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一生中有三個變化最為明顯的叛逆期:2-3歲的寶寶叛逆期,第二個是7-9歲的兒童叛逆期,第三個是12-18歲的青春叛逆期。
叛逆期,指青少年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父母的監護,並開始反對父母的所作所為。孩子的叛逆期都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不聽話」、「學習沒精神」、「做事不積極」、「回到家裡拼命地玩遊戲」「講道理不管用」「油鹽不進」、處處認為自己做的是對的……
當孩子處於叛逆期的時候,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呢?
第一,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參與家庭決策。如果孩子可以多了解父母的工作和生活的艱辛,就會明白父母的辛苦,會產生理解和同情之心。時間久了,孩子自然會體諒父母,主動幫父母分擔家務,認真完成自己分內的學習任務。
第二,家長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學習新事物,減少代溝。家長必須要在了解孩子心理和生理特點的基礎上去理性做好親子溝通,從說話的語氣、尊重的方式、事情的選擇等方面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並與時俱進,多學習現在學生的新生事物與觀念,避免與孩子在交流中產生誤會。
第三,家長不要以暴制暴,要多聽孩子的心聲。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家長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和孩子一起溝通並解決問題。如果事情的原委都沒有了解,上來就破口大罵,孩子內心的委屈不僅沒地訴說,他會覺得父母和外人一夥,會更加產生逆反心理。
除了以上幾點之外,家長們一定要做好孩子們的榜樣,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正所謂:「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好的家庭環境可以無形中教育出優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