向一個時代說不的勇氣保留到了最後
    有人問你不承認「中華民國」,那你住在哪裡?我夷然答曰:「我住在中國。」所謂「中華民國」,事實上,根本相當於中國的一個省,以一個省的現狀——拖了長達六十六年的現狀,居然要「省可敵國」「分庭抗禮」,這是很不要臉的抹殺事實的態度。如果大陸上一九四九年起沒出現中華人民共和國,也許「中華民國」四字還可矇混適用;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早就成立了,為中國人民、世界各國所承認了,「中華民國」早已亡國屬實!
  • 悼李敖,讀李敖:不畏浮雲遮望眼
    不久前,《李敖自傳》責編付如初女士曾朗讀李敖書中片段並製作成音頻,我們本計劃作為「人文夜讀」欄目的一期,擇日推送,豈料,昨日忽傳噩耗
  • 勸君少罵李敖,你沒經歷過你不會懂
    昨天,李敖去世,像霍金去世般又一次刷屏。不同於對霍金一致悼念、好評的是,對李敖的評價則呈現兩極化。「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對他人多些理解、全面地看,而少些苛責少些謾罵,應該是一個文明人該做的吧。不是說不能批評李敖,只是希望能就事論事而非上綱上線,一棍子將其打死。
  • 李敖家譜《李氏族譜》驚現山東濰坊 待李敖確認
    本報記者丁春麗、通訊員劉鐵飛、賈春毅濟南九日電 山東濰坊寒亭區李傳德收藏的一本《李氏族譜》中出現了李敖爺爺「李鳳亭」的名字,經專家證實,該族譜確為李敖家族族譜。收藏者表示將保存好族譜,等待李敖與李文回故鄉時複製一本送給他們。    《李氏族譜》為手抄本,封面為紅色絹布製成,上有題籤:李氏族譜。題籤下方蓋一印章:民國辛未。
  • 「臺灣第一美女」胡因夢,閃婚閃離李敖被罵半輩子,如今怎樣了?
    究其原因,只因她愛錯了一個男人,這個男人就是臺灣文豪界的狂人李敖。可以說,胡因夢這輩子的命運,與李敖有著很大的關係,人生最青春最輝煌的時刻,選擇了閃婚,熱戀短暫3個月又遭掃地出門,還無辜的被罵了半輩子。然而,最終她還是重新找回了自我,看淡了紅塵中的紛擾,過上了安穩而平靜的生活。
  • 狂人李敖:女人是男人的「夜壺」
    王尚勤在新書中把李敖形容成詩意多情的男人,甚至曾為王尚勤流下男兒淚。李敖聽後笑說,他的女友太多,不記得自己流過那麼多眼淚。  至於流過多少淚已不關本文的事,倒是這對好事和美女衝動是李敖的天性。李敖曾說他這一生的「雙龍抱」是抱不平和抱女人,可見,女人在李敖生命中的重要。  女人對於李敖來說那麼重要,勝過生命,又因何說女人是男人的夜壺,根據何在呢?經湘毅小考一番後才恍然大悟。難怪湘毅的頂頭上司出身報業的一屆文人臺長每提李敖便微露輕蔑之色呢。
  • 李敖去世,李文開戰!他最喜歡的英文歌曲是?附:李敖北大演講
    時態的問題我們在上一次講過了(點擊下面的連結複習):霍金教授去世的新聞報導為啥用了現在完成時?/去世pen作動詞:(正式)寫,還有「(被)關起來」的意思。李敖當年與女友王尚勤交往,生下李文,李文在聲明稱與李敖是好朋友關係,所以對於父親離去沒有那麼難過,覺得父女間彼此都在「利用」對方;她也抱怨李敖未幫她辦戶口,讓她現在臺灣拿身分很麻煩;未來將找人翻譯《李敖大全集》英文版、完稿《李敖不為人知的秘密》,讓更多人看到父親著作,最後還希望媒體不要打擾李敖現在的太太王小屯和家人們。
  • 狂人李敖:沒有長篇小說,魯迅不算文學家
    但李敖這話,也不是完全無理。魯迅所處的時代,世界文學主流已經講求鴻篇巨製,凡大作家,都有一二代表長篇。卡夫卡、普魯斯特、馬爾克斯莫不如是。就連被稱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歐·亨利、莫泊桑也有長篇。時代趨勢已是如此。莫言也說,長篇小說的容量和恢弘氣勢是短篇沒有的。儘管如此,依然有以短篇小說聞名世界成大師的,如俄國契科夫,西班牙博爾赫斯,都是。
  • 李敖剛剛去世,非婚生女兒就提出「親子關係」訴訟
    李敖剛剛去世,李敖的私生女(非婚生女兒)李文就提出了7點看法,其中最引人矚目的非「打親子訴訟『還我祖宗定位』」了。李文是李敖的私生女。1962年,李敖、王尚勤萍水相逢,卻一見鍾情。1965年,王尚勤在美國西雅圖為李敖生下了一個女孩,即李文。
  • 李敖去世,蔡康永悼念微博暗藏玄機,小S的回應十分微妙
    3月18日,李敖因病去世,家屬發出聲明,稱此前發現腦幹腫瘤,從今年1月底開始,使用的標靶藥逐漸失效,病況急轉直下,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腦瘤病況惡化,最終於3月18日上午10點59分安然離世,享年83歲。其實蔡康永這段話含義頗深,他和李敖的淵源要追溯到2001年,當時蔡康永上李敖代班的《文茜小妹大》,節目中李敖問他,是不是什麼問題都能問,蔡康永回答說ok。沒想到聊得 問題像一把刀子,直戳要害,他逼問蔡康永「你為什麼不結婚?你是不是gay?你是不是gay?」接連逼問兩遍,蔡康永只好坦率承認,於是成了臺灣演藝圈首位出櫃的人。
  • 胡因夢談李敖:終場熄燈時,你難逃孤獨
    看死君:繼余光中去世四個月後,李敖也終究沒能逃脫死神的召喚;有人感嘆說,曾經輝煌一時的臺灣國學一代徹底落幕。然而,在所謂「大師」的聲名背後,李敖又是一個極其典型的人格矛盾體;或許,他也是世間少有的死後仍遭遇不少罵名的「大師」之一。
  • 比兒子大57歲,坐牢給女兒寫80封信,李敖一生這樣教育兒女……
    李敖先生去世了,沒有前兆的灼傷了眾多文人的心。你也許不知道李敖先生是誰,有過哪些作品。但你應該聽過那句李敖改自富蘭克林的話:「這裡是我的國家,我要使它自由。」十二年前,復旦大學逸夫樓內,跨海東來的李敖,完成了在大陸最後一場演講。演講結尾他說,數風流人物,還看錦濤。臺下笑聲四起,李敖得意揮手,很快又意興闌珊。
  • 一句髒話,就讓李敖成為世紀爆款!
    霍金在愛因斯坦誕辰去世,今天,神交梁啓超多年的李敖,又在戊戌年時,走了!原本以為,悼念他的人不多,畢竟一個社評家,往往只活在一個小圈子。「我罵人的方法就是別人都罵人是王八蛋,可我有一個本領,我能證明你是王八蛋。」在《李敖有話說》節目中,主持人李敖一次又一次語不驚人死不休。
  • 臺灣作家李敖去世 還記得他那段重返大陸的日子嗎?
    面對女性問題:最覺恐怖有記者問李敖:「如果有一個女人和他一樣,憑著「薄薄的兩片(嘴唇)」影響世界華人的話,這個女人在您的面前將是一個什麼樣的女人?」李敖回答道:「你問到了最恐怖的問題,並且是我最避免答覆的問題,什麼原因?我在大陸的名譽並不好,明明我只結婚兩次,可是在大陸的出版界裡面有的說我結婚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