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聽到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總是不聽話。那麼,被熊孩子折磨的家長們有沒有認真思考過,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其實,這個還真不一定就是孩子的問題,家長也有很大一部分責任。這個年紀的孩子,剛剛開始產生自我意識,他們對於自己的掌握感是非常在意的。這就是說,孩子到了這個年紀,想要自己把握主動權,所以面對家長的管教,他們會情不自禁地萌發反抗的衝動。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家長跟孩子的溝通方式不恰當。有些家長跟孩子溝通的時候,總是態度強硬,用命令的語氣跟孩子說話。這種話大人聽了都不舒服,更別說本來就有點叛逆的小孩子,她們聽了絕對會跟你對著幹。
那麼,我們要怎麼解決這個孩子不聽話的難題呢?看完下面這幾點你就知道了。
1. 溝通的前提是尊重
當你發現孩子開始調皮,甚至和你對著幹的時候,恭喜你,這說明你的孩子長大了,他開始有初級階段的自我發展和自尊心了。所以,這個時候,家長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更加注意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
2. 孩子的事要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總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年齡還小,不能自己做選擇,於是凡事都自己做決定給孩子安排上,往往最後弄得孩子家長都不開心。其實,當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段,家長可以把一部分事情的決定權交給孩子。這樣做既能讓孩子感覺自己受到了尊重,還能讓孩子更有主見。
3. 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她還小,不懂事」,這句話就像免死金牌一樣,不管孩子做了什麼事,大人都應該選擇原諒他。但實際上,這樣的放縱才是真正害了孩子一輩子。
當孩子開始有初期的自我意識時,家長就應該開始教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可以從日常的小事開始,比如說,孩子不吃早餐的時候,家長就可以和孩子約定:「如果不吃早餐也可以,但今天也不可以吃冰淇淋。」等孩子想吃冰淇淋卻吃不到的時候,她就會知道,這都是因為自己早上沒吃早餐的代價。
沒有哪個孩子會無緣無故地和家長對著幹,家長們在抱怨之外也要多反思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孩子的成長過程,其實家長也在一起成長,跟孩子一起茁壯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