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流涎 肉桂敷足

2020-12-13 人民網湖南頻道

  北京讀者盧女士諮詢:我家孩子今年1歲半,不管睡著還是醒著,總不住地流口水。朋友告訴我一個方子:取肉桂10克,研成細面,用醋調成糊,敷於足心湧泉穴,外用膠布固定,一天換一次藥,連用3天,可以緩解流口水。請問這個方子能用嗎?

  成都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情報部副研究員蒲昭和解答:小兒流口水(流涎症)是指小兒經常不自覺流出涎液,常發於3歲以下幼兒,尤以周歲兒多見。中醫有「脾為涎,腎為唾」之說,即口水與脾、腎陽虛關係密切。這是因為,脾陽虛則水溼不運,不能攝納涎唾;腎陽虛則溫煦失職,無法消化水飲,所以唾液上泛口齒而出。所以,治療應以溫補脾腎為主。

  足心敷藥是讓藥物循經絡上傳臟腑或全身,達到「上病下治」的目的。湧泉穴(足心)為腎經經氣始發之處,是一個強身要穴。藥敷刺激湧泉,能強腎固本,對全身起補益、調節等作用。方中,肉桂味辛甘,性大熱,能將上半身的火氣或氣血引到腰腹部,排掉腰腹部的寒溼,又有疏通百脈、疏導諸藥的作用;它還能溫腎陽、暖膀胱,可助水溼氣化。醋有較強的滲透作用,可以促進藥物更快吸收而發揮功效。

  本方的治病機理是通過強腎、溫陽,增強腎臟蒸騰之氣化和加速脾臟的運行轉輸,從而達到調節、攝納涎唾正常分泌。本方對脾胃虛寒導致的流涎症效果最佳,只要患兒出現「流涎清稀,面色蒼白,唇舌淡白」等症狀,便可選用。使用後,患兒如能正常走動、站立,不斷刺激穴位,可促進藥物更好滲透和吸收,提高療效。

  需注意,如果有涎液黏稠、口角紅赤痛癢或口角赤爛等症狀,則是脾胃溼熱導致的,不宜使用這個方子。

(責編:曾璐、羅帥)

相關焦點

  • 一味中藥治小兒口角流涎
    一味吳茱萸治小兒口角流涎醫院裡兒科經常爆滿,很多家長都掛不上號。脾胃虛,則口角容易流涎,按道理,用四君子湯之類溫脾胃的藥,很容易把口水止住。 可這孩子好了幾天後又復發,是不是用藥劑量小了,還是辨證還不夠精準?
  • 小兒流涎可食療
    2020年 庚子年 九月廿五 11月 10日 星期二 小兒流涎多為脾虛氣血不足所致
  • 【小妙招】小兒流涎,可能不只是脾虛
    推拿科 文/張海蛟 編/王瀚 小兒流涎也就是流口水,是指唾液不自覺從口內流溢出的一種病症。一般來講,1歲以內的嬰幼兒因口腔容積小,唾液分泌量大,加之出牙對牙齦的刺激,大多都會流口水。隨著寶寶不斷生長發育,大約在1歲左右流口水的現象就會逐漸消失。
  • 小兒消化不良的食療方及敷臍方
    小兒消化不良,是指小兒消化道吸收、消化功能出現障礙嗎,導致噁心嘔吐、食欲不振、厭食、噯氣、上腹痛、反酸等多種症狀的一類常見兒科疾病,以腹脹最為常見,多由餵養不當、飲食結構不合理
  • 小兒腹瀉可用中藥敷臍治
    核心提示:中藥選用丁香、肉桂各9克,五倍子12克,白胡椒5克,石榴皮20克,研成細末裝瓶;取藥粉適量,用生薑汁調成糊狀,納入臍孔,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再用繃帶圍繞臍部縛緊,以防脫落。   小兒腹瀉是秋冬常見病,上海市中醫門診部張善鳳醫師介紹,用中藥敷臍法治療小兒腹瀉,療效較好。
  • 感冒、胃痛、腹瀉不願打針吃藥,哪些貼敷可以用?
    (3)選用經驗穴貼敷藥物,如吳茱萸貼敷湧泉穴治療小兒流涎;靈仙貼敷身柱穴治療百日咳等。3.適應範圍穴位貼敷法適應範圍相當廣泛,不但可以治療體表的病症,而且可以治療內臟的病症;既可治療某些慢性病,又可治療一些急性病證。
  • 推拿敷貼防治小兒遺尿
    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曹向東採用推拿與貼敷兩種外治法結合,以健脾益氣,固澀膀胱為治則,綠色健康,療效確切,總有效率達95%以上,得到家長的認可。健脾益氣 固澀膀胱據曹向東介紹,遺尿是指3周歲以上的小兒睡中小便頻繁自遺,醒後方覺的一種病症。
  • 【文字版】補漏與五液,口角流涎是什麼原因,哭好不好
    :我們吃食物吃的是其中的什麼知識點:為什麼吃補藥會上火知識點:為什麼現在這麼多人過敏知識點:養生來講食物不過百裡的道理知識點:小兒流涎是脾虛知識點:成人口角流涎是什麼原因知識點:中風防復發非常重要知識點:中風口角流涎怎麼辦知識點:淚為肝之液,哭好不好知識點:為什麼說人的身體結構即命運知識點:從什麼時候養生最好知識點:天天哭用之過度肝血耗盡怎麼辦
  • 肉桂的功效 服用肉桂的十大優點
    其實很多的中藥材我們都是不太了解的,但是它們卻真實存在著,並且好處非常多,比如肉桂,那您知道肉桂的功效有哪些嗎?還有人用肉桂來泡茶喝,那您知道肉桂的泡法是怎麼樣的嗎?不僅僅可以泡茶喝,還可以食用的哦,那就來學習一下有關肉桂的食用方法的知識。
  • 足貼排毒非萬能需對症貼敷
    如今,很多電商出售的足貼受到不少人的歡迎。商家宣稱足貼能把人體自身的溼氣和毒素從腳底吸出來。然而,足貼的功效真是如此神奇嗎?讓我們來聽聽專家的意見。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中心主治醫師林敏表示,老百姓用足貼保健的原理,其實與臨床上的腳底貼敷療法相同。  一是藥物通過皮膚汗腺通道、角質層轉運與表皮深層轉運而被吸收,稱之為透皮吸收。
  • 50種常見病的穴敷療法!推薦收藏
    ,若小便不通,再加敷陰囊部位。藥乾燥後換掉再敷。此用於小兒急驚風。此治小兒慢驚風。敷12-24小時,若未愈者,再敷之。
  • 小兒食積可以這樣治
    食積是指小兒乳食過量,損傷脾胃,使乳食停滯於中焦脾胃,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脹滿、大便不調為主要症狀的病症。食積往往還伴有口臭、口氣大、睡眠不安、磨牙、不明原因的哭鬧、手腳心熱等症狀,所謂「胃不和則臥不安」。食積是小兒常見病證,多見於7歲以內兒童。若食積日久,會造成小兒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從而出現瘦弱、個子矮等。故對食積的治療勢在必行。
  • 排毒背後有玄機 小小足貼 真有神奇功效?
    原標題:排毒背後有玄機 小小足貼 真有神奇功效? 不久前,北京的李先生從網上買了一包神奇的足貼。據說這足貼不僅把人身體的毒素給排出去,還能治病,這究竟是高科技呢?還是另有玄機呢? 記者發現,無論是便利店還是網上售賣的足貼,都含有一種叫做竹醋的成分,竹醋究竟是什麼?
  • 海南日報數字報-足貼排毒非萬能需對症貼敷
    如今,很多電商出售的足貼受到不少人的歡迎。
  • 小兒推拿的好處 改善體質增強抵抗力
    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小兒推拿的相關知識吧! 小兒推拿不用吃藥、不用打針即可達到療效,其純綠色療法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家長們的青睞。小兒推拿又稱小兒按摩,是以中醫辨證理論為基礎,通過推拿穴位、調節臟腑、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等方式來改善兒童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一種保健、治療方式。 小兒推拿是完全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為中醫所特有的,西醫沒有。
  • 能治病的調味品——肉桂
    肉桂,又名桂皮、官桂、玉桂,既是常用中藥,又是食品香料或烹飪調料。中餐裡用它給肉調味,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也是西餐中常見的調味品,每個家庭都有它的身影。那麼,它作為中藥有什麼功效呢? 正品
  • 肉桂—錫蘭肉桂
    【中文名】: 肉桂—錫蘭肉桂 【類 別】: 皮類 【英文名】: Caylon Cinnamon Bark 【別 名】: 【來 源】: 為樟科植物錫蘭肉桂Cinnamomum zeylanicum B1.的樹皮。 【採 制】: 秋季剝取,陰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