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可能進入了"幼兒叛逆期",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2020-09-05 大手牽二寶

導語:做父母的人都知道,養育一個孩子並不容易。本以為孩子會說話、會簡單表達了,可以輕鬆一些,殊不知另一個難題悄然到來。本來乖巧可愛的寶寶,突然變得愛哭鬧,愛耍小脾氣,只要不順從他,就會跟你對著幹,媽媽們更是一個頭兩個大。

心理學上把孩子不聽話的這個階段,稱之為&34;,這幾乎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一個時期。

提到叛逆期,很多家長還是認為我們再說青春期,認為只有十幾歲的孩子才會出現叛逆行為。但事實上,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出現三個叛逆階段,而第一個叛逆期就是2~4歲的孩子所經歷的,通常都是愛哭鬧,愛生氣,喜歡跟我們對著幹,這個階段是孩子的&34;;第二個叛逆期是在孩子7~9歲的階段,屬於青少年叛逆期;第三個階段就是我們最熟悉的青春期。

為什麼年齡那麼小就會出現叛逆行為呢?

一、自我意識的發展。

2~4歲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識發展的開始,這個時候的孩子不知道該如何的表達自己。主觀上認為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總想著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心裡怎麼想就要怎麼行動,不會管對不對一說。只要是自己的行為可以滿足自己的想法,他們就會很開心。

但是這個階段的孩子缺乏辨別意識,我們認為是不對的,想要阻止他的事情,在孩子眼裡可能就是對的,所以會因為我們的阻撓,產生抗拒心理,進而耍脾氣或者是哭鬧,以求得到滿足。

二、父母過於約束孩子。

其實這個階段的孩子是最有自然天性的時候,孩子的想像力和好奇心在這個階段正式萌發和旺盛的時候,如果父母約束的太多,反而是阻礙了孩子的思維發展。如果孩子的性格比較強硬,在多次想要做的事情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哭鬧和發脾氣。

特別是和年齡差不多的小孩子在一起的時候,看見別人怎麼做的,如果我們不允許他去做,就會增加孩子的反叛心理,越是不讓我玩,越想玩。

三、自我表達有限。

孩子剛學會說話不久,心裡是明白的,但是表達上面欠缺,所以有的事情孩子想做,結果可能是正確的,但是我們只是憑藉孩子的行為來判斷對錯了,阻止了孩子的做法,孩子不滿意,自然就會不高興。

還有平常說話的時候,我們如果沒有耐心的聽孩子表述,或者按照我們的想法直接幫助了孩子,孩子對此不滿意,也會哭鬧。

叛逆期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呢?

第一、養成暴躁的性格。

因為我們過於的阻止孩子,孩子動不動的就會哭鬧不停,耍小脾氣,慢慢的就會養成這種愛哭和愛發脾氣的性格。遇見讓自己不滿意的事情,就會通過哭鬧和發脾氣來解決,不知道如何正確處理自己的情緒,養成了暴躁的性格。

第二、脾氣執拗,總是會和父母對著幹。

因為小時候的叛逆期沒有處理好,家長沒有意識到這個嚴重性,就會根據自己的想法教育孩子,讓孩子養成了跟我們對著幹的行為,只要是不順從他,他就會跟我們對著幹。

面對孩子的幼兒叛逆期,家長應該如何處理呢?

首先,保持冷靜,耐心交流。

這個時期的孩子就是因為不會表達,所以在一些事情往往得不到完美的解決,所以要求我們的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好好的和孩子交流,一定要弄清楚孩子想要什麼,為什麼要那麼做,而不是我們覺得不對,就不能去做。

我們可以耐心的和孩子交流,不能做的壞處,或者親自給孩子演示這麼做的後果。這個階段的孩子,可能行為更有助於孩子的理解。

其次,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一直堅持一件錯誤的事情,那我們可以利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給孩子找一個他平常喜歡的其他事情,不要讓他在一件事上去糾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是比較容易對其它的事情產生好奇心的,不過態度不要過於強硬,否則適得其反。

最後、鼓勵孩子正確表達,處理自己的情緒。

正是因為孩子不會表達,所以產生一些誤會,我們可以藉助這個機會,引導和鼓勵孩子,正確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多多鍛鍊,這樣孩子以後遇到事情也可以和我們說,我們也能夠正確的理解。另外孩子不高興的時候,或者發脾氣的時候,要幫助他處理這些壞情緒,不要讓他憋在心裡,鼓勵他說出來才可以解決問題。

總結:家長們,不要再認為孩子這是無理取鬧了,我們應該正確的,有耐心的去了解孩子的想法,並且反省自己平時的行為。給孩子一個寬鬆的環境,鼓勵孩子正確的表達,正確處理自己的情緒。家長一定要清楚,幼兒叛逆期幾乎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我們要知道不是指責孩子,訓斥孩子就可以解決問題,更不要埋怨。

聰明的家長應該是保持冷靜的頭腦,去尋找解決辦法,幫助孩子平穩的度過幼兒叛逆期。還有有效的溝通,將會是解決問題最直接的方式。

相關焦點

  • 孩子不聽話可能是幼兒叛逆期到了,教你幾招,讓孩子乖乖聽話
    一提到叛逆期,很多父母會說那還早呢,孩子要十幾歲才進入叛逆期嘛。事實並非如此,有時候當你發現,原本小天使一樣的孩子突然變得不聽話了,那可能就是幼兒叛逆期到了呢。看起來樂樂的確不聽話,但是不聽話只是一種現象,其核心原因就是樂樂進入了幼兒叛逆期。
  • 孩子進入「幼兒叛逆期」,不聽話又粘人,如何正確引導?
    家長還別不信,如果寶寶出現了如下五種行為的一種或者幾種,那可能就意味著寶寶進入幼兒叛逆期了。獨立意識很強,不喜歡大人的幫助。所謂的叛逆期,其實是自主意識的萌芽,是寶寶覺得自己長大了。當寶寶很喜歡自己動手,自己吃飯,自己拿玩具,甚至想嘗試自己做不到的穿衣服、洗澡等等,似乎寶寶已經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想要親力親為。
  • 孩子不聽話,可能是進入了「叛逆期」,家長如何幫孩子平穩度過
    殊不知孩子已經悄然進入了一個讓父母很頭疼的時期。這時原本乖巧聽話的孩子好像變了個人似的,什麼事都喜歡和大人對著幹,問他什麼話,扭頭就來個「不」,還懂得頂嘴了。有時他還會掄起小拳頭,兇巴巴地要打人,而且特別易怒,動輒大哭大鬧。是的,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已經來臨了。幾乎所有孩子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難以管教的階段,心理學上稱之為「寶寶叛逆期」或孩子的「第一反抗期」。
  • 家長如何應對孩子的叛逆期
    很多家長在親子關係上都有著各種困擾:如果對孩子太嚴厲,孩子會牴觸、會疏遠;如果對孩子太寵愛,孩子會恃寵而驕、會不受管束。尤其是在孩子的叛逆期,孩子不願意聽家長的話。孩子的叛逆並不是手握大權就能解決的問題。
  • 孩子進入叛逆期,家長應該怎麼做?
    說起叛逆期家長就頭疼之前在一個育兒群裡看到一個家長說:我孩子感覺一直都在叛逆期,從未停止。 這個時候的孩子時常會有一些出人意料的行為,他們還不太懂什麼是危險的事情,也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安全。 當成人限制他們的願望或制止他們的行為時,孩子們就會表現出對成人的不滿意甚至反抗,與你背道而馳,喜歡說「我不」等。 這個時期,家長要多觀察寶寶,有耐心,不要暴力解決問題,鼓勵寶寶自我表達。
  • 孩子遇到幼兒叛逆期?家長了解「海格力斯效應」,懂得以柔克剛
    孩子的這些行為讓林小姐非常的苦惱,為什麼孩子突然之間就變得無理取鬧了?其實這並不是孩子無理取鬧,而是孩子進入到了兒童叛逆期,在這個階段的孩子總是會做出一些舉動讓父母無法理解,所以就會讓父母認為是孩子變得不聽話,無理取鬧。
  • 孩子2歲以後,進入第一個「叛逆期」,哭鬧打人,家長該如何應對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行為特點,家長們將會面臨不同的煩惱。寶寶兩三歲左右的時候,正是難帶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寶寶行為能力程度在40%左右,而大腦發育卻已經達到了70%,行為能力和大腦發育有一個短暫的不匹配階段,襯託出孩子格外淘氣,家長覺得難以理解。
  • 發脾氣、無故哭泣、不聽話,家長該如何應對「可怕的叛逆期」?
    家長又應該如何應對呢?決定研究一些特殊時期的兒童行為問題,我們將為您提供應對措施。首先您可以冷靜下來,因為這是非常正常的成長過程。對於幼兒來說,玩耍是他們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您的孩子會精力充沛地醒來,如果您無法陪伴他們玩耍,不要責怪他們。該怎麼辦:重新考慮您的日程安排。您可能想嘗試早點起床,以便有時間陪孩子玩。
  • 如何應對進入第二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要適當"服軟投降"
    原本聽話懂事的好孩子,為何突然像是變了一個人呢?起初我以為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上遇到了某些困難和壓力,在負面情緒的纏繞下,才會產生各種暴躁的行為。但當我了解了她的學習之後才發現,孩子並沒有遇到麻煩。直到後來我才知道,是孩子進入了第二叛逆期。
  • 孩子進入叛逆期,父母不要一衝動就打罵,家長應該這樣做
    細問其原因才知道原來朋友本身最近就因為工作壓力比較大了,又遇上自己的孩子不聽話,喜歡與父母作對,弄得朋友真是身心疲憊其實朋友的兒子小時候是一個乖巧聽話的好孩子,也很善解人意。學習上更是不用父母操心,每當放學回家就自己主動打開書包開始學習,看得我們都羨慕極了。可是自從他的兒子開始上初中的時候便開始發生了一些變化。孩子不論是父母還是親人的意見都不聽,並且喜歡跟反著幹事。
  • 兩三歲的孩子不聽管教,喜歡和家長「對著幹」,是進入叛逆期了
    三、孩子進入叛逆期,家長不可以任由其發展有一些家長覺得孩子才兩三歲,年齡還小,不聽話就不聽話,沒什麼大不了,等孩子長大了之後就會懂事了。四、家長應該如何管教正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孩子進入叛逆期,家長不要不當回事,這時候要用正確的方式去教育孩子,這樣才能夠不斷引導孩子,讓孩子改掉壞習慣,也是為孩子的人生打好基礎。
  • 叛逆期的孩子,家長應該如何教育?
    人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兩次叛逆期,一次是幼兒時期建立了自我意識,有自我思想產生叛逆行為。另外一次是青春期叛逆,覺得自己是個成人,不需要在受限於各種制度。針對於叛逆期的孩子,家長應該如何去做?當遇到孩子叛逆期的時候,家長要學會做一個旁觀者,讓孩子去做自己的事情,有所放權,時不時給出合理的引導,當孩子的自我意識受到了尊重的時候,也就不會叛逆並且會給予你同樣的尊重。
  • 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父母應該如何應對?與孩子做朋友要學會共情
    經過了幼兒時的懵懂,每個孩子都會進入有些迷茫而又敏感的的青春期,這段時期也是孩子和家長之間普遍矛盾較深的階段和叛逆期的孩子溝通不是簡單的你說我講,而是應該掌握方法,設身處地的理解,這對於家長和孩子來說都是一種挑戰,但同時也說明,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已經有了把自己放在跟父母同等地位交談的想法。
  • 家長如何應對叛逆期的孩子?
    叛逆期的孩子讓家長很是頭疼,他們對所有的要求、問題都是否定的態度。其實他們只是到了想要擺脫一切幹擾甚至幫助,來尋求人格的自我獨立,是強烈要求成熟的心理能量的增長的時期了。家長能做的就是對身處叛逆期的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1、不要急於否定孩子叛逆的孩子想要能夠自己判斷、自己決定。
  • 作為家長應該如何與叛逆期孩子相處?
    孩子叛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時常讓父母感到「頭疼」。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那麼,孩子叛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由此可見,叛逆是普遍存在的,是多數孩子成長的規律性反應,儘管讓父母們煩惱甚至憤怒,卻自有其合理性。因此,父母不用太焦慮,更不宜與叛逆的孩子針尖對麥芒。只要認真分析原因,採取正確的方式,就可以從容應對。了解孩子叛逆的4種類型這些相處建議給家長01溺愛型逆反有的父母特別寵愛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錯,也會無原則地遷就。
  • 2歲的孩子不聽話,其實是進入叛逆期,三個方法幫孩子順利度過
    其實孩子此時已經進入了人生當中的第一個「叛逆期」,孩子會變得特別叛逆,家長需要使用正確的方法來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時期。進入叛逆期的孩子,特別喜歡和家長「對著幹」,就像是在挑戰家長的權威一樣,此時的孩子非常叛逆,不想受家長的約束,想要自己做主,如果家長總是打罵孩子,或者是用了錯誤的方法教育孩子,會讓孩子的心理受到傷害。
  • 孩子叛逆期不聽話?家長試試「魚缸法則」,比打罵有用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平時聽很多父母在一起聊天時,抱怨自家的「神獸」越來越不聽話,同時感嘆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父母就有操不完的心,真是天生的勞碌命。尤其是孩子的叛逆期讓家長聞之色變,那個曾經萌萌噠的孩子可能變得不聽話、暴躁,動不動就給父母臉色看。於是許多家長開始情緒失控變成「咆哮式」家長,變得面目猙獰。孩子沒有孩子的樣子,父母沒有父母的樣子,彼此互相折磨,好好的家整天被硝煙瀰漫著。
  • 作為叛逆期時的孩子,到底應該注意哪些事項,聰明家長是這麼做的
    作為叛逆期時的孩子,到底應該注意哪些事項,聰明家長是這麼做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幾乎都會經歷一個「非常時期」,那就是叛逆期。其實,叛逆期這個名字的由來,只不過是家長們定義的,即代表了孩子開始出現「叛逆」思想以及行為,不再那麼聽話。
  • 孩子不聽話,進入到叛逆期,家長怎樣才能正確的對其引導?
    每位家長都會產生這樣的苦惱,那就是孩子總是調皮搗蛋,一點不讓父母省心的事情。一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非常嚴重的逆反心理,經常會出現與父母對著幹的現象,這樣讓父母非常的頭疼。一些父母也是火爆脾氣,當孩子出現嚴重的逆反心理時,就會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孩子進行嚴厲的打罵行為。
  • 孩子若有這些行為,說明孩子正處於叛逆期,家長應該重視起來
    孩子叛逆怎麼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叛逆就是其中之一。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大多會出現各種叛逆情緒,做出一些叛逆的事。那麼,如何管教叛逆的孩子呢?進入叛逆期後,大多數家長都會責怪孩子,認為孩子不聽話,但事實上,大部分不是孩子的問題,家長也應該反思、檢討自己。如果孩子出現以下幾種情況,作為家長應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