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門診有一個24歲的小姑娘,大概在一年前因為白帶增多呈豆腐渣樣,外陰瘙癢數日,所以來醫院就診。經過醫生的診斷,明確是黴菌性陰道炎,當時醫生給開了塞的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症狀消失。可是在接下來的一年多的時間裡,小姑娘總是過一兩個月症狀又出現了,這樣反反覆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醫生針對小姑娘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問診,包括平時的生活習慣也認真的進行了解,終於發現了一些問題,之所以反覆感染,可能跟她平時的生活習慣有關。
黴菌性陰道炎在婦科疾病中發病率是非常高的,據數據統計大概四分之三的女性都患過黴菌性陰道炎。而且黴菌性陰道炎的復發率也非常高,據統計大概40%以上的女性在患此病後復發過,而且大多數復發次數超過2次。
其實女性陰道內本身是有菌群的,其中包括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等有益菌群,還有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淋球菌等有害菌群。在正常情況下,菌群處於平衡的狀態,就不會引起各種炎症的發生。但是當免疫力下降,不良生活習慣等原因破壞了這種平衡,就會使有害菌過度繁殖,從而引起各種婦科疾病。
所以,經過醫生的綜合分析,小姑娘之所以頻繁複發,跟她平時的3個習慣密切相關,需要儘早改掉。
1、內褲清洗不及時
據小姑娘描述:因為平時工作比較忙,她一次會買幾條內褲,每天換下來之後,髒內褲會堆在收納桶裡,等到周末了,再拿出來一起清洗。有時候還會扔洗衣機裡,跟其他衣服,甚至襪子一起清洗。這種習慣非常不好,因為內褲上會有分泌物大部分含有蛋白質等成分,如果不及時清洗,就會成為滋生細菌的溫床。
另外內褲不要用洗衣機清洗,更不要跟其他衣物混洗。一定要使用專門的洗內褲的盆子手洗,最好用肥皂認真反覆的搓洗,因為肥皂水是鹼性的,婦科疾病的黴菌,滴蟲等怕鹼性的環境。洗乾淨後最好在陽光下暴曬,不要放在室內陰乾。
2、憋尿的習慣
小姑娘說她從事的是客服的工作,平時非常忙碌,這也養成了憋尿的習慣。長時間的憋尿危害非常大,由於尿液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在泌尿系統中長時間停留,就成為了細菌很好的培養基,很容易引起尿路感染。
而尿路感染之後,由於女性生理結構的特殊性,很容易感染到私處,從而引起陰道炎症。尤其是在月經期間,免疫力本身就比較低,這個時候憋尿,更容易誘發感染。所以很多女性都是在月經前後容易出現各種不適症狀。
3、長期使用洗液
很多女性有認識的誤區,總認為洗洗更利於健康。其實女性的生殖系統本身有自我清潔和抗菌的能力。如果偶爾洗下沒有關係,但頻繁的清洗私處,會破壞陰道內酸鹼平衡,從而引起菌群失調,這樣就會導致有害菌的大量滋生,誘發陰道炎症。
所以建議平常清洗的話,用溫水清洗下就可以了,儘量少用一些所謂的護理洗液。如果本身已經感染了陰道炎,需要用一些治療作用的洗液,建議明確診斷後,在醫生的推薦下使用。
綜上所述,醫生判斷小姑娘黴菌反覆感染,跟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所以建議小姑娘改變生活習慣,後續再看效果。
寫在最後:黴菌性陰道炎極容易復發,一旦患上之後,一定要及時治療,並注意平時的生活習慣。另外對於已婚的女性,注意要夫妻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