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的分類
全脂奶粉:它基本保持了牛奶的營養成分,適用於全體消費者。但最適合於中青年消費者。
脫脂乳粉:牛奶脫脂後加工而成,口味較淡,適於中老年、肥胖和不適於攝入脂肪的消費者。
速溶奶粉:和全脂奶粉相似,具有分散性、溶解性好的特點,一般為加糖速溶大顆粒奶粉或噴塗卵磷脂奶粉。
加糖奶粉:由牛乳添加一定量蔗糖加工而成,適於全體消費者,多具有速溶特點。
嬰幼兒奶粉:一般來說,嬰兒是指年齡在12個月以內的孩子,幼兒是指年齡在1~3歲的孩子,因此這種奶粉一般分階段配製,分別適於0~6個月、6~12個月和1~3歲的嬰幼兒食用,它根據不同階段嬰幼兒的生理特點和營養要求,對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五大營養素進行了全面強化和調整。
特殊配製奶粉:適於有特殊生理需求的消費者,這類配製奶粉都是根據不同消費者的生理特點,去除了乳中的某些營養物質或強化了某些營養物質(也可能二者兼而有之),故具有某些特定的生理功能,如中老年奶粉、低脂奶粉、糖尿病奶粉、低乳精奶粉、雙歧桿菌奶粉等。【詳細>>】
火眼金睛辨真偽
試手感:用手指捏住奶粉包裝袋來回摩擦,真奶粉質地細膩,會發出「吱吱」聲;而假奶粉由於摻有綿白糖、葡萄糖等成分,顆粒較粗,會發出「沙沙」的流動聲。
辨顏色:真奶粉呈天然乳黃色;假奶粉顏色較白,細看有結晶和光澤,或呈漂白色,或有其他不自然的顏色。
聞氣味:打開包裝,真奶粉有牛奶特有的乳香味;假奶粉乳香甚微,甚至沒有乳香味。
嘗味道:把少許奶粉放進嘴裡品嘗,真奶粉細膩發粘,易粘住牙齒、舌頭和上顎部,溶解較快,且無糖的甜味(加糖奶粉除外);假奶粉放入口中很快溶解,不粘牙,甜味濃。
看溶解速度:把奶粉放入杯中,用冷開水衝,真奶粉需經攪拌才能溶解成乳白色渾濁液;假奶粉不經攪拌即能自動溶解或發生沉澱。用熱開水衝時,真奶粉形成懸漂物上浮,攪拌之初會粘住調羹;摻假奶粉溶解迅速,沒有天然乳汁的香味和顏色。其實,所謂「速溶」奶粉,都是摻有輔助劑的,真正速溶純奶粉是沒有的。
掌握假品特徵:有些假奶粉是用少量奶粉摻入白糖、菊花精和炒麵混合而成的,其最明顯的特殊性徵是有結晶,無光澤,呈白色或其他不自然顏色,粉粒粗,溶解快,即使在涼水中不經攪拌也能很快溶解或沉澱。【詳細>>】
購買嬰幼兒奶粉的三大誤區
誤區一: 營養成分越多越好
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保科專家看來,市面上那些標榜營養成分很多的奶粉並不是最好的。「即便真的有那麼多營養,嬰幼兒也不一定能完全吸收。」他提醒家長們不要根據商家的宣傳來購買,而是應該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奶粉。每個年齡段的嬰幼兒都有一定的身高、體重標準,只要達到了,即說明孩子的身體基本健康。如果孩子已經超重了,那麼過多食用營養奶粉反而對其健康不利。
該專家坦言,他們不會給父母推薦某種品牌的奶粉,因為只要是正規廠家的奶粉,其營養成分都是大同小異的。只是在孩子出現某些問題的時候,他們會給出一些關於奶粉類型的建議。
誤區二:黃顏色的奶粉更好
很多父母挑選奶粉要挑看上去有點黃的,認為奶粉越黃,說明奶的含量越是充足。這種方法並不準確,因為有很多好的奶粉是乳白色的。一些生產劣質奶粉的廠家利用人們的這種心理,通過添加天然色素讓奶粉看上去比較黃。而且現在很多奶粉裡都強化了營養素,比如強化鐵劑、強化維生素A、維生素D等,為了保存這些強化營養素,在包裝上就進行了一些避光處理,這也讓購買者很難識別奶粉的真正顏色。
誤區三:進口奶粉才安全
有很多父母認為,進口奶粉貴是因為其質量更好。這種觀點有一定道理,畢竟國外在奶源控制、生產流程等方面更加嚴格。但進口奶粉的價格比國產奶粉貴幾倍甚至十幾倍。
最近的「三鹿奶粉事件」讓年輕的父母們驚心不已,但這個事件並不說明所有國產奶粉都不安全,也不能說進口奶粉就不會出問題。回顧近些年來,無論是國產奶粉還是進口奶粉都出現過大大小小的質量問題。其實國內也有一些大型企業,其生產水平和國外的巨頭差距並不大。況且外國奶粉固然好,但它根據國外寶寶的體質配製,不一定適合中國寶寶。有些寶寶吃了進口奶粉上火便是例證之一。「只買對的,不選貴的」,這應該是我們選擇奶粉的原則之一。
一直以來,如何選擇一款適合寶寶的奶粉都是令年輕的父母頭痛的難題。尤其是最近發生的「三鹿奶粉事件」,更是讓他們購買奶粉時不知如何是好,有的改買進口奶粉、有的去港澳採購奶粉、有的乾脆不再給寶寶喝奶粉……
對此,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保科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進口奶粉並非一定比國產奶粉好,消費者也不能單憑「三鹿奶粉事件」完全否定國產奶粉的品質。在選擇奶粉的時候,年輕的父母們關鍵是要根據寶寶的成長階段、發育情況和家庭經濟條件為標準來購買合適的奶粉。【詳細>>】
好奶粉的幾個條件
成分:除營養均衡外,更要針對寶寶需求做機能性選擇,對於奶粉中所添加的特殊配方,也應有臨床實驗證明或報告。
品牌信用:以具研發背景的大品牌為首選,尤其具國內外長期銷售歷史,從研發、生產、銷售、製造皆由同家公司一致作業,確保產品品質。進口奶粉除在歐美各國有銷售品牌,還應具第三國銷售證明。
包裝標識清楚:包裝外明確標有營養成分、營養分析、製造日期、保存期限、使用方法。
專業服務:提供消費者售後服務及長期專業諮詢。
售價合理:因奶粉成分多半大同小異,故對標榜特殊成分或功效而售價特別昂貴的奶粉要特別小心,以免受騙。
諮詢專科醫師:奶粉選購應以適合寶寶階段性成長之營養需求為考慮,若父母親無所適從或缺乏信息,可請教專科醫師。由於國內雙薪家庭普遍,導致在時間、空間無法配合的情況下,媽媽們紛紛以奶粉取代傳統母乳,鑑於奶粉層出不窮的飲食安全問題,建議家中有幼兒的媽媽們,不要輕易放棄母乳餵養這個能提供寶寶營養、免疫力及提升親子關係的機會。若情況真的不允許,也應慎重選擇,不要隨便聽信傳言。
寶寶需要高鐵奶粉嗎
澳洲研究人員針對493位9個月大健康寶寶進行實驗,以了解牛奶、低鐵含量奶粉、高鐵含量奶粉對寶寶發育的影響,直到寶寶滿18個月大為止。
數據顯示,鐵質強化奶粉雖然可以增高寶寶血液中的鐵含量,但是這3組寶寶的身體和智力發育卻沒有顯著的差異。也就是說,寶寶在9個月之後,喝哪種奶粉均不會影響寶寶發育。然而專家卻指出,寶寶在三四個月大就會開始吃半固體流質食物,所以不一定要從奶粉中吸收鐵質。因此這個研究特別挑選9個月大的寶寶來做研究,似乎有點值得商榷。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不久前公告了「鐵質強化嬰兒奶粉的重要性」的資料,建議媽媽最好用母乳餵養嬰兒,如果不餵母乳,就要特別選購高鐵嬰兒奶粉。如果能夠讓6~18個月大的嬰兒食用鐵含量上限為「奶粉泡開之後濃度為每公升4~12毫克」的嬰兒奶粉,寶寶不但可以避免貧血問題,智力也能夠得到正常發展。
如果你希望寶寶健康成長,你又無法親自餵奶的話,最好與小兒科醫師討論「鐵質強化嬰兒奶粉」的服用方法。雖然要讓小嬰兒吸收充足的鐵,但也別吃得太多,以免造成副作用。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