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叛逆期的孩子真的好嗎?10-18歲孩子家長一定要看

2021-02-19 王琨老師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很多父母都擔心不已。

甚至有家長問我:「孩子一定要經歷青春期嗎?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不經歷叛逆期?」

所以,我們今天要給各位家長好好講講青春期叛逆在孩子成長中究竟起著怎樣的作用。相信看過這些,你就不會再如此「憎惡」孩子的青春期了。孩子從小學進入初中後,他們開始認為自己已經不是小孩子了,獨立意識越來越強,而現實是一方面他們想擺脫父母,自作主張;另一方面又必須依賴家庭,因此逐漸進入逆反期。如果這時家長還把他們當小孩來看待,不厭其煩地叮嚀,他就會厭煩,從而產生反抗心理,萌發對立的情緒。如果父母在同伴和異性面前管教他們,他們的「逆反心理」會更強烈。逆反期的孩子,儘管自我意識發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還差,常會無意識地違反紀律。他們喜歡與人爭論,但常論據不足;喜歡懷疑,卻又缺乏科學依據;喜歡發現見解,但又判斷不準;喜歡批評別人,卻又容易片面。專家建議,對於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極面,父母應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循循善誘,進行教育。父母更應看到逆反心理積極的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現的好奇心,是一種渴求認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動力。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異和思辨的特點,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創造的源泉,家長應留心注意,因勢利導,促其成材。從總體上講,心理斷乳期的各種心理現象,反映了少年兒童心理上的進步。從心理上依附於父母,到出現獨立意向,這是重大的變化。父母要珍視子女的這一時期,採取歡迎的態度。家長知道了「心理斷乳」期孩子的這些特點,對待他們就更應避免簡單粗暴,也不能用「哄騙」的方法來對待他們。父母要看到孩子的成長,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與他們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係,並允許孩子也能參與家庭的管理。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儘可能支持他們,在其遇到困難、失敗時,應鼓勵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揚。心理上也在變,家長會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孩子不聽話了,甚至還可能與家長對著幹。你要東,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東,這種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逆反心理」。叛逆是由青春期孩子的成長規律決定的,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現,不叛逆反而是不正常的。青春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生理髮育成熟、認知能力提高,叛逆的產生需要以上二者為基礎。叛逆說明孩子生理上成熟了,變得更聰明了,才有跟家長反抗的資本。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和思維水平提高的結果,是孩子成長的表現。建立自我同一性是青春期最重要的發展任務,同一性的建立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非常重要。叛逆是孩子自我同一性發展的需要,是他們探索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一種途徑。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兩種心理狀態: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財產,對子女具有絕對權威;二是父母將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現。因此,父母常常把自己的生活經驗灌輸給孩子,企圖讓孩子按父母的設想去生活,結果造成孩子的對抗情緒。如果孩子一直很乖、不叛逆、不惹事,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作「同一性早閉」。這樣的孩子未來往往缺乏主見,容易盲從,不喜歡改變,無法應對挑戰。他們會迴避變化和壓力來獲取安全感,當遇到挫折時,容易喪失目標和信心。 此外,青春期孩子面對更大的成長壓力,他們在自我同一性的探索過程中會經歷自我懷疑、混亂、矛盾與衝突,對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感到困惑、懷疑,這加劇了青春期的情緒問題。青春期的孩子如此敏感、情緒多變,如果他們把這些不良情緒全都掩飾起來,不叛逆、不發洩、不吐露,那麼孩子的內心必然會堆積起大量的負能量。所以,叛逆是孩子疏導不良情緒、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種重要方式。叛逆其實是孩子適應人際關係調整、成長為獨立個體的一種方式。在青春期之前,依戀是親子關係的重要特徵。而進入青春期之後,親子關係發生變化,自主取代依戀成為親子關係的突出特徵。在青春期順利完成依戀到自主的轉變,對孩子未來良好的社會適應性十分重要,叛逆則在其中起著關鍵作用。心理學研究表明,同伴交往對孩子的社會化發展有重要影響。在與同伴的相處中,孩子學會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學會怎樣理解他人,這都是社會化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素質。心理學研究還發現,同伴關係對孩子成年後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有顯著的預測作用。中學階段擁有充足的朋友、與朋友保持穩定而較親密的友誼的孩子,到了成年期,往往人際交往比較順利,且心理健康水平較高。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發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這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很重要。叛逆是一個好的開始,但好的開始並不意味著好的結束。叛逆對孩子的發展有利,不意味著家長可以對孩子的叛逆放任自流。只有家長處理得當,孩子才能順利度過青春叛逆期,才能在叛逆中成長。面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家長應該學會一些應對方式,抓住肯定、調整和對症下藥這三個關鍵詞。當家長遇到孩子叛逆、不聽話、不配合、不溝通時,一定不要認為孩子叛逆是對自己威嚴的挑戰,而要承認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認知能力提高、自我同一性發展的結果,是他們成長的表現,是一件好事情,至少是好的開始。家長不要盲目否定孩子的不守規矩,對孩子勇於自我探索的表現要加以肯定。得到父母的認可之後,孩子可能就不會那麼叛逆了,起碼程度不會更深。叛逆意味著孩子長大了,家長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養角色,應該從起主導作用的教育者轉變成陪伴孩子成長的陪伴者。陪伴,就意味著以孩子為主,父母處於非主導地位;就意味著一種無言的支持和認同,意味著一種平等的朋友關係。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叛逆問題,既提醒家長要及時轉變教養角色,也提示家長前期家庭教育的失誤所在,是家長改變教養方式的重要契機。家長要對孩子的行為有明確的規定和要求,但在制定規則和做決定時會考慮孩子的需要和想法,聽取並接受孩子的意見,會對制定的要求作出解釋,說明原因。暴躁型——對父母、老師的要求劇烈反抗,經常跟父母吵架或發脾氣,有時跟父母冷戰;沉默型——不願跟大人溝通,對事情漠不關心,對父母的話沒有反應,不喜歡跟老師接觸;陽奉陰違型——當著大人的面贊成大人的要求,但是自己的行為表現卻相反,父母說什麼都表面答應,但是依舊我行我素。對不同類型的叛逆行為,父母可以採用不同的應對方式。叛逆的背後是孩子特定階段的發展特點和個體不同的內心需求,希望青春期孩子的家長都做一個有心的家長,多去觀察孩子的特點、了解孩子的需求。只要努力做一個有心的家長,對孩子的叛逆行為做到心中有數,不往外推自己的孩子,接納孩子,相信孩子的叛逆問題只是成長過程的問題。但如果家長不及時調整自己的家教方式,不為孩子的成長提供助力,孩子也可能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相關焦點

  • 沒有叛逆期的孩子真的好嗎?10-18歲孩子家長一定要看!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很多父母都擔心不已。 甚至有家長問小編:孩子一定要經歷青春期嗎?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不經歷叛逆期? 家長們有這種想法就很危險。
  • 沒有叛逆期的孩子真的好嗎?家有10-18歲孩子的家長請看
    請賜我一個沒有叛逆期的娃吧!「相信每個父母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都有過這個想法:孩子為什麼要叛逆呢?安安穩穩過了這個階段該多好!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孩子不經歷叛逆期?孩子叛逆期的種種表現確實讓人抓狂,但家長們,你們知道嗎?青春期的叛逆未必是壞東西,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能起著你意想不到的積極作用哦!
  • 了解孩子的叛逆期,10-18歲孩子家長一定要看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很多父母都擔心不已。甚至有家長問我:孩子一定要經歷青春期嗎?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不經歷叛逆期?家長們有這種想法就很危險。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儘可能支持他們,在其遇到困難、失敗時,應鼓勵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揚。家長還要有勇氣向孩子請教,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過失。
  • 10歲孩子進入叛逆期,你準備好了嗎?
    10歲孩子進入叛逆期,你準備好了嗎? 10歲孩子進入叛逆期,你準備好了嗎? 10歲孩子進入叛逆期,你準備好了嗎? 10歲孩子進入叛逆期,你準備好了嗎?
  • 10歲孩子進入叛逆期,你準備好了嗎?
    10歲孩子進入叛逆期,你準備好了嗎?10歲孩子進入叛逆期,你準備好了嗎?10歲孩子進入叛逆期,你準備好了嗎?10歲孩子進入叛逆期,你準備好了嗎? 細細想來,兒子10歲了上個月體檢都一米五五了,看起來也像個大人了,如果還拿他當小孩子看,他自然是不樂意的。孩子長大了,渴望得到大人的尊重,希望能自主一些自已的事也不無不可。作為家長,孩子在這個時期溝通、尊重對孩子尤為重要,如果做到這一點,我想我們的孩子就不會到不服管教甚至厭學的程度。
  • 孩子第二個叛逆期,家長朋友們一定要重視
    孩子的成長中要經歷三次叛逆期。不同階段的叛逆期,孩子有不同的叛逆表現,心理髮育特點也不同,家長所採取的教育方法也要及時更新。如果家長不重視孩子前兩個叛逆期,孩子的問題會慢慢變成「頑疾」。如果等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再想辦法補救,為時晚矣。親子關係會因為孩子關閉了交流的大門,而無法溝通。
  • 關於叛逆期,你真的了解嗎?教家長3招正確應對孩子叛逆期
    想讓孩子不再叛逆,要首先明白什麼是叛逆期。很多家長對於叛逆期的認識都是「青春期」,但實際上,青春期和叛逆期的確有交集,並且青春期也是孩子叛逆期最多發的時間段之一,但青春期和叛逆期絕不相同。教家長3招,正確應對孩子的叛逆期一、好性格幫孩子不再叛逆既然孩子的叛逆期是一定會發生的,那麼如果家長從小就對孩子有足夠的性格教育,讓孩子養成「謙虛」、「寬厚」、「冷靜」等方面的性格基礎,那麼當孩子在叛逆期的時候就可以有更大的「容錯空間」
  • 作為家長,這幾點一定要看,才能在孩子6-8歲時的兒童叛逆期過的輕鬆
    1、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 2、6-8歲時,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 3、12-18歲時,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 叛逆期,是「福」還是「禍」?家長處理得好,就是孩子成長的契機
    孩子成年前會經歷3次叛逆期,如果沒處理好,會給孩子性格埋下隱患;如果處理得當,叛逆期也可以是成長契機。一位同事聽完就這麼安慰她:「這就是孩子叛逆期,再忍忍,過了這個階段就好了。」容忍和等待,是對於叛逆期孩子正確的對待方式嗎?叛逆期這個東西,家長到底該如何處理呢?1叛逆期?是否真實存在?
  • 《陪孩子走過每個叛逆期》:叛逆期,是孩子成長的好機會
    我聽完她的抱怨之後,心中也是感慨萬千: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和叛逆這個詞變得這樣緊密了呢?你看,孩子2、3歲時,大家都說這是「可怕的2歲、糟糕的3歲」;到了小學,為了功課問題,家裡是雞飛狗跳,家長總要感嘆一句:這孩子,真不聽話,太叛逆了!上了高中,正是孩子的青春期,此時,又到了家長們格外頭疼的叛逆高峰期。
  • 10-16歲叛逆期教育方法,家長如何教好叛逆期的孩子
    10-16歲叛逆期教育方法,家長如何教好叛逆期的孩子。對孩子的逆反,首先應予以接納,把它視為孩子逐漸成熟的過程。其次,在教育中要深入了解孩子行為或想法的邏輯是怎樣的,針對孩子那些不成熟的;或有害於成長的想法,選擇給予耐心的指導。
  • 3歲孩子叛逆期,家長如何正確疏導?
    叛逆期原因孩子2-3歲的時候各項身體機能逐漸成熟,自我意識開始加強。父母卻覺得孩子還小,想幫孩子料理好所有的一切。孩子想做的,家長常常阻攔,孩子便有了反抗的情緒。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在孩子的性格培養過程中,幼兒時期尤為重要。
  • 3歲孩子叛逆期,家長如何正確疏導?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叛逆期的三歲」的現象呢?叛逆期原因孩子2-3歲的時候各項身體機能逐漸成熟,自我意識開始加強。父母卻覺得孩子還小,想幫孩子料理好所有的一切。孩子想做的,家長常常阻攔,孩子便有了反抗的情緒。在父母看來,這便是孩子的叛逆期來了,殊不知這是孩子開始成長了。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在孩子的性格培養過程中,幼兒時期尤為重要。那我們如何在孩子的3歲叛逆期時正確的疏導呢?
  • 孩子進入叛逆期,家長應該怎麼做?
    (如果控制得不好,則「坑爹」的事情常常在這個時期發生);12~18歲,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個性發展、心理生理髮育特點,父母應對的方法也要不同。寶寶叛逆期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在孩子2~3歲這個年齡段。
  • 叛逆期,是「福」還是「禍」?家長處理得好,就是孩子成長的契機!
    孩子成年前會經歷3次叛逆期,如果沒處理好,會給孩子性格埋下隱患;如果處理得當,叛逆期也可以是成長契機。同事的孩子11歲,差不多到了青春期早期的階段,她向我們吐槽,孩子出現了各種「叛逆」的苗頭。一位同事聽完就這麼安慰她:「這就是孩子叛逆期,再忍忍,過了這個階段就好了。」容忍和等待,是對於叛逆期孩子正確的對待方式嗎?
  • 孩子2-18歲的三個叛逆期,父母的正確引導至關重要
    今天想和各位奶爸奶媽一起討論關於孩子叛逆的問題,每一個孩子都會有叛逆期,而叛逆期的表現又會讓家長無可奈何,而孩子叛逆時候的心理您了解嗎?兒童叛逆期:6歲-10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出現叛逆,這種叛逆與幼兒期的叛逆有些類似但是有本質的區別。6歲以後的孩子開始了小學生活,隨著知識的慢慢積累,小有「成就」的他們自我意識愈發的增強,思想變得更加活躍,稀奇古怪的想法層出不窮。
  • 孩子總是「唱反調」,家長做到這3點,陪孩子度過「叛逆期」
    12-18歲,人生第三個叛逆期,是我們最常見的"青春叛逆期"。民間有句俗話叫"七歲八歲討狗嫌。"這句話足以說明,小朋友到了叛逆期,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這時候的"幼兒叛逆期"是最讓父母頭疼的,孩子動不動就大哭大鬧,哄都哄不好。
  • 孩子的叛逆期,不止在18歲,這個階段也是很容易爆發的
    說到孩子的叛逆期,廣大家長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青春期」,就算孩子沒到這個年紀,自己青春期時候的表現,多半還是能夠記得的,所以對於「青春期叛逆」的印象,在每個人的腦海中都有很深的刻畫。然而這就是孩子唯一的叛逆期嗎?當然不是,父母們或許忘了,其實你們的孩子,早在兩歲的時候就已經叛逆過了。
  • 對於孩子的叛逆期,家長應該怎麼做?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一生中有三個變化最為明顯的叛逆期:2-3歲的寶寶叛逆期,第二個是7-9歲的兒童叛逆期,第三個是12-18歲的青春叛逆期。「不聽話」、「學習沒精神」、「做事不積極」、「回到家裡拼命地玩遊戲」「講道理不管用」「油鹽不進」、處處認為自己做的是對的……當孩子處於叛逆期的時候,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呢?第一,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參與家庭決策。
  • 哈爾濱一位輟學的15歲少女已失聯12天,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叛逆期的孩子
    7月26日,15歲女兒陳金鳳離家出走後失聯12天,父親陳樹剛眼睛已經哭腫。陳金鳳小名思佳明,今年15歲,在小姨家住。14日晚,思佳在小姨睡覺時離開了,至今未歸。小姨回憶稱,思佳曾在7月10日離家出走過一次。警方稱目前刑偵部門已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