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6月11日訊(記者 劉鎮東 黃京 實習生 羅珊)透過屏幕,手指一點,通過大數據反饋,老師立刻就能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屏幕共享、搶答、互評互改……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專注力更強,一節45分鐘的課堂變得智慧又高效。今天下午,由長沙市開福區教育局和開福區教育科學研究中心舉辦,開福區三校聯合同課異構智慧課堂教研交流活動在長沙市北雅中學舉行。
為促進開福區信息化教學應用落地,充分探索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此次活動由北雅中學、周南秀峰學校和長雅中學三校聯合授課。其中,初一語文學科由北雅中學文藝璇老師和周南秀峰學校曹宇航老師授課,初一生物學科由北雅中學楊沐老師和長雅中學沈娟玲老師進行教學。
下午14點,在《偉大的悲劇》課上,北雅中學初一語文老師文藝璇利用平板電腦進行討論、測試、搶答等功能,從「遺憾的失敗者——偉大的英雄——悲劇的價值」內容幫助學生深入體會課文內容含義。給與學生更多展示、交流空間,與學生互動討論,學生宛若課堂主人般抒發自己的見解、講述自己的感受。據文藝璇介紹,其實在課前,利用101網校名師微課就已將課堂的學習環節放在課前,通過檢測數據分析可以充分了解學生預習情況,並針對學生疑難問題重點精講。
文藝璇說,因為語文學科更多在於理解,在信息化利用上相對數學和英語要少一些,但信息化平臺中的前置學習、基礎學習以及內含的小遊戲為課堂帶來了很多便利。其中,課堂運用搶答和抽答環節時總能點燃學生的興趣,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課堂變得更高效。
來自北雅中學1902班的誾澤盛說:「我非常喜歡聽信息化平臺裡的強化課堂,可以及時查漏補缺,鞏固課堂知識,有效規劃自身學習進度,我的自主學習得到顯著提高。」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智慧化的必經之路,藉助信息技術,老師備課、教學、作業批改等變得更高效。而原本單一的傳統課堂教學,通過數位化、智能化、智慧化過程,讓課堂『活』了起來。」北雅中學校長吳志勇介紹,學校於2019年下半年開始在初一年級開設了4個信息班,並以這4個信息班為點,由點到面的推進各個年級教育信息化進程。同時,每半個學期召開一次研討會,分享信息化教學經驗及總結。此外,為快速實現教育信息化,學校還專門設置了一個信息中心,將各個平臺之間的信息打通,實現萬物互聯。
[責編:楊斯涵]
[來源:三湘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