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報記者 林寶珍 通訊員 黃守勤
張先生今年33歲,21年前不慎被飛石擊傷,導致左眼失明,在成家、就業等方面遭遇種種困難。日前,他在省立醫院眼科做了眼整形手術並植入活動義眼,義眼能開能閉,自如轉動,幾乎以假亂真。
12歲那年,張先生和小夥伴在村裡附近工地玩耍,不料被一塊飛石擊中左眼,當時村裡醫療條件簡陋,左眼因此失明。
此後,張先生的左眼相繼發生角膜白斑和白內障,眼球逐漸萎縮,外觀很不好看,給他成家、就業帶來一系列障礙。半年前,張先生來到省立醫院眼科就診。
上月,省立醫院眼科江玲主任醫師為張先生裝上目前最先進的義眼——活動性義眼。這隻義眼能轉動,幾乎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這讓張先生重獲社交信心。
江玲主任醫師介紹,為張先生進行的眼科整形手術全稱「眼內容剜除術+羥基鱗石義眼座植入術」,適合因種種原因,如眼外傷、各種眼病等,導致視力喪失及眼球萎縮等眼外形缺陷的整形。
「活動性義眼」手術有別於簡單安裝假眼的傳統手術,分為兩個部分來做——首先是將眼內容物剜除,並植入義眼座。義眼座很關鍵,裝在原來眼球的鞏膜內,保留了眼球的鞏膜和肌肉,從而保證手術後眼球的轉動性。隔一段時間之後,再適配具有角膜、虹膜、瞳孔等外觀形狀的眼片。
由於義眼與患者的眼外肌等成功連接,義眼活動性很好,能轉能動,眼瞼也可以自如地睜開、閉合。因此,在消腫之後,張先生的左眼在外觀上幾乎與右眼沒有區別。
這種義眼座的原料為羥基磷灰石,患者在安裝後不會有不適感。相比其他材料做的義眼,羥基磷灰石義眼與人體相溶性更好,血管可以長入義眼內,也不容易發生排斥,裝在眼內更為穩定,假眼外觀更為飽滿。
專家介紹,目前醫學界並沒有任何具有活體的有視覺功能的眼球能夠移植成功,這種以假亂真的義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患者信心,使他們自信地進行各項社交活動。
□普及一下
什麼是義眼?
義眼俗稱假眼,是一種眼假肢。由各種原因導致的兩眼不一致或眼球缺失,當代生物醫學工程技術和醫療技術還不能解決眼球移植和重建視力的問題。為了避免眼眶的塌陷和變形,因此,就用人工義眼彌補眼球缺失來改善容貌。對患者來說,裝義眼也是樹立自信、治療精神和心理創傷的簡單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