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隔壁香港,澳門就如同珠海和深圳對比一樣,相對不顯眼,很多人提起澳門都會想到博彩業,旅遊業,1999年回歸,今天跟大家聊一聊澳門的一二三事件。
大家都知道澳門很早前就成為了葡萄牙的殖民地,直到1999年才回歸,一二三事件就發生於上世紀60年代,葡萄牙殖民時期。
1966年氹仔坊眾因辦學需擴充,六月份開始前往行政局申請,幾個月過去,校方代表上門二十多次,均未果。所以按照慣例,先搭建棚施工,繼續等待手續。
11月15號,局長發現有棚架,便派遣警員制止,工人不聽勸告,所以派遣了一隊警察去阻止,處理過程照成衝突,24人受傷,多人被捕,包括現場採訪的記者。
這裡就要跟大家提一下,澳門殖民地政府是非常腐敗,效率低下的,毫無公信力,在澳門的民眾普遍不滿殖民地政府。
第二天,澳門氹仔街坊總會向澳門殖民地政府提出懲處肇事者、謝罪、賠償、釋放被捕者等五項要求。11月18日,氹仔居民小學籌委會又提出不得阻止建校、確保居民權利等五項要求。時任澳門總督施維納態度強硬一口回絕。使得局勢更加惡化。
11月25號新任澳門總督嘉樂庇到任,華人工商界沒到場,以此表達不滿。29號,新任總督接待工商界,表示會成立一個官方和民間的調查委員會,然而澳門中華總商會,並沒有派人參加調查委員會,委員會無法運作,由此可以看出普通民眾,社會群體完全不信任葡澳政府。遊行抗議活動不斷,總督府前每天都有示威者
12月3號,衝突升級,葡澳政府保安部隊開槍驅逐群眾,造成8人死亡,212人受傷,多人被捕,史稱澳門一二三慘案。
事件發生之後,震驚全國,我國政府高度關注,1966年12月10日,廣東省人民委員會外事處奉命對澳門葡萄牙當局提出強烈抗議和4項要求,包括立即無條件接受澳門居民提出的要求,向中國賠禮、道歉,嚴懲主要肇事者,保證今後不允許中國國民黨勢力在澳門進行任何活動。同一天,在澳門的親北京社團也向嘉樂庇總督致抗議書,提出類似要求,並「立即向澳門同胞當面認罪和具籤認罪書,同時將認罪書在報章和電臺公布,並保證今後不得再有任何迫害澳門中國同胞的事件發生。
澳門政府通過一系列手段進行斡旋,我國政府態度強硬,絲毫不讓,澳門做出了讓步。
1967年1月2日葡澳政府發布公告,禁止在澳門進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敵對的活動,禁止懸掛被視為敵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國旗幟、徽章、標誌等。」臺灣當局國民黨在澳門的機構和團體,被查封,自此臺灣國民黨在澳門勢力被全面清除。然而,葡萄牙政府並未接受該「認罪書」的內容。於是雙方繼續就認罪書文本磋商。
由於在我國規定的時間內,葡澳政府沒有答應認罪書上的所有條件,我們在澳門邊境集結軍隊,切斷食品和供水,澳門謠言四起,引發了大恐慌,澳元瘋狂貶値,澳門當地銀行出現擠提兌,市面一片蕭條。
1967年1月27日,澳門政府發表聲明,對「此次事件的死難者遺屬、受傷者、被捕者和遭受各種損失的受害者,以及全體澳門中國居民認罪、賠禮,並表示深切的歉意」,又「全部接受澳門中國居民代表所提的6項要求」,承擔死難者的全部喪葬費和撫恤費以及其他受害者的一切損失。
1967年1月28日下午,總督嘉樂庇到澳門中華總商會禮堂,籤署《澳門政府對華人各界代表所提出的抗議書的答覆》。「一二三事件」至此方告一段落。
這個事件直接導致整個澳門的反動勢力被清除,瓦解,親中派系徹底把握澳門的局勢,為回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