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小曼今天跟我打電話時告訴我,覺得生了孩子真的很沒有快樂。我很疑惑,閨蜜是個很喜歡孩子的人,從剛認識她的時候就聽她一直提著以後生了孩子會怎麼怎麼樣,現在怎麼會這麼說呢?
後來閨蜜解釋說,孩子長大了,就變得不聽話了。他事情沒做好,或是犯了錯說說他,他卻特別不愛聽,甚至還回嘴。有時候說的次數多了孩子就躲在房間裡不出來,也不跟她說話,讓閨蜜覺得很苦惱,到底應該怎麼教育孩子呢。
孩子不聽話,是基本每個家長都會遇到的事。當孩子和家長發生小矛盾了,或者孩子做錯事了,家長批評孩子應該是理所應當的事情,而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改正。可是有的孩子可能小時候還會乖乖聽話,爸爸媽媽說了他以後,他聽話地點點頭。可長大以後卻變得不願意聽大人的說教了。
那麼首先,孩子不聽話會有哪些表現呢?
第一種:發脾氣
有的孩子在家長說自己以後,會覺得心裡特別煩躁。特別對於家長不停在耳邊嘮叨的時候,會特別不耐煩,甚至會大發脾氣。有的孩子會扔東西,還有的會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甚至摔門出去。
第二種:頂嘴。
對於家長批評自己以後,很多孩子的第一反應就是頂嘴。哪怕自己確實做錯了,哪怕自己根本沒有理由去反駁,也會覺得不甘心、不服氣,你說什麼我就是要頂回去。並且頂起嘴來滿嘴大道理,說一句頂十句。
第三種:冷處理。
有的孩子在父母批評他或者是讓他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孩子就會像沒聽到一樣,毫無反應。哪怕家長加大音量再多叫幾聲,他依然坐在那兒一動不動。有時候非得到了家長忍無可忍大發脾氣的時候,才再慢悠悠地站起來。
孩子總是不聽話怎麼辦?學會這3招,讓孩子跟你做朋友
第一點:多與孩子談心。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多與孩子進行溝通。有時候孩子做了錯事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就是一陣罵,而實際上孩子犯錯可能是有其原因的。
家長沒有問問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就直接責怪孩子,可能讓孩子覺得家長都是不講道理的。時間久了更是什麼都不願意跟家長說了,作為父母要多傾聽孩子的內心。
第二點:多讓孩子閱讀。
閱讀是個從小就要讓孩子養成的好習慣。因為閱讀除了能讓孩子汲取充足的知識,還能培養孩子靜心。閱讀是一件需要靜下來心來,在安靜的環境下,集中注意力去做的一件事。
多培養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可以讓孩子在遇到事情時不要動不動就急躁,而是能夠沉下心來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篇文章中提到孩子不聽父母話,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表達方式,學會換位思考,千萬不能採用辱罵甚至是拳打腳踢的這種教育方法,否則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是你承受不起的。俗話說三歲看小,四歲看老。
這套《正面管教》全套5冊家庭教育兒書籍父母必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家長應該知道在什麼情況下說什麼樣的話,《怎麼說,孩子才會聽》,俗話說《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孩子的《正面管教,99%的成長靠媽媽》正面管教孩子,都遠比對孩子大吼大叫要好的多,《不吼不叫培養好孩子》。
希望各位家長能明白,教育孩子不止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未來這個孩子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跟家長的教育有關,要知道送孩子一個好的父母,比送什麼都強。
原價188元現價88元即可購買。
第三點:不要經常對孩子暴力
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很多家長使用的最多的一種辦法就是打孩子、罵孩子。這種行為可能有時候在當時是能夠管用的,但是這樣做會有很多弊端。首先經常的打罵孩子會給孩子身心帶來不良的影響,過度打罵可能會引起孩子心理自卑。
其次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慢慢進入了叛逆期,而當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後,本來就容易急躁的情緒,在父母的打罵之下可能不但無法緩解,還會造成孩子叛逆傾向更加嚴重。
孩子不聽話是很正常的事,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會有反抗父母的時候。但在孩子的這個階段,家長對孩子最大影響在於是否使用了正確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如果採用不當的方法,可能當時是強制性的壓制住了孩子,但經常這樣做會對孩子的身心都產生影響。在孩子的成長之路中,家長對孩子的引導是很重要的,可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