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大保德信基金
關注債市的基民都會留意到這麼一個現象:
某一天債券價格走低,債券收益率會隨之上升。假如債券價格走高,債券收益率也會隨之下降。
有的基民就疑惑,這債券的價格不都是提前確定好的嘛,收益率也是約定好的,怎麼還會有這麼大不確定性?而且為啥二者之間呈現反比的關係?
今天就來和大家科普一下,這個到底是怎麼回事。回到問題的起點,我們先來看看債券收益率,一共有5個。
1、名義收益率
名義收益率是名義收益與本金額的比率,是國債一開始發行就確定的收益率,也就是票面利率。
名義收益率=年利息收入/票面金額*100%
比如,某10年期國債,面值100元,每年支付利息8元,那麼這隻債券的名義收益率就是8/100*100%=8%
2、到期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又稱最終收益率(Yield To Maturity,簡稱YTM),就是投資者持有債券到期的收益率,它是能使未來現金流入現值等於債券買入價格的貼現率。說白了,這個就是我們平時新聞裡聽的比較多的債券收益率。
3、即期收益率
即期利率也稱「零利率」,是零息票債券到期收益率的簡稱。
和到期收益率的區別為:即期收益率簡單來說就是零息債券的YTM,到期收益率就是平價債券的YTM。
4、持有期收益率
持有期收益率,是指買入債券到賣出債券期間所獲得的年平均收益。與到期收益率的區別在於,末筆現金流是賣出價格而非債券到期償還金額。
5、認購者收益率
認購者收益與投資的比率,指的是認購者買國債之後,持有到期的收益率。這需要考慮財政部出售債券價格、本來的票面收益率等因素。
為啥債券收益率上升,債券價格下降?
回到開頭的問題,某一天債券價格走低,債券收益率會隨之上升。這裡的債券收益率其實就是上面提到的到期收益率。
舉個通俗的例子,你持有一隻100元的債券,票面利率6%,要用錢得賣掉。但這個時候市場利率上升啦,新發行的同款債券票面利率有10%,為了快速賣出,你需要更低的價格。不然放著10%的債券,別的投資者為什麼要買你6%利率的債券?!
所以說,債券價格和收益率成反比,債券收益率暴漲,價格自然就會暴跌!
再來看看到期收益率的公式:
其中,P表示債券市場價格,C表示每期支付的利息,n表示時期數,M表示債券面值,y代表到期收益率。
通過上述公式,也可知到期收益率和市場價格之間是反比的關係。如果債券價格下跌,那麼債券收益率就會上升,說明大家在拋售債券,債市走弱。反之,假如債券價格上漲,債券收益率就會下降,說明大家在買入債券避險,債市走牛~
所以當我們聽到國債、國開債到期收益率下行,就不要害怕啦,因為那是債市走牛的信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