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洗盤是指是把低成本的籌碼震蕩出來,通過其他非自己的散戶或中戶進行換手,達到抬高籌碼的成本,為輕鬆拉高做準備。一般來說,在沒有空殺空的情況下,許多投資者在買進某種股票以後,由於信心不足,常致殺低求售,從而被主力洗盤洗掉,然後只能眼睜睜看著股價一直漲上去而望洋興嘆。
所謂「空殺空」,是指投資者普遍認為當天股價將下跌,於是都搶空頭帽子,然而股價卻沒有大幅下跌,無法低價買進,交割前,就只好紛紛補進,因而反使股價在收盤時,大幅度升高的情形。簡而言之,「空殺空」是指賣出股票後又立即買進股票的做法,與「多殺多」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所謂「多殺多」,則是指投資者普遍認為當天股價將上漲,於是市場上搶多頭帽子的特別多,然而股價卻沒有大幅度上漲,等交易快結束時,又競相賣出,造成收盤價大幅度下跌的情況。簡單來說,「多殺多」是指買入股票後又立即賣出股票的做法。
總的來說,投資者要對主力的洗盤技巧務必熟知,而主力的洗盤方式也不外乎以下幾種:
(1)開高殺低法。常發生於股價高檔無量,而低檔接手強勁之時,投資人可以看到股價一到高檔(或開盤即漲停)即有大手筆進入殺跌,但股價卻是不跌停,不然就是在跌停價位,不斷產生大筆買盤。此時缺乏信心的投資者低價求售,主力於是統統吃進,等到沒有人願意再低價賣出、壓力不大時,再一檔一檔向上拉升,如果拉了一二檔壓力不大,可能會急速接到漲停,然後再封住漲停,所以,當投資者看到某股低位大量成交時,應該勇於大量承接,必有收穫。
(2)跌停掛出法。主力一開盤就全數以跌停掛出,也以跌停殺出,待跌停殺出的股票到達一定程度而不再增加時,主力迅速將自己的跌停掛出單取消,一下將散戶的跌停拋單吃光,然後往上拉抬,如果當天的籌碼不夠,則第二天可能還會如法炮製,投資者亦應在此時機低價買進才是。
(3)固定價位區洗盤法。此種情況的護盤特徵是股價不動,但成交量卻不斷擴大。其洗盤的方式為:某股漲停是25元,跌停是15元,而主力會在18元處限價以超大量的單子掛入。這樣做的結果,將導致一整天的股價將「靜止」在17元和18元之間,只要股價久盤不動,大部分人將不耐煩地拋出,不管再多的量全部以17元落入主力的手中,直到量大到主力滿意為止。
(4)上衝下洗法。當股價忽高忽低,而成交量也不斷擴大時,投資者應該設法在低價位掛進股票。此法乃是主力利用開高走低、拉高、摜低再拉高,將籌碼集中於自己手上的方法,故稱為「上衝下洗」。此法綜合開高走低法和跌停掛出法而成,將會造成特大的成交量。
在洗盤階段,K線圖會顯示出這樣幾點特徵:第一,大幅震蕩,陰線陽線夾雜排列,市勢不定;第二,成交量較無規則,但有遞減趨勢;第三,常常出現帶上下影線的股票十字星;第四,股價一般維持在莊家持股成本的區域之上,若投資者感到仍無法判斷,可以關注10日均線,非短線客則可以關注30日均線;第五,按K線組合的理論分析,洗盤過程即整理過程,圖形上也都大體顯示為三角形整理、旗形整理和矩形整理等形態。
主力出貨則是指以基金、券商、保險、信託、私募、大戶聯合等為代表的,能夠主導股價走勢或者能夠對股價走勢產生較大影響的主力資金,在拉高股價後,有計劃、有策略地,或者分批或者集中性地賣出股票的行為。
一般來說,主力出貨時,一般有這樣幾個手法:
(1)規律性出貨法。有的莊家為了出貨,故意每天低開,全天多數時間讓股價低位運行,然後尾市拉高,連續數天這樣,給自以為聰明的投資者造成短線操作可以獲得豐厚利潤的感覺,一旦某天接盤眾多,便果斷砸盤出貨。
(2)大異動出貨法。在盤面上掛出連續大買單,一分錢一分錢地把價格往上推,推到一定程度後突然跳水,把來不及撤單的買單砸成交等。
(3)大題材出貨法。如果這個股票價格已經高了,先高比例送股,後改個適合當時熱點的名字,其後送一個特別大的利好,緊接著出貨。
(4)快速直線出貨法。其特點是快速持續地將大筆籌碼拋出,使股價快速下跌。這一出貨方式常見於前期股價已有較大升幅的股票,由於莊家獲利頗豐,以這種方式出貨可以迅速落袋為安,並減少隨後可能發生的風險。缺點是由於出貨手法迅速簡單,出貨過程中股價下跌幅度較大,莊家獲利程度相對減少。此手法一般運用於大盤疲軟,市場對後市預測趨淡等情況。出貨,表明莊家急於了結的心態較盛。這時,莊家往往集中於出貨,有時連拉數根陰線,並對股票本身造成極惡劣的市場影響,人氣一時難於恢復,需要一段時間的修整,因此,投資者不宜過早介入,而應冷靜觀察其底部調整情況,相機而動,否則極有可能被套。
(5)無量陰跌出貨法。事實上,在正常情況下,許多股票的莊家是以較溫和的成交量慢慢陰跌出貨的,這種出貨手法較隱蔽,不易引發跟風出貨的現象,對股票後市的走勢也留有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