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有學習問題,家長如何跟老師諮詢?要掌握三問三不問

2020-12-16 小島語文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很感謝家長朋友們的信任,我常收到這樣的留言:小島老師,我家孩子四年級了,字寫得不好,怎麼辦?小島老師,我們小學一年級就已經把所有小學階段的古詩學完了,還應該學什麼?老師,錯別字太多,是不是要多讀課文?閱讀理解不好,怎麼看書?作文一個星期練幾篇……諸如此類的,關於語文學習的問題。面對家長和學生們的困惑,大家對學習的焦慮是統一的,現在的小學生們學習能力都非常強,不是因為學習資源太少了,而是恰恰相反,我們接觸到的學習信息、資源太多了,家長不思考,徒焦慮。

家長們面對小學生產生學習問題後,給我的感受就是思維混亂、不經過思考、到處去找「救命稻草」,可能老師一句:最近你們家孩子上課注意力不太集中。家長就要給孩子報上幾個輔導班,甚至是注意力訓練的「頭腦風暴「培優,完全不思考,我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和他真的需要輔導嗎?家長和老師常常因為溝通不良,而引起很多誤解和矛盾,面對學生的學習問題,我們該如何溝通呢?家長需掌握三問三不問的原則,才能有效解決孩子的學習問題。

1、自問原因,不問答案

孩子有了學習問題,家長緊張慌亂是正常的。接下來如何幫孩子糾正和改正問題,則是關鍵。有的家長不知道怎麼做,就去問老師,把問題丟給老師。遇到負責的老師可能會跟你講上幾句話,聊一聊學習方法和輔導方法。不過大部分老師面對家長:作文該怎麼寫?閱讀如何積累?語文該怎麼學?這種大命題的「拷問「,還是無法用簡單幾句話來回答家長,因為老師們都要用一生的教育經驗去解鎖各種各樣的學生和學習問題,更別說只用一兩句話就能解決好問題的。

家長在溝通的時候,一定要自問原因,也就是為什麼我的孩子會出現這個學習問題?是不是我的督促太少了?孩子的性格毛躁字寫不好?我們家的閱讀氣氛不好,爸爸總刷手機,爺爺天天看電視?家長能夠先自問原因,不要急著去問老師答案,這是第一點的一問一不問。家長思考好了,就有了對問題的梳理,就不會有不加思考的問題脫口而出了。

2、自問方法,不問結果

在我的語文教學中,我常和家長說,要針對孩子自身的學習情況,老師的學習建議只是借鑑,並不是萬能法寶。想要提高語文成績,其實就是和自己較勁,多和自己比較。70分的同學,通過優化學習方法,考到了80分。這就是進步,但是70分的同學,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到90分,不可能一天一周一月就能達到的。學習的過程就是積累的過程,有了問題,我們解決問題。

簡單的道理大家都懂,分到家長這裡,還是會不厭其煩地問老師:我們家孩子字寫不好到底怎麼辦啊?老師,他都上六年級了,馬上就小升初了。遇到這樣的家長提問,我只能搖搖頭,家長們學不會自己解決問題,不知道如何去搜索問題,只想不勞而獲地直接問到答案、結果,這樣的教育方式,傳達給孩子,也會是練習就翻答案、作文就靠背範文碰運氣等小聰明學習了。家長能做到先自問方法,不問結果,自己先去捕捉信息,孩子的成績也就不會太差了。這就是第二點二問二不問。

3、 自問學習,不問成敗

小學階段的家長,特別喜歡比較。別的班的學生已經都把課本學完了,我們班為什麼還再學課文啊?別的同學都已經去參加作文比賽了,你連日記都寫不好,腦子笨死了。小學生因人而異,有的孩子學習天賦好,學得快。有的孩子天賦差一些,學得慢。家長的標準定得高,喜歡對比的話,孩子就永遠學不好。

家長能夠自問學習,不管是輔導工作還是學生自己的學習勁頭,都需要總結和反思。如果家長都拒絕成長,你有什麼理由要求孩子飛奔呢?自問學習,不問成敗,這就是第三點三問三不問,家長能夠和自己對比,在學習過程中付出了、努力了,不問結果,只問心無愧。關於小學生有學習問題,家長如何跟老師諮詢?這個「三問三不問「的原則,大家掌握了嗎?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家長如何跟老師諮詢孩子學習問題?溝通技巧掌握不好,問了也白問
    有可能家長並不是想問孩子的學習問題,他只想得到老師一句:我會對孩子嚴加管教。一方面大部分家長在諮詢學習問題的時候,常常找不到重點。最常見的就是:老師,我孩子語文成績太差了,怎麼學啊?而你花了一番功夫去了解之後,發現孩子的語文成績並不差啊,平均80多分,家長眼中的差是為什麼不能考到95分以上。
  • 小學生「超前學習」跟風攀比,家長如何應對「跟風」的坑?
    想要避開「跟風」坑,就要平衡自己害怕掉隊的思想。那麼如何才能不害怕掉隊的呢?首先,家長要糾正自己的觀念,從長期發展來看,超前學習,對小孩來說沒有好處。其次,家長要清楚的了解,小學生每個階段應該掌握哪些知識,要了解小孩在他的實際年齡段應該掌握的知識,這就需要家長了解學生教材,還要了解自己小孩的知識結構,這樣就能掌握小孩對知識結構體系的掌握情況,就可以判斷出小孩是否掉隊。2. 小孩是否掉隊,不能只看考試成績。
  • 小學老師解釋:小學生之間學習上的差距是如何拉開的?
    很多家長在這個時候都擔心孩子不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因為幼兒園時期還看不出孩子之間的差距,可是進入小學後,家長能明顯感覺到孩子學習上開始吃力。所以那些害怕孩子在小學就落後的家長,此刻關心的問題就是:孩子明明不笨,為什麼上小學後學習就落後了呢?
  • 如何提高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家長老師一定要看哦!)
    當今社會對英語的應用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了,家長和老師都有意識的培養孩子們對學習英語的興趣,期望讓孩子從被動學習的狀態轉變成主動學習的狀態,從應試學習的狀態變更為技能學習的狀態。但是,有時候我們的期望和期待有現實又有著衝突。
  • 小學生偷聽老師和家長對話:被家訪都是問題生?
    小學生偷聽老師和家長對話:被家訪都是問題生?   「老師家訪的都是問題學生嗎」、「每天都是吃飯做作業
  • 如何指導小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對學生來說,實際上是一個技術,一個技能。作為小學生來說,他們在學習方法方面,是比較欠缺的,所以需要我們老師來引導,讓他們能夠掌握到一些比較科學的、有效的學習方法。那麼從學習方法的指導內容來說,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 小學生最重要的語文學習能力是閱讀?語文老師告訴你:是傾聽力
    回答家長的這個問題很難,因為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不一樣,家長能做到的程度也不一樣,做好最基本的學習基礎,我們才有前提去考慮如何提高能力。如果基礎的東西都無法掌握,再去提高語文的學習能力,那就是一件很難的事。除了消耗掉家長的耐心,還容易讓學生對語文學習喪失興趣。那麼對於小學生來說,在小學階段,什麼樣的語文學習能力最重要呢?是什麼學習能力影響著我們的語文成績呢?
  • 老師向家長反映孩子學習問題,家長如何回復,這3個套路你要學會
    讓你有一種感覺,佛系家長真的很淡定。在家校溝通中,我們老師面對的不是一位家長,常常是一個教育智囊團。剛和媽媽溝通完一輪,沒過多久,爸爸再來溝通一輪。很可能第二天,爺爺奶奶是曾經的退休老教師,特級教師,也來溝通一輪。也有一些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和學習期待值過高,不能接受孩子有缺點,對於小學生老師,有學習問題都是很正常的現象,正因為如此,才需要我們家長和老師幫助孩子去解決。
  • 家長如何跟老師溝通
    每個家長都希望老師更關注自己的孩子,有什麼小問題的時候能跟家長及時有效的溝通。 但是,一個老師對著的是三四十個甚至更多的孩子,如何有效的跟老師溝通,讓老師把你家的娃放在一個相對重要的位置呢? 第一,掌握溝通的節奏,間隔時間。
  • 王尚:問老師問題的技巧(家長與同學們都要看)
    王尚:問老師問題的技巧(家長與同學們唐代文學家韓愈定義了老師的作用:1傳道、2授業、3解惑;同學們和家長們一定要搞明白:1傳道與2授業,都是大鍋飯只有3解惑才是個性化的,才是針對你自己學習問題的學習模式。不過大部分的學生和家長們,並不知道如何來去問老師問題,不善於讓老師幫你解惑,幫你學習。如何讓老師幫你解惑?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清晰告知老師你的問題是什麼。你連問題都沒有向老師描述清楚,那麼老師怎麼來幫你解惑呢?我們問老師問題,一定要本著這樣的原則:問小不問大。
  • 家長和班主任聊天,做到「一聽兩不問」,更能獲得老師的好感
    現實生活中,家長只有和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聊天,才能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和生活狀態。和老師聊天也是一門學問,有很多注意事項。一些家長會讓老師覺得不舒服,因為他們不懂得如何聊天,經常會觸碰到老師的底線和原則,所以引起老師的反感也是很正常的。
  • 聰明的家長,是孩子受老師關照的前提,看別人家長如何給老師送禮
    開學後給老師送禮,甚至有的家長積極當選家委會,想用為老師分擔教學任務的方式,贏得老師好感,這樣老師就能對孩子好一些。在我的教學實踐中,當家長完全不配合老師的時候,我還會更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有種心有餘力不足的感覺。所以,聰明的家長是孩子受老師關照的前提,想和家長朋友聊聊,開學後如何給老師「送禮「。
  • 去幼兒園接孩子,家長要注意「2問3不問」!來自幼兒園老師的建議
    那位孩子跟爸爸的對話大致是這樣的:爸爸問:「今天你跟小朋友打架了嗎?」孩子回答:「打了。」爸爸:「是不是有人欺負你?如果別人打你,你一定要還回去,告訴老師也行,讓老師收拾他。」02,去幼兒園接孩子,家長要注意哪「2問3不問」?「3不問」去幼兒園接孩子回家,家長的不同問話其實也體現了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為了更加正確地引導孩子的價值取向,有些問題建議家長最好還是少問孩子。
  • 心理諮詢系統學習訓練——跟楊明磊老師學諮詢
    二:後現代心理諮詢學派總匯整你知道心理諮詢從現代轉向後現代是如何發生的?轉向後現代的心理諮詢相對於過去有何革命性的改變?學完後現代心理諮詢六大取向(焦點解決、敘事治療、合作對話、家族系統、多元文化、女性主義治療)要花你多少時間多少金錢?
  • 小學生頻繁換老師:家長認為不利於孩子學習,學生無動於衷不著急
    不管如何,不管是從老師角度還是學生角度還是家長角度來看,我覺得頻繁換老師還是不好,弊大於利,尤其是對於小學階段的小學生來說。換老師一定是有影響的:從老師角度:老師們自己也知道,好的老師容易被學生接受,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而有些老師就容易受到整個班級的排斥,從而排斥這門學科。
  • 寶寶上幼兒園,家長要記牢「九問十不問」原則,幫娃愛上幼兒園
    還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又要有一批寶寶要進入幼兒園了。從一出生就在爸爸媽媽身邊的孩子,馬上要獨立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很多家長感到非常擔憂和焦慮。擔心孩子不適應,擔心孩子吃不好飯,擔心孩子和同學不能好好相處,在幼兒園被欺負,於是很多家長每天一接到孩子,馬上就會問孩子今天在幼兒園的情況:「有人欺負你嗎?有的話,馬上告訴媽媽。」「老師好不好,兇不兇?」
  • 培養小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培養什麼,有了這3個方向,家長就明白了
    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有一部分工作都是在解決家長們的焦慮。有家長常常在深夜發來信息,老師,我能不能給孩子報個培優班,補一補?老師,針對孩子不好好寫作業的問題,我們家長該怎麼配合您?老師,我孩子這次語文考這麼差,該怎麼給補習?家長常常為孩子出現的一點點學習成績的波動而寢食難安。除了要安撫家長的焦慮,老師在教學工作之餘,更多的是幫助家長來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
  • 家長批改作業,老師怎麼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老師:不必掌握
    開學的蜜月期,孩子期待,老師積極,家長也興奮,差不多每個新的班級,都是其樂融融的場面,再加上很多家長一開始擔心孩子不適應,或者落後於人,開學的前一個星期,即使老師不提醒,家長們也會「熱心」地關注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的。
  • 家長批改作業,老師怎麼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老師:不必掌握
    書面作業要檢查批改,背誦的古詩詞,家長要逐字逐句教孩子背熟,其他的視頻作業家長要陪著孩子打卡上傳……這些作業幾乎都有家長的參與,而老師僅僅在第二天檢查一下孩子作業的完成情況而已。這還了得?這不是本末倒置了嗎。
  • 小學生託管班要如何做才能留住學生和家長?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託管市場發展日益火爆,小學生託管也成為了很多家庭的剛需。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轉向託管市場,而針對託管機構的運營,生源是關鍵,小學生託管班只有留住學生才能長久的發展。那麼,小學生託管班要如何做才能留住學生和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