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人」齊聚南華附二訴說重獲新生心得。
紅網時刻衡陽12月24日訊(通訊員 蔡斌)隨著移植醫療水平的提高,對於移植患者而言,怎樣才能長時間健康的生活,已經代替手術能否成功成為他們最關心的問題。12月22日下午,一群接受腎臟移植手術超過10年的患者來到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感恩醫務人員長期以來對他們的關心和照顧,暢談重獲新生的心得。
「你臉色好多了!我都認不出來了! 」「我們給醫生們帶來了禮物,我們集體活動的照片留影! 」……當天下午,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泌尿外科三區的病房格外熱鬧,20餘名腎臟移植受者從各地趕來。因為共同的腎移植經歷,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是老友,許久不見格外親密。
「我今年18歲了,2001年我被診斷為尿毒症,飽受病痛折磨,2002年4月28日,羅志剛教授醫療團隊為我進行了腎臟移植手術,讓我重獲新生,他們不僅幫我們治療疾病,還與我們一同搭建維護好我們的新生之家——衡陽新生快樂之家,讓衡陽移植病友有了溫暖的港灣,感恩羅志剛教授和醫療團隊,願他們用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造福更多像我們一樣需要幫助的人們。」現年60歲的劉賢輝在交流會上動情的表示。
劉賢輝曾經是一名優秀的機械工程師,同時也是一名羽毛球愛好者,因為尿毒症的折磨,讓他一度喪失了對生活的信心,2002年,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器官移植團隊為劉賢輝做了腎臟移植手術,並在手術後的18年間經常性的對其進行隨訪,及時解決他的問題。2017年,當劉賢輝等運動健兒們報名參加第六屆中國移植運動會時,南華附二醫院立即派出專業的醫護團隊隨隊做醫療保障,組建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健康快樂代表隊。劉賢輝等運動健兒在賽場上奮力拼搏,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健康快樂代表隊的風採還因此現身中國第一部以醫生視角系統展現人類與疾病做鬥爭的科學紀錄片《手術兩百年》。
據了解,自2015年1月1日起,我國的器官捐獻、移植數量均躍居世界第二位。儘管如此,供求仍懸殊。目前我國每年器官衰竭的患者有150萬人,其中30萬人可以通過器官移植延續生命,但是能夠得到器官移植的只有1萬人。為積極推廣器官捐獻事業,每年5月20日,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都會舉辦器官捐獻主題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器官捐獻的意義,支持和助力器官捐獻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