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不僅支撐著寶寶軀體,還保護著孩子的器官,使得人體在運動時能夠保持身體的穩定,骨骼是人體健康的基石。生活中常見的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可能會影響到寶寶骨骼的健康!
那麼,讓我們來一起看看什麼習慣影響寶寶的骨骼發育?
現如今,有些父母把寶寶能夠獨立行走看成是成長的開端,在寶寶還沒有準備好時就早早地鍛鍊孩子站立、行走。
其實,過早的鍛鍊孩子站立、行走,會對寶寶的骨骼發育造成一定影響,可能會導致寶寶形成O型腿和X型腿。
由於孩子早期骨骼正處於發育時期,沒有完全鈣化,包圍在骨骼外面的是一圈軟骨,孩子一歲以內就學著走,由於站立不穩,就會向內或向外用力,導致兩邊軟骨發育不平衡,時間久了,容易影響腿部骨骼發育出現膝內翻或膝外翻,就是人們常見的O型腿和X型腿。
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從最初就保持良好的站立、行走姿勢,會對身體骨骼生長發育的形成產生非常關鍵的影響。
那麼,家長應預防寶寶o型腿呢?
1、不過早使用雙腿。o形腿,也叫做膝內翻,如果寶寶過早的開始雙腿支撐身體的話,骨骼發育還沒有到這個可以支撐身體的狀態,就容易導致雙腿出現不同類型的變形,或者是出現o形腿的現象,所以,在寶寶的爬行還不能完全通過四肢支撐身體的話,一定不能過早使用雙腿站立。
2、補充維生素。在寶寶生長發育的過程中,一定要及時補充骨骼生長發育所需的維生素類型,不要讓雙腿骨骼的生長出現發育不良,或者是骨骼障礙的現象出現,所以維生素d的補充會直接影響到骨骼發育的狀態,尤其是可以避免o形腿的出現。
3、及時糾正不良姿勢。不管是坐姿,還是站姿,如果發現了寶寶們的姿勢導致出現腿部的外翻現象,就一定要及時糾正,引導寶寶們正確的坐在板凳上,避免長時間的姿勢不正確導致雙腿骨骼的變形,同時,趴著睡覺也是容易導致雙腿外翻的。
家長過早的讓孩子站立和走路,因為這樣可能會影響到孩子一生的身體狀態,所以在寶寶學習雙腿站立的初期,也會對雙腿骨骼的生長有很大影響。所以,家長不要讓孩子過早的站立、走路,保護好孩子的身體,不要讓壞習慣影響了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