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給人一條魚,不如告訴他怎麼樣釣到這條魚更有效;我們給人一些錢,不如告訴他怎樣才能掙到錢獲得財富。這個道理運用到學習方面,就是對學生來說,我們要指導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古人說:「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就是善於學習的人,其實老師不用那麼辛苦,但是他的學習效果卻很好,效率很強。而「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學生如果他不善於學習,沒有掌握好的學習方法,老師狠下功夫,學生可能也狠下功夫,但是學習效率很低,成績也不一定好。所謂「善學」,就是善於採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方法對學生來說,實際上是一個技術,一個技能。作為小學生來說,他們在學習方法方面,是比較欠缺的,所以需要我們老師來引導,讓他們能夠掌握到一些比較科學的、有效的學習方法。那麼從學習方法的指導內容來說,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根據不同的學習類型來指導孩子學習
學生的學習是分為不同的類型的,也就是說學生獲取信息的方法、具體的手段是有不同的情況。心理學家根據研究把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和方法分為視覺型、聽覺型和動覺型三種不同的類型,並且進一步在此基礎上把人們的學習類型分為視覺學習型、聽覺學習型、視覺——聽覺綜合學習型、視覺——運動綜合學習型、動覺——觸覺綜合學習型。不同的學習類型之間其實是各有特點,沒有好壞之分,重點是什麼呢?重點是我們要因勢利導、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生他們不同的學習類型的特點,加以針對性地引導。
對於視覺學習型的人來說,他善於用眼睛看,喜歡看,視覺的注意力和視覺的記憶力都比較好,看過他就能記住,所以他平常做作業、閱讀都比較認真,但是這個有利也有弊,他聽的效率就不高,因為聽對他來說不是他擅長的,所以對視覺學習型的孩子,我們就讓他多看,並有意識引導聽覺訓練。
聽覺學習型的孩子善於聽,聽過他就能記住,生活中我們常常見過這樣的人,好多年輕人,經常都要戴個耳機,他什麼都願意聽,所有他感興趣的東西,什麼相聲啊,音樂啊,包括一些學科學習的,比如他要準備公務員考試,他要準備英語的託福考試,他都喜歡聽,他聽的效率比較高,但是他就容易看錯題,容易看錯數字,所有考試的時候,這樣的學生會說:「哎,我沒看到那個題呀,我沒看到那句話呀!」他就容易漏看錯看,所有我們注意到他聽這個方面的優勢,對於他在看的方面的欠缺,要給他一些訓練,要給他一些補充。比如:出示的字不要密集,要大一些;多一些圖片,增加看的趣味性,提高他的注意力。
視覺——聽覺綜合型,這是個比較好的學習類型,就是聽覺、視覺,注意力、記憶力平衡發展,聽覺和視覺的感官都參與了識記,聽課、自學效果都比較好。所有我們就看到班裡有一些孩子他們的學習效率比較高,我們看著好像他不怎麼努力,成績還不錯,可能就是他天生就比較有明顯的優勢。
視覺——運動綜合學習型,這種類型的孩子就是喜歡運動,在學習的時候,喜歡做一些小動作,比如搖頭晃腦,邊讀書,身體不停地晃動,或者是邊走路邊看書,寫作業、聽課的時候,喜歡手裡拿著一支筆轉來轉去,總而言之他就是喜歡有些動作加上。
動覺——觸覺學習型,就是喜歡觸摸,喜歡東摸摸,西摸摸,什麼東西都想用手去感覺一下,喜歡做實驗,喜歡把東西打開、拆卸開,喜歡機械類的這些東西。所以我們一定要看到每個學生,他們天生獲取信息的渠道,自身的優勢是不同的,作為老師就要因勢利導,指導孩子們用適合他自己的方法去學習,這樣對他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是很有幫助的,我們也要有意識地對他不適合的方面,有意識地加以訓練,加以促進。
二、指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事要有計劃性。學習有沒有計劃,計劃得好還是計劃得差,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效率,影響到學習的質量。我們怎麼樣指導學生制訂學習計劃呢?首先,指導學生明白制訂學習計劃的目的和意義,使之成為學生的自覺行動;其次,指導學生分析自己的學習基礎,結合自己的學習基礎,確定自己的奮鬥目標;第三,指導學生擬訂具體有效的學習任務,學習措施和時間安排等;第四,指導學生及時調整學習計劃,以適應學習的發展和情況變化。平時的學習計劃和假期裡的計劃是不同的,總的來說,我們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計劃很重要。要根據計劃來安排自己的學習,會收到一個比較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指導學生學會預習
預習跟學習計劃一樣,其實它也是一個準備的狀態,預習是學習新知識的基礎,預習可以按照以下幾個步驟來進行。第一步:讀。先粗讀後精讀,粗讀一遍領會教材大意,然後再仔細閱讀思考,對讀不懂的地方提出疑問。第二步:畫。畫出重點,理清教材的思路和層次。第三步:批。寫眉批,把自己的看法、想法、體會寫在書旁,聽課時可對這些想法和體會進行驗證。第四步:寫。把自己沒有弄懂的問題寫出來。第五步:思。讀完書合上之後,思考以下問題:下節課老師要講什麼?自己懂不懂?與之相關的知識是什麼?自己是否掌握?自己還有什麼問題沒有弄懂,需要在課堂上留心聽講?帶著思考去聽課,老師講到的,印象就更鮮明了,老師沒有講到的,或者說老師講完了自己還有困惑的,就可以及時的提出來,請教老師。預習和做計劃其實都是為正式的學習的開始做準備,有了這個準備的狀態以後,我們就看到學生的方向性和他的目標特別明確,他就不是稀裡糊塗的,晃晃悠悠的,他是跟老師有呼應的,他對老師講的內容是有自己的判斷的,這樣學習的效率就很高,他掌握的知識就比較牢固,比較紮實。
四、指導學生學會課堂學習
我們制訂計劃、預習都是導向課堂的學習,課堂學習是學習的主渠道,是最主要的方式,當課堂學習正式進行的時候,就可以驗證前面預習的問題,是不是難點,是不是重點。因為帶著前面的預習,帶著前面的思考,學生就能分清重點,分清難點,而且因為他的方向非常明確,知道自己想要獲得什麼樣的一些知識,他的注意力就會很集中,就不會開小差,所以課堂學習非常重要。那麼怎麼樣才能讓學生有一個比較好的課堂學習的狀態,作為老師我們應該這樣指導怎樣指導呢?
第一,要讓學生明確每節課的學習目的。很多老師都會這樣做,開門見山,開宗明義,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關注,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明確學習目的,他就會提出疑問,就會進行積極地聽課,積極地思考。
第二,要讓學生聽課的精神、聽課的注意力集中。怎麼才能做到呢?當然內容是關鍵,老師講的內容是有趣的,是重要的,是引人入勝的。當然還有教學的方法、教學的形式,使用一些教具,特別是對小學生來說,可以多一些圖片,多一些活動,做一些遊戲,做一些訓練,在課堂上適時地提問,多種的形式,多種教學的藝術,防止學生在思想上開小差,保持注意力的穩定性。
第三,指導學生課堂學習,引導學生善於思考,學會思考。我們提到具體教法的時候,老師要善於提問,從不同的角度提問,同學之間互相討論,合作式學習,體驗式學習,都是讓學生不是被動的,而是去建構學習的內容,促進學習的深入和豐富性。
第四,要開拓學生的思路。特別是現在很多中考、高考,要求學生要去做自己的分析,沒有一個現成的標準答案,我們整個的教育理念就是要培養創新型的人才,所以作為老師,就要引導學生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最後解決問題,把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把被動的接受變為主動地探求。
五、指導學生學會複習
作為一個學習的完整的過程,完整的環節來說,包括預習,課堂的學習和複習三個方面。課後複習一定要及時。大家都知道,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遺忘的規律是先快後慢,先多後少,所以及時地複習,把學習的內容把他鞏固下來,穩定下來。複習的時候,可以適度地超額的學習,稍微得給學生拔高一點難度,稍微把內容的量加大一些,給他們一點小小的挑戰,但是一定要適度,不要超過百分之五十。有點老師在給學生布置作業、布置學習任務的時候,你把這個詞、把這道題寫十遍,我認為這個就沒有必要。如果是學四遍他就能掌握好,可以讓他寫五遍,如果他兩遍就能掌握好,那麼讓他寫三遍就可以了。再多的話就是浪費時間和精力,而且也容易引起學生情緒上的煩躁,容易引起牴觸心理。另外,在學習方法的掌握方面要交給學生記憶的方法。記憶方法包括理解性記憶方法、形象記憶方法,聯繫記憶方法,學生根據自己不同的個性,根據自己不同的學習擅長(習慣)來掌握不同的記憶的有效方法。
六、指導學生學會課外學習
所謂的課外學習,是相對於課內學習而言的。當我們說到課內學習的時候,主要是圍繞著課堂,課外學習是課內學習的補充和繼續,課外學習主要是指家庭作業這部分。
首先,要引導學生們科學合理的安排時間。什麼時候學習什麼內容,掌握人的生理髮育的規律,把時間和心情、生理變化的規律都結合起來,比如說你煩躁的時候,就不要做著難度太大的問題,早上、中午、晚上不同的時間段要引導學生們發現自己在什麼時間段學什麼內容效率比較高,不同的學習內容可以交叉來進行。
其次,要指導學生學會自學閱讀。自學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基本途徑,特別是這幾年中考、高考的改革裡面作文閱讀的量很大,所以老師應該在閱讀的內容、閱讀的方法上給學生一些指導。
第三,有針對性的報課外輔導班、不要報得太多。對於小學生來說,很多家長都給孩子報課外輔導班,不要報得太多,一定要有針對性,一定要讓孩子們在學校的學習之外有玩耍、休息和娛樂的時間,不要星期六、星期天好像是趕場子一樣從這個課外班到那個課外班,從這個輔導機構到那個輔導機構,就會讓孩子們對學習覺得是一個很苦惱的事情,失去對學習的樂趣。對小學生來說,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保持他們對學習的興趣甚至比指導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讓他們學到多少知識更重要。
七、小學生學習方法指導的方式
第一,滲透式。教師以強烈的學習方法指導意識為前提,密切結合學科教學,抓住契機,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教育。
第二,點播式。「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點撥主要是指對學習思路、知識難點進行指導,對學生「憤」「悱」之處給予指點,引導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第三,總結式。總結學習方法,有利於增強運用學習方法的動機,促進學法的形成和提高。在指導學生總結學習方法時,一是要總結共性的東西,二是要注意指導學生總結個性化的學法。學習方法是提高學習的重要的一個因素,我們應該指導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