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煽動日韓封殺RCEP圍剿中國,但15個成員國都門兒清呢

2020-12-14 騰訊網

文/羅布

2020年東協輪值主席國越南表示,15個成員國將在周日正式籤署RCEP。中國和其他14個成員國都希望共建這個全球最大規模的自由貿易機制,來克服疫情負面影響,推動經濟儘快復甦。但美國卻突然挑撥離間,要求日本和韓國不要籤字。結果,美國自然是被這兩個盟國直接「無視」了。此外,去年退出RCEP談判的印度態度依舊強硬,拒絕15國的邀約、拒絕重返RCEP,但日本藉機賣起了人情。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周五在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上發表的視頻致辭中表示,RCEP將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經濟全球化發出積極、明確信號。中方願在互利共贏基礎上同東協國家加強發展戰略銜接,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

分析指出,在中國經濟成功克服疫情負面影響的情況下,中方在RCEP籤署前夕再次釋放願意與各國分享發展紅利、支持全球自貿體系的重要信號。全球商業諮詢公司IHS Markit的研究報告指出,以GDP衡量,RCEP將成為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約為23萬億美元,佔全球三分之一強。該報告還將RCEP籤署認為是2020年最重要的全球貿易大事件。

但是,在距離籤署RCEP僅有2天之際,美國突然再次跳出來表示反對。美國副助理國務卿馬克·卡納布周五在出席智庫機構布魯金斯學會的視頻會議時,再拿所謂的人權和「數據隱私安全」說事,「希望日本和韓國作為盟友站出來大聲疾呼」,暗示日本和韓國應該與RCEP「脫鉤」。事實上,這已經是美方5天內第二次對日韓施壓。上周舉行的「第三次韓美官民聯合經濟論壇」上,美國國務院主管經濟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克拉克直接以安全議題綁定RCEP來施壓韓方,要求韓國「封殺」RCEP,並妄稱,讓中國參加任何形式的貿易協定都是「最壞的決定」。

但這種企圖幹涉別國內政的說辭被日本和韓國雙雙「無視」了。韓國總統府青瓦臺曾多次發聲明指出,RCEP對以出口為導向的韓國經濟是重大利好。日本的情況也類似,但日本受到美國的壓力更大。因此,在今年6月的世貿組織會議上,日方代表外務省經濟局參事官曾根健孝代表日本政府作出承諾:日本將爭取在年內籤署RCEP。

分析認為,日本原本不必要在非RCEP談判的國際場合作出相關承諾,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排除一些可以預見得到的外部阻力。《日本經濟新聞》發文稱,日本對RCEP非常重視,因為這是「與主要貿易夥伴中國、韓國締結的第一個貿易協定」。日方還對RCEP規定的某些領域的比CPTPP和日本-歐盟自貿協定更低的關稅稅率表示歡迎。

有觀察指出,RCEP的籤署放大了美國主導的「五眼情報聯盟」以及正在極力推動的所謂「亞洲小北約」的裂痕,美國以安全議題綁架經濟的做法並未得到其最忠實的幾個盟友的認可。而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正是上述機製成員。西澳大利亞大學珀斯美國亞洲研究中心主任傑弗裡·威爾遜近日在《坎培拉時報》發表的文章揭露了澳大利亞的心態。文中表示,亞太地區貿易的高速增長是目前全球範圍內確定性最強的事件之一,RCEP的貿易規模將超越歐盟。

事實上,自去年曼谷峰會宣布15國完成RCEP談判之後,各談判方就約定在交回國內議事機構批准後,於2020年籤署協議。2020年是越南的東協輪值主席年。越南從接棒之日起就將促成RCEP的籤署作為「首要優先」事務,並將此視為提高越南在東協中地位的外交機遇。

東協國家非常希望早日籤署RCEP。馬來西亞貿易部長阿里毫不掩飾對RCEP的期待,他表示「經過八年的血汗和淚水的談判,我們終於到了本周日將籤署RCEP協議的時刻」。印尼智庫機構哈比比中心東協研究項目負責人阿爾穆塔格奇指出,東協視RCEP為「促進東協大發展的項目」。德國之聲電臺認為,RCEP承載著15個籤約國對重振遭受疫情重創的經濟的希望。

事實上,美國政府對RCEP暗中作梗,對東協的態度則非常傲慢。川普從未參加過東協峰會,2018年由副總統彭斯參會,2019年和今年甚至更為降級,僅由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羅伯特·奧布萊恩參會。

美國原定今年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美國-東協領導人特別峰會臨時被美方取消,新的安排也遙遙無期。有東協外交圈人士透露,東協國家對美方輕視東協峰會一直非常不滿,今年奧布萊恩通過視頻會議又老調重彈東協是「自由開放印太」的核心,但東協國家代表普遍認為,由於川普在大選中處於不利位置,美方代表的發言將很快「煙消雲散」。

也有分析指出,川普政府推動的「印太戰略」是將印度作為最重要的「押寶」對象,美國政府因此輕視東協,不僅減少外交資源的投入,其它方面也往往「口惠而實不至」。在今年的東協峰會前,美國大使竟然批評柬埔寨「未經美國允許」就拆除一處美方援建的小型海軍設施。在柬埔寨解釋是因為「基地擴建」需要後,美方仍不依不饒引發東協國家輿論譁然。贈送者對贈送給別人的東西沒有「物權」是國際慣例,美方的霸道被東協國家看在眼裡。

有觀察指出,正是美國的重壓,才促成了RCEP的最終成型。歐巴馬政府時代推出的「重返亞太」戰略,其後美國主導了TPP,以及川普的「印太戰略」,不斷在南海「攪渾水」,並事實上「癱瘓」了世貿組織,其目的都是希望將亞太國家拉攏在美國的亞太霸權體系下,並以此作為遏制中國的工具。

但是美國的不斷施壓和挑唆反而更令域內國家意識到,美國的霸權主義是無法接受的。越來越多的國家拒絕美方強制「選邊站隊」的無理要求。與此同時,中國經濟引擎提供的強大動力讓任何國家都無法忽視,而中國又適時提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倡議,與全世界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可以說,國際局勢越是風雲變幻,亞太國家就越是渴望有一個穩定的自由貿易體系,RCEP也就水到渠成。

外界常拿TPP與RCEP作為對比。值得指出的是,川普上臺後宣布美國退出TPP,主要原因是TPP的步子邁得太大,超低關稅的概念將徹底扼殺美國的許多產業,因此遭到了巨大的阻力。

相比之下,RCEP要穩健得多。現在美國與RCEP、TPP這兩個全球最大的新興自由貿易協議「脫鉤」,是美國政客為了國內選票迎合國內政治勢力的必然結果,符合美國政客推動所謂「逆全球化」的政治口號。但外界就認為,這將美國將在國際自由貿易體系中進一步陷入「孤立」。英國《金融時報》分析還指出,RCEP甚至將導致川普的「製造業回流」計劃進一步化為泡影,因為美國不是RCEP成員,美國的跨國企業想獲得貿易優勢的唯一途徑就是在RCEP成員國內加大投資,以享受低關稅紅利。

此外,去年突然宣布退出RCEP談判的印度也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印度多次被美國總統川普點名是「關稅之王」。按照世貿組織統計口徑,印度2019年的約束關稅平均稅率高達51%。美國多次要求印度降稅,外界也曾一度希望印度通過加入RCEP來降低關稅。但實際上,印度對RCEP興趣不大更多的是由於生產力水平現狀的國情所制約,總理莫迪無法保證RCEP要求的低關稅能給印度國內產業帶來紅利。因此,印度雖然參與了RCEP談判過程,但由於其國內生產力水平狀況,一直對自由貿易興趣不大,尤其是在美國宣布所謂「印太戰略」之後,更加意興闌珊,因此被東協輿論認為是阻礙RCEP的「負面作用力」。

一個小插曲是,印度在去年的曼谷峰會上宣布退出RCEP談判時,有馬來西亞媒體記者向一起採訪的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表示,「終於鬆了一口氣,這下RCEP終於有希望落地了」。

實際上,中國一直對印度重返RCEP持開放態度,歡迎印度參與共建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今年5月,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就表示,理解印度「有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需要解決,所有RCEP成員將共同努力以彼此滿意的方式解決這些未決問題」。王受文還透露,15國已通過RCEP貿易談判委員會主席,向印度發出重返談判的邀請,但印度再一次拒絕了。

值得指出的是,RCEP協議文本此前規定,一旦籤署生效,在一定時間內將不允許新的成員方加入。但日方代表在本屆東協峰會上推動新增條款,以便印度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無條件加入」,這與日本在牽頭CPTPP談判時為美國增加類似條款如出一轍。外界認為,這是日本為自己「賣人情」留下伏筆。事實上,印度此前參加RCEP談判也是日本遊說的。日本還一度聲稱要與印度「共同進退」,表示「沒有印度的話,日本也不會籤署RCEP」,外界認為,日本是想完成美國「印太戰略」的任務,也為自己在RCEP中找一個「依靠」。但目前來看,日本是要食言了。日本智庫機構瑞穗研究所的一份報告透露,在日本意識到所有東協國家都堅定強調即使沒有印度也要達成RCEP之後,日本也只好「隨大流」了。

相關焦點

  • 印度執意退出RCEP,美國鼓動日韓兩國採取行動,矛頭直指中國
    為了最終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在過去8年時間裡,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在內的多個國家一直努力處理好各方面的分歧,儘可能達成一份各方都能接受的協議。根據最新消息,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有望正式籤署,包括中國、日本在內的15個國家將會籤署協議,這也意味著全球範圍內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將達成。大選尚未結束的美國似乎有意攪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 RCEP正式籤署!記得嗎?當年公知是如何歡呼美國TPP的?|後沙
    這一切都建立在TPP將中國排斥在外的前提下。11月15日,15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成員國正式籤署該協定。籤署儀式以視頻方式進行,成員國為東協的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汶萊、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加上中國、 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以及紐西蘭。
  • 羅思義、普拉沙德:日韓澳為何敢不顧美國,籤了RCEP?
    它的15個成員國約佔世界總人口的30%,佔全球GDP的30%——讓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集團。除了龐大的規模外,RCEP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其成員國涵蓋各種發展程度的經濟體。正如《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指出:「RCEP覆蓋亞太地區最大、最有活力的經濟體,它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放下地緣政治分歧,共同促進貿易和經濟增長。
  • 化妝品、汽車都不降價,RCEP的真實增量效應是什麼?
    在RCEP協議裡,佔大頭的日韓彩妝護膚品,沒有關稅減免承諾。東協、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關稅承諾減免到5%,但這等同於最惠國待遇,籤不籤RCEP都一樣。汽車方面,除了日本和東協的2500cc-4000cc排量汽車從25%降至15%以外,其他汽車關稅政策不變。
  • RCEP背後的博弈
    所以,美國出於地緣政治遏制中國的需要——拉攏一大票亞洲國家單獨建群孤立中國,就不得不在經濟層面對TPP成員國進行讓利。這個讓利就是美國向TPP成員國全面開放自己的國內市場——當時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所以,雖然RCEP協定其經濟結構更為合理(這個我們後面來談),但是當時中國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等實力都遠遜於美國,最後在這一輪TPP與RCEP競爭中落了下風。2016年2月4日,在紐西蘭奧克蘭,TPP12個成員國代表正式籤署《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
  • RCEP是什麼意思?有多少成員國名單?有什麼重大意義
    覆蓋人口數量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RCEP的籤署,對地區、對世界、對中國有何重大意義?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勝利  此次籤署RCEP的共有15個成員國,包括東協10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總人口達22.7億,GDP達26萬億美元,出口總額達5.2萬億美元,均佔全球總量約30%。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82集:RCEP:世界向東方傾斜
    「經歷了長達八年的艱苦談判,最終15個亞太國家把手緊緊地握在一起,RCEP將永遠改變世界經濟和貿易的格局!」 「RCEP是今年中國外交的一個重大成就,對中國,對我們地區也是利大於弊。」 「RCEP和CPTPP將會是一種怎樣的關係?」
  • 中日韓澳15國籤了,這一次,美國淪為局外人
    經歷8年漫長而艱辛的談判磋商,由東協10國發起,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共同參與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於11月15日正式籤署。RCEP是全球最大的自貿協定,涵蓋了15個成員國30多億人口,其經濟體量、貿易總額均佔全球總量的30%左右。
  • RCEP來了!中國「朋友圈」進一步擴大,帶來哪些新利好?
    11月15日,經歷8年「長跑」,覆蓋中日韓和東協十國等15個國家,佔據全球GDP總量約三分之一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終於順利籤署,標誌著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達成。如同一縷亮光破霾而出,給人們帶來光明和希望。RCEP的籤署表明多邊主義、自由貿易依然是人心所向,守望相助、同舟共濟是人們的共同信念。
  • 華為遭美國全面封殺?封殺英語怎麼說?
    15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國進入緊急狀態。在此緊急狀態下,美國企業不得使用對國家安全構成風險的企業所生產的電信設備。隨後,美國將華為及其70個關聯企業列入美方「實體清單」,禁止華為在未經美國政府批准的情況下從美國企業獲得元器件和相關技術。與以往不同,這次的總統令也將對政府之外的企業生效,即美國企業與華為在通訊技術領域的商業活動都可能成為美國商務部封殺的對象,可謂是「全面封殺」!
  • RCEP成員國礦產資源巡禮:澳洲,5%GDP靠中國貢獻
    2020年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被稱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達成。RCEP協議國家中的澳大利亞與我國在礦產資源方面有著密切的貿易往來。作為礦產出口大國的澳大利亞究竟實力如何?這次盤點一下我國礦產進口的主要國家之一,也是RCEP成員國的澳大利亞礦產資源。
  • RCEP籤訂,中國影視「走出去」還會遠嗎?
    文 │ 無花果 上個星期日,也就是11月15日,歷經8年談判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成功籤訂了。 正如2018年的數據顯示,RCEP15個成員國人口達到了22億,GDP達到29萬億美元,出口額達到5.6萬億美元,吸引的外商投資流量3700億美元,佔全球總量的30%左右。RCEP達成之後,將會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 前有美國圍剿後有英國封殺,華為2020上半年財報交出了這張成績單
    同日,在白宮玫瑰園新聞發布會上,美國總統川普承認,親自勸說美國同盟國禁用華為,特別提到了英國和義大利。值得注意的是,在英國宣布封殺華為的前一天,7月13日晚華為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的財報。財報顯示,華為上半年銷售收入4540億元,同比增長13.1%,淨利潤率9.2%。
  • 微軟、通用等警告川普政府:封殺華為將讓美國自我孤立,削弱美國...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天也王心怡】在美國接二連三打擊華為之時,美國企業和美國媒體卻向川普政府表達擔憂。彭博社25日說,封殺華為等中國企業可能會讓美國「引火燒身」,微軟、通用電氣等美企已給給美國商務部提交書面意見,就華盛頓封殺中國企業的行為表達擔憂。
  • 歐盟向外部15個國家開放邊境,「歡迎中國人但不要美國人!」
    在滿足一定條件情況下,中國將成為歐盟開放的第15個國家。法國電視二臺稱,允許上述15國遊客重新回到歐洲大陸,是因為它們都採取了封閉措施,新冠病毒感染率也與歐盟平均值相當或更低,即在過去14天內,每10萬人中只有不到16人確診。「歡迎中國人但不要美國人!」
  • RCEP籤了,蔡英文開始緊張
    協議的籤署會使臺灣的經貿變得邊緣化RCEP的籤署會使臺商到成員國的投資會遇到阻礙。臺灣的服務業也難以進入成員國。而外資對臺灣的投資產業會減少,因為都會到成員國去投資。未來臺的經濟會被邊緣化。臺灣《聯合報》1近日對此報導,把它稱之為大陸「對抗貿易戰的還魂丹」。
  • 全球最大的自貿協定RCEP籤訂,來了解下成員國的地理概況吧!
    、柬埔寨、寮國、緬甸、越南等十個國家,加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五個國家共同組成。RCEP成員國國土面積總和約為2251萬平方千米,接近北美洲的總面積,約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的15%。不過,成員國之間面積差距極大,成員國中面積最大的國家「中國」是面積最小的國家「新加坡」的1.3萬多倍。
  • Sci-Hub又被出版商圍剿,「網絡封殺是唯一辦法」,學術圈不幹了
    出版商們也祭出新法寶:運營商封殺(即要求網絡運營商屏蔽網站)。對「著名學術侵權機構」的又一次圍剿,來勢洶洶。以後,科研黨們還能看到他們的「女神」揮手微笑了嗎?這次是誰在起訴?2020年12月21日,著名學術出版商Elsevier、 Wiley,和美國化學學會聯合向印度德裡法院提起訴訟。
  • RCEP和中國加入CPTPP將深刻影響世界貿易和中美貿易格局
    但從2003年以來從45.9%下降到37.7%,下降8.2個百分點。同期亞洲比重則上升7.9個百分點,差不多拿走了原來屬於歐洲的份額。亞洲比重的上升差不多都來自中國。2003年以來中國比重上升了7.7個百分點。整個亞洲佔34.0%,其中RCEP13個成員(不含澳新,兩國合計佔1.7%)約佔28.3%。
  • 川普被美國主流社交媒體「封殺」,你怎麼看?
    隨後,Facebook、Instagram、推特、YouTube等主流社交媒體陸續對川普的帳號採取了限制或關停的措施,認為川普利用社交平臺煽動了此次暴亂,並可能繼續煽動暴力行為。對此,支持者認為這一措施「來得太遲」,反對者則稱這意味著「言論自由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