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新聞網等媒體報導, 臺灣陽明大學與臺灣交通大學於9月18日分別召開校務會議,表決通過了兩校合併的計劃書。
臺灣陽明大學當日在官方網站發布新聞稿表示,兩校校務會議皆以超過三分之二的票數通過合併計劃書,通過的計劃書將送交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審核。
聯合新聞網消息指,臺灣教育主管部門核定通過後,將啟動合校後第一任校長遴選,預計耗時6個月,新學校有望於2020年8月1日掛牌成立。
2018年9月26日,臺灣陽明大學於召開臨時校務會議,經表決通過,啟動合併學校程序,但沒有決定合併的對象。熱門對象包括臺灣交通大學、臺灣清華大學。此次召開校務會議後,才正式確定啟動第一步合校程序。
2019年9月18日,臺灣陽明大學召開校務會議,表決通過了與臺灣交通大學合併的計劃書,此次校務會議確定了合併對象為臺灣交通大學。根據早前陽明大學暨交通大學合校工作委員會擬定的合校計劃書,新校名為「陽明交通大學」,簡稱「陽明交大」。
有媒體早前報導,臺灣只有2300萬人口,卻有160餘所大學,密度之高應是全球之冠。分析認為,臺灣高等教育存在質量失衡、招生門檻低、教育資源互相排擠等問題。
公開報導顯示,目前臺灣仍有多所院校的合併計劃正在進行。
臺灣交通大學,位於中國臺灣省新竹市,是臺灣頂尖研究型重點大學之一。
臺灣交通大學以理工著稱,在電子、通訊及光電領域居於世界前列。該校在2019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世界排名為501-600,在臺灣地區的排名為4-7。
學校源頭為1896年創立於上海的南洋公學,與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同源。1958年,臺灣交通大學在臺復校,校址選定新竹市。
根據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光復校區、博愛校區、六家校區、臺北校區、臺南校區五個校區,校園佔地面積88萬平方米,校舍面積47.6024萬平方米;開設18個學系,24個研究所;有教師715人,學生14141人。
臺灣陽明大學,簡稱陽明、陽大,是一所以醫學、生物科技、生命科學研究為主的研究型大學,前身為1975年設立的陽明醫學院,現址位於臺北市北投區石牌地區,是一所以醫學為主的綜合大學。該校在2019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世界排名為501-600,在臺灣地區的排名為4-7。
該校現設有醫學院、醫學技術暨工程學院、生命科學院、牙醫學院、護理學院及人文與社會科學院學院六個學院,二十八個研究所(十九個博士班)。為培育新世代的醫學專業與尖端領域之研究人才,陽明醫學院在生物醫學領域逐步擴編,並於1994年奉核改名為臺灣陽明大學,成為臺灣島第一所以醫學為主的綜合大學。其後陸續成立醫學技術暨工程學院、生命科學院、通識教育中心、護理學院、牙醫學院,2007年奉準成立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2008年元旦起,原署立宜蘭醫院改制為臺灣陽明大學附設醫院,自此,陽明終能貫徹三十餘年來所秉持的醫療服務理念。
新聞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