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叛逆期,很多父母會說那還早呢,孩子要十幾歲才進入叛逆期嘛。事實並非如此,有時候當你發現,原本小天使一樣的孩子突然變得不聽話了,那可能就是幼兒叛逆期到了呢。
樂樂上小學一年級了,媽媽發現她最近越來越不聽話了。比如媽媽讓她學習,她會不假思索地說「不」。媽媽讓她趕緊起床,她也會發脾氣說「你走開」。甚至在穿衣服的事情上,她也不像以前那樣,媽媽給什麼她就穿什麼了,非要自己動手選。有一次臨出門,因為這件事雙方還爭執起來,氣得媽媽想揍她一頓,嘴裡一直念叨「這麼小一點兒就不聽話,以後還得了嗎?」
看起來樂樂的確不聽話,但是不聽話只是一種現象,其核心原因就是樂樂進入了幼兒叛逆期。按孩子的發育規律,他一生當中有三個叛逆期,分別是2-3歲的「寶寶叛逆期」、6-8歲「幼兒叛逆期」和12-18歲「青春叛逆期」。大家對第三個叛逆期特別熟悉,但是前兩個可能就不知道了。那麼進入幼兒叛逆期的孩子有什麼特點呢?
1、「你走開!」
叛逆期的孩子的口頭禪是「你走開」,此刻的「你走開」並不是要爸爸媽媽完全不理自己,而是表達的「我不要」的意思。比如早上叫孩子起床,他會說「你走開」。可是一旦媽媽真的離開了,他可能更會大發雷霆。因為他的內心可能真正需要的是媽媽給他一個早安吻。
2、「我自己來」
叛逆期可能是孩子自我感覺最為良好的時期,他們覺得自己可以掌控一切,能做好任何事情。如果父母總是去幫助他們,他們還會覺得父母囉嗦和多管閒事。這時父母不妨幫孩子一把,藉機鍛鍊他們的自主能力。
3、我行我素
叛逆期的孩子有時候會我行我素,特別是當他們沒有得到父母的理解後,會變得更加叛逆和消極。這時候如果父母依舊沒有了解到孩子的內心需求,還是以自己的想法去判斷孩子,輕易給他們帶上「不聽話」的帽子,那還會使孩子的叛逆程度加深。
父母們不妨根據自己家孩子的情況,去判斷一下是否有上面這些情況。如果有,那就說明你的孩子已經進入「幼兒叛逆期」了。如何和他們相處是給父母們提出的新挑戰。
1、樹立威信和規矩
叛逆期的孩子比起平時更容易無理取鬧,這個時候也是家長為孩子設定規矩的時候。如果判斷孩子的行為的確是無理取鬧,那麼父母就要嚴肅的對他們進行批判。這個時期恰似父母和孩子的一場博弈。如果此時父母沒有樹立起威信和規矩,那麼日後孩子就會更加跋扈。因此對待錯誤,父母要有強硬的立場以及溫和的態度,恩威並施地讓孩子改正錯誤。
2、藉助叛逆期讓孩子變得獨立
在這個時期,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因為在叛逆期,孩子的獨立意識高漲,他特別願意自己去嘗試一些事情。此刻,父母如果橫加阻攔反而會引發孩子的不滿,甚至會更加叛逆。
你越不準他做什麼,他就越要做給你看。因此,父母不如順勢而為,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把叛逆期扭轉為培養孩子獨立能力的黃金時期。當然這不代表父母放手不管,而是要在背後默默關注著孩子的一切,當孩子走錯時及時糾正,當孩子失敗時及時鼓勵安慰。
3、鼓勵孩子和自己交流
孩子不聽話有可能是父母沒有給他說話的機會。這時候,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圍就十分重要。特別是處於叛逆期的孩子,他們的內心更為敏感,既希望自己可以掌控一切,又希望能得到父母的關愛。如果父母不創造溝通的氛圍,孩子也不願意開口,那就最終失去了交流的機會。
父母可能會誤會孩子不聽勸,孩子則誤會父母不關心自己。真正聰明的父母應該鼓勵孩子開口跟自己溝通,選擇傾聽者的角色,拒絕絮絮叨叨的囉嗦。
可見父母們常說的孩子不聽話,也許不是他的錯,要麼是他正好處於叛逆期,要麼是父母沒有給孩子溝通的機會。因此,無論孩子是否處於叛逆期,良好的溝通氛圍才是親子關係的基礎。正如歌德說的:「有時你必須保持沉默,以便令人聽到你的話語。」
今日互動:您是否知道幼兒叛逆期呢?您的寶寶已經度過幼兒叛逆期了嗎?歡迎和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