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乖乖聽話,告別大吼大叫,父母學會這3招事半功倍

2020-09-10 小鴻兒媽媽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每位父母都希望可以擁有一個懂事聽話的乖寶寶,成為自己的貼心小棉襖,讓春不寒、三冬暖,但是理想中的寶寶是一個小天使,現實中的寶寶化身「小惡魔」,對於父母的話全然不聽,將其當作耳旁風,讓父母困擾不已。

你會發現對寶寶說的這些話,常常將其掛在嘴邊:「不要亂扔東西」、「不要用玩具砸哥哥」、「不要把髒東西放在嘴裡」,但是寶寶都是充耳不聞,油鹽不進,該幹嘛還是幹嘛,全然不聽父母的指令。

孩子對於父母的指令無動於衷,做出與父母的期待相反的舉動,對此父母會覺得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法過於溫柔,因而不起作用,對此父母決定在孩子的面前樹立權威,對孩子大吼大叫,以期起到震懾的作用。

想讓孩子乖乖聽話,父母大吼大叫管用嗎?吼叫教育之下,就能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期待發展嗎?或許一時之間,聊有成效,但是從長期來看,卻會對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

一、對孩子大吼大叫,教育效果將背道而馳

1. 孩子脾氣變得暴躁

尼採在《善惡的彼岸》中,提到:「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這話的意思是當你面對的環境、人與物過久,必定會受外界潛移默化的影響,而變得與之相同。

當父母情緒失控、脾氣暴躁,對於孩子的管教不能心平氣和地說話,而總是火冒三丈的大吼大叫,父母如此的言行勢必會影響到孩子,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也會失控,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脾氣變得暴躁。

2. 孩子易形成討好型人格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是全世界,孩子是依賴於父母的關注與愛而生活,他們期待得到父母的認可與表揚,如果父母對於孩子總是大吼大叫,孩子會覺得父母不喜歡自己,從而產生自卑的心理。

為了得到父母的喜歡,孩子會做出一些行為來迎合、討好父母,吼叫教育看似起到了讓孩子好好聽話的作用,但是對於孩子的長期發展、性格的形成具有不利的影響,孩子在與其他人的相處中,會複製與父母的相處模式,用討好的方式。

3. 親子關係惡化

父母與孩子之間最好的關係是朋友關係,以平等的姿態相互交流,互相包容,有事好好說,互相分享快樂,分擔憂愁,才能促進親子關係和諧發展。

而父母對於孩子如果總是嚴聲厲語,大吼大叫的話,那麼親子關係將會在劍拔弩張之間漸行漸遠,此種教育之法非但不能起到良好管教孩子的作用,還會導致親子關係惡化,得不償失。

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而不能以勢壓人,育兒用對了方法,將會事半功倍,用錯了方法,對於父母與孩子都是一種傷害。

二、對於孩子的教育,父母做到這3招事半功倍

1. 保持冷靜

不良的情緒是處理任何事情的攔路虎,不但解決不了任何事情,還會讓事情變得越發糟糕,做事之前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先解決情緒,再處理事情,別讓事情毀在了壞情緒上。

尤其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控制好自己都是情緒,保持冷靜,在開口說話,不良的情緒,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並關上了溝通的大門,溫和、有愛、平靜的父母才會讓孩子願意親近,敞開心扉。

2. 多用肯定句,少說「不」

對於孩子,父母總是傾向於說出一系列的不,要孩子不許不許幹嘛,不要不要做什麼,但是孩子記住的不是那個「不」字,而是「不」字後面的內容,因此就會出現父母總是重複不,孩子總是會再犯。

因此父母不要老是跟孩子強調不要幹嘛,少說「不」多用肯定句,比如不希望孩子亂跑,就可以對孩子說「我希望你可以用走的」,多用肯定句去強調孩子該做的事情,反而會事半功倍。

3. 給孩子提供選擇

當告訴孩子不要做什麼,或者是直接告訴孩子要做什麼的話,孩子都不聽,那麼父母可以給孩子提供選擇,兩個選擇都在父母自己想要的範圍,這樣子不管孩子選擇哪一個,都符合父母的心意,選擇也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

孩子不聽話,是父母沒有用對方法,告別大吼大叫,採用科學的育兒方法,才能讓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孩子聽父母的話,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健康快樂的成長。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管教孩子無需大吼大叫,試試這三招,孩子會更聽話
    導讀:管教孩子無需大吼大叫,試試這三招,孩子會更聽話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管教孩子無需大吼大叫,試試這三招,孩子會更聽話!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想管教好孩子請別「大吼大叫」,只要這2招,孩子懂事又聽話
    大吼大叫式的教育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影響?3歲以後才能上,而孩子在三歲之前就已經有自己的性格了。而這個環境就是家庭環境,也是家庭教育,這種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是導致孩子重度自卑的罪魁禍首那麼大吼大叫的父母就是正好激發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因為你們的性格就屬於極端的性格,孩子的性格也容易極端化,要麼自卑要麼暴躁。那麼叛逆就是他們暴躁的開始,你們越暴躁他們越叛逆,直到最後兩敗俱傷,這是你們想要的結果嗎?
  • 教育孩子不需要「大吼大叫」,父母學會3招,孩子願意「妥協」
    家長對孩子所有的教育目的都可以歸結為兩個字——期待,為了這份期待,家長常常做出很多傷害孩子但是卻不自知的事情,比如說對孩子大吼大叫。幾乎所有的父母都認為對孩子大吼大叫是一種很正常的教育方式,因為他們就是這麼被教育過來,因為身邊的人都是這麼教育孩子
  • 怎樣做一個不吼不叫的家長,讓孩子乖乖聽話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不停嘮叨,這種嘮叨在孩子的成長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在科學角度上來講:所謂的「嘮叨」,就是曾經說過的話,沒有起到任何用處,卻一次次反覆去說,這種教育方式,就是所謂的無用教育!所以家長們就會大吼大叫,可即便這樣,孩子有時也是會不聽話。
  • 大吼大叫的父母,毀的卻是孩子!3招教你如何控制情緒
    每次叫孩子做什麼事情,一開始語氣還算溫和,但叫了兩次沒反應後,小麗但火山就感覺要隨時爆發似的,控制不住地總想吼孩子,而孩子這個階段又有點叛逆,不怎麼聽話,吃飯不認真吃,睡覺不好好睡,越忙的時候孩子越搗亂......
  • 真正的低聲教育:告別大吼大叫、喋喋不休,讓孩子聽話且不再叛逆
    但是面對孩子的問題的時候,總是無法忍住內心的暴躁,以至於面對孩子問題的時候,只能粗暴的「大吼大叫」。以通過自己「高分貝」的音量促使孩子能夠聽話。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這些「吼叫」便不管用了。1、缺乏權威,靠「吼」教育孩子家庭教育中,面對孩子的問題的時候,其實最「忌諱」的便是「大吼大叫」,通過「高分貝」來迫使孩子聽話。
  • 孩子總是不聽話怎麼辦?父母學會這3招,讓孩子跟你做朋友
    可是有的孩子可能小時候還會乖乖聽話,爸爸媽媽說了他以後,他聽話地點點頭。可長大以後卻變得不願意聽大人的說教了。那麼首先,孩子不聽話會有哪些表現呢?第一種:發脾氣有的孩子在家長說自己以後,會覺得心裡特別煩躁。
  • 想讓孩子乖乖聽話,不妨試試這5招,簡單又有效!
    「我這個人啊,脾氣暴,每次都是耐著性子去給他講道理,儘量不去吼他,可這孩子就是不聽話,現在我覺得自己是忍無可忍了,難受死了,只想去吼他、胖揍他一頓......真羨慕你,你家孩子那麼聽話。」我只能尷尬一笑。很多父母心中都有一個別人家的孩子,他們眼裡往往只看到別人家孩子的優點和自己家孩子的缺點。
  • 孩子不聽話,大吼大叫是最沒用的教育,家長可以試試這3招
    所以,聰明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從不選擇吼叫,反而會更加理智的思考問題的根源,然後對症下藥。如果你的孩子不聽話,不妨試試這幾招。第一,讓他體驗結果家長之所以發脾氣,對孩子大吼大叫,是因為孩子的行為會產生不好的結果,家長需要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點他
  • 孩子一犯錯,家長就大吼?學會這3點,放過孩子也放過自己
    有些媽媽覺得孩子不聽話我才吼他,覺得給孩子長點教訓是應該的。而有些媽媽則表現出有點後悔,意識到自己錯了,但又不捨得拉下臉來道歉。有的時候對孩子吼叫並不是父母本意,一著急上火就容易控制不住自己。而且長期被父母吼叫,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關愛,缺少愛的滋養,孩子從小就會缺乏安全感,害怕被拋棄,被討厭,對成長會造成很多不利。2、經常對孩子吼叫,會影響孩子專注力有些父母覺得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就需要教育一下,否則孩子沒覺得自己做錯了,下次還會繼續犯錯。而且他們認為吼叫是最直接簡單粗暴的方法,只要開始對孩子吼叫,他馬上就乖乖聽話。
  • 你不吼,孩子就不聽話?避免「吼叫依賴症」,父母要學會這三招
    然而,浩浩媽媽不知道的是,她覺得兒子吵鬧煩人,然而每一次矛盾出現時,她的吼叫聲遠遠大於孩子的吵鬧聲,她覺得這一切都源於孩子的不聽話,這其實是她對吼叫的依賴。不得不說的是存在很多有「吼叫依賴症」的家長,他們通常因為受不了孩子們無理取鬧,並且沒有耐心和孩子們好好說話,所以總是對孩子大吼大叫,發脾氣。但是家長的猙獰的表情,刺耳的聲音讓孩子心裡害怕。
  • 總對孩子大吼大叫後自責?父母學會「情緒追蹤」,告別吼叫式育兒
    說起吼叫他人,相信很多父母都對孩子做過這個行為,當孩子犯了錯誤、或者是孩子行為屢教不改的時候,那麼,有些父母情緒激動就無可避免的對孩子大吼大叫。其實,有很多父母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就控制不住的對孩子大吼大叫,等到自己情緒平復下來,就會十分後悔自己的所作所為,父母本意不是想要傷害孩子,可是控制不住的情緒噴湧而出,就會讓孩子害怕。每次對孩子發脾氣後,就會特別愧疚、自責,可是下次還是無法自控,繼續吼,吼完更加自責,陷入一個死循環。
  • 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對孩子性格造成缺陷,值得每一位父母重視
    但是,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給孩子帶來了潛移默化的傷害,特別是容易讓孩子的性格變得自卑和內向,這是為什麼呢?2、在父母大吼大叫中長大的孩子,容易沒有自己的想法。像我姐姐那樣,一點點沒有順她的意,就批評孩子,罵孩子笨了,潛意識裡,孩子的心理也覺得自己真的很笨,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慢慢就會扼殺孩子的天性。
  •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大吼大叫完就後悔?用這3招控制情緒很有效
    養育孩子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孩子如果不懂事或者不聽話的時候,家長就可能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甚至會對著孩子吼叫。有許多家長都知道對孩子大喊大叫可能會讓孩子心裡產生陰影,但是有時候情緒上來了又很難控制。今天小編就告訴您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成為一對溫柔的父母。
  • 孩子不聽話,越吼越叛逆?家長學會這幾點,你會發現孩子聽話多了
    一邊要求孩子學習、看書,自己有時間則是追劇、刷抖音、打遊戲;一邊要求孩子晚上早點睡覺,自己則各種熬夜……然後孩子不聽自己話的時候,就吼他。換位思考,如果你是孩子,你的家長這樣吵你,你會乖乖聽話嗎?所以說家長自己要給孩子做榜樣,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自己也別做,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娃變得內向、膽小,試試四種補救方法
    導讀: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娃變得內向、膽小,試試四種補救方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導致娃變得內向、膽小,試試四種補救方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這種教育方式不建議採取
    淘氣貪玩是孩子的天性,可是很多父母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都會採取打罵式的教育,吼叫教育。孩子只要稍微的一淘氣或者是不聽話,就會對孩子大吼大叫。雖然人們都知道對孩子打罵,大吼大叫是不對的,可是面對孩子的淘氣不聽話,有些家長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很多的家長也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更為直接可以讓孩子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防止孩子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
  • 孩子不聽話,很抓狂?一定要有規矩意識,告別做大吼大叫的父母
    經過這件事買兩口子商量著要不回家後大家都只能玩半個小時的手機,剩餘的看看書什麼的,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都說第一次做家長,還在摸索的階段呢,慢慢地發現家裡的學習氛圍非常的好,全家人對手機的依賴性也大大降低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電子設備的更新越來越快了,確實對青少年是個很大的影響。
  • 孩子淘氣時,家長千萬別大吼大叫,孩子太「受傷」了
    好奇和探索是小孩子的天性,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會經常做出各種淘氣的行為。家長們看在眼裡就難免怒火中燒,很難保持平和的情緒,所以對孩子大吼大叫也成了家常便飯。有些孩子漸漸在父母的吼叫聲中變得膽小、內向,而有些孩子則變得叛逆,不但對父母的話熟視無睹,還會跟父母對著幹。
  • 孩子淘氣時,家長千萬別大吼大叫,孩子太「受傷」了
    好奇和探索是小孩子的天性,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會經常做出各種淘氣的行為。家長們看在眼裡就難免怒火中燒,很難保持平和的情緒,所以對孩子大吼大叫也成了家常便飯。有些孩子漸漸在父母的吼叫聲中變得膽小、內向,而有些孩子則變得叛逆,不但對父母的話熟視無睹,還會跟父母對著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