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研製出機器人女傭

2021-01-09 中國日報網

韓國科學家近期研製出了一個名為「Mahru-Z」的智慧機器人女傭,她能幫助主人打掃房子、將衣服傾倒進洗衣機、用微波爐加熱食物等。據介紹,這名女傭身高1.3米、體重55公斤,她的頭部可以轉動,胳膊腿齊全,有6根手指,而且還有能夠分辨人和不同家務活動的三維視覺功能。據悉,韓國科學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用了兩年時間才完成這項研究,他們表示,Mahru-Z除了能幹家務活以外,還可以代替人類完成一些高難度或者太過危險的任務。

A walking robot maid which can clean a home, dump clothes in a washing machine and even heat food in a microwave has been developed by South Korean scientists.

A walking robot maid which can clean a home, dump clothes in a washing machine and even heat food in a microwave has been developed by South Korean scientists.

Mahru-Z has a human-like body including a rotating head, arms, legs and six fingers plus three-dimensional vision to recognize chores that need to be tackled, media reports said on Monday.

"The most distinctive strength of Mahru-Z is its visual ability to observe objects, recognize the tasks needed to be completed, and execute them," You Bum-Jae, head of the cognitive robot centre at the Kore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ld the Korea Times.

"It recognizes people, can turn on microwave ovens, washing machines and toasters, and also pick up sandwiches, cups and whatever else it senses as objects."

The institute took two years to develop Mahru-Z, which is 1.3 metres tall and weighs 55 kilograms.

It could also work with an earlier maid robot called Marhu-M which moves on wheels, since both can be remotely controlled through a computer server.

Apart from tackling chores, researchers say Mahru-Z can also be used in conditions too difficult or dangerous for humans.

But mass production for commercial use is some way away.

The science institute spends about four billion won ($A3.8 million) every year on robot research.

It began receiving state funds for the project in 2006.

相關閱讀

韓國政府為單身公務員尋另一半

日本機器人老師進課堂

日本新型機器人全面演繹喜怒哀樂

韓國研發出會跳舞的機器人

(Agencies)

(英語點津 Helen 編輯)

相關焦點

  • 日本研製洗髮機器人
    【路透社東京10月6日電】日本松下公司研製出一款新型洗髮機器人,為年老體弱者帶來福音。這款洗髮機器人看起來就像是理髮店裡的高級洗頭椅。
  • 日本千葉大學研製出可變摩託車的機器人
    IT之家7月9日消息 據《日本時報》上周報導,日本千葉大學研製出了一個名為CanguRo的三輪機器人(義大利語意為袋鼠)。這款機器人外形雖然類似於動物,但卻擁有著變形成車輛的技能,可謂是現實版的「變形金剛」。
  • 美國研究人員研製出仿生材料 其本身可作為軟體機器人
    原標題:美國研究人員研製出仿生材料,其本身可作為軟體機器人   說起機器人
  • 韓國造減速裝置擴展到玩具機器人
    薄膜等高性能芳香聚酮材料的全球領先供應商,英國威格斯公司(Victrex Plc)旗下的分支機構威格斯聚合物解決方案事業部(Victrex Polymer Solutions)今日宣布,在生產和供應特種軸承方面擁有20餘年專業經驗的韓國滾珠軸承製造商SBB Tech有限公司選擇VICTREX? PEEK?聚合物生產機器人減速裝置。
  • 日本研製出會騎獨輪車的機器人
    會騎車的村田男孩和會騎獨輪車的村田女孩 北京時間9月29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日本科學家研製出一款新型機器人 據悉,這款機器人重5公斤,人們可以通過用於電話和電腦上的藍牙技術對其進行操控。「村田女孩」是由日本技術公司村田製造所研製的。他們的第一款機器人「村田男孩」在2005年公開亮相。與「村田女孩」這個妹妹有所不同的是,「村田男孩」能夠騎自行車。村田製造所將這兩款機器人用在促進學校的科學教育上,同時還將它們「請」上電視屏幕,充當公司的宣傳兵。
  • 三院33所研製成功智能安保機器人
    智能安保機器人原標題:三院33所研製成功智能安保機器人日前,中國航天科工三院機器人公司從安防需求出發,定位在大型室內環境(候機大廳、商場、博物館等)使用,研製出一款智能安保機器人。該機器人能夠提供安全巡檢、事故報警、導購諮詢、引導講解等服務。當前,層出不窮的安全事件使安全防範、安保服務成為一項世界性難題。隨著我國經濟穩步增長,社會開放化及多元化的發展使公共安全形式日趨嚴峻。
  • 上海交大化學化工學院樊春海團隊研製出單分子DNA巡航機器人
    近期,上海交通大學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慕尼黑工業大學等單位合作研製了一種單分子DNA巡航機器人,並實現了納米尺度的迷宮行走。該工作以「Solving mazes with single-molecule DNA navigators」為題在線發表於《自然-材料》雜誌。
  • [視頻]日本研製出新機器人專門從事面部按摩
    進入[午夜新聞]>>     CCTV.com消息(午夜新聞):日前,日本早稻田大學和朝日大學合作研製出一款新型機器人,與一般機器人不同的是,這種機器人用來專門從事面部按摩。
  • 韓國原子能研究所研製出『放射性同位元素』新藥材料
    首頁 » 韓國原子能研究所研製出『放射性同位元素』新藥材料 韓國原子能研究所研製出『放射性同位元素』新藥材料 來源:大德網 2007-05-21 09:14
  • 90後邯鄲小夥研製「便宜的」智能送餐機器人(圖)
    90後邯鄲小夥自主研製智能送餐機器人。圖為機器人設計效果圖。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張娜)「這是一款所有餐廳都能用得起的送餐機。」12月17日,90後邯鄲小夥賈振遠向記者介紹他歷時半年研製的「新玩意」——具備自動送餐、空盤迴收等實用功能的送餐機器人。目前,這款送餐機器人已獲得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兩項專利,在小賈眼裡,其最突出的特點是物美價廉,設計售價僅2000多元。
  • 最新研製人造肌肉 可使機器人舉起非洲大象
    科學家研製人造肌肉 使機器人舉起非洲大象  據國外媒體報導,人工智慧賦予未來機器人可以統治世界的大腦,不久智慧機器人也將具備發達的肌肉。目前,新加坡國立大學工程系一支研究小組最新研製一種人造肌肉,能夠延伸原始肌肉長度達到5倍,使機器人擁有舉起80倍體重的能力。
  • 韓國研製成K-PSAM攜帶型防空飛彈
    大洋網訊 韓國國防科學研究所最近研製並試射成功射程達五公裡的K-PSAM攜帶型防空飛彈,對過去完全依賴進口的美國「針刺」與法國「西北風」等攜帶型防空飛彈,產生了節約外匯的替代效果。  韓國國防部消息人士透露,國防科學研究所最近研製並試射成功的K-PSAM攜帶型防空飛彈,是透過安裝在其前部的紅外線探測裝置,跟蹤由敵機中散發出的熱量來擊落敵機的。
  • 我國第一個蛇形機器人研製成功(多圖)
    機器蛇在水中行進        機器蛇內部構造圖    新華網長沙11月26日電 一種具有蛇類外觀體態、能蜿蜒運動的機器人(又稱機器蛇),在國防科技大學研製成功。它的問世,標誌著我國機器人技術又有了新的突破,是機器人研究領域取得的一個創新成果。    這條長1.2米、直徑0.06米、重1.8公斤的機器蛇,能像蛇一樣扭動身軀在地上或草叢中自主地運動,可前進、後退、拐彎和加速,其最快運動速度可達每分鐘20米。
  • 北大成功研製出仿生機器海豚
    北大成功研製出仿生機器海豚 記者從力學與工程學系獲悉,經過兩年多時間的跨學科科研攻關,北京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智能控制實驗室、北京大學系統與控制研究中心以長江學者王龍為首的課題組,成功研製出兩代仿生海豚樣機
  • 解船企難題 浙大海洋學院研製出除鏽爬壁機器人
    「機器換人」,一臺能頂7個人「現在投用的是第四代爬壁機器人,自重72公斤,掛載能力超過130公斤。」宋偉介紹,通過視頻,記者看到機器人靠強大的磁性緊貼著船板攀爬作業,除鏽效率相當於7個工人同步作業。宋偉介紹,除鏽爬壁機器人就能實現「機器換人」。它其實是一個基於高壓水射流的船舶除鏽清洗爬壁機器人成套裝備技術,將高壓水射流除鏽、真空系統抽乾並排渣、爬壁機器人執行除鏽作業三者成套設計於一體,操作安全可靠。
  • 韓國研製出可以吃的大米吸管,網友:老闆,給我來斤吸管
    韓國研製出可以吃的大米吸管,網友:老闆,給我來斤吸管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現在人們面臨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就是環境汙染。據媒體報導,韓國在今年8月份的時候,開始試行禁塑令。在這個規定下,有企業就看到了商機,用大米和木薯粉作為原材料,研製出一款可以吃的大米吸管,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據說,這種吸管賣的很便宜,一根的進價在9分錢左右,現在每個月的產量,能達到3億左右。從外形上看,這種大米吸管和普通的塑料吸管,沒有什麼不同。
  • 韓國在軍用仿生機器人領域發力
    原標題:韓國在軍用仿生機器人領域發力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國防部日前宣布將研發軍用仿生機器人,提升防禦與偵察能力,強化武裝部隊。 相關文件顯示,韓國正致力於開發幾款「應用精密技術的軍用仿生機器人」。
  • 圖文:中國研製成"蛇形機器人" 可廣泛用於軍事
    中新社長沙十一月二十七日電(白祖偕、餘婭琳)中國首臺「蛇形機器人」近日由此間國防科計大學五名碩士研究生研製成功。這是繼去年成功研製「類人型機器人」之後,中國在機器人高技術研究開發領域取得的又一突破性成果。
  • 人形機器人悟空在韓國發布
    韓語版悟空機器人終於來了。當地時間12月17日下午,在漢江江畔美麗的浮島上,由優必選科技和韓國網際網路巨頭NAVER合作開發的韓語版悟空機器人正式面向韓國市場發布,並擁有一個萌萌的名字:「AlphaMini」。
  • 好尷尬,平昌冬奧會清潔機器人旁邊是吸塵器!聊聊韓國的機器人
    通過這個畫面,我們有理由相信,場館內的清潔機器人更多是屬於展示性質,主要的清潔工作依然要靠人工方式來完成。根據韓媒描述,韓國在冬奧會中共部署了85臺機器人,涉及11種類型,這些機器人都是由韓國國內的科技公司和研究機構開發, 「旨在為國際賽事帶來高科技旋風,並將該國的機器人技術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