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科學的運動人群免疫力提高指南

2020-12-13 騰訊網

來源:運動科學論壇

作者:黃展煜(Sirius煜)

司機導言:感謝朋友幫助聯繫,取得了這篇文章的轉載授權。疫情原因,很多宅在家裡的朋友只能通過健身環、有氧拳擊、尊巴和舞力全開鍛鍊身體。為關心大家,有必要普及正確的運動知識,幫助大家正確提升自身的免疫力,避免結果和初衷背道而馳。

本文較長,沒耐心讀完可以先看觀點提煉:

1、導致運動人群免疫力降低的六大原因是大強度運動、睡眠紊亂、精神情緒、旅行、營養不良和環境因素,對其它人也有一定指導意義;

2、合理運動強度、保持樂觀的心態、充足的睡眠和均衡豐富的營養,可以有效提升免疫力;

3、減肥會影響免疫力,可以先放一放,人生還長。

更多內容請看正文:

病毒侵擾期間,我們見證了醫護人員不辭辛苦地在前線與病毒抗爭,我們也見到了大量不良商家在後方的各種迷惑行為。健身圈子向來都是一個魚龍混雜的地方,因此我見到了大量的迷惑行為,比如免疫力增強訓練、普拉提抗病毒理論、瑜伽抗病毒理論、病毒期間聚集訓練營等。

這些迷惑行為不僅具有極強的傳播性,同時還極具誤導性。若是輕信了這些健身和免疫力相關的謠言,那麼輕則交了智商稅,重則增加感染風險。

因此,我覺得有必要從科研證據的角度出發,專門為健身愛好者們寫一份運動人群的免疫力提高指南。本文的靈感來自Neil Walsh在2018年發表於《歐洲運動科學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的一篇題為《運動員免疫健康指南》的綜述文章。

運動員和健身人群在免疫功能上的變化與趨勢有些相似。因此這篇文章將為導致運動人群免疫力降低的六大原因:大強度運動、睡眠紊亂、精神情緒、旅行、營養不良和環境因素一一講解。為大家提出一個超越疫情特殊時期以外的長期免疫力維持與提高指南[1]。

你是否在運動、訓練後的當晚出現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嗓子疼、有些畏寒、有些頭疼、有輕微鼻涕和咳嗽的症狀,並且通常症狀第二天一早就消失,但是如果沒睡好,第二天仍然會有這些症狀。如果有,切實並不需要擔心。這是一種免疫應激的表現。

以上情況同樣出現在運動員身上。在2014年索契冬奧會中64%的疾病都是上呼吸道感染[2],而在2010年世界盃中,這個數字是40%[3]。

和常識相反的是,運動人群其實是疾病的高發人群。雖然運動能能在某種程度上提高免疫功能,但是因為運動人群長期暴露在風險環境下(健身房、比賽場、嚴酷環境等等),因此如何維護和提高運動人群的免疫功能其實是一個很複雜的命題。

首先煜哥先給大家簡單的回顧一下高中知識:什麼是免疫功能。

簡單的來說,免疫功能是免疫系統為身體提供的抵禦各種病原性和微生物外界幹擾的一個多層次防禦系統,主要針對的是病毒、細菌、真菌等,此外免疫系統也具有對抗癌細胞的功能。

人體的免疫功能又分為兩類,一類是先天性(固有)免疫功能,另一類是獲得(適應)性免疫功能[4]。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先天性免疫功能不針對誰,只能說在座的一切都是弟弟。先天性免疫系統指的是我們先天具有的物理和化學屏障(皮膚、黏膜)和吞噬微生物的巨噬細胞組成的第一道防線。

獲得性免疫功能則具有更強針對性,「定點消殺」。這包括這T細胞和B細胞,這些細胞手上拿著長長的特異性抗原名單,找到一個直接格殺勿論。但是獲得性免疫系統需要有人給他名單,因此我們才需要接種疫苗,用疫苗中滅活的抗原為獲得性免疫系統提供名單。

正常情況下,先天性免疫系統和獲得性免疫系統相互合作為機體提供全方位的抵禦能力,但是這兩個系統同時也受神經-內分泌系統的影響[5]。

正是運動、情緒、環境變化等等對於神經-內分泌系統的影響,導致了運動人群的免疫力間接降低。以下則從6個方面分別給出如何維持和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長期運動增強免疫力,短期運動降低免疫力

運動量越大,免疫力降低的越多。大量研究表明,超過9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會讓運動者的免疫力降低15%-70%[6]。這被稱為運動後免疫力降低的「開窗理論」[7,8]。而免疫力的降低則是從多方面導致的[1,6]:

1. 高強度長時間運動後2-3小時開始,先天性免疫系統開始繁忙工作狀態,此時先天性免疫系統對外界抗原的抵抗力會隨之下降,此時更容易被病毒、細菌、真菌攻擊。而這個過程可能會持續至運動後24小時。

2. 獲得性免疫系統的功能也會在運動後短暫下降。對抗特殊病毒、細菌、真菌的抵抗力也會隨之下降,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運動後一定需要注意更換衣物、勤洗手、注意保暖的原因。

長期大強度運動對免疫力提高是「欲揚先抑」的過程

運動訓練的變強過程被稱為「SAID」過程,也就是「針對特殊需求的特殊適應」。而免疫系統在經受了長期免疫刺激後,也會不斷增強自身的功能、資源、儲存更多的免疫物資(希望你身體裡不要有一個負面事件打擾)。

但是在疫情階段,最不建議的就是高強度運動,尤其是不建議去健身房這種密閉空間進行高強度長時間的運動,以避免高強度運動後的免疫力降低增加病毒感染的機率。

增強免疫力的運動建議:

1. 控制特殊時期的運動量,避免長時間高強度訓練。

2. 每周的運動量增加不要超過5%-10%。

3. 避免突然之間的運動量增加(尤其是疫情過去後,不要突然增加運動量)。

4. 每次高強度訓練後一定要有恢復放鬆,緩解身體的疲勞。

5. 在高強度訓練之間一定要安排輕和中強度的恢復訓練。

6. 每一周或者是每一個訓練周期都應該安排「減量周」或者「適應周」。推薦在這周裡運動量減少40%。

7. 如果身體出現不適請立即停止鍛鍊,確保充足的休息並且在嚴重時立即就醫。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樂觀也能抗病毒——心理狀況對於免疫力的影響

大量研究發現,心理狀況會直接影響免疫功能[9]。尤其是焦慮、緊張、生活壓力都會導致神經-內分泌系統的異常,還記得上面說的嗎?神經-內分泌系統直接會影響內分泌。

因此對於病毒、肺炎的過度焦慮反而也會導致免疫力的下降。聽起來很墨菲定律有沒有……

Davidson等人在2003年也證實:樂觀的情緒和平和的心境會提高人體的對流感的抗體的水平[10]。

增強免疫力的心理學和情緒建議:

1. 避免生活中負面事件(別被社會負面事件激怒,別過度憤怒,心平氣和)。

2. 注意觀察自己的心情、壓力和焦慮。

3. 在有必要的時候尋求情緒管理(例如心理醫生)。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好睡眠才有好抗體

研究發現,睡眠是免疫功能恢復和提高的最佳時刻[11]。而睡眠不足則會導致免疫力的下降。慢性的睡眠不足或者睡眠擾亂會導致免疫系統的內部紊亂,並增加感染病毒的風險。研究發現,運動人群通常是睡眠效率更低的人(睡眠效率等於入眠的時間佔入睡的時間百分比),通常運動員和運動人群的睡眠效率只有81%,而大眾通常能達到89%[12],而睡眠效率在85%以上才算正常[13]。

失眠或者少眠會直接導致免疫應答的下降。而缺覺後或者失眠後第二天再進行高強度運動,免疫力削弱的程度則會更加嚴重。而補覺和午覺則能夠有效幫助恢復免疫力[14]。

增強免疫力的睡眠的建議:

1. 每天保持至少7小時以上的有效睡眠。

2. 避免睡眠缺乏、熬夜、和睡眠時間不規律。

3. 用早上起來的新鮮舒爽感評估睡眠質量。

4. 有條件的可以利用可穿戴設備監控睡眠質量。

5. 日間的補覺能有助於免疫力的提高。

6. 優化睡眠的規律,減少睡眠前的「屏幕時間」。

7. 確保睡眠時的屋內黑暗無光。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圖片來自網絡

冷天運動完,避免大吸氣

環境的變化也是導致免疫力減少的原因。研究發現,在冬天進行的比賽或者運動會中,運動員有更高的機率患上上呼吸道感染(例如前文中索契冬奧會的上呼吸道感染率比夏天進行的世界盃高了20%)。通常過熱的環境或者過冷的環境,缺氧的環境都可能導致運動後的免疫力下降。

古話說的好:「運動後要注意保暖,別著涼」。研究發現,在寒冷環境下,運動完大口吸氣會降低呼吸道黏膜的溫度,而這個溫度則剛好適合病毒的複製[15]。而這可能是導致寒冷狀態下更容易患上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

若要帶口罩健身,避免大重量——缺氧也會降低免疫力

研究也同樣發現,缺氧狀態下也容易導致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增加。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帶著口罩鍛鍊,則會在某種程度上削弱免疫力。尤其是在帶著口罩進行大強度、大重量的鍛鍊下。因此建議如果帶著口罩鍛鍊,則避免大重量、大強度的訓練,尤其避免需要使用瓦式呼吸的「憋氣」式運動。

病毒流行期間,避免長途旅行

研究同樣發現, 長途旅行,尤其是在飛機上的長途旅行,會導致上呼吸道感染機率增加2-5倍[16]。這主要是因為飛機機艙在長途旅行中的輕微缺氧、密閉空間和旅途壓力、焦慮和疲勞的綜合作用下「我變弱了、敵人變強了」的結果。

因此在疫情期間,儘量避免長途旅行,尤其是跨越多時區的長途旅行是減少感染的好方法。

增強免疫力的環境控制和旅行建議:

1. 在缺氧、炎熱、過冷環境下謹慎增加運動量和訓練強度。

2. 避免在過冷、過熱、缺氧的環境下進行鍛鍊。

3. 避免長期吸入過冷或者過熱的空氣。

4. 保持個人的衛生、訓練後的衛生和清潔。

5. 在健康狀態下的短期適量安全暴露在極端環境下可能能夠增強免疫力(例如在健康狀態下每天在熱水澡後衝30秒冷水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圖片來自網絡

減肥也會減掉免疫力

營養因素一直是直接影響免疫力的方面。研究表明,低能量飲食階段的免疫力也會下降。因此,在疫情期間並不適合減肥[17]。

對於免疫力來說,兩個宏觀營養素非常重要,分別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攝入。一方面碳水化合物的充足攝入能保證血糖的穩定,血糖的降低會增加機體免疫應激反應,降低應對外界刺激的能力。另外免疫系統的免疫物質大量依賴蛋白質中的胺基酸作為更新、維持、增強的來源。

因此在特殊時期,儘量避免營養缺乏導致的免疫力下降。畢竟,人生路還長,減肥也不差這幾個月。

沒有證據表明有任何一種補劑能增強免疫力

我知道最近有大量的人在賣「增強免疫力」的補劑。但是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補劑被證實具有明確提高免疫力的功能[18]。但是缺乏特定的營養素的確可能會導致免疫力下降。例如有研究表明,若膳食中缺乏維生素C和D以及缺乏鋅元素,則可會增加感染上呼吸道疾病的風險。但是通過食物補充仍然是最好的選擇。

增加免疫力的營養補充建議:

1. 確保充足的能量攝入,避免低能量、低碳水、低蛋白飲食。

2. 避免暴飲暴食。

3. 保持膳食均衡。

4. 確保每天飲食中至少50%能量來自碳水化合物(沒事兒別碳循環)。

5. 確保充足的蛋白質攝入(至少達到每天1.2-1.6克每千克體重)。

6. 如果飲食中不足,每天可以考慮攝入1000IU的維生素D3。

7. 如果需要長途旅行,考慮在飲食中加入益生菌(酸奶等)。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圖片來自網絡

總的來說,以上就是比較全面的維持和增強免疫力的建議。雖然大量的建議來自與運動員,但是運動人群和運動員之間免疫特徵的相似性,讓這些建議能夠應用於所有運動員。願大家都能遠離疾病!

作者簡介:

黃展煜(新浪微博@Sirius煜),骨骼肌系統運動科學碩士,美國國家體能協會體能訓練專家 (NSCA-CSCS),運動人體科學學士,中國運動營養學會會員。

參考文獻:

1. Walsh NP. Recommendations to maintain immune health in athletes. Eur J Sport Sci2018;18:820–31. doi:10.1080/17461391.2018.1449895

2. Derman W, Schwellnus MP, Jordaan E, et al. The incidence and patterns ofillness at the Sochi 2014 Winter Paralympic Game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of 6564 athlete days. Br J Sports Med 2016;50:1064 LP – 1068. doi:10.1136/bjsports-2016-096215

3. Dvorak J, Junge A, Derman W, et al. Injuries and illnesses of football playersduring the 2010 FIFA World Cup. Br J Sports Med 2011; 45:626–30. doi:10.1136/bjsm.2010.079905

5. Gleeson M, Bishop N, Walsh N. Exercise Immunology. Routledge 2013. doi:10.4324/9780203126417

6. Peake JM, Neubauer O, Walsh NP, et al. Recovery of the immune system after exercise. J Appl Physiol 2017; 122:1077–87. doi:10.1152/japplphysiol.00622.2016

7. Keast D, Cameron K, Morton AR. Exercise and the immune response. Sports Med 1988;5:248–67. doi:10.2165/00007256-198805040-00004

8. Fitzgerald L. Exercise and the immune system. Immunol Today 1988; 9:337–9. doi:10.1016/0167-5699(88)91332-1

9. Edwards JP, Walsh NP, Diment PC, et al. Anxiety and perceived psychologicalstres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mune response after exercise. ExercImmunol Rev 2018;24:26–34.

10. Davidson RJ, Kabat-Zinn J, Schumacher J, et al. Alterations in brain and immunefunction produced by mindfulness meditation. Psychosom Med 2003; 65: 564–70. doi:10.1097/01.psy.0000077505.67574.e3

11. Irwin MR. Why sleep is important for health: a psychoneuro immunology perspective. Annu Rev Psychol 2015;66:143–72. doi:10.1146/annurev-psych-010213-115205

12. Leeder J, Glaister M, Pizzoferro K, et al. Sleep duration and quality in eliteathletes measured using wristwatch actigraphy. J Sports Sci 2012; 30:541–5. doi:10.1080/02640414.2012.660188

13. Cohen S,Doyle WJ, Alper CM, et al. Sleep habits and susceptibility to the commoncold. Arch Intern Med 2009; 169:62–7. doi:10.1001/archinternmed.2008.505

14. Arnal PJ, Lapole T, Erblang M, et al. Sleep Extension before Sleep Loss:Effects on Performance and Neuromuscular Function. Med Sci Sports Exerc 2016; 48:1595–603. doi:10.1249/MSS.0000000000000925

15. Foxman EF, Storer JA, Vanaja K, et al. Two interferon-independentdouble-stranded RNA-induced host defense strategies suppress the common coldvirus at warm temperature.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6;113:8496–501.doi:10.1073/pnas.1601942113

16. Schwellnus MP, Derman WE, Jordaan E, et al. Elite athletes travelling to international destinations >5 time zone differences from their home country have a 2-3-fold increased risk of illness. Br J Sports Med 2012;46:816–21.doi:10.1136/bjsports-2012-091395

17. Walsh NP, Gleeson M, Pyne DB, et al. Position statement. Part two: Maintaining immune health. Exerc Immunol Rev 2011; 17:64–103.

18. Bermon S, Castell LM, Calder PC, et al. Consensus Statement Immuno-nutrition and Exercise. Exerc Immunol Rev 2017;23:8–50.

相關焦點

  • 避開五個誤區,科學運動可有效提高免疫力
    冬天氣候寒冷、乾燥,可能一不小心就容易生病,大家都知道增強抵抗力、免疫力可以減少生病的次數,但具體應該怎麼增強就成了問題。1月6日,陝西省中醫醫院養生體檢科專家就給大家進行免疫力科普,並且告訴大家如何提高免疫力。
  •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有哪些 教你如何提高免疫力
    那你知道在平時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有哪些嘛?吃那些食物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呢,平日裡做哪些運動能夠有效的提高免疫力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有哪些1、交際圈子太狹窄研究證實,一個人結交的朋友越少,身體越易生病,甚至壽命也大受影響。
  • 如何提高免疫力?免疫力低下最容易盯上這五類人群
    免疫力低?沒關係 今天是12月15日世界強化免疫日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提高免疫力吧! 無論目標人群既往有無接種史或患病史,都要使其得到「再次」免疫接種的機會。 接種疫苗是最經濟、最有效地預防疾病的一種方法 疫苗接種對於嬰幼兒來說尤為重要,嬰兒在出生後,從母體中獲得一些保護性抗體,這些抗體保護著嬰兒的機體免受各種傳染病的侵襲。
  • 專家都說好的5種運動,提高免疫力,讓你冬季不感冒
    哈嘍,大家好,我是健康運動指南。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寒冬季節怎麼讓人少生病。可能大家對於感冒的第一反應就是:穿少了,太冷。其實不如,追其根源有可能是你的身體免疫力不夠好,才容易讓疾病有機可乘,從而誘發感冒、發燒等。那麼怎麼提高免疫力呢?今天給大家推薦5個適合冬季的運動,專家都說好。
  • 運動可以提高免疫力,抗病毒?
    我想,我也有義務盡一份力為支持我的朋友提供有科學依據的知識。 關於運動與免疫,看這一篇就夠了。 我們經常聽到說運動可以提高免疫力,或者又說運動對免疫力沒什麼作用,今天讓我們一起從生理學的角度深刻的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 如何提高免疫力?合理補充營養很重要,五個飲食指南教給你
    而想要少生病,那麼提高我們的免疫力是很有必要的。免疫力是我們人體的自身防禦機制,當身體受到外來的異物入侵的時候,尤其是病毒、細菌等,那麼就會觸發這個機制,將外來的異物殺死,讓身體免受傷害。建議是粗糧能夠佔到主食的三分之一以上,這樣就能夠改善自己的飲食結構,並且這種吃飯對於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人群有好處,還能夠有助於減肥,控制體重等。4、指南四:喝水要足不要小看水,更不要小看水的營養和作用。
  • 世界強化免疫日丨如何提高免疫力?免疫力低下最容易盯上這五類人群
    免疫力低?沒關係 今天是12月15日世界強化免疫日 跟著小康一起來學習 如何提高免疫力吧!
  • 疫情還未結束,送你一份科學提升免疫力計劃
    對於新冠,張文宏教授說過: 最有效的藥物是人的免疫力 免疫力,是人體防禦的主力軍 菸癮人群:
  • 冬至過後天更冷,易感冒人群適合的3種運動,專家推薦很有效
    哈嘍,大家好,我是健康運動指南。今天我們來聊聊適合冬季增強免疫力的運動。「數九寒天」歷來是我國民間流傳的說法,也就是說一天比一天冷了,其中又以「三九」最為重要。因為冬至節氣後的27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也是一年中人身體最虛弱、最容易引發疾病的日子。
  • 免疫力低下人群就看它!
    每年換季進入寒冬的時節,氣溫忽高忽低,空氣中病菌多,免疫力不好的人群稍不注意就會患上感冒,對生活造成影響。這是因為免疫力是保護人體免受外界病原侵襲的必要防線,免疫力強的人群總是更能適應環境的變化。想要增強免疫力,除了日常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外,也要注意補充營養,比如補充蛋白質。
  • 這幾個提高寶寶免疫力的做法,遊泳很關鍵
    到了秋季,家長們討論最多的就是孩子免疫力了,因為天氣一降溫寶寶就容易生病,而孩子生病的關鍵就是免疫力問題了,究竟要怎麼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呢?今天中國嬰遊網為大家做詳細介紹,提升寶寶免疫力要從多方面入手。寶寶免疫力的強弱很有多因素有關係,不過提高寶寶免疫力主要靠幾點:1、嬰兒儘量採用母乳餵養,兒童要均衡飲食。
  • 落實行動,教你提高免疫力的100個小妙招第三篇
    當新型冠狀病四處橫行的時候,人的免疫力就像抵禦著敵軍入侵的城牆,倘若城牆牢固,病毒就會知難而退,如若城牆坍塌,病毒就會順勢而上。現在已經有種種跡象表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易感染,因此在這場人菌大戰中,提高自身免疫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下面給大家帶來提高免疫力的100個小妙招!
  • 免疫力!如何提高腫瘤病人的免疫力?
    某種意義上講,癌症就是癌細胞同免疫系統博弈而獲取優勢的結果,換句話說,癌症病人大多存在免疫力低下的情況,研究顯示,正常的健康人自身免疫力可以消滅10萬個癌細胞堆積的腫瘤,而免疫力低下人群消滅百十個癌細胞也很費勁。 大家也知道現在腫瘤免疫治療比較厲害,但不適應於年齡太大的病人,為什麼?
  • 加強營養,提高免疫力,到底吃什麼好?
    飲食營養是保障人體免疫系統正常工作的基礎,對提高免疫力、降低疾病風險有重要保障作用,在當前疫情時期尤其要注意。日前,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關於是否吃粥的言論在網上引發熱議,折射出公眾對飲食營養問題的關注。吃粥合適嗎?加強營養,提高免疫力,我們該如何科學地吃?
  • 免疫力脆弱者是新冠易感人群,該如何做好防護?
    日前,《科學》刊髮長篇報導,聚焦引發歐洲混亂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B.1.1.7的進化之路。目前,學界的觀點傾向於:該變異毒株是在一名免疫力脆弱者體內完成變異的。《科學》還提示: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應該格外關注免疫脆弱人群。他們可能是新冠病毒出現重大變異的關鍵。
  • 每天喝鮮奶 提高免疫力
    不過,在專家看來,預防病毒入侵,有個重要的辦法就是提高人體免疫力。 「新冠肺炎」專挑免疫力低下人群? 這一次,「新冠肺炎」似乎專挑免疫力低下的群體「下手」。《柳葉刀》上發表的一篇新研究顯示,此次新冠肺炎更容易感染中老年、患有基礎疾病的男性,究其原因,這些人群的共同特點為自身免疫力較低。
  • 免疫力下降的原因,女人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運動不足:如果沒有適量的去運動,那麼就會導致身體體力下降,體力如果不足就會難以抵抗勞累,那免疫力就自然會降低。消極悲觀:你可能覺得悲觀怎麼會跟免疫力有關係?負面的情緒會造成植物神經和內分泌的張力低下,從而降低免疫力。
  • BEE+麥盧卡蜂蜜:提高免疫力,抗菌消炎
    在沒有特效藥的當下,只能佩戴口罩、勤洗手,並且努力提升自身的免疫力以抵禦病毒的入侵。雖然我們可以通過許多途徑購買口罩與消毒用品,但又該如何提高免疫力從根本上遠離疾病呢?我在這裡推薦給大家一個既方便又安全的辦法,完全不用像服用藥物那樣擔心副作用,這個方法就是食用麥盧卡蜂蜜。或許這時您就會產生疑問了,麥盧卡蜂蜜真的可以提高免疫力嗎?又該購買哪個品牌的產品呢?
  • 增強免疫力,日常生活中要養成這些好習慣,有效提高身體免疫力
    #所以增強免疫力,日常生活中要養成這些好習慣,有效提高身體免疫力!補充營養想要身體的免疫力強,從飲食方面入手也是不錯的選擇。平時我們吃的食物中,有很多的食物都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所以大家不妨多吃點。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成人膳食硒平均需要量為41微克/天。富含硒的食品除小麥胚芽、大蒜、蘆筍、蘑菇及芝麻外,還包括許多海產品,如大蝦、金槍魚、沙丁魚等。
  • 疫情期間,老年人群膳食營養指南
    新型冠狀病毒屬於人群普遍易感,而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身體營養狀況變化以及疾病的發生等情況,免疫力普遍有不同程度減弱,且較多老年人合併有慢性基礎性疾病,本身就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