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喜歡發脾氣怎麼辦?根本原因在父母身上

2020-09-17 愛攝影的可可媽

有朋友問我,「孩子不聽話該怎麼辦?」

我會問她這個問題,「你希望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獨立,有主見?」。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長大後可以有主見、獨立、有責任感,可是又希望孩子小時候可以聽話、乖,這不是很矛盾嗎?

不聽話,恰恰是孩子有主見的表現,然而很多時候跟家長的觀念想法不一樣,就會被貼上「不聽話」的標籤。我們要理解孩子的感受,當然,這並不代表無條件的順從孩子,溺愛孩子。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心理髮育程度不同,教育方式也不一樣。老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其實正是反應了嬰幼兒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0~6歲是兒童生理發展、心理髮育最迅速的時期。

這裡,我們就來討論下,針對0~6歲的學前兒童,不聽話,甚至亂發脾氣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辦?

控制情緒,必要時可以離開一下,各自都冷靜一下

《親愛的小課桌》裡教育專家張敏提到,父母的情緒化是最致命的,也是影響親子關係的最關鍵的一個點。

當你很受不了的時候,可以深呼吸,或者跟孩子分開不再一個屋,出去呼吸下新鮮空氣,等各自都冷靜下來,再來溝通問題。


理解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意願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裡提到,孩子從2歲開始,自我意識萌芽,知道「我」和「他人的區別,表現有很強烈的獨立行動願意,例如自己不會穿衣,偏要自己穿,什麼都要」自己來「。

這是孩子心理發展的一個正常階段,我們需要學會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意願。對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只有做到了友善、關心和尊重,才能讓孩子配合我們。


做好榜樣,言傳和身教並行

父母通常要求孩子幾點該睡覺,不能看電視看手機,但自己卻在客廳看電視看的很晚,或者躺在床上看手機看的很晚。孩子就會想,「為什麼大人可以看電視玩手機沒有時間限制,小孩就不可以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這就需要父母做好榜樣,不能只有言傳,沒有身教。

多抽時間陪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0~6歲的孩子,需要父母大量的時間陪伴,孩子才能建立安全型的依戀關係,他們才會感覺到他們對你很重要。

6歲之前的孩子被認為不聽話,大部分原因都是孩子行為習慣的問題,比如,不愛刷牙,挑食等等,可以用遊戲的方式替代說教,因為6歲的孩子抽象思維能力才剛剛萌芽,只能夠理解事物的表面性和有具體形象的事物,你跟孩子說「不刷牙會蛀牙」,孩子根本不懂「蛀牙」是什麼,也不能理解牙痛是什麼感受。

這也是為什麼孩子在幼兒園基本上都是玩,這就是我國幼教之父陳鶴琴先生提出來的教學遊戲化,「在玩中學」的教育理論。

具體的針對不同行為問題的遊戲方法,爸爸媽媽們可以自己在某度上搜一下喲,方法很多。

堅持溫和而堅定的態度

這是《正面管教》的作者,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學博士,簡·尼爾森提出來的,可以理解為溫和的態度,堅定的原則很多父母可能會反過來,比如,孩子因為在商場看見一個新玩具非得要而撒潑打滾,這個玩具家裡有很多類似的,開始父母將孩子罵一頓,甚至打一頓,可是終究抵不過孩子的哭鬧,最終妥協又買給了孩子。這就是典型的原則不堅定,態度很強硬


說了這麼多,總結一下,當孩子發脾氣、不聽話,我們要清楚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了解孩子的心理,再針對性的解決問題。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沒有統一的育兒標準,還需要家長自己去嘗試哪種教育方法最有效。歡迎各位爸爸媽媽留言交流您們的育兒妙招!

我是,育兒的道路上和孩子一起成長,讓我們一起成為學習型媽媽,歡迎關注交流!

相關焦點

  • 孩子喜歡發脾氣,不清楚原因,別隨意打罵,這些方法讓他們聽話
    孩子的脾氣暴躁是每個家長都會遇到的事情。很多家長會反映,孩子的脾氣過大,沒有人能管教得了。但現在社會壓力大,很多大人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更別說孩子了。當他們發脾氣時,父母應該了解其根本原因。發脾氣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情感豐富,語言表達跟不上面對家長的過度限制,他們不知道如何用語言表達自己,只能通過發脾氣、哭訴來爭取自己的權利。
  • 孩子身上一堆問題,比如作業不認真、抗挫能力差,該怎麼辦?
    導讀: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由於父母們教育上的一些疏忽或者是偏見,常常會讓孩子養成一些不良的習慣以及各種各樣的個人問題,有的孩子甚至是身上都是一堆的問題,比如比如作業不認真、抗挫能力差等等,很多父母是看在眼裡,心裡是又氣又悔。
  • 6歲小男孩老是還嘴,不聽話還發脾氣怎麼辦?
    許多家長會發現,2歲,是孩子的一個分水嶺,一到2歲,孩子就由溫順的羊羔變成了小惡魔,總是喜歡和爸爸媽媽唱反調,說什麼都不要,說什麼也不聽,還特別容易發脾氣,愛哭。憂傷,到底是怎麼回事?事實上,孩子到了2歲,自我意識就慢慢開始萌芽,如果父母面對孩子這些「叛逆」,表現出一些消極的情緒,不但不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叛逆期,還可能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甚至使親子關係變得更加糟糕。因此,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弄明白,孩子為什麼會如此的不聽話、愛發脾氣呢?為何樂而不為,大人們唱反調,了解了原因,我們才好去「對症下藥」。
  • 孩子很愛發脾氣不聽話 家長應該怎麼辦
    要解決這些孩子的一些問題,我們首先要明白,這些問題不是日復一日積累起來的,所以要解決這些問題的父母還要有一個「持久戰」的心理準備。 冷靜客觀地分析完孩子自己身上的問題後,也要通過分析以及父母們自身的言行舉止、行為學習習慣,看這二者之間信息是否有關聯?
  • 愛發脾氣的孩子,一定有個愛發脾氣的父母,家長先控制好自己情緒
    鄰居也和我抱怨過:孩子越大越不聽話,動不動就發脾氣;每次說好幾遍都不聽,說多了還生氣;孩子都六歲了,再這樣下去,管不住了怎麼辦.鄰居經常邊說邊嘆氣:「孩子越大,脾氣也越大,每天家裡像住著仇人一樣,真怕哪天控制不住自己,扇他兩巴掌。」很多父母會覺得,孩子愛發脾氣,就是不聽話、叛逆的表現,應該及時制止,以免以後闖下大禍。
  • 為什麼說衝孩子「發脾氣,講道理」,是最無能的父母?原因很直接
    小侄子還是乖乖聽話的,但後來這套說辭侄子聽膩了,講道理已經沒用了。我哥和我嫂子煩了,衝侄子發脾氣,結果變得更糟,小侄子哭鬧得更厲害。為什麼發脾氣和講道理,有的時候沒有用?①父母的負面情緒,影響孩子接收父母傳達出來的信息父母衝孩子發脾氣,為什麼也沒有用,也可以用商業心理學上的一條定律解釋,就是「55387定律」。
  • 孩子愛發脾氣可能是好事,父母做好這幾點,孩子將來更聽話
    讓媽媽沒有想到的是小明卻因此大發脾氣,直接坐在地上哭鬧。其實,這種情況不需要太過於擔心。孩子愛發脾氣也許是好事,只要使用了正確的教育方法,反而可以讓孩子更聽話。所以這樣的孩子在未來能夠更好的獨立面對各種事情,那麼他們未來就會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雖然孩子經常發脾氣有一定的優點,但是父母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仍然需要使用合適的方法來進行教育,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變得更聽話。
  • 孩子總是不聽話怎麼辦?父母學會這3招,讓孩子跟你做朋友
    閨蜜小曼今天跟我打電話時告訴我,覺得生了孩子真的很沒有快樂。我很疑惑,閨蜜是個很喜歡孩子的人,從剛認識她的時候就聽她一直提著以後生了孩子會怎麼怎麼樣,現在怎麼會這麼說呢?後來閨蜜解釋說,孩子長大了,就變得不聽話了。
  • 孩子不聽話父母能打他一頓,父母要是「不聽話」孩子該怎麼辦?
    我進兒子房間的時候,他坐在凳子上生氣,我上前去抱著他,兒子的眼淚一下就忍不住了,抽泣的說:「為什么爸爸就可以看電視,我就不可以呢,爸爸說我不聽話還打了我,那爸爸不聽話怎辦呢?」簡單的安撫了一下他,我就離開了。坦白來說,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爸媽還能揍一頓制服他,但是如果我們為人父母做的不合格該怎麼辦。
  • 孩子叛逆不聽話?低層次父母喜歡打罵講道理,高層次父母卻這樣做
    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發生很多問題,比如孩子孩子叛逆或者鬧脾氣時,一些父母會選擇打罵或者給孩子講大道理,結果道理講了一大堆,現孩子依舊老樣子,一點變化都沒有。那麼,對於叛逆不聽話或者鬧脾氣的孩子,父母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 孩子敢跟父母發脾氣該慶幸,隱忍的孩子很可憐,原因值得父母思考
    文/東動育兒日記孩子發脾氣是一種向父母表達自己真實內心想法的表現,明智的父母該為孩子敢向自己發脾氣而高興,相反不會發脾氣的孩子卻很可憐,背後的原因很值得父母深思。老鄭在教育孩子方面比較嚴厲,尤其是看到孩子哭鬧,衝著自己發脾氣,無理取鬧的時候,老鄭就會大聲吼叫,讓孩子趕緊停止哭鬧,停止無理取鬧。當孩子不聽話,繼續哭鬧,發脾氣時,老鄭就會動手打孩子。沒幾次,老鄭家的孩子變得很乖巧懂事了,街坊鄰居都誇老鄭家的孩子很懂事,從來不哭鬧,不亂發脾氣。
  • 孩子不聽話、不懂事,父母該不該發脾氣?應站在孩子角度耐心溝通
    孩子長期生活在一個父母都在發脾氣的環境下,就好像被掐住了脖子,時常要去體會父母的痛苦。許多家長們總是習慣性地怪自己的孩子,不夠聽話,性格頑劣,或者做事任性,但在這些缺點的背後,都有著父母的影響。如果父母不去正視自己,而是通過生氣,憤怒,懲罰孩子來解決,孩子的靈性會逐漸泯滅,心理拒絕溝通,害怕交流,更不可能敢嘗試任何新事物。
  • 孩子發脾氣的原因,面對發怒的孩子怎麼辦,如何預防孩子發脾氣
    孩子非常喜歡聽那些和他們關係更親密的人的聲音,建議。和親密的人在一起,不論是孩子還是父母,都會不自覺的放下挑剔的放大鏡,帶上美化濾鏡,所以很容易接納對方。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一個能尊重他,接納他,在他陷入困境時能抱抱他,支持和幫助他,並且在日常生活中能顧及到他,幫他分辨對錯,指示方向的人。他會願意聽這樣的人說話,也願意把話講給這樣的人聽。
  • 愛發脾氣的孩子,一定有個愛發脾氣的父母,家長先控制好自己情緒
    鄰居也和我抱怨過:孩子越大越不聽話,動不動就發脾氣;每次說好幾遍都不聽,說多了還生氣;孩子都六歲了,再這樣下去,管不住了怎麼辦.很多父母會覺得,孩子愛發脾氣,就是不聽話、叛逆的表現,應該及時制止,以免以後闖下大禍。
  • 孩子任性、不聽話怎麼辦?明智的父母請放棄「苦口婆心」
    然然家住4樓,活潑好動的然然下樓時,非常喜歡坐在樓梯扶手上滑下去,她特別享受這種「滑滑梯」的樂趣。媽媽每次都制止:扶手平時根本沒人擦,會把衣服和手都弄髒的。在然然屢教不改之後,媽媽終於忍無可忍,發了一通脾氣後,她就再也不敢當著媽媽面兒滑了,可是跟奶奶下樓時,然然依然如此。
  • 孩子總是不聽話怎麼辦?學會這3招,讓孩子跟你做朋友
    導語:閨蜜小曼今天跟我打電話時告訴我,覺得生了孩子真的很沒有快樂。我很疑惑,閨蜜是個很喜歡孩子的人,從剛認識她的時候就聽她一直提著以後生了孩子會怎麼怎麼樣,現在怎麼會這麼說呢?後來閨蜜解釋說,孩子長大了,就變得不聽話了。他事情沒做好,或是犯了錯說說他,他卻特別不愛聽,甚至還回嘴。
  • 孩子不聽話,總是發脾氣怎麼辦?首先要學會阻止孩子發脾氣
    如今很多小孩都是家長的掌上明珠,捧在手裡怕掉,含嘴裡怕化,所以導致很多孩子養成了「嬌貴」的性格,促使家長對自家孩子發脾氣鬧人時也無可奈何。其實,情況也不是很糟糕,因為孩子也只是在遇到不如意之事才發脾氣而已,所以,在你家孩子現在還偶爾聽話時,就要好好管管了。
  • 孩子亂發脾氣怎麼辦?以下3種處理辦法,對教育孩子很管用
    對於很多人來說,都不喜歡發脾氣的孩子。大家都認為這類孩子不懂事、不聽話和性格不好,很多家長因此都很頭疼。那麼,孩子發脾氣怎麼辦?其實,很多家長並不知道,孩子發脾氣主要是在表達他們內心的願望。當孩子在發脾氣時,他們常常表現出憤怒情緒,這可能是孩子向父母尋求幫助的信號。
  • 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父母別急著「以暴制暴」,處理方式要溫和
    父母對小寶的這個性子十分頭疼,每次小寶發脾氣的時候,爸爸和媽媽都會因為教育方式的不同而產生爭吵。爸爸認為小寶這樣的脾氣就該「以暴制暴」,大道理和孩子說了沒用,只有打一頓才能夠讓孩子聽話。他拿起雞毛撣子在小寶屁股上打了好幾下,還大聲斥責小寶,說他不聽話就要挨打。但是小寶對這種教育方式敬謝不敏,還和爸爸的親子關係產生厚厚的隔閡。等到下一次小寶又發脾氣的時候,媽媽則先上去好生安撫孩子,平復孩子的情緒,然後詢問小寶為什麼要發脾氣。
  • 小孩不聽話怎麼辦?家長這樣做,比家長直接打罵更管用
    小孩不聽話是讓家長最頭疼的一件事情,一些家長在面對這種情況總是感到非常苦惱。雖然家長也教育過,可是沒有起到任何作用。那麼,小孩子不聽話怎麼辦?有什麼好的教育方法嗎?對於孩子不聽話的行為,有些家長往往就會因此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便會對孩子進行打罵,雖然這種方法可以暫時制止孩子的行為。可過一段時間後,孩子又會出現類似的情況,根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