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超前學習」跟風攀比,家長如何應對「跟風」的坑?

2020-12-20 小表哥說教育

我有個朋友叫賴賴,他女兒今年上幼兒園大班,他為了讓女兒在上一年級的時候不掉隊,開始為女兒報各種學習班,他說:如果不報班提前學習,那女兒上一年級的時候就跟不上別人家的小孩了。因為他們小區裡和他朋友很多人都為小孩報學習班,所以他也得讓女兒提前學,現在他女兒上了半年的學習班,很多一年級的小姐姐數學運算能力都不一定能跟他大班的女兒比。

也許,很多家長可能也都有遇到過,看到別人家的小孩,還在幼兒園就已經會一年級的運算題了,而自己孩子還停留在只會認幾個字的階段,看著干著急,所以也想方設法的為小孩報學習班,提前學習小學一年級的內容。小表哥也有一個上幼兒園的女兒,很能理解家長的心情,但是,很多家長其實並不是想讓小孩提前學,只是因為看到別的小孩都學,害怕自己小孩掉隊,所以都跟風去學。

家長之所以會跟風去報超前學習班,是因為對小孩每個階段應該掌握的知識不了解,同時,對學生綜合全面發展的情況不了解,所以盲目跟風。

那麼,應該如何避開這些課外補習班的「跟風」坑呢?

1. 想要不跟風,害怕掉隊的思想是關鍵。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績優異、品學兼優,害怕自己小孩掉隊,所以才會跟風。想要避開「跟風」坑,就要平衡自己害怕掉隊的思想。那麼如何才能不害怕掉隊的呢?

首先,家長要糾正自己的觀念,從長期發展來看,超前學習,對小孩來說沒有好處。

其次,家長要清楚的了解,小學生每個階段應該掌握哪些知識,要了解小孩在他的實際年齡段應該掌握的知識,這就需要家長了解學生教材,還要了解自己小孩的知識結構,這樣就能掌握小孩對知識結構體系的掌握情況,就可以判斷出小孩是否掉隊。

2. 小孩是否掉隊,不能只看考試成績。

小學生的成長,不能只看學習成績,小學階段,學生的身體和心智都處於高速發育成長階段,學習成績,只是考量學生成長發展的其中一個因素,家長也不能忽略學生的其他方面的發展,如:興趣愛好,動手能力和社會實踐體驗等等,要綜合全面的看待小孩的成長,這也同樣需要家長去用心引導。

3. 「成長手冊」的修煉,「敲黑板」「敲黑板」「敲黑板」重要知識點。

家長想要掌握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和知識結構掌握情況,需要用心和堅持,家長要將小孩每天的學習情況和考試成績情況全部記錄下來,形成小孩的「成長手冊」,這是一個長期跟蹤的過程,通過「成長手冊」可以清晰的梳理出小孩的具體學習情況。

例如:小孩每日的作業完成情況記錄,小學生的教材學習知識點並不多,而小孩日常家庭作業,其實是小孩對當天知識點學習的檢測,家長把每日作業完成度和完成情況記錄下來,長期堅持後,會形成小孩的知識點掌握結構脈絡,同時還要記錄學校的考試成績結果(記錄方法可以有很多,拍照、電腦記錄相結合等),結合小孩一整個學期的檢測情況,家長通過「成長手冊」可以很容易分析出小孩在每個知識節點上的掌握程度,家長可以一目了然。

通過「成長手冊」的分析,不光是對家長了解小孩的學習有幫助,還可以針對小孩的知識結構薄弱點進行專門加強,這樣,小孩的學習自然而然就會全面提升,家長也不用盲目跟風報名學習班了。

從長遠發展的角度看,「跟風」超前學習,對小孩沒有好處,想要小孩全面健康發展,就需要家長用心輔導和協助小孩學習,記錄好自己小孩的「成長手冊」,小孩自己學得舒心,家長心理也放心。

大家好,我是小表哥,喜歡文章的朋友,記得點擊關注,謝謝大家觀看。

相關焦點

  • 孩子攀比跟風怎麼辦?父母的教育很重要
    ,同學之間互相攀比就比如說,當學校裡颳起了一股「卡牌」風的時候,很多孩子都會去小賣部買一些卡牌,收集卡牌。,如果孩子的這種攀比跟風的習氣沒有得到糾正的話,會影響到孩子今後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狀態。·來自家長的影響有的家長就屬於愛慕虛榮、攀比成性的人,在這種家長的教育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只會被父母的缺點所影響,自己也成為一個攀比跟風的人。
  • 「超前教育」下孩子的學習之路
    前面那位家長說:「是啊,學習英語就得每天磨耳朵,慢慢他就都記住了,長大後也自然而然就會說了!」每天都在琢磨如何讓孩子快人一步,提前量都已經打到兩歲的孩子身上了。同時,京譽君也為兩歲的孩子嘆息,處於幼兒階段的孩子剛剛開始感知外界,就要被家長強行「超前教育」。不禁回想起小時候上幼兒園時候的狀態,那時候的主要工作就是「玩」,那時候多幸福啊,現在的孩子活的真是太累了!
  • 孩子跳過大班上學前班,家長跟風這樣做,「超前教育」值得嗎
    孩子跳過大班上學前班,家長跟風這樣做,「超前教育」值得嗎悅悅媽媽最近遇到了兩難選擇,悅悅馬上就要上大班了,她想到底讓女兒上大班還是跟風讓女兒上學前班,她看到帶著差不多大小孩子的寶媽,她就會走上前問一下對方的打算。
  • 莫讓孩子們互換禮物滋生攀比風
    然而,老師的特別提示「禮輕情意重,別買貴重禮物」,這個「買」字又讓家長陷入了盲目攀比的誤區。送的禮物太便宜了,不好意思見其他家長;準備貴重點的,又太浪費錢。正如家長所言,說是小朋友準備禮物,最後還是變成了家長的作業。因而,家長們要在準備禮物上花心思,無形中增加了精神壓力,也助長了攀比之風。事實上,讓孩子互換禮物,是為了引導孩子學會分享、珍惜友情。
  • 黃奕拒絕女兒攀比式購物:有了攀比心理,父母應該如何應對?
    隨後認真的告訴女兒:買東西是自己需要才買,不要跟別人的比,別人的東西是別人的,跟你沒有關係。你今天是自己賺錢了?還是自己努力了?所謂攀比心理是消費心理的一種,是指脫離自己的實際收入水平而盲目攀高的畸形消費心理。這種心理,對於正在成長初期的小孩會產生極大的消極影響。會讓孩子在吃穿用度方面,處處跟別人比較。
  • 黃奕拒絕女兒攀比式購物:有了攀比心理,父母應該如何應對?
    隨後認真的告訴女兒:買東西是自己需要才買,不要跟別人的比,別人的東西是別人的,跟你沒有關係。你今天是自己賺錢了?還是自己努力了?正確的育兒觀念引得一眾網友紛紛點讚。所謂攀比心理是消費心理的一種,是指脫離自己的實際收入水平而盲目攀高的畸形消費心理。
  • 兒童生日派對攀比嚴重,家長怎麼應對
    兒童生日派對攀比嚴重,家長怎麼應對 yinlin 2017-03-01 09:07 來源:澎湃新聞
  • 超前教育愈演愈烈 小學生補物理2歲娃學英語
    原標題:小學生補物理2歲娃學英語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抱著這種心態的家長,恨不得讓還在上幼兒園的孩子直接學完小學課程。近日,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今年暑假,「超前教育」愈演愈烈。  還沒「小升初」急著補物理  「暑假我給兒子報了『機器人學習』補習班,教的都是超出小學知識範圍的初高中物理知識,和一些網際網路信息技術,據說和以後的升學考試有關。」家住漢陽的張女士的兒子,秋季開學就上小學六年級了,即將面臨「小升初」的壓力,「家長很多時候都是跟風報班,孩子的同學都在上課補習,自己的孩子不去就怕落下什麼」。
  • 教育部最新通知,義務教育超前學習全部禁止,家長炸鍋了:好消息
    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六科超標超前培訓負面清單(試行)(以下簡稱負面清單),為各地查處培訓機構超標超前培訓行為提供具體依據。教育部明確要求「培訓內容不得超出統編義務教育教科書的難度。培訓不得超過所在縣(市、區)教學的同期進度和要求,禁止在寒暑假培訓下學期教科書的知識內容。」家長看到這一消息,瞬間炸鍋了,他們直呼:好消息!
  • 幼兒園「超前教育」弊端多多,家長別不信,隱患將在二年級爆發
    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大多數人都喜歡攀比跟風,就體現在"超前教育"上,喜歡拿孩子作比較,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就為孩子操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步步高升,贏在起跑線,完勝在終點。從小就給孩子施加壓力,孩子剛會說話和走路就給孩子報了許多早教班,一方面出於跟風,別的家長給孩子報的,自己也不能落下;一方面出於父母沒信心,我覺得把孩子留在身邊,還不如找一個專業的幼師來管教孩子,這樣能夠讓孩子學的東西多。不管怎麼樣,先讓孩子領先在起跑線上,家長就為孩子操心忙活的找起了早教班。
  • 家長警惕!攀比開學「裝備」之風不可小覷
    但是有一些問題卻應該引起我們重視: 大一新生開學,準備必要的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是必須的,但是一些大一新生在電子產品,美顏護膚,衣服鞋帽等方面,竭力向著「高檔」「標準不斷」「躍進」靠齊,這可就過分了!背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社會攀比之風的存在,家長為了獎勵高考成功的孩子而出手大方,以及認為「高配」能夠提升孩子信心,給新同學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等不當觀點,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 暑期「超前教育」:2歲孩子背詩詞 小學生學物理
    本報記者  杜 曉  本報實習生 馮一帆  如今,「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已經成為許多家長的座右銘,「超前教育」成為不少家長的選擇。  所謂「超前教育」,是指不符合年齡段的教育。「超前教育」要求孩子學習較大齡孩子的知識,達到看上去「比其他孩子更聰明」的狀態。
  • 學生在學校也存在各種攀比,必須依靠自己實力,而不是家長實力
    許多家長溺愛孩子,只管給錢,不管孩子如何花錢,甚至經常用賞錢強化孩子的學習等等,這些都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孩子們不良的金錢意識和價值觀念。那麼,小學生受到的所謂教育基本是呵護、激勵、奉承等教育,好比溫室的花朵,老師、家長過分的嬌寵,是促使花朵嬌豔的基肥。攀比,實質上是家長不可迴避的問題。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應該教育孩子去:比學習,比努力,比能力,比創新……很多時候,人是有那麼點「攀比」意識的,小學生更需要正確的「疏導」:攀比,必須依靠自己的實力,而不是家長的實力。
  • 超前教育有多坑娃?「拔苗助長」的怪圈怎麼破?德國做法值得借鑑
    例如:現實中我們看到的2歲孩子背詩詞,小學生學物理,寒暑假補習高年級功課等都屬於超前教育。   這樣單一的評判標準無形之中就把孩子和家長「逼」上了一條超前教育的道路,以應對當前的應試教育。
  • 不要給孩子從小灌輸名牌思想,當心這種跟風攀比,最後是有苦難言
    ,為了孩子的健康心理成長,希望家長不要從小給孩子灌輸名牌、或者貴就是好東西的思想,現在越來越多幼兒園孩子送禮一出手看似很大方,實際上都是屬於一種物質類的跟風攀比,而禮物的本質也變得越來越物質化。那麼,關於孩子的校園跟風式攀比家長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呢?1、 正確看待攀比存在的價值攀比存在的價值也是雙面性的,並非所有的攀比就是在耍大牌、比誰更有錢,比如吃飯爭第一、跑步爭第一、排隊爭第一……,這些都具有積極的促進性作用,孩子在相互比較裡也充滿學習和上進的動力。
  • 家長如何應對孩子的叛逆期
    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很多人都會想起孔夫子的那句話「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大致的意思就是說,跟他們相處太親近,他們就不懂得謙遜,不尊禮節,如果與他們疏遠的話,他們則會埋怨你、會不高興。那麼,究竟要如何應對孩子的叛逆期呢?是聽之任之嗎?還是家長暗自惆悵?如果家長不作為,孩子要多久才能走出叛逆期?我們究竟要花多長時間,才能緩和叛逆期帶來的親子隔閡?
  • 都知道超前學習不好,為什麼超前學習的還這麼多?
    超前學習的危害這些年超前學習可謂是越來越嚴重,幼兒園學小學內容,小學學初中內容。很多孩子在六年級就完成了初一的內容,就這樣一直持續到高考。除了費時間,還給家長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壓力。為了升學,一上小學,奧數課和英語就跟上了,甚至還有家長在小學低年級就開始學習大語文。為了上這些課,家長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很多小孩子一年要好幾萬的培訓費。課外作業的輔導加上上下學的接送,這都需要家長的付出。這也就是說,超前教育除了給家長帶來巨大經濟壓力外,也耗費了家長大量的時間。
  • 現代父母的焦慮人生:攀比、追求完美、跟風,對孩子真的有用嗎
    孩子剛上小學,就要學習各種高年級的奧數問題;剛學會寫字,就讓孩子速記。在知乎上看到有位爸爸驕傲地分享:我家孩子5歲,唐詩300首都已經背得差不多了,然後鄰居、孩子同學的家長,紛紛開始效仿他的培養方式,可又做得不到位,導致很多孩子由於跟不上而叛逆。其中有個家長說孩子連做夢都在背,看著很心疼,但想著這樣能變優秀,心裡想著狠狠心就好了。這種超前的焦慮,讓孩子累,家長也跟著累。
  • 小學生有學習問題,家長如何跟老師諮詢?要掌握三問三不問
    作文一個星期練幾篇……諸如此類的,關於語文學習的問題。面對家長和學生們的困惑,大家對學習的焦慮是統一的,現在的小學生們學習能力都非常強,不是因為學習資源太少了,而是恰恰相反,我們接觸到的學習信息、資源太多了,家長不思考,徒焦慮。
  • 5年級回頭看那些我避開的坑:超前學習、英語、補習班、奧數
    德國早期教育的範疇其實比我們更廣泛,著重於學習禮貌舉止、社會公德、交通常識、生活常識,培養自理能力、動手能力、閱讀習慣。只是他們的學習方式不是課堂灌輸式,而是在遊戲活動中自由進行。德國幼兒園教育還包括了解社會機構職能,比如參觀警察局、消防局,學習如何報警,了解他們如何進行救助工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