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三個提升,構建醫療保障服務新常態

2020-12-24 瀟湘晨報

實現三個提升,構建醫療保障服務新常態

一是提升組織協調,綜合施治的能力。區醫療保障局在組織價格採購、治理藥價虛高、打擊欺詐騙保等工作中,全面加強醫藥、醫院、醫保三方的合作共事、協商協調配合能力,真正達到依法治理、精細化治理。二是提升醫療保障專業治理能力。醫療保障治理是一個專業,是一門學問,因此區醫療保障局從切實提高幹部隊伍的專業素養和專業治理能力入手,全面加強專業知識學習,真正實現在醫保治理中提質增效的目標。三是提升醫療保障服務經辦能力。區醫療保障局在加強專業知識培訓的基礎上,一方面加強醫療、保險、財會、計算機等方面知識的學習,從而提升工作人員的經辦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另一方面加強經辦機構依法辦事履職管理,從而提升經辦機構的公信力。

【來源:辦公室】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精彩回顧 | 北鬥夜話 《非常論道——醫療服務管理新常態》
    精彩回顧 | 北鬥夜話《非常論道——醫療服務管理新常態》健康界作為華語醫療智庫,始終以「為了更好的醫療健康服務」為使命,經過精心策劃和反覆線上測試,推出《北鬥夜話》線上欄目。接下來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  郝宏恕教授進行了主題為《提升醫療服務管理的實踐與總結》的演講。最後分別由四川省人民醫院 王莉副院長、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陳兵副院長、中國中醫科學院江蘇分院 劉超副院長就「特殊時期醫院關鍵流程再造與優化?如何優化簡化核對就診流程以最大限度的方便患者就醫?」以及「如何構建後疫情時期和諧醫患關係?」進行了精彩的討論分享。
  • 深圳加快構建優質高效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為了補上資源不足的短板,深圳通過持續加大政府投入、強化「三醫聯動」改革,逐步建立完善以健康為導向的創新型醫保制度、優質高效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現代醫院管理制度逐步健全,社會力量辦醫邁上高質量發展新軌道。
  • 水滴上線CONF醫療知識圖譜 構建健康保障數據中臺
    水滴研發體系相關負責人透露,CONF醫療知識圖譜是水滴正在構建的數據中臺組成部分,也是接下來進一步提升智能問診、特藥推薦等服務質量的基礎。據介紹,醫療知識圖譜不僅能夠應用於醫療AI,還可以在保險理賠、藥品控費、大病籌款的風控等多個領域。
  • ...醫療保障服務為民成效顯著--北海市醫療保障局2020年工作成果展示
    2020年以來,北海市醫療保障局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改善民生為主線,多措並舉,持續在政策落實、待遇提高、基金保障、公共服務、深化改革等方面精準發力,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直接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各項醫療保障服務為民,成效顯著。
  • 英國醫療衛生體制對構建湖北「醫療生態」的借鑑
    英國公民及在英合法居住的外國人,不管是工作留學或其他原因均可享受免費醫療服務。運行原則包括:對每個人提供廣泛的醫療服務。衛生服務體系由初級服務、社區服務和專科服務三個部分組成。初級衛生服務由全科醫生提供,社區服務由當地政府提供,專科服務由國立醫院提供。一以貫之改革,不斷創新完善新機制。儘管在發展過程中曾出現過一些問題,但英國政府堅持鍥而不捨地經過三次大的改革推進。
  • 立足高質量 應對經濟新常態下的挑戰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著眼國際國內發展形勢和行業技術發展態勢,堅持「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文化鑄校」辦學理念,提出「要把學校建設成為現代化國際化示範化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強校」的發展目標,聚焦黨的建設高質量推進、專業建設高質量提升、隊伍建設高質量集聚、文化建設高質量提質、制度建設高質量保障「五個高質量」發展方向,全面開啟了學校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
  • 水滴的新故事:構建保險+醫療閉環
    這裡說的聯合健康,是美國最大的商業健康險公司,其特點是構建了「健康險+醫療服務」的商業閉環。它有多厲害呢? 在水滴平臺上,眾籌、互助及商業保險等多層次健康保障體系,構建了一個精準且巨大的健康險消費場景。 目前,水滴籌愛心用戶數量突破3.2億,完成了超過10億人次的贈與,贈與總金額超過320億元,水滴互助平臺也累計救助超過12819個家庭。
  • 山東省醫療保障及經辦服務地方標準發布 10月30日起實施
    這次制定發布的《醫療保障第1部分:標準體系》,規定了醫療保障標準體系的構建原則、標準體系的組成及標準體系的內容,是全省醫療保障標準化建設的規劃性、指導性文件,不僅能為我省推進醫療保障標準化建設提供規劃依據,也將為建立全國統一的醫療保障標準體系提供有益探索。
  • 構建更有效率的醫療服務體系
    在2018年南寧市10項為民辦實事工程中,健康惠民工程涉及特殊患者救助項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完善基層醫療急救體系項目、智慧健康信息工程項目(二期)等。目前,這些項目全面完成,助推我市構建起更有效率的醫療服務體系。「你看看,車上有呼吸機、心電圖機、除顫儀等設備,有了它就像有了一個移動急救室。」
  • 三部門:深入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
    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2月10日消息,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療保障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關於深入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  通知指出,一是推進「一體化」共享服務,提升便捷化智能化人性化服務水平;二是推進「一碼通」融合服務,破除多碼並存互不通用信息壁壘;三是推進「一站式」結算服務,完善「網際網路+」醫療在線支付工作;四是推進「一網辦」政務服務,化解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問題;五是推進「一盤棋」抗疫服務,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信息技術支撐。
  • 【醫療服務】關於印發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
    三、創新醫療服務模式,滿足醫療服務新需求各地要深入分析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充分運用新理念、新技術,促進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保障醫療安全。2018—2020年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重點在以下10個方面創新醫療服務,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一)以病人為中心,推廣多學科診療模式。
  • 金蝶醫療引領構建以醫院為主體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新模式
    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醫院形成了集醫療、教學、科研、產業、公益、推廣為一體的眼視光體系。此次與金蝶醫療軟體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全面深入合作夥伴關係,聯合啟動浙江省眼科醫院網際網路醫院之江院區運營中心,將進一步提升醫院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能力,讓患者體驗到線上線下融合的醫療服務,引領構建以醫院為主體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新模式。
  • 【劃重點】《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對醫院運營的影響
    總體來看,《意見》在健全「待遇保障、籌資運行、醫保支付、基金監管四個機制及完善醫藥服務供給、醫療保障服務兩個體系」等層面,分章布署、協同推進三醫聯動改革持續深入,強調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性,並充分發揮醫保支付制度改革、數據互聯共享以及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在深化醫改、構建價值醫療路徑的引領作用。
  • 新常態 新實踐 新範式:新時期高校外語教育與教學發展探索
    她以新時期大學英語課程體系重構為切入點,緊密圍繞《大學英語教學指南》開展系列工作。從教學目標、課程設置、能力測試、信息技術與課程的融合四個方面,對課程模塊、實踐模塊和在線資源進行充分整合,形成了「三型、三類、三級」課程體系。
  • 龍南市醫療保障局:「三個到位」精準破解新生兒參保難題
    龍南市醫療保障局堅持問題導向,堅持「三個到位」切實把做好新生兒參保工作作為踐行醫保為民初心和使命的重要抓手,精準發力,三是在公安各戶籍登記窗口張貼新生兒參保溫馨提示,龍南市醫療保障局每月對到公安部門新登記戶籍的新生兒信息進行收集匯總,通過簡訊平臺、電話通知等方式精準推送新生兒參保政策,確保新生兒能夠及時參加基本醫療保險。
  • 達州市醫療保障局:黨建引領築就醫保建設大格局
    抓實「三個第一」築就醫保建設大格局以抓黨建為第一主責。成立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落實主體責任,從嚴履行「一崗雙責」,構建起主要領導掛帥出徵、分管領導跟蹤促進、黨務幹部敲鐘問響、黨員隊伍人人響應的黨建工作格局。以抓業務為第一要務。
  • 雲南騰衝: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守護群眾健康
    在離縣城最偏遠的地方,許多和早二女一樣患病的群眾,已實現了「小病不用出村」。 近年來,騰衝以黨建引領,全面提升優質醫療資源的引入,加大醫療人才的培養,豐厚醫療文化的滋養,激活了縣、鄉、村三級醫療傳承紐帶,全面推進健康產業向縱深發展。目前,騰衝已實現了全年醫保患者市內住院率達90.82%,基本上都能在縣內消化的目標。
  • 南陽宛城區:醫療健康服務集團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助力實現區、鄉、村三級醫療機構「思想同向、管理同步、責任同擔、服務同做、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同質化管理和同質化服務,讓宛城區廣大人民群眾切實享受到「鄉鎮衛生院消費、三級醫院優質服務」的醫改紅利,對進一步提升廣大群眾健康生活水平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
  • 健康保障系統結合保險服務,新健保要構建新型HMO?
    近年來,醫療衛生費用支出的快速增長給醫保控費帶來了壓力。而新健保創始人梁循標認為,當前的醫療衛生支出還只是冰山一角,隨著老齡化趨勢加劇與慢病人數的增長,水面之下是更龐大的健康維護的需求與支出。醫療健康的目標由治療為主向預防為主的轉變也成為大勢所趨。
  • 聯想集團發布2021年及未來科技趨勢預測:八大科技新常態影響深遠
    物聯網技術保障員工在更安全的環境中工作,例如與員工工卡和手機互聯的無接觸進門應用、體溫檢測感應器、智能調整周邊環境舒適度的AI助手等。隨著公司與員工由傾向傳統列印轉向雲應用程式,雲服務管理技術將實現同一界面下工作和保護文件安全的多任務管理。同時技術進步將大大減少製作3D模型的成本,3D列印會更加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