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三世為何不據守堅城?鹹陽宮考古發現真相,專家:沒有修築城牆

2020-12-18 史料橫生

大家曉得子嬰嗎?很多人可能只知道秦二世胡亥,其實除了秦二世胡亥之外,秦朝還有三世,那就是子嬰,子嬰才是大秦的最後一位統治者,在位僅僅46天。

子嬰是被趙高立為秦王的,沒想到5天之後,趙高就被子嬰給設計誅殺了,可是沒多久之後子嬰就不得不投降劉邦,至此大秦朝才算是真正的滅亡了。

其實許多的歷史學家提出了疑問,那就是當時的秦三世子嬰為何不據守堅城呢?其實當時的秦國可以說是到了崩潰的邊緣,但是並未到滅亡的地步,其實秦國卻的就是喘息的時間,只要當時的子嬰據守堅城的話,很可能劉邦是無法攻克的,但是沒想到的是子嬰卻選擇了主動出擊,這一下來卻直接葬送了大秦王朝。

子嬰的意外主動讓許多歷史專家陷入了爭議,好在後來鹹陽宮的考古行動卻幫助我們後人揭開了這一千古謎團,鹹陽宮就是當時秦朝的正宮,也是大秦的國家權力象徵,位於西安市西,鹹陽市東15公裡處。

後來鹹陽宮遺址更是被列為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陝西省考古隊就對鹹陽宮進行了考古發掘了,但是沒想到卻發現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收穫,那就是居然發現鹹陽沒有修築城牆,這按理來說是不可能的。

而後一些學者研究後說這可能只能說明這才是真正的體現了大秦帝國的那種俾睨天下的霸氣吧,沒有外城牆,卻採用了城郭格局,這應該就是為什么子嬰不據守堅城的直接原因了吧,沒有外城牆的防禦,還如何去抵抗劉邦的軍隊呢?為此子嬰也是非常無奈的選擇了主動出擊,在他看來,或許只有主動出擊才能有一線生機,不然的話肯定是必敗無疑。

試想一下如果鹹陽宮有設立了城牆的話,那麼劉邦是幾乎不大可能攻克的,再加上劉邦的軍隊是遠道而來,兵卒自然是非常疲憊的,而且又是孤立無援,只要子嬰守住了,什麼樣的結局都有會發生的。

但是歷史沒有如果,鹹陽宮奈何就是沒有外城牆,這只能說是天意吧,後來劉邦沒有殺掉子嬰,而是選擇了讓人看管,沒想到的是項羽進入鹹陽之後卻殺掉了子嬰,並且大肆的焚燒秦朝宮室,還進行了殘忍的大屠殺。

相關焦點

  • 成都市資訊|成都再發現唐代城牆 千年前成都城輪廓是這樣的
    成都再發現唐代城牆 千年前成都城輪廓是這樣的寬約9米至12米的唐代城牆牆體。唐代城牆外磚鋪的「散水」,右側為唐城牆外的包磚,左側為清代城牆遺址。公元876年,唐代劍南西川節度使高駢修築羅城,基本奠定了從唐至明清時期成都城市的範圍和格局。史料記載「周二十五裡」的成都羅城,究竟分布於何處?5月20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外宣布,繼同仁路、天仙橋南街等地之外,在成都的西北角通錦橋附近,再度發現了唐代城牆。結合多年來的考古發現,已經可以勾勒出唐代成都城的範圍和格局。
  • 考古發現塔虎城一片城牆,牆下文物價值低,但這裡卻找到件大寶貝
    塔虎城建成以來已經經過了900多年的風雨侵蝕,在清末民國時期還連遭戰禍,因此毀損不小,許多文物不是被毀壞,就是被偷盜。1961年時,吉林省正式將塔虎城列為吉林省重點保護文物,並且對它進行了保護性發掘。專家們在這裡搜了很久之後,除了殘破的城牆和破敗的遺蹟之外,幾乎是一無所獲。
  • 老虎山遺址為明城牆工程採石場 鑿痕清晰(圖)
    張可 攝  今年5月,揚子晚報報導了鼓樓區老虎山北麓,發現了一處大型明代遺址(揚子晚報5月29日A36版)。記者昨天了解到,此處遺址被確定為明代採石場,而且是為明外郭城的工程,提供條石等建材。此類遺址在南京範圍內也是首次發現。
  • 90多座窯充滿科技感,考古還原南京城牆磚燒制過程
    據學者統計,南京城牆耗費城磚數億塊。這麼多高規格、巨量的城磚,是在哪裡、如何燒製作的? 4月18日是「國際古蹟遺址日」,一場特殊的在線直播活動在南京城牆集磚館舉行,「南京棲霞官窯山明代城磚窯址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馬濤,講述了棲霞官窯山明代城磚窯址的發現成果。
  • 南京發現石頭城遺址 曾是三國東吳軍事要塞
    新華社南京11月17日電(記者蔣芳、屈婷)記者從近日在南京舉行的首屆中國古代都城考古新發現國際學術研討會獲悉,近期考古專家發現了三國時期東吳及東晉南朝的石頭城遺蹟,距今已有約1800年歷史。  史料記載,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年),孫權將其政治中心從京口(今鎮江)遷至秣陵(今南京)。
  • 湖北襄陽鳳凰咀遺址考古:發現五千多年前的古城牆
    中新社襄陽12月12日電 (胡傳林 張攀)武漢大學考古系鳳凰咀遺址考古執行領隊單思偉博士12日向中新社記者介紹,經過近3個月的考古發掘,在該遺址新發現了一千五六百米長的古城牆,初步判斷距今已有五千多年。
  • 棲霞官窯村發現110座明代磚窯
    新華社&nbsp&nbsp&nbsp&nbsp將建遺址公園,列入明城牆遺產點&nbsp&nbsp&nbsp&nbsp去年7—10月,棲霞區官窯村發現大型明代磚窯遺址,成為2016年度南京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
  • 商都在安陽,為何紂王卻在朝歌抗周?考古發現商朝滅亡真相
    事實上,考古發掘也證實,殷墟(安陽)一期到四期的文化是延續的,並且在第四期,也就是帝乙、帝辛(紂王)時代,殷墟不僅有多達60座的宮殿遺址,第四期貴族墓葬所佔比例佔總墓葬比例也高達60%以上。此外,殷墟第四期遺址中,窖穴、灰坑分布密集,這些因素都說明,在紂王時代,都城安陽人口稠密,沒有出現衰落中斷跡象,這些顯然非朝歌考古遺蹟所能比的。這也進一步佐證了商朝的政治中心始終是殷墟而非朝歌。但另一個問題隨即而來:既然安陽才是商朝的都城,人口繁盛,為何紂王卻選擇在朝歌抵抗周軍,失敗後又為何不撤回都城繼續抵抗呢?
  • 棲霞官窯村發現110座明代磚窯 將建遺址公園
    馬濤告訴記者,目前勘探發現的110座窯址已有25座完成了發掘清理,這也是國內首次對南京明城牆的相關窯址群進行大規模的考古發掘。窯址內出土了大量明城磚殘塊,這些殘磚質地細密堅實,一側模印有「應天府提調官……上元縣提調官縣丞」,另一側模印有「總甲趙才甲首……造磚人夫……」等銘文。這批銘文磚證明,當年修築明城牆時,南京當地也建有大型的官營城磚燒造基地。
  • 西安城牆刻滿神秘文字,本以為是遊客塗鴉,真相其實很簡單
    不來西安,永遠不知道西安有多美。初到西安,很多遊客和我一樣,把第一站選在了雄偉的西安城牆。西安城牆的修築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400年前的隋朝,現存的西安城牆始建於明代,歷經600多年的兵荒馬亂、風雨滄桑,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可以說是國內罕見。
  • 延安發現史前遺址,入選十大考古發現,專家:此地有四五千年歷史
    延安發現史前遺址,入選十大考古發現,專家:此地有四五千年歷史國家文物局正式對外發布了我國的十大考古發現,包括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時代遺址、經遠艦水下考古調查等等,接下來筆者跟大家講的這座史前遺址就在其中,它就是蘆山峁遺址
  • 2020年河南考古有啥新發現?
    接到報告後,我們第二天就組織文物考古研究人員趕赴現場進行調查。」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王鳳劍回憶起當初的發現仍難掩喜悅,除了最初發現的象牙化石,在取土現場又發現部分象牙臼齒化石。當時仍處於疫情肆虐時期,考古人員卻毫不遲疑地對該地點展開發掘清理工作,驚喜再次襲來:又發現了一根完整的大象門齒,和取土時發現的象牙位於同一位置,兩根象牙交錯在一起。
  • 夏朝有沒有文字,二里頭遺址考古發現「刻符」,或揭開了真相
    在夏朝諸多神秘之中,最讓人著迷並希望解開的是:夏朝有沒有文字,到底是什麼文字?二里頭遺址考古發現的「刻符」,或揭開了真相。二里頭遺址是不是夏墟,如今還有一定的爭議,本文不討論這個問題,筆者認為二里頭遺址應該就是夏墟,代表了夏朝。
  • 留守女孩報北大被群嘲:沒有考古,多少人將錯過《聖經》的真實…
    那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在過去的這百年多時間裡,在《聖經》考古學中一些重要的發現。看看考古都發現了什麼真相?百姓聽見角聲,便大聲呼喊,城牆就塌陷,百姓便上去進城,各人往前直上,將城奪取。 而且考古專家發現,在石砌護牆的外圍,發現有著大量的城牆磚塊。也就是說耶利哥城不是從外圍攻破的,而是它自己倒塌的。
  • 古代沒水泥,為何明城牆能百年不倒?看到材料,現代人都捨不得用
    市就是交易場所,城就是指的用來保護百姓的城牆。城牆的堅固與否十分重要,這關乎著人們的生死存亡。從古代保留下來的城牆還有不少,最著名的就是南京的明城牆、西安的明城牆了。 城牆不僅是古代百姓居住的地方,也是他們為抵禦侵略者所修築的一個防禦工事,因此古城牆的質量是非常高的,尤其是明朝修建的城牆。
  • 重慶十大考古發現:5000多年前墓葬裡 墓主身體是蜷曲的
    資料圖  華龍網5月23日15時30分訊(首席記者 黃軍)隨著《盜墓筆記》《鬼吹燈》等改編的電視劇的熱播,公眾對考古的興趣越來越大。今(23)日下午,重慶市文物局召開新聞通氣會,公布了重慶市「十二五」期間十大考古發現,巫山縣大水田遺址、永川區漢東城遺址、合川區釣魚城範家堰遺址、渝中區太平門遺址、九龍坡慈雲寺遺址群考古調查等項目入選。
  • 鳳凰咀遺址考古有重大發現
    眼下,隨著武漢大學考古系對鳳凰咀遺址南部的發掘,一座距今五千年的古城走入人們的視線。從今年九月開始,武漢大學考古系對鳳凰咀遺址南部450平方米的地方進行發掘,到12月7號,發掘出新石器時期的房址七間,最小的僅有七八個平方米,最大的五六十平方米。
  • 2020年河南考古有啥新發現?「大咖」帶你穿越「考古現場」解鎖文明...
    考古人員還從象牙門齒附近同一地層採集了打制石器28件,有石核、石片、砍砸器和刮削器等類型。專家從採集的化石和石器初步判斷,廉莊古生物化石及其它遺存的時代可能屬於中更新世晚期或晚更新世早期,當時的人類約為猿人晚期或者智人早期。同時,這些舊石器地點的發現為研究更新世時期南陽地區古生物、氣候、環境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 南縣考古發現九座古炮臺 呈圓形環繞疑似古城遺址
    大郎城村稻田環繞的2號炮臺。南縣考古堪查現場。紅網時刻10月10日訊(通訊員 胡建根 陳莉 益陽分站記者 劉慧婷)近日,南縣在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塗家臺遺址開展考古勘查時,發現塗家臺遺址附近原大郎城的九座古炮臺。
  • 五項考古新發現讓夏文化更可信
    這些發現表明,二里頭都城極可能已出現了分區而居、區外設牆、居葬合一的布局。  專家點評:王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各種跡象表明,夏都有嚴整的規劃。不僅是宮城居中,而且周圍還有用圍牆圍繞起來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