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剛剛離開學校,開始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時,拿到第一個月的工資通常都會很激動,這表明能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來賺錢了。拿到第一份工資時,按照地方習俗都是要請父母吃飯的,這就是在告訴他們:「我長大了,以後不需要你們每個月再來給錢資助我了!」剛工作不久,有必要與父母說自己每個月賺了多少錢嗎?
剛工作不久,每個月都有了一筆收入,雖然總金額比上不足,但是相比在學校時每個月的生活費還是要多出一大截。這個階段的打工者往往會花錢大手大腳,以前想買的筆記本、手機、平板等等電子產品,也會通過自己的每月收入來一一配置,這就會導致我們常說的「月光族」出現。騎牛看熊發現父母對於剛工作的自己還是比較擔心的,這時會詢問工資待遇以及每月的開銷情況,作為兒女會出現猶豫不決的情況。
如果與父母說自己的工資待遇較高,有的父母會要求幫忙存起來,為了以後買房、買車、結婚等等事宜,孩子能用自己的錢來解決家用,這時有的父母也會說手中錢多了不要過度花費等等的話語。如果與父母說自己的工資待遇較低,有的父母可能會埋怨這份工作不夠好,要求孩子去換工作,有的父母可能會主動提出每個月補助孩子的工資,在這樣的情況下會讓孩子覺得難堪。騎牛看熊認為個人的工資待遇可以視情況而定是否說出,畢竟剛開始工作想拿到較高的工資並不現實,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慢慢提升工資待遇是有可能的。
當父母問自己每月的薪資待遇時,要考慮清楚自己的各種生活狀況。即使每月拿到手的工資過萬,但是每個月的房租、水電費、交通費等等日常支出較高,這樣也會讓手中的結餘不多,只是聽上去拿了很高的工資。騎牛看熊認為父母詢問孩子的工資待遇,其實主要是關心他們的發展,畢竟在父母眼裡自己永遠都是「孩子」,不要讓父母擔心自己,只要不是闖不過去的難關就默默地忍受吧!在中國報喜不報憂並不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