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城盡白髮,死不丟陌刀,獨抗五十載,怎敢忘大唐?」
貞觀十四年(640年)八月,唐朝名將侯君集率軍滅高昌國,九月唐太宗李世民在西州交河城置安西都護府,統轄安西四鎮,鎮兵2萬4000人,用以針對西突厥,首任都護是喬師望,據《新唐書.諸帝公主》唐高祖諸公主廬陵公主條:「廬陵公主,下嫁喬師望,為同州刺史。」
大唐最有血性的軍隊,孤守邊疆42年,破城之日將士皆已白髮蒼蒼
第二任都護則是名將郭孝恪,其在繼任的第三年,擒獲了判歸突厥的焉耆王,後又擊敗龜茲國,將安西都護府遷到龜茲。661~663年,唐軍平定西突厥,安西都護府所管理的轄區擴大到了如今阿爾泰山西至鹹海及蔥嶺的東西各部直至阿姆河兩岸城的諸城邦國,包括今吉爾吉斯斯坦大部分。
安西都護府最大管轄範圍曾一度完全包括天山南北,並至蔥嶺以西至達波斯。
大唐最有血性的軍隊,孤守邊疆42年,破城之日將士皆已白髮蒼蒼
不過吐蕃始終虎視眈眈,打跑了又來,反反覆覆,唐玄宗年間,有過開元盛世,但後期卻迎來了安史之亂,唐朝由盛轉衰,至德元載,李亨即位,為唐肅宗,唐玄宗尊為太上皇。
唐肅宗即位後命令郭子儀與李光弼等將領討伐安史叛軍,並且為了平定安史之亂,安西、北庭及河西、隴右駐軍大部內調,可這樣一來吐蕃便有了可乘之機,使得安西都護府與唐朝的通道中斷,但安西四鎮的6000多名留守軍隊仍孤軍堅守。
大唐最有血性的軍隊,孤守邊疆42年,破城之日將士皆已白髮蒼蒼
當時鎮守安西地區的都護為唐代名將郭子儀的侄子郭昕,即使安西與內地徹底失去聯繫,沒有外援前來,但唐軍的將士們都不曾想過投降,至死都恪守職責,並且為了自救,他們在龜茲當地鑄造「大曆元寶」。
吐蕃久攻不下,安西、北庭二都護府和沙陀、回鶻相依,得到一絲喘息,781年,郭昕與伊西、北庭節度使李元忠一起派使者借道回鶻到朝廷間道奏事,此時唐朝的皇帝已是唐德宗。
大唐最有血性的軍隊,孤守邊疆42年,破城之日將士皆已白髮蒼蒼
唐德宗及群臣百官見到從安西來的使者,無不動容,原來安西還沒有丟,郭昕和他的手下將士也都受到了唐德宗的嘉獎,詔令四鎮將士均按等級破格提拔七級,郭昕被封為威武郡王。
讓郭昕感傷的是,這一年郭子儀病逝了,他的雙親則早在9年前就去世了,但他都未能見上最後一面,此外,這時的唐朝動蕩不安,根本無力再去管理安西。
大唐最有血性的軍隊,孤守邊疆42年,破城之日將士皆已白髮蒼蒼
然而沒能得到支援的安西都護府的守軍將士們開始鑄造「大唐建中」錢,這些將士們忠心一片,鐵血軍魂,士氣並未低沉,戰鬥到了生命的最後一一刻。
大唐最有血性的軍隊,孤守邊疆42年,破城之日將士皆已白髮蒼蒼
從766年郭昕奉命前往安西至808年安西淪陷,42年的堅守是那一縷不曾動搖過的忠魂。即使與唐朝徹底失去聯繫,援兵怎麼也不可能趕來,他們身上的鎧甲多年未換,青絲變為了白髮,可誰也沒想過投降,萬裡懸孤,泣血死守,最終埋骨邊疆,死也是大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