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就像是一個小透明,蜷縮在南方的角落,靜靜看著日升日落,默默走過屬於自己的年華,低調得似乎讓人覺得卑微。說起澳門,似乎留給我們的印象便是賭博,尤其前不久澳門「賭王」何鴻燊去世,更是讓澳門稍微火了一把。可是,除了賭博,澳門真的讓人無話可說嗎?

1553年,葡萄牙人在澳門取得居住權,1887年正式佔領澳門,讓其成為殖民地,1999年,澳門重歸祖國母親的懷抱。在這短短一百餘年的殖民統治裡,當地居民與殖民統治者時有衝突,尤以1922年葡兵槍殺華人大慘案最為嚴重。

1922年5月28日,一名非洲籍的葡兵在果欄街調戲一名中國女郎,行人見狀,大為憤怒,群起毆之。騷動引起葡萄牙崗警注意,隨即吹響警哨,喚來幾名警察到場喝停事件。警察將參與鬥毆的幾名華人逮捕,送往瑞安馬投訴附近的白眼塘警署。
這消息傳開後,市民們對警察拘禁仗義救助者大為不滿,群情激奮,數百人前往白眼塘警署,要求警方釋放被逮捕的華人,惜警方未從。民眾更加憤慨,當天夜晚2000餘人聚集在警署門口,高喊「放人」。

當時,澳葡警察總署派人前往白眼塘警署支援,經過新馬路時被華人攔下。葡兵訓斥無效後,遂開槍示警,一名人力車夫當即中彈身亡,另有幾名傷者。
29日凌晨,澳門60多個華人公團聚集萬餘名群眾,將白眼塘警署包圍起來。警方要求在場民眾散開,以便警署換班,但遭民眾拒絕,示意「先放人,不然絕不撤離!」警方在勸阻無效後,向在場民眾開槍鎮壓,導致數十人身亡,130餘人受傷。

此結果再度引發市民的不滿,甚至不畏懼警方的血腥屠殺,繼續進行抗爭。當天,萬餘名華人聚集在前山廣場,為身亡的群眾舉行追悼大會,並於會上聲討葡兵暴行,會後舉行示威遊行,發動全澳罷工、罷市、罷課,以表示抗議。此後,更是有數萬名華人為防澳葡當局糾纏,返回中國內地避居。

這一舉動令澳門陷入癱瘓!
事件傳到內陸地區後,同樣引起了注意。6月1日,廣州萬餘名群眾舉行「國民對葡大會」,要求中國政府儘快把澳門主權收回。
惜6月16日,廣東軍政府陸軍部長陳炯明發動武裝叛亂(即六·一六兵變),使國內與澳葡鬥爭的力量大為削弱,收回澳門的良機喪失。

10月底,北洋政府照會葡萄牙公使館,就5月29日槍殺華人大血案進行交涉。當時澳門總督史利華與澳門公團領袖談判,最終答應向死難者家屬與受傷者支付撫恤金,準予超度亡靈,取消強加給各公團的「亂黨」名目,允許各公團恢復活動,新建工會註冊後同樣予以承認等條件。
該事件史稱「捷成事件」,又稱「五·二九慘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