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民委:辯證認識普通話與少數民族語言文字關係

2020-12-25 中國政府網

    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發展與成就情況新聞發布會於5月17日舉行。發布會上,有記者就國家通用文字語言與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之間的關係發問。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丹珠昂奔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應該科學地、辯證地、統一地去認識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與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之間的關係,而不是把它們對立起來。

    第一,憲法裡有這樣兩條。一是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自由,這是憲法的規定。二是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對這兩句話應該科學地、辯證地、統一地去認識,而不是把它們對立起來。

    為什麼這樣講?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這不光是民族地區,內地其他地區也一樣。因為上海人要說上海話,廣東人要說廣東話,廣東人也可以說普通話,上海人也可以說普通話。在公眾場合可以說普通話,在家裡,老鄉們見面在一起就可以說方言,這互相有區別,但是不要緊。關鍵是不能把這個問題絕對對立起來,比如只能說普通話或者只能說方言,這樣的話對這個問題就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丹珠昂奔舉例說,「我」這個詞兒,上海人叫「阿拉」,北京話是「我」,青海把「我」叫「諾(音)」。經常大家用的話,比如「我弟弟的箱子底子是紙糊的」,如果用青海方言講的話誰也聽不懂,但是用普通話大家都能聽得懂。少數民族語言是同樣的道理,各個民族都有民族語言,在民族地區要為民族群眾服務,就需要用民族語言。但是在全國,在整個國家的層面,在其他地區要做工作,就需要普通話。

    「比如像我到民族地區可以講藏語,在這兒我就可以用漢語來說,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到青海的漢族老鄉們那兒就可以用青海的方言來講。」丹珠昂奔說。

    丹珠昂奔表示,在這些方面,要批評兩種極端的思想,一學普通話就說搞「同化」,這是錯的。一說民族語言就說是不是有狹隘的民族主義思想,這都是錯誤的理解。因此,應該辯證、統一、全面地看這個問題,這兩者不是對立的關係,而是統一的關係。作為國家民委,國家的部委和各級政府就要落實好這兩句話。也就是說,落實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同時也要落實好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就是要全面地理解憲法精神,全面地貫徹落實好憲法精神。

相關焦點

  • 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實現各民族團結平等的重要保障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明確規定,普通話是國家通用語言,規範漢字是國家通用文字。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範化、標準化工作,是普及教育、發展科學技術、提高社會信息化水平的必要前提和先導工作。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意義重大。一是有利於提升勞動力素質,推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 巴特爾:學習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各民族的共同責任
    中華文明之所以能成為世界唯一沒有中斷的古文明,我國之所以成為超大規模的統一多民族國家,就得益於各民族能夠使用通用語言文字,不斷深化交往交流交融。從世界範圍看也是如此,從羅馬帝國到文藝復興後的英國、法國等都將語言作為國家認同的手段,以國家意志在全國推廣通用語言文字。我國憲法第十九條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三條規定,「國家推廣普通話,推行規範漢字」。
  • 教育部 國家語委關於印發《〈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
    教育部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2016年12月23日《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分工方案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一)大力提升農村地區普通話水平開展農村普通話宣傳推廣工作,大力提升青壯年勞動力普通話水平(國家語委牽頭
  • 【共有家園】當前我國少數民族語言政策解讀
    早在20 世紀50 年代,國家為了制定發展少數民族語言研究的遠景規劃,成立了中國科學院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確立了幫助少數民族創製和改進文字的基本任務。在此基礎上,組織了7 個工作隊共700 多人分赴全國各少數民族地區調查語言。
  •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接通的是各民族感情!
    據媒體報導,雲南省開展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攻堅工程,幾年下來效果明顯。不久前,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100多名來自貧困家庭的青年接受普通話培訓後,在江蘇崑山的一家企業順利就業。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多方言是我們的文化特徵。各民族語言文字、地方語言文字共同成就了中華民族文化表達的豐富性,每一種語言文字都有深厚的情感基礎和文化根基,都值得珍視。
  •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接通的是各民族感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青少年通過學習漢語漢字,掌握更多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獲得更多就業發展機會。據媒體報導,雲南省開展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攻堅工程,幾年下來效果明顯。不久前,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100多名來自貧困家庭的青年接受普通話培訓後,在江蘇崑山的一家企業順利就業。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多方言是我們的文化特徵。
  • 國家民委直屬的6所民族類大學盤點
    國家民委全稱為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是國務院下屬正部級部門,歸中央統戰部領導。國家民委承擔國家民族政策的執行和管理,對於中國的各民族大團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國家民委有6所直屬大學,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
  •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使用情況的調查和研究(1)
    就國家來說,世界上基本上沒有一個國家是只使用一種語言的,由於一般情況都按原住民語言統計,排除外語、移民和使用功能和範圍很小的語言,於是像韓國和日本這樣的國家都成為只使用一種語言的國家。世界上這類國家是少數,大多數國家按原住民語言來統計都是多語言的國家。世界是多語言的世界,國家是多語言的國家,語言問題就成為世界和國家問題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 【收藏】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接通的是各民族感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青少年通過學習漢語漢字,掌握更多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獲得更多就業發展機會。據媒體報導,雲南省開展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攻堅工程,幾年下來效果明顯。不久前,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100多名來自貧困家庭的青年接受普通話培訓後,在江蘇崑山的一家企業順利就業。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多方言是我們的文化特徵。各民族語言文字、地方語言文字共同成就了中華民族文化表達的豐富性,每一種語言文字都有深厚的情感基礎和文化根基,都值得珍視。
  • 【要聞】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接通的是各民族感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青少年通過學習漢語漢字,掌握更多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獲得更多就業發展機會。據媒體報導,雲南省開展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攻堅工程,幾年下來效果明顯。不久前,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100多名來自貧困家庭的青年接受普通話培訓後,在江蘇崑山的一家企業順利就業。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多方言是我們的文化特徵。各民族語言文字、地方語言文字共同成就了中華民族文化表達的豐富性,每一種語言文字都有深厚的情感基礎和文化根基,都值得珍視。
  • 解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接通的是各民族感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青少年通過學習漢語漢字,掌握更多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獲得更多就業發展機會。據媒體報導,雲南省開展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攻堅工程,幾年下來效果明顯。不久前,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100多名來自貧困家庭的青年接受普通話培訓後,在江蘇崑山的一家企業順利就業。
  • 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國政協...
    處理好推廣國家通用語言與尊重各民族語言文字的關係,是做好工作的重要方面。建議:一、引導幹部群眾辯證、全面看待兩者關係。為少數民族群眾服務,需要用民族語言;但在全國層面,要適應市場化、信息化發展趨勢和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要求,就需要普及國家通用語言。
  • 光明時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接通的是各民族感情
    作者:李思輝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青少年通過學習漢語漢字,掌握更多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獲得更多就業發展機會。據媒體報導,雲南省開展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攻堅工程,幾年下來效果明顯。不久前,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100多名來自貧困家庭的青年接受普通話培訓後,在江蘇崑山的一家企業順利就業。
  • 語言文字工作
    內蒙古等12個省(自治區)語委辦、民語委辦等有關人員40多人參加會議;教育部民族教育司、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國家民委文化宣傳司負責人出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會議全面總結、交流了六年來開展民族教師普通話和民族語言培訓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經驗,就如何從各地實際和社會需求出發,進一步提高對培訓工作的認識,並就克服困難、創造條件、努力擴大培訓規模等問題展開了研討並達成共識。
  • 論中國少數民族擁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權力
    主攻南方與東南亞民族語言與歷史文化,亦涉地名研究。授漢藏語概論、侗臺語言歷史比較、漢語與少數民族語言關係概論、語言調查理論與實踐、古代漢語等課程。著作有《漢語與少數民族語言關係概論》(1992,合作)、《布央語研究》(1999)、《仡央語言探索》(1999,合作)、《侗臺語言與文化》(2002)、《漢藏語系量詞研究》(2005,主編)、《西南地區瀕危語言調查研究》(2006)等。
  • 國家民委經濟發展司來羅調研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工作
    摘要】11月2日,國家民委經濟發展司司長張志剛、國家民委經濟發展司巡視員彭澤昌一行到我縣調研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情況,省民族與宗教事務廳黨組書記冀萌新、副廳長蘭秀珍,市民族與宗教事務局局長王壽欽,縣人大常委會主任肖永建,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謝婧等陪同調研。
  • 「學習講堂」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接通的是各民族感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青少年通過學習漢語漢字,掌握更多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獲得更多就業發展機會。據媒體報導,雲南省開展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攻堅工程,幾年下來效果明顯。不久前,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100多名來自貧困家庭的青年接受普通話培訓後,在江蘇崑山的一家企業順利就業。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多方言是我們的文化特徵。各民族語言文字、地方語言文字共同成就了中華民族文化表達的豐富性,每一種語言文字都有深厚的情感基礎和文化根基,都值得珍視。
  • 黃行:中國民族語文事業七十年
    根據1956年制定的發展少數民族語言研究的五年計劃和12年遠景規劃,確立了幫助少數民族創製和改進文字的政策,成立了中國科學院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組織7個工作隊共700多人分赴全國各少數民族地區調查語言。由國家民委和中國科學院組織領導的全國少數民族語言普查工作,把調查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分布和使用情況作為一項主要任務。
  • 【專家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不是「國語」
    《憲法》的這一規定,從國家根本大法的層面,確立了我國各民族語言的平等地位。事實上,我國包括普通話、漢語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在內的所有語言都是國家寶貴的文化資源、經濟資源和戰略資源,都值得我們珍愛。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作出「大力推廣和規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的決議,就是馬克思主義語言平等觀在新時代的繼承和發展。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接通的是各民族感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青少年通過學習漢語漢字,掌握更多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獲得更多就業發展機會。據媒體報導,雲南省開展民族地區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攻堅工程,幾年下來效果明顯。不久前,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100多名來自貧困家庭的青年接受普通話培訓後,在江蘇崑山的一家企業順利就業。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多方言是我們的文化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