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誰做了這個統計,不過我之前在證券公司工作多年
接觸的股民甚至八賠九賠,倒是證實這個說法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導致虧損。
記得剛剛入市的幾年,每天研究股票,看了些股票,看著走勢不錯投資了
第二天漲了或者跌了就跑了
根據這個概率統計,正確率需要達到百分之七十才能盈利
能不能跑贏大盤也還是未知。做短線的那些時候每天抱著漲停的幻想
資金卻在螺旋式減少。我覺得短線還需要些運氣的
運氣決定勝率能不能超過百分之七十
莊家與莊家群體
雖然單獨兩隻股票中的莊家之間並不直接發生什麼關係,互相對對方的影響是很微弱的
但對每個莊家來說,整個莊家群體對其影響則是巨大的
比如,當各路莊家都在做多的時候拉抬一隻股票比較容易,當大勢是在下跌的時候逆勢拉拾一隻股票就比較難
原因在於各路莊家所面對的是同一個市場群體,市場的群體心理受到所有股票表現的共同作用
就算莊家自己已經完全不受市場情緒的左右,但在操盤時也必須考慮市場情緒
所以,即使莊家實現了完全控盤也並不是不受制約的,其還要受到莊家群體行為和市場情緒的制約,這種作用表現為大勢對個股的影響。
股市存在莊家群體動能和群體效應。股市中莊家機構投資者是不相識、不結盟的
卻是一脈相通、一呼百應的自組織群體,他們通過盤面語言傳遞信息,互相溝通
為什麼要形成自組織群體呢?
因為他們有著共同的競爭對手-散戶群體,他們有著共同的經濟利益--贏散戶的錢
而莊家之間很少有這種競爭關係
他們非常重視和善於發揮群體動能和群體效應,因為就是超級莊家獨此一家也很難推動大勢,小莊家獨來獨往更是寸步難行
就像俗話所說的獨木不成林、孤軍難作戰一樣,而大家聯合行動則其勢不可阻擋,比如中級行情啟動初期各個股票幾乎不約而同地拉升,大勢隨之而起
莊家的群體動能和群體效應對大盤是一種推動力,對大盤走勢起著主導作用
股市還存在板塊聯動效應、板塊輪動規律等這些莊家與大盤的關係
莊家出貨的特徵:
股價在莊家拉抬下快速走高,之後緩緩盤下;
上升持續時間短,成交量並不很大,有許多對倒盤,但下跌時伴隨著大成交量;
股價盤跌,均線走平,終於跌穿l0日均線,並以陰跌形式向下發展;
盤面浮碼越來越多,成交量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
最終盤局向下突破;但成交星不一定迅速放大,呈陰跌走勢,表明莊家基本出貨完畢,由散戶支撐股價,必然陰跌;
整個出貨過程中利好消息不斷,大多數人認為目前只是盤整而已,相信股價還會再創新高
對倒洗盤
莊家通過對倒來洗盤通常會發生在兩個時間段:
一是即將拉升前的對倒洗盤,二是拉升途中的震倉行為;
莊家在吸籌建倉行為會導致股價的重心上移,這時部分跟風資金就有了獲利盤,在拉升過程中,也有獲利比較豐厚的跟風盤
那麼莊家就會採用大幅對倒震倉的手法讓那些持股不夠堅定的投資者下車出局,以此來較少後市拉升時的拋壓。
從分時圖盤口看,高點和低點的成交量明顯放大,這是莊家為了控制股價漲跌幅度而用相當大的對倒手筆控制股價造成的
對倒誘多
莊家高位大舉出貨後,股價下跌,許多追高入進的中小散戶已經高位套路
成交明顯萎縮,莊家會找機會用較大的手筆連續對倒拉抬股價,但不會像以前那樣出力了,較大的大單總是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
因為莊家此時對倒拉抬的目的只是適當的拉高股價,以便能夠把手中最後的籌碼也售個好價錢。對於散戶來說,這個時候也是最後的逃命機會,不出則大概率深套。
2016年因炒作被舉牌和股權轉讓題材股價翻番,11月份開始主力開始高位派發
股價持續下跌,追高的沒來得及止損的散戶毫無疑問被深套
但在12月中旬股價迎來一小波強勢的反彈,很明顯是主力通過對倒拉升誘多的行為
前期追高的散戶基本上能夠解套或者小虧,只要懂得主力的意圖,那時候肯定會出局
主力不但給自己機會,而且給了小散最後的逃命機會,可謂是良心主力,不像是「溫州幫」一跌就不跌就不回頭。
對倒拉升
在股價的拉升過程中,莊家常常會利用較大的單子進行對倒,製造該個 股被資金看好並且大筆入場的假象
提升散戶的期望值,減少該個股在高位盤整時的拋盤壓力,以防散戶跟著自己搶著出貨
雖出現「量價齊升」,但每筆成交會有所減少
股市是反人性的遊戲,所以股市思維和常人思維不一樣
逆思維:每當市場一片繁榮火熱,我反而格外小心;
每當市場冷清,我反而格外留意其中跌出的機會。
逆思維需要智慧,建立在取大勢而棄小勢的前提下、建立在個股基本面技術面詳盡判斷的基礎上。
少數派思維:股市大作手說過「我沒有追隨者,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幹,而且總是單幹」;
做少數派要敢於與天下為敵,敵人恐懼的時候我們貪婪,敵人貪婪的時候我們恐懼。
整合奇勝思維:從風險上說正是防禦保守,奇是冒險激進;
從資金上說大資金要以正合為主,小資金要以奇勝為主;
從分析層面上說基本面是正,題材和技術面是奇。
正合就是做任何投資要把本金的安全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奇勝就是瞅準了敢於在機會來臨時放手一搏。
兩者結合就是既要控制風險也要勇敢激進。
長線投資必須把正的一面放在首位,短期投資更依賴於奇勝即技術和題材。
隨機應變思維:一切以市場為唯一裁判,跟隨市場的變化而變化
投資如同選美,不要自以為是,不能一味按照自己的標準來選,要跟隨市場認可的主流題材和熱點。
以上所述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的這裡,由於平臺限制,很多內容發布不了,篇幅有限,想要更多的歡迎大家關注留言!
更多精彩內容可關注本人百家號,每天給大家分享。
歡迎大家來評論區留下你的精彩評論。老張跟你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