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響樂團美籍圓號首席:「家在上海,我回來很放心」

2020-12-16 環京津網

一米九的大高個兒,一副細邊黑框眼鏡,一句帶著濃濃美式口音的「我不是上海人,但現在感覺有點像上海人」讓眼前的這位白玉蘭紀念獎獲得者、上海交響樂團圓號首席彼得·所羅門看起來頗具親和力。

日前,他的一則返滬隔離日記在《International Arts Manager》(譯名:國際藝術管理者)雜誌四月刊中刊發,引發關注。

△彼得·所羅門的返滬隔離日記在《InternationalArtsManager》雜誌四月刊中刊發

在疫情特殊時期

他為何做出回到中國的決定?

隔離期間

又發生了哪些生活趣事?

近日

彼得·所羅門在上海交響樂團

接受了東方網記者的專訪

一起走進他的內心世界

↓↓

「『家』在這裡,所以我要回來」

在隔離日記中,當彼得·所羅門談到上海時,他用了這樣一個說法——「我們過去七年的家」。

△白玉蘭紀念獎獲得者、上海交響樂團圓號首席彼得·所羅門

2012年加入上海交響樂團的彼得坦言,起初,自己並不確定未來是否會留在中國:「剛來的時候,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但待了幾個月後,我意識到這裡環境真的很棒,我非常喜歡這個樂團,同時也非常喜歡上海這座城市。所以,我和妻子決定留在這裡生活。」

「雖然我們都是美國人,不是上海人,但我們越來越覺得,自己至少有那麼一點兒像上海人了。」彼得笑著說,他的第二個孩子就出生在上海,這是一座讓人感到舒適的城市。

△彼得·所羅門在接受東方網記者的專訪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彼得為何帶著妻兒回到中國?他給出了這樣一個答案:「毫無疑問,上海已經是我們的家了,家在這裡,我和妻子的工作都在這裡,我們的貓也在這裡,幾乎生活中的所有都在上海。」

彼得同時坦言,病毒在美國傳播開來後,他認為回到上海更安全:「當時,美國剛剛出現傳播跡象,大家似乎都不太重視。我們在中國的朋友也不斷地介紹著中國的情況,比較之下,我覺得當時中國人似乎更有行動力,因此這裡的環境也會更安全一些。」

採訪中,彼得還向東方網記者分享了他在機場入關時遭遇的一場「虛驚」——

他是3月10日抵達上海的,當時國際航班抵滬人員還未要求進行居家或集中隔離。「我當時穿了一件非常厚的外套,出了不少汗。走到檢測溫度的地方,我的體溫似乎有些超標。」彼特說,他當時並不擔心自己是否得病,而是想著如果要去酒店隔離,妻子如何帶著兩個孩子以及那麼多行李箱回家。

在體溫複查區,工作人員給了彼得一支老式的水銀溫度計。一開始,腋溫測量結果為37.5℃:「當時真的很緊張,好在機場的工作人員非常嚴謹,建議我進行口腔測溫,這樣更準確一些。幸運的是,口腔測溫的結果一切正常。」

「樂團的『不放心』,讓我感到安心」

讓彼得安心回家的,還有另外一個原因:上海交響樂團這個「家」。

「在美國,我與樂團的其他成員通過微信始終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因此對中國疫情的進展還是比較了解的。」彼得告訴東方網記者,樂團有「每日一報」的制度,每天都要匯報各自的健康狀況。

據了解,上海交響樂團108位演奏員中,有港澳臺同胞6人,美籍、俄羅斯籍、韓國籍、義大利籍等外籍樂手9人。新冠疫情大規模爆發期間,時值樂團春節放假。據統計,當時約有近一半的樂手離開上海去過年了。

△上海交響樂團樂隊副隊長柴婕

「樂團在1月23日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組,建立『每日一報』的專項制度。負責演奏員日常管理的樂隊行政部門隨即按8個聲部迅速搭建起微信矩陣,串聯一條『演奏員—聲部長—樂隊—樂團』逐級分層的防疫抗疫工作鏈。」上海交響樂團樂隊副隊長柴婕在接受東方網記者採訪時介紹。

針對外籍演奏員較多的實際情況,她專門組建了外籍演奏員微信群,將國內疫情的最新動態、相關政策和樂團工作安排,用英文實時分享給身處海外的演奏員:「很多人都在上海安了家,希望能讓他們更多地了解家裡的狀況。」

以彼得·所羅門為例,柴婕一直關心著疫情在美國的進展態勢,並與他保持密切聯繫。當彼得決定回中國時,柴婕即刻主動幫忙查詢航班信息,設計曲線回國路線。

「當時美國已經取消了中美間所有的直飛航班,韓國、日本也都停止了轉機服務,只能取道中國臺灣。」柴婕說,「為了減少與人群的接觸,還特意選了從洛杉磯的一個小機場起飛的航班。」

△位於復興中路1380號的上海交響樂團

樂團的種種牽掛,讓彼得安心不少。更令他感動的是,在全球演出市場遭遇「寒冬」的當下,上交依舊許下了繼續支付演奏員薪水的承諾。

「由於疫情,演出都停了,這對我們來說打擊很大。我的一些朋友正經歷著個人財政危機。」彼得舉例說,有的朋友所在的樂團已經停止支付薪水,有的朋友是自由職業者,演出取消了,他們獲得薪水的渠道也就斷了。「好在上交繼續支付我們薪水,所以短期內還過得去。長期來看,我也不清楚這樣的情況會持續多久,但還是希望世界各地的音樂會能儘早恢復。」

「隔離期間,最頭疼孩子的『網課』」

隔離期間,一邊倒時差的彼得一邊也不忘記「雲練功」和「雲教學」。

彼得的幾位學生都來自上海樂隊學院。據了解,該學院誕生於2012年11月14日,是由紐約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和上海音樂學院「兩團一院」跨洲聯手創辦的,旨在培養適應樂隊需求的頂尖演奏人才。

△彼得·所羅門日常教學中

「授課一般通過微信或其他平臺進行視頻連線,說實在的,效果肯定沒有面對面教學來得好,但目前看下來,同學們的表現都非常不錯。」彼得說,由於圓號的聲音較大,不少學生在「練習場地」這件事上有些犯愁。「他們都希望能儘快開學,以便取得更好的訓練效果。」

除了「雲教學」,彼得還在抖音平臺上曬起了「雲練功」。不過,採訪中,他笑稱自己還沒有抖音帳號,而且起初也並不知道視頻會被曬上網:「我當時拍了幾段視頻傳給了同事,如果知道會被曬出來,我可能需要想一些更有趣的東西。」

彼得還說,近期他會去開一個抖音帳號,好好構思一下。

△彼得·所羅門正在「雲練功」

在談到隔離期間的生活時,彼得和所有中國家長一樣,都在為孩子的「網課」頭疼不已。他的兩個孩子,今年一個6歲、一個8歲。

「他們還小,『拿著卷子,自己去做』這樣的話對他們來說是不起作用的,還是需要持續地去引導他們,去幫助他們。」

彼得說,隔離期間,幾乎每個上午都在孩子的「網課」中度過,下午則會安排一段時間陪孩子們練練樂器:「兒子正在學小提琴,女兒在學鋼琴,不過我並不贊同每天長時間的練習,畢竟孩子的集中時間很有限,在我看來,能夠每天保持20~30分鐘比較高質量的集中練習,就可以了。」

彼得告訴東方網記者,隔離期結束後,他們一家第一時間去超市進行了「補貨」,同時也會到家門口對面的咖啡店坐坐。

談到口罩問題時,彼得坦言,由於新冠病毒可以通過無症狀感染者傳染,因此戴口罩非常有必要。「雖然有時候的確感到挺難受的,但了解疫情情況後,我實在想不出任何理由不戴口罩。」

「雖然疫情期間有很多負面的消息,但依舊有一些正能量在感動著我們。」彼得說,當他回來後,在機場、在社區,他看到了許許多多身穿防護服的志願者,他們在行動,中國在行動。

△彼得·所羅門一家

正如英國著名樂評人

諾曼·萊布雷希特

在其個人博客上

對上海交響樂團的評價

——相比病毒

愛和希望會傳播得更快

這份「愛和希望」

是樂團傳遞給演奏員的關切和愛護

更是上海這座城市

傳遞給其居住者的放心與安心

記者:王佳妮、劉昊、汪偉秋

編輯:董俊成、小能手

審稿:李宏洋

相關焦點

  • 「95後」當上樂隊首席!上海交響樂團新樂季啟幕
    驚喜之二,上海交響樂團年輕的新任樂隊首席柳鳴亮相,她今年只有25歲,是上海交響樂團歷史上最年輕的華人樂隊首席。 英國《BBC音樂雜誌》9月刊發表了題為《中國製造》的專題文章,對音樂總監餘隆率領的上海交響樂團職業化水準大加讚賞。如今,新樂季啟幕,重量級的音樂會策劃,名家匯聚、新人輩出的舞臺,再次展現出這支老牌樂團的實力。 音樂會返場時,寧峰和樂團出乎意料地演繹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題曲《我和你》,由寧峰改編。
  • 上海交響樂團新樂季開幕 「95後」女小提琴手當上樂隊首席
    除了一如既往的高水準演出,現場還有兩大驚喜:一是享譽國際的小提琴演奏家寧峰從德國歸來,隔離14天,拿到綠碼,站到觀眾面前;二是上海交響樂團年輕的新任樂隊首席柳鳴亮相,她今年25歲,是上海交響樂團歷史上最年輕的華人樂隊首席。疫情發生後,上海交響樂團步履不停。
  • 來上海交響樂團,用音樂溝通世界
    >雙簧管首席、雙簧管演奏員 圓號副首席 小號首席、小號副首席 長號首席 (向上滑動啟閱) 一分鐘了解上海交響樂團 作為亞洲地區歷史最悠久的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前身為1879年成立的上海公共樂隊,1922年改稱上海工部局樂隊。
  • 今天是上海交響樂團的大日子
    9月27日晚,上海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餘隆執棒,以駐團藝術家、華裔作曲家周天新作《禮獻》的世界首演開篇,拉開了上海交響樂團建團140周年慶典音樂會的序幕。除了這部定製的獻禮之作,上交還攜手大提琴家王健獻演了周天的大提琴協奏曲《水袖》和老一輩作曲家丁善德的《長徵交響曲》。
  • 十多位歷任首席齊聚 上海交響樂團奏響《禮獻》慶建團140周年
    東方網記者鬱婷藶9月28日報導:昨晚,上海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餘隆執棒,以駐團藝術家、華裔作曲家周天新作《禮獻》的世界首演開篇,拉開了上海交響樂團建團140周年慶典音樂會的序幕。除了這部定製的獻禮之作,上交還攜手大提琴家王健獻演了周天的大提琴協奏曲《水袖》和老一輩作曲家丁善德的《長徵交響曲》。
  • 「你好上海!我為父母『尋根』!」——巴西聖保羅交響樂團中提琴...
    原標題:「你好上海!我為父母『尋根』!」——巴西聖保羅交響樂團中提琴首席上海圓夢  巴西聖保羅交響樂團中提琴首席奧拉西奧·舍費爾(前左)在上海市虹口區尋訪父母在二戰時期的暫住地。圖片由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提供  新華社上海2月16日電(記者許曉青 劉隆 任垚媞)「自兒時起,我就夢想到中國上海,看一看二戰期間父母曾經生活過的地方。」64歲的巴西聖保羅交響樂團中提琴首席奧拉西奧·舍費爾第一次來到中國,在14日晚樂團中國首演開場前,他對記者如是說。  這一晚,巴西聖保羅交響樂團的中國首演在上海大劇院隆重舉行,現場掌聲雷動。
  • 屋頂森林吹圓號 陽臺書房唱歌劇
    昨天,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與上海歌劇院共同發起了「用音樂溫暖世界——世界地球日特別直播」,在近12小時的直播中,來自全球十餘個國家的知名樂團、劇院和近百位音樂家「接棒」上陣。「1986年9月27日,我離開上海去巴黎國立高等音樂求學。」直播間裡,回想起當年的許忠感慨萬千。此番向巴黎管弦樂團發出邀請後,他收到了熱情回應——樂團隔空投遞了一份超值「大禮包」,來自五位首席的歌曲串燒,不僅帶來了美妙的音樂,更讓法式浪漫溢滿屏幕。  視頻中,有一人不走尋常路,悄悄爬上了屋頂,他就是巴黎管弦樂團圓號首席Giorgio Mandolesi。
  • 上海銀行攜手上海交響樂團點亮音樂夢想
    在這一背景下,由上海「服務品牌」上海銀行,攜手擁有逾140年歷史的上海交響樂團共同打造的公益音樂教育品牌——「尚樂舞臺大師班」項目引人矚目。該項目是金融品牌與文化品牌跨界融合與創新發展的一次新嘗試,旨在為年輕的音樂愛好者提供一個追逐夢想的高水準舞臺。據悉,「尚樂舞臺大師班」已於9月3日正式啟動報名招募。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
  • 上海交響樂團首席「雲端」授課,免費!
    為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上海交響樂團取消了二月所有的演出和活動。疫情當前,上交一直在想自己能做些什麼,很快,答案就來了。2月5日起的工作日,上交將陸續推出線上「首席教你學樂器」。
  • 保利WeDo蘇州青少年交響樂團2020夏季交響音樂會即將啟幕
    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南京藝術學院指揮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交響樂團指揮廣州星海音樂學院客座教授>于洋上海音樂學院中提琴演奏碩士曾任職於德國威斯巴登銅管重奏團圓號首席現任蘇州科技大學音樂學院圓號講師蘇州愛樂樂團副團長
  • 上海銀行聯合上海交響樂團舉辦首屆「尚樂舞臺大師班」-中新社上海
    12月20日電(記者  姜煜)12月20日下午,53名小學員再次齊聚復興中路1380號,在這裡,他們和陪伴了三個多月的導師們一起,登上上海交響樂團專業舞臺,奏響「遇見交響、奏響青春」尚樂舞臺大師班專場音樂會的華美樂章。
  • 交響樂團來了群「洋首席」 感覺成都就像家
    現在我回韓國,大家都開玩笑讓我帶中國男生回來。吳建廷來自新加坡如果要留在法國的交響樂團,競爭會很激烈,而且他們也會傾向於本國人或者歐洲地區的樂手,很難選亞洲籍樂手。其實新加坡也要打麻將,但我不會。作為交響樂團的長笛二首席,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楊秀桃音樂學院的金丹一,和中國有著不解之緣。「當時我在新加坡讀書,我的老師是中國人,樂團的巴松首席也是中國人,他們也是有西方留學的經歷,但是身上更有中西方融入的文化個性,這一點很吸引我。當然,我也知道音樂總監Darrell,但並不認識他。」
  • 上海銀行攜手上海交響樂團 首屆「尚樂舞臺大師班」奏響華美終章
    對於上海銀行聯合上海交響樂團舉辦的首屆「尚樂舞臺大師班」品牌公益活動,小學員們和家長們都評價頗高,「這是一個更大的舞臺。對他來說,能夠近距離地接觸偶像級的大師,和樂團的朋友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是非常難得的!」鄺子麟小朋友的媽媽表示。
  • 費城交響樂團將在上海首演譚盾新作《九色鹿》
    (資料照片)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美建交40周年,5月26日晚費城交響樂團將再度來到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的舞臺,攜手指揮家雅尼克·涅傑-瑟貢演繹三首中外曲目——譚盾聲樂協奏曲《九色鹿》、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和西貝柳斯《D大調第二交響曲》。屆時,歌唱家雷佳、鋼琴家張昊辰也將助陣「費城之聲」,共譜中外音樂文化交融的華章。
  • 文創50條·海漂|上海交響樂團的「老外們」
    漂在上海的中國年輕人很多,漂在上海的外國年輕人也不少。在上海交響樂團,你更是能頻繁見到國際友人的身影。除了川流不息的國際名團、國際演奏家,上海交響樂團本身也是國際化的大本營。樂團裡的中國樂手幾乎都在歐美留過學,來自美國、法國、俄羅斯、韓國的國際樂手也不少。
  • 兩周組成交響樂團,101位青少年用音樂打動觀眾
    兩周組成交響樂團,101位青少年用音樂打動觀眾 原標題:   101名中國青少年、平均年齡18歲,今年夏天因為共同的音樂夢想,從全國乃至全世界匯聚到上海。
  • 指揮:丹尼爾·哈丁_2020上海新年音樂會:哈丁與上海交響樂團_澎湃...
    17歲他毛遂自薦成為西蒙·拉特爾的助理指揮,19歲他被克勞迪奧·阿巴多聘為自己在柏林愛樂樂團的助理指揮,21歲他首度指揮柏林愛樂樂團,28歲他首度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29歲他被任命為倫敦交響樂團首席客座指揮
  • 上海交響樂團舉行「2020上海新年音樂會」
    2019年12月31日,丹尼爾·哈丁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指揮「2020上海新年音樂會」。   當日,「2020上海新年音樂會」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舉行。文脈頌中華·書院@家國人民網文化頻道與「文脈頌中華·書院@家國」媒體團一同實地走訪六大書院,深入挖掘書院文化中蘊含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探討書院參與地方及國家文化建設的作用、貢獻
  • 上海交響樂團最早的唱片找到了,1929年錄製
    《魔法師之戀》片段1929年,德國高亭唱片公司為上海工部局樂隊(上海交響樂團前身)錄製了一張唱片,不僅收錄了樂隊演出的西班牙作曲家法利亞的交響組曲《魔法師之戀》,還為樂隊中的幾位優秀演奏家錄製了獨奏、合奏作品。唱片錄製非常成功,並全球發行。
  • 2020上海新年音樂會:哈丁與上海交響樂團
    2020上海新年音樂會:哈丁與上海交響樂團 澎湃新聞 2019-12-31 19:46 來源:澎湃新聞